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州市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內容:
到2022年,湖州等級幼兒園佔比保持100%,其中二級以上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3%以上。
在公辦幼兒園資源不足的
老城區
,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逐步提高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
社會資本不得控制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幼兒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
對已建成並裝修完成的配套幼兒園交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用於辦成公辦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民辦幼兒園。
意見要求各區縣把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作為重要任務,推動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均衡協調發展。
《實施意見》在許多方面都超出了省級標準,並在擴大學前教育優質資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體制改革、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完善幼兒教師職稱評審機制、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實現了創新,確保湖州學前教育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湖委發〔2020〕20號
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好地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目標,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黨的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前教育發展規律,把握學前教育正確發展方向,堅持公益普惠,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上好園」的美好期盼。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全市幼兒園教師持證率保持100%;等級幼兒園佔比達到100%,其中二級以上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0%以上;所有區縣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達到8%以上。全面啟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督導評估工作,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質量保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到2022年,等級幼兒園佔比保持100%,其中二級以上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3%以上;所有區縣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保持在8%以上。「美麗鄉村教學點」基本建成。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質量保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到2035年,高質量普及學前教育,各區縣學前教育達到優質均衡,形成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各類幼兒園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管理,健全管理體制機制
1. 堅持公益普惠。
各區縣要把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作為重要任務,按照以公辦幼兒園為主體、鼓勵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的辦園思路,合理調整和優化區域內幼兒園辦園結構,推動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均衡協調發展。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2. 理順管理體制。
堅持以區縣為主、鄉鎮(街道)參與的管理體制。各區縣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負責制定學前教育專項布局規劃、資源供給、教師配備補充、保障幼兒園運轉、質量提升及監督管理。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的作用,支持辦好本區域內各類幼兒園。2022年,普惠性幼兒園服務區制度基本建成;2025年,普惠性幼兒園服務區全覆蓋。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
(二)擴大供給,統籌推進幼兒園建設
3. 優化布局規劃。
各區縣要及時調整和修訂本區域內幼兒園原有布局規劃,全面、科學、合理優化幼兒園網點布局。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在公辦幼兒園資源不足的老城區,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逐步提高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對於新增的公辦幼兒園,要及時做好事業法人登記等機構編制工作,以及教師配備等工作。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
4. 規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
深化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調整完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確保配套幼兒園與首期建設的居民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出臺配套幼兒園裝修標準,對已建成並裝修完成的配套幼兒園交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用於辦成公辦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民辦幼兒園。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
5. 實施美麗鄉村幼兒園改造工程。
各區縣要著力解決學前教育「農村弱」問題,將農村幼兒園建設列入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內容。構建「鄉鎮中心幼兒園為示範,中心村幼兒園為基礎,村級教學點為補充」的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大力推進城鄉學前教育共同體建設。出臺「美麗鄉村教學點」考核標準,到2022年,農村學前教育整體質量達到當地城區的平均水平;到2025年,高水平實現「美麗鄉村教學點」全覆蓋。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
6. 鼓勵社會力量辦園。
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源進入學前教育領域舉辦優質民辦幼兒園,積極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2020年底前,以實現同級公辦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等價收費為目標,調整完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管理辦法,制定實施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經費補助標準。民辦幼兒園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用電、用水、用氣等執行與公辦幼兒園相同的價格政策。
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師資培訓、教研指導等方式,大力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將辦園質量作為獎補和支持的重要依據。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稅務局)
(三)加大投入,健全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7. 優化經費投入結構。
各區縣應當保障學前教育經費落實並逐步提高財政投入和支持水平,主要用於擴大普惠性資源、補充配備教師、提高教師待遇、改善辦園條件、提升保教質量。
市、區縣要逐年提高學前教育專項資金補助標準,市財政要繼續加大力度,支持各區學前教育發展。各區縣在確保幼兒園維修和建設資金的基礎上,要實施農村幼兒園建設獎補政策,支持鄉鎮、村辦好幼兒園。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8. 落實成本分擔機制。
各區縣要從幼兒園正常運轉和適度發展的實際出發,綜合考慮物價水平、辦園成本和社會承受能力,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衡量標準,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2020年底前,各區縣要建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提高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制定並實施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公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四)聚焦師資,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9. 創新幼兒園教師用人機制。
