很多事情一旦上了網絡都會被渲染得一塌糊塗,失去了本來該有的樣子,善良也是。
也許是秉持著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的「優良」傳統,就算是善良,也以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席捲網絡,但是很多善良是旁觀者無所覺得,但也是最溫暖人心的。
大學第一個寒假,遇上春運,那也是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春運,買票的時候,好些同學一起給我搶票,也只搶到了一個33個小時的快速火車的站票。
第一次一個人坐火車,站在人來人往的過道, 東讓一下,西避一下,感覺自己站在哪裡都不是,無助又彷徨,到了下一站,上來了一對年輕夫妻,男的背著一個像當兵的那種行李背包,覆蓋了整個人身體的三分之二,我下意識的想,他要經過的話我該往那邊讓會比較好,沒想到他們剛好停在了我右手邊的雙人座,座位上的人也都是站票,趕緊站了起來把座位還給他們,沒有幾分鐘,他們開始跟我攀談,身為一個學生,見到陌生人還是帶著幾分的疏遠和忌憚,但隨著聊得時間長了,男的站起來,讓我坐下了,說他坐久了要站一下,坐下後,可能是大家聊得比較投緣,便熱聊了起來。
他們是我接觸的第一個背包客,內蒙包頭人,爽朗又健談,他們從包頭做客車出發,一路走走停停旅遊,走了大半個中國,直到臨近春節,才至北京轉車直達包頭,聽著他們的經歷,驚奇又讓人憧憬,不知不覺我在座位上坐了很久,期間不止一次站起來讓對方坐下,結果,坐在靠窗的女的拉著讓我坐下,男的也拍拍我的肩膀讓我坐下,反覆多次,卻是讓我實實在在從晚上9點坐到了第二天早上9點他們下車,看著他們下去的背影,旁邊的大叔問我,你們是同學嗎?
我說:「不是,我們不認識」。說完的剎那,眼睛瞬間有些熱意湧上來。有溫暖、有感激也有些感慨。
在此之前,我很怕生,所以曾經的很多次讓座的想法都會因為,怯於開口而覆滅或者站起來後被別人坐了。
後來,我依舊怕生,但從不吝於起身和開口,記得有個同學曾在我讓座後說,為什麼要讓,你不還暈車嗎?我想了想,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就什麼也沒說,再後來,看到有需要的人她會和我一起起身……後來有一次,遇到一對老人帶著孩子,他們坐下後,小孩子從包裡摸索了半天,掏出了兩個大白兔,怯怯地遞給我們說「姐姐,這是最後兩個了,給你吃」。
下車後,我假裝去搶,同學手上那顆糖,她急抓緊說「這是給我的」。我想她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要讓座了。而我,拿著那顆糖,突然想起那對小夫妻,好想告訴他們,這顆糖真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