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青年共唱中越友誼之歌「山連山水連水,共臨東海,我們友誼向朝陽」。於騰群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李延兵)11月初,全國青聯常委、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法律顧問於騰群跟隨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率領的中國200名青年組成的代表團到越南進行了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作為參加第十六屆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的一員,於騰群和許多中越兩國青年一起接受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的會見。
「越南中國,山連山水連水,共臨東海,我們友誼向朝陽。共飲一江水,朝相見晚相望……」在會見中,中越青年都情不自禁的唱起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越南-中國》,將兩國青年的距離拉得更近。
今年是中越建交65周年、越南建黨85周年,迄今為止,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連續舉辦了16屆,共有1642名兩國青年直接參與。在河內,中國青年代表們參觀了胡志明紀念館、河內國家大學、FTP科技大學以及美術博物館、民族博物館,參加了青年志願者運動、青年企業家合作和宣傳工作交流會等主題交流活動。
讓中越友好事業代代相傳
此次青年友好交流活動,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希望青年朋友們做兩國世代友好的傳承者和接班人,為打造中越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使中越友好事業代代相傳。
於騰群告訴記者,在交流過程中,越南青年對其特別敬愛的領袖胡志明親切地尊稱為「胡伯伯」,同樣他們也一樣對習總書記稱呼為「習伯伯」,越南人對稱呼很講究,不同稱呼體現出越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面向未來,世代友好,已成為中越兩國青年代表的共識。經常性舉辦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能增進友誼,促進合作。」於騰群說,越中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歷久彌新,兩國年輕一代肩負著越中世代友好的歷史重任。這是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對中越青年的共同厚望,這是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對中越青年的共同重託。
俗話說,可以選擇朋友,但不能選擇鄰居。「在越南度過了整整五天五夜,每一幕都讓我感到新鮮和親切。越南和中國一樣都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那裡水果香甜,海產鮮美,景色迷人,青年熱情。」
於騰群(右一)代表中國青年企業家訪問團向越南青年企業家協會贈送禮物。於騰群供圖
在訪越期間,讓於騰群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和中國青年企業家一道同越南青年企業家在網際網路經濟、現代跨境物流、進出口貿易、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進行交流,他深刻感受到越南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且商機眾多,同樣越南青年通過中國青年企業家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能量。
習近平在訪問中說:「中越關係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雙邊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於騰群認為,兩國和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友好交往的基礎,只要兩國政府和民間站在習近平主席所說的「好兄弟、好夥伴、好朋友、好同志」的高度定位兩國關係,加強溝通和互動,就一定能實現互利共贏。
傳承「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
初到越南的中國人,常常會驚訝於越南與中國應該是過去的千絲萬縷的關係。於騰群說,「這裡的小學生戴著紅領巾,廟宇銘刻著中文字,官員們穿著白恤衫長西褲,『同志』、『大使館』等稱呼直接採用類似中文的發音。」
「在越南,摩託車是最基本的出門工具和保障,路上無大礙的小碰擦,點個頭就相安無事地走掉。但對於初到越南的中國青年來說,過馬路一直是他們的頭號問題,因為越南城市裡的摩託車密如蟻織,紅綠燈也不多,常讓人在路邊駐步難行。」到了越南後,於騰群和其他中國青年一樣,所看到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落後,國家幹線高速公路還沒成體系,市區道路狹窄而擁擠,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還在建設中,一切像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充滿的機會和機遇。
「越南青年對中國在網際網路經濟,鼓勵青年創新的政策,知名大學的課程設置等話題非常感興趣,也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進步近些年所取得的成績感到欽佩。中國青年則感嘆於越南經濟發展模式和中國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於騰群回憶,越南能否利用這個契機,創造另外一個「中國奇蹟」是大家討論的焦點。
「越南的青年人,對現代中國的了解並不多。新一代年輕人對中國的印象,更來源於父母的描述,以及電視報紙裡關於中國的內容,又或者是他們在生活現實中可接觸到的中國元素。」和越南青年交流時,越南年輕人這樣和於騰群描述中國人,「勤奮」、「隨意」、「熱情」、「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