機構編制部門要加強對各類事業編制的統籌,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先保障學前教育發展需要。對公辦幼兒園師資配備進行核編,及時補充公辦幼兒園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各區縣要制定和完善幼兒園教職工隊伍建設專項規劃,依法依規配足配齊幼兒園教職工,逐步落實每班「兩教一保」人員的配備標準。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委編辦、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
10. 依法保障幼兒園教師地位和待遇。
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保障農村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按規定可將公辦幼兒園中保育員、安保人員、廚師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依法保障幼兒園合同制教師工資待遇,足額足項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逐步提高合同制教師工資待遇水平。
要完善幼兒園教師職稱評聘標準和實施辦法,通過單列分組進行評審,提高中、高級職稱評審通過率,2022年達到省均水平以上。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
11. 加強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
擴大學前教育本專科層次培養規模,大力培養初中起點5年一貫制、「3+4」本科和高中起點本科學歷的幼兒園教師,大力支持湖州師範學院辦好學前教育專業,探索學前教育定向委託培養人才途徑,保障優秀教師供給。引導和鼓勵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培養保育員。
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名園長工作室」在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科研、科學管理等方面的引領帶動作用。2020年,專任幼兒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9%以上;到2022年達到100%。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湖州師範學院)
(五)提升內涵,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
12. 推進幼兒園課程建設。
完善學前教育科研體系,建立覆蓋城鄉的教科研指導網絡,構建市、縣、園三級教科研共同體,加強園本教研、區域教研,強化專業引領和實踐指導。開展「安吉遊戲」市級實踐園培育推廣工作,發揮地方高校、教科研共同體在課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推動「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真正落地。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
13. 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
以等級幼兒園建設為抓手,突出日常保教規範和質量導向,增加一級園和二級園數量。通過集團化辦園、幼兒園共同體建設、城鄉幼兒園結對等方式,全面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加強規範辦園的督導檢查,探索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體系,持續性開展防止和糾正「小學化」治理行動。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擴充學前教育專兼職督學隊伍,健全幼兒園落實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
14. 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
積極探索學前教育信息化,樹立「網際網路+教育」理念,強化實現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意識。實施幼兒園園長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和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計劃。幼兒園教師個人教學空間開通率達到80%。開展「網絡教研」「網絡家長學校」等實踐探索,培育學前教育信息化優秀案例。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
(六)落實責任,強化學前教育規範監管
15. 落實政府主導地位。
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堅持「誰主管誰監管,誰舉辦誰主責」的原則,建立監管機制,健全教育部門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充實管理力量,完善學前教育監管督導機制。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
16. 加強全過程監管。
嚴格幼兒園準入管理,落實和完善年檢制度。區縣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存在傷害幼兒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幼兒園,按照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等處罰。
黨委政法委組織協調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安全保衛工作的指導,依法嚴厲打擊侵害幼兒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幼兒園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衛生健康部門要監督指導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對幼兒園進行消防監督檢查。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建立幼兒園信用評價監管機制和教師誠信檔案。
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對幼兒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嚴禁商業廣告、活動進入幼兒園,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名義向幼兒園推銷教材、教輔材料、食品、藥品等。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
17. 加強民辦幼兒園管理。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做好民辦幼兒園分類管理工作。縣級以上教育、機構編制、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根據舉辦者申請,限期歸口進行非營利性、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分類登記工作。社會資本不得控制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幼兒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
上市公司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各級政府要依法加強對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收費的價格監管,堅決遏制過度逐利的高收費行為。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
(七)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18. 加強黨的領導。
全面加強黨對學前教育事業的領導,按照管黨建與管業務相結合的原則,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黨組織統一領導和指導幼兒園黨建工作。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實現幼兒園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
19. 完善部門協調機制。
各區縣政府要建立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協調各部門力量共同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中的難點問題。政法、機構編制、發展改革、教育、財政、人力社保、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衛生健康、民政、市場監管、金融等部門要切實履職盡責,對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機制優化、經費保障、隊伍建設、安全防護等重點目標任務合力攻堅克難,全面提升學前教育優質普惠水平。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教育局、市委政法委、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
20. 健全督導考核問責機制。
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目標、《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及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對區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和教育現代化區縣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督導評估和目標考核體系。
市政府建立學前教育專項督查機制,加強對區縣政府落實公辦幼兒園建設、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等情況的督導檢查,並將結果向社會公示。對發展學前教育成績突出的區縣和部門予以鼓勵,對履行職責不力、沒有如期完成發展目標的區縣責任人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發:各區(縣)委、區(縣)人民政府,市直屬各單位。
中共湖州市委辦公室
2020年11月20日印發
------------------------
對湖州樓市感興趣的網友,可以掃碼進群討論,如果無法掃碼可加小舟助手微信 huxz9723 申請進群。請備註身份。具體請查看
延
伸閱讀:
(原標題:重磅!湖州學前教育大改革,民辦幼兒園不準上市,老城區有望迎來更多公辦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