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生卒年代在公元前280—前233年,距今已是兩千餘年了。韓非一生鬱郁不得志,四十多歲便英年早逝。他出生於當時的韓國,是韓國貴族,與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韓非才華橫溢、思想深邃、文章出眾,令李斯自愧弗如。韓非很想報效國家,多次上書韓王,主張變革圖新,但由於佞臣當道,其思想、智慧、見解不為韓王所用。在「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的境況中,韓非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
秦王嬴政看到《孤憤》《五蠹》等韓非著作後感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得恨矣!」後來,秦發動對韓戰爭,韓非被派遣出使秦國,他抓住機會向秦王陳述自己強盛國家、統一天下的政治主張,深得秦王讚賞。但由於李斯與韓非政見相左,兼之嫉妒韓非才華,遂說服秦王將韓非下獄,並逼迫韓非服毒自盡。
正因為韓非終其一生抱負難伸,所以他對國家治理的政治環境極其重視,《孤憤》篇就集中表達了對權臣當道、小人得勢的憤慨以及對國家的憂心,深刻揭示了當途者蒙蔽君王的伎倆、重臣私利對國家利益的損害,強烈表達了對國家政治清明、言路暢達的期望。《五蠹》《說難》等篇章中也反覆傳遞了這種聲音和情緒。《韓非子》一書邏輯嚴謹、思維縝密,處處彰顯著法家的法度,每一部分都有明確的立論,並緊隨若干的論據。這些論據,有歷史典故,有民間傳說,也有寓言。「狗惡酒酸」便是其中的一則寓言。這則寓言,同樣體現了韓非對政治環境的憤慨與憂心: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這則寓言講的是,宋國有個賣酒的人,分量公道,待客誠懇,酒也美,酒旗也高,但就是賣不出去,以致酒都發酸了。什麼原因呢?原來是店門口養了一條兇神惡煞般的猛狗。這條狗蹲在那兒,就沒人敢來買酒。韓非說,君主與有道之士間、與黎民百姓間也有這樣的當道猛狗,使上下壅塞。
這則寓言的內涵很豐富。韓非所欲指斥的,當然是國家的政治環境、政治生態。這種警示,對今天的國家治理也不能說沒有鏡鑑意義。貫徹落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一個極其重要的基本命題,就是如何全面準確、細緻入微、與時俱進地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要真正做到做好這一點,就必須在暢通言路上下功夫,讓人民的心聲得到暢通的完整的及時的反映。新中國成立六十餘年,已經建立了根系發達、血脈貫通的民意表達渠道和機制,關鍵是要讓這些渠道和機制發揮出最大最好的效能,對那些阻礙這些渠道和機制發揮應有作用的幹部,就要像對待韓非子寓言中的猛狗惡犬那樣給予懲戒。
寓言本身對營商環境提出了更加直接的警示。一個地方,資源再好再美,如果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那也很難取得預期的經營效果。這種營商環境,既包括顯性的、個別的問題,也包括隱性的、普遍的問題。一條惡狗蹲在店門口,可能是一種顯性的、個別的問題,但如果店主人認識不到這種做法的危害,或者認識到了這種危害卻不能下決心整改,抑或這個地方所有的店主人都養成了門口拴惡狗的習慣、形成了一種文化並不以為惡,那就屬於隱性的、普遍的問題了。看到並解決顯性的、個別的問題易,看到並解決隱性的、普遍的問題難。
近些年,我國的旅遊業蓬勃發展,為人民美好生活增色不少,但也不時曝出一些令人齒寒的現象。傷心的人們選擇用腳投票,損毀的信譽必然付出長久的代價。更令人憂心的,並不是個別旅遊勝地出現的個例問題,而是當地政府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時所展現的決心和態度。如果僅僅是抱著噴水救火、息事寧人的短視目光去處理問題,對相關不法商戶給予處罰,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開出一些不能根治痼疾的藥方,甚至將重心放在輿論應對和控制上,而不是從行業治理、政策導向乃至文化基礎等方面深入剖析問題並拿出系統的解決方案,那對營商環境的觸動和改善就微乎其微。事物是普遍聯繫的。一個區域、一個領域的營商環境所反映的往往是一個地方整體的營商環境,一個地方如果總是吸引不到投資,長期出現人才、資金、資源等方面的淨流出,那就一定要深刻反思其整體營商環境問題,而且一定不要錯過抓住某個事件徹底予以扭轉的契機。
發展鄉村旅遊,讓美麗生態成為搖錢樹、聚寶盆,是實現鄉村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但願各地在發展鄉村旅遊時,從一開始就能深刻汲取「狗惡酒酸」的前車之鑑,端正經營理念,強化行業自律,完善誠信體系,敬畏市場規律,把眼光放長遠些。畢竟,綠水青山也要有好的經營環境才是好山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