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
意見提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受此影響,周四美股開盤,中概股「紅黃藍」股價下跌32%,三分鐘內跌幅擴大至53%,紅黃藍開盤15分鐘兩次觸發熔斷。最終收盤,紅黃藍股價下跌52.97%,報收7.83美元。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欄目視頻
A股學前教育板塊普跌,三壘股份跌停,和晶科技重挫8%,電光科技跌近5%。
港股教育股普跌,21世紀教育跌25%,楓葉教育跌19%,天立教育跌32%。
去年11月,因旗下幼兒園老師虐童,紅黃藍幼兒園變得人盡皆知。而北京時間11月15日晚,資本市場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宣洩其對美股上市公司紅黃藍幼兒園的悲觀預期。
【背景資料】
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
2017年11月23日,媒體報導了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疑似虐童事件。
2017年11月26日晚,北京警方就該幼兒園幼兒疑似遭針扎、被餵藥一事進行了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教師劉某某被刑拘。11月29日,紅黃藍教育機構針對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事件發布道歉信。
逐利資本建幼兒園將受限
15日下午,國務院發布的《意見》明確要求遏制過度逐利行為。
幼教行業內利益和公益的博弈始終存在。2017年5月,教育部公布《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左右。這意味著十多萬所民辦幼兒園都將被定性成普惠園。其中的關鍵點在收費限制,普惠性幼兒園的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這意味著,即使是進行差異化、多元化教育,民辦幼兒園的收費也不能高於同類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
《意見》中還明確提出未來目標:
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投入水平顯著提高,成本分擔機制普遍建立。幼兒園辦園行為普遍規範,保教質量明顯提升。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城市分類解決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大型、特大型城市率先實現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專科為主體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規模達到20萬人以上,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健全培訓課程標準,分層分類培訓150萬名左右幼兒園園長、教師;建立普通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質量認證和保障體系,幼兒園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科學保教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幼兒園教師社會地位、待遇保障進一步提高,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為幼兒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
讓教育回歸教育本質
在這一指導意見之下,哪些企業會受到影響?
近年來,以紅黃藍為標杆,大量幼教資產奔赴港股、美股上市,大多以併購的形式成功上市,但也有部分企業效仿紅黃藍獨立進行IPO。
據粗略統計,從2017年到目前為止,A股、美股、港股已經有超過20項的幼教資產證券化案例,包括獨立上市和併購項目,其中有的還在進行,有的已經失敗,併購項目涉及金額數十億元。
如今,正在進行IPO和併購的幼教企業前途難卜。
教育行業資深從業者、投資人表示正在進行IPO的項目前景不妙。
△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對於已經上市的幼兒園品牌,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指導意見的落地效果有待觀察,但對普惠性幼兒園的比例要求和收費限制,對上市公司正在經營的幼兒園可能產生影響。
此外,剛剛出臺的《意見》被認為是將學前教育市場回歸到教書育人的本質上,對資本逐利盲目擴張所導致的數量重於質量等行業亂象的回應。此前,包括紅黃藍在內的幼兒園傳聞涉嫌虐童事件引發民眾大量關注。投資人相信,這些消息是監管層決心改變現行監管政策的重要推動力。
有業內人士稱,「這是將義務教育向下覆蓋到幼教領域的節奏,逐步收緊監管,向義務教育看齊。」
遏制資本逐利盲目擴張亂象
讓學前教育市場
回歸到教書育人的本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