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佛羅倫斯位居義大利中部,是託斯卡納大區的首府,建立於羅馬共和國凱撒執政時期,距今已有2100年歷史,是歐洲久負盛名的文化古城。
佛羅倫斯是因藝術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在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人才優勢,迅速發展起來,自此後,一直作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文化中心而存在,到現在依然是全球很有影響力的藝術中心,文化地位相當高,以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藝術氛圍吸引著許多遊客前去觀光。
佛羅倫斯城市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過45萬左右,但文化設施非常多,全市擁有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歐洲設計學院等幾所頂級藝術院校,有40多家博物館和藝術館,以及大大小小的歌劇院、圖書館、文化研究中心,能滿足市民和世界各地遊客的文化消費需求。
在政治地位上,佛羅倫斯也不弱,1865年——1871年,佛羅倫斯曾做過6年義大利王國的臨時首都,只不過,為了保護這座古城的完整性,義大利王國的首都在後來南遷至拉齊奧大區的羅馬。
現在的佛羅倫斯市區,仍然保持著2000多年前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大量中世紀的建築藝術矗立在市區街道,給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味道。
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在西方掀起的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反對中世紀的神學思想和封建文化,藉助復興古希臘、古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而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運動。因為這個運動首先從文學、藝術領域開展起來,最後延伸到哲學、數學、物理、教育、科學等各個領域,因此,被稱作「文藝復興」。
在文藝復興200多年裡,佛羅倫斯一直作為藝術中心而存在,依靠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帶動羅馬、威尼斯、熱那亞、佩魯賈等其它義大利城市,乃至歐洲其它大城市,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運動,最終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完全可以說,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雄城市。
那麼,佛羅倫斯為何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的中心?我認為,有兩大不可忽視的原因。
第一,藝術創作離不開金錢的支持,佛羅倫斯的藝術家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財力雄厚的貴人,這個貴人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歐洲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四大豪門望族之一的美第奇家族。偏偏這個家族的每一任掌門人都酷愛藝術,在文藝復興時期,美第奇家族正好發展到頂峰,有足夠財力支持藝術家的創作。
歐洲其他三大豪門望族是:哈布斯堡家族、波旁家族、吉斯家族。比起美第奇家族,這三者並不喜歡把錢花在藝術家身上。
經過美第奇家族的鼎力支持,佛羅倫斯的藝術家可以衣食無憂,安心創作出精品力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美第奇家族,文藝復興就不會進展得這麼快。
歷史記載,美第奇家族於8世紀由一個名叫「阿韋拉多」的騎士所創立,創立之初的幾百年,這個家族一直默默無聞,後來經過開挖礦產、開辦銀行、參與政界,依靠多渠道經營,使家族的財富迅速積累起來,從14世紀開始,美第奇家族實際上已經成為佛羅倫斯的實際統治者,一直延續到17世紀。
由於每一任掌門人都酷愛藝術,因此,美第奇家族投資在藝術領域的金錢不計其數,包養了此時期的許多畫家,如,馬薩喬、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著名油畫家,都受過美第奇家族的資助。美第奇家族不僅給畫家提供畫室,甚至每月會給畫家發工資,以金錢鼓勵和刺激畫家創作出好作品。
每當某位畫家創作出一批新畫,美第奇家族會出錢給畫家舉辦展覽,展覽完畢,會出高價把畫家的所有作品打包收藏。只要畫家能創作出好作品,就不愁賣不上高價,因為有美第奇家族存在,畫家依靠畫畫完全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為了珍藏一些精品力作,美第奇家族還專門撥款建造了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把多名畫家的代表作品懸掛在美術館裡長期展覽。後來,隨著藏品的豐富,烏菲茲美術館成為美第奇家族的重要資產,裡邊的藏品,大多出自達文西、馬薩喬、波提切利、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大師之手,這些作品完全能代表西方古典油畫的巔峰。
有美第奇家族解決畫家的後顧之憂,畫家創作起來動力十足,也很有成就感,眾多畫家合力把佛羅倫斯的藝術氛圍搞得非常濃厚,讓佛羅倫斯一舉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中心,吸引了許多外地畫家前來加入創作團隊。
其二,教會在此時期也扮演了贊助商的角色,給畫家很大支持,同樣拿出了大量資金鼓勵畫家進行創作。
文藝復興時期,宗教發展很迅猛,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建造有許多教堂,每座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圓拱尖頂,外形高大莊嚴,內部寬敞明亮,空間很大。
西方人每個周末要去教堂做禮拜,對教堂的環境要求很高。為了裝飾教堂,增加教堂的文化氛圍,同時給教堂留下一筆藝術財富,每個教堂每年對藝術品,尤其是油畫作品的需求量很大。
教會給畫家出題材,讓畫家按照《聖經》裡的故事,創作出宗教題材作品,來滿足教堂的裝飾需求,畫家完成作品後,能得到教會的一筆潤筆費。
幾乎每個著名畫家接過教會的創作任務,比如,達文西的代表作《最後的晚餐》,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最後的審判》和《創世紀》,拉斐爾的代表作《聖母子》,都是專門為教堂精心創作的作品,如今,這些作品依然收藏在各個教堂裡,《最後的晚餐》現藏於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最後的審判》則藏於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美第奇家族和教會實際上扮演了畫家經紀人的角色,通過他們不遺餘力地給畫家進行資金支持,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完全具備其它城市無法比擬的藝術氣氛,最終形成了「佛羅倫斯畫派」,以佛羅倫斯畫派為核心,迅速推動了本地的藝術繁榮,自然而然把佛羅倫斯打造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中心和文化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