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思想
文藝復興是發生在14-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邦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發展
十一世紀後經濟復甦城市興起,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世紀後期的繁榮更是迅速造就了環地中海的一些富裕貿易城市。同時新興貴族對於人文藝術進行了大規模投資,這種相對富裕和活躍的氣氛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時代文化的大發展,也促使了當時社會中真正的出現了建築師這個行業。
受到文藝復興文化思潮的影響,在建築上也形成了新的風格,在建築類型、建築形制、建築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發展,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了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特別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圓形拱券,以穹隆為中心的建築形體等。
建築師們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上的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律、新的施工機具等等,將這些都運用到建築創作實踐中去。一方面採用古典形式另一方面又靈活變通、大膽創新,在古典建築的基礎上,發展出靈活多樣的處理方法,如立面分層,疊柱的應用等方式。
十五世紀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建成,標誌著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而關於文藝復興建築何時結束的問題,建築史界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學者認為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屬於文藝復興建築時期。另一種看法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到十七世紀初就結束了,此後轉為巴洛克建築風格。
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建築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又名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第五大教堂,同時也是佛羅倫斯的主教堂,出自佛羅倫斯的建築師先驅者布魯內萊斯基之手。大教堂是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是突破教會精神專制的象徵,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座標誌性建築。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建築群位於主教堂廣場,由大教堂、聖喬萬尼洗禮堂和喬託鐘樓構成。教堂及鐘樓外立面以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粉、綠色的託斯卡納大理石磚貼面,色彩斑斕而和諧,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
聖母百花大教堂最出名的是那神乎其技的大穹頂,教堂高91米,巨大的穹頂直徑45米,人們可以登464級臺階可以到達穹頂,從這裡眺望佛羅倫斯的街景。穹頂內部沒有任何支撐設計,而是通過拱頂內壁磚塊以魚骨般的人字形結構螺旋式的互相搭疊而成,形成自我支撐,這精妙的設計方式令人驚嘆。
佛羅倫斯育嬰院
同樣由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先驅者布魯內萊斯基建造,佛羅倫斯育嬰院是歐洲第一座具有人文主義色彩的育嬰院,它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建築外部令人感到舒暢無比的寬闊廣場和底層漂亮的長廊,其8米高的拱券讓人一見難忘,沒有使用大理石鑲嵌作為裝飾,建築物高貴而素淨,是早期文藝復興風格的標誌性作品。
育嬰院建築規模不大,但立面構圖豐富,比例勻稱。一系列連續的半圓形拱券架在柱廊上,完全摒棄了中世紀尖拱券廊的風格。廊子的結構是拜佔庭式的,逐間用穹頂覆蓋,下面以帆拱承接。拱廊上部由幾層簡潔的線腳過渡到二層,淺黃色牆面開著矩形窗,與一層的拱廊形成虛實對比。
聖洛倫佐圖書館
聖洛倫佐圖書館位於佛羅倫斯聖洛倫佐教堂二層的迴廊上,由著名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設計建造。圖書館由來自美第奇家族的羅馬教皇克萊門特七世投資興建於1519年到1534年,用於存放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代文獻資料,藏書中有一萬零五百件手稿,其中七百件的年代早於11世紀,有些是世上珍貴的古籍抄本。
圖書館由門廳和閱讀室組成,門廳是一個近似正方形的空間,長為19.3米,寬為20.3米,高為14.6米。米開朗基羅的設計風格是在完全掌握了經典理論之後創造的新經典,不去講究平衡,而是利用透視突出了上下兩部分的不對稱,從而有了一種階梯通向隧道的感覺,後世許多大學圖書館都借鑑了這種設計方式。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又稱聖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始建於公元1506年,最終於1626年建設完成,是一座義大利文藝復興與巴洛克藝術的殿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同時也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重要儀式。
聖彼得大教堂整體呈現長方形,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結構,造型非常傳統而神聖。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室內面積1.5萬平方米,大教堂穹頂直徑42米,呈現出一個希臘十字架的結構,以中線為軸,兩邊對稱,大圓頂上的十字架尖端距地面約138米,是羅馬城的最高點。
聖彼得大教堂先後由數名義大利當時最優秀的大師主持設計施工,包括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德拉·波爾塔等。聖彼得大教堂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因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也被視為一座偉大的藝術殿堂。教堂的建築、繪畫、雕刻、藏品,都稱得上是藝術珍品,凝聚了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巨匠的心血。
ps:圖片來自網絡
如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