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校的朋友,還記得剛過去不久的12月嗎?無論你大幾,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應該都聞到了校園中到處瀰漫的硝煙味道。沒錯,本科期間參與人數最多、受關注度最熱、重要程度最高、甚至某種意義上最殘酷的戰役已經到來了……
那就是考研!
考研,全稱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Unified National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畢業及同等學力學生攻讀高校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試,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
考研類似於高中畢業生升讀大學需參加的高考,是本科的學士們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主要通道。
當今社會雖然是一個能力的時代,但學位依然是重要的敲門磚甚至是天花板,某種程度上,學位和學歷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學歷並不能決定終點,但它一定可以幫你拓寬起點。如此一來,考研便顯得非常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同學對考研產生關注和想法,考研人數也逐年水漲船高,從2015年開始,報名人數便一路飆升。2016年增加10萬人,2017年增加近30萬人,2020年比2019年更是增加了足足70萬考生,總報名人數達到了341萬的歷史最高峰!已經是2015年報考人數的兩倍以上!
這可怕的人數使得考研的氣氛越發緊張,那怎麼才能在預測中會超過400萬考生的2021考研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成功上岸的佼佼者呢?那就讓中公教育來為你保駕護航,陪你上岸!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些考研的難度分級,這個難度不是說選擇的院校等級,而是考研的方式。小編將他們分為五個等級:
等級一、本地、本校、本專業(難度最小,上岸率最高的「三本」模式)
等級二、本地、本專業、跨校
等級三、本專業、跨地區、跨校
等級四、本地、本校、跨專業
等級五、跨地區、跨校、跨專業(難度最大,上岸率最低的「三跨」模式)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跨度越大,需要收集的信息也就越多。在全民考研的今天,隨著考研形勢的日益嚴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古訓已經不再那麼可取。「考研選擇大於努力」 被越來越多的實例所驗證,這並不是混淆視聽,而是很多考研前輩的經驗教訓。對於參加考研的朋友來說,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動態、參考書目、報考時間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該過程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考研成敗。
以專業課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過請目標學校認識的同學幫忙搜集課堂筆記、歷年試卷、導師信息等資料,或者通過他們的介紹結識在讀研究生,這些過來人的考驗心得往往很有借鑑意義,還會告訴你一些導師的命題思路、學術偏好等信息。
但考生的人脈資源大都在本專業、本校或周邊院校,一旦選擇跨地區、跨校、跨專業這三跨中的任何一跨,獲得信息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特別是很多專業課命題重點、命題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報考的考生之間流傳,更不會寫出帖子發到網上,很難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一旦複習方向或答題思路錯誤,那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終究是南轅北轍,難以成功。
所以這就是信息的重要性,如果閉門造車,甚至有可能毀了你的一年努力!只有掌握越多與考研息息相關的信息,你才能夠在這條路上少走彎路。
在下定決心考研的那一刻,你們最先想知道的信息是什麼?學校好不好、專業強不強、報考人數多不多、初試分數高不高……信息的搜集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多數人在前期的信息搜羅階段都會花費一些時間。那麼,怎麼保證你搜集的信息是有價值並且準確的呢?
以下幾點是較為核心的信息要點:
一、招生簡章及招生專業目錄
二、公共課考試大綱
三、考研真題
四、報錄比
五、錄取分數線
這些核心信息看似簡單,但這是從某個固定學校角度來講,你在眾多目標院校中進行比較和選擇的時候,就會變得比較複雜,這要求你需要了解得更為細緻。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其他影響你初試報考和複試錄取的信息和內幕。很多問題是你能夠想到的或者忽略的,但你一旦錯過時機,這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而且,考研準備時間有限,真正有效的時間也只有一年,作為考生,當然要把更多的精力專注在考研複習上,畢竟如果硬實力不行,就算信息收集的再完美,過不了國家線也是白搭。
在你的硬實力過關的前提下千萬不能踩了信息的坑,你可以選擇再戰,但你的生命沒有下一個如此的一年。通常來講,高效率的做法是找到目標院校的上岸學長學姐,他們的經驗對考研人來說是一種有效資源。過首先你要確認這個是真的學長學姐,再者你在和他的交流中,多是問答為主,你所提出的問題多是你目前階段所能想到的問題,但是你所想不到的,或者忽略的,卻足夠影響你的未來的呢?
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人來為你輔助,中公教育在教育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和高度系統化的管理體系,以及遍布全國的教學點。對個人來說的「跨地區」難題,對中公教育來說僅僅是兩個分校間的對接。
中公教育可以提供最專業的公共課教學指導,幫你找到可靠的相關專業學長學姐進行專業課的內容收集、真題總結、答題思路指引,並以自己的職業水準為你收集整理信息,將無效信息剔除,將重要信息歸納,讓你在備考階段安心準備,有的放矢,無後顧之憂。
打好信息戰,中公教育,為你的考研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