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給後人留下了哪些可以效仿的結構知識?

2020-12-12 歷史情曝局

引言

從羅馬帝國晚期起,基督教會和它的意識形態統治歐洲達一千年之久。希臘羅馬的人文主義古典文化被看作有罪的異端,遭到排斥甚至殘酷的摧殘,古典柱式也幾乎完全湮沒了。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資本主義萌芽,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發展科學、認識世界、開發人的能力和個性、享受現實生活,需要打破基督教的牢籠。而基督教對人的統治非常強固,沒有強大的力量是難以對抗的。於是,人們便向人文主義的古典文化去尋求這種力量,掀起了崇尚古代希臘羅馬文物制度的熱潮。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

在建築中,柱式被重新認識,人們傳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著作的《建築十書》,到古代的廢墟裡去細細測繪。重新在建築上嚴謹地、合乎規範地使用柱式,成了文藝復興建築的標誌。義大利在15世紀和16世紀的兩百年裡產生了幾位學者型的建築師,他們一方面從事創作,一方面潛心研究柱式和建築理論,是他們給五種柱式制定了最詳盡的規範和量化規定。其中最重要的是阿爾伯蒂(L.B.Alberti,1404-1472)、賽裡奧(S.Serlio,1475-1554)、維尼奧拉(G.Vignola,阿爾伯蒂把羅馬鬥獸場層疊券柱用在住宅上(魯薩蘭府邸)1507-1573)、帕拉弟奧(A.Palladio,1518-1580)和斯卡莫齊(V.Scamozzi,1552-1616).阿爾伯蒂正式把混合柱式定型。

賽裡奧第一個真正系統化地制定了五種柱式的規範,他出版了一系列大開本的、全部精確圖解的建築著作,成了建築語法的經典。賽裡奧賦予古希臘柱式的擬人化以天主教的內容。他說,多立克柱式應該用於教堂,獻給傑出的男使徒,聖彼得、聖保羅或聖喬治,以及一般擅長軍事戰略的聖徒。愛奧尼亞柱式獻給品格高尚的女聖徒,不過分兇悍,但也不纖弱,同時,也可以是一個學童。科林斯柱式是獻給聖處女即聖母瑪利亞的。

▲多立克柱式建築

至於塔斯幹柱式,則適合於堡壘和監獄。他以後的維尼奧拉和帕拉弟奧繼承了他的方法。大體說來,賽裡奧對法國的影響比較大,帕拉弟奧對英國的影響比較大,而維尼奧拉則是義大利的正統。不過,他們所繪的圖式其實相差無幾。在他們同時或以後,各國都有一些建築師從事柱式研究。例如法國的勞爾姆(Ph. de L'Orme,1515-1570)根據法國石材比較軟的特點,在柱身上做些裝飾的環,叫做法國柱式。

16世紀晚期和17世紀,義大利的手法主義建築和巴羅克建築,求異求變,做了些絞繩式的柱身,並且經常違反結構邏輯,把兩個甚至三個柱子密集成組,山花也有兩個甚至三個套疊在一起的。在創作中,影響最大的是阿爾伯蒂、布拉曼特(D.Bramante,1444-1514)和帕拉弟奧。阿爾伯蒂含蓄地把羅馬鬥獸場的層疊券柱式用到住宅立面上,後來有人不再含蓄而把它更直接地用到住宅的外面和院子的立面上。阿爾伯蒂並且把羅馬凱旋門作為教堂正面和內部的構圖題材,產生了全新的形象。布拉曼特創造了集中式圓形建築的新形象,這種形象廣泛流傳。後來應用到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上。

▲羅馬鬥獸場

布拉曼特也創造了多層居住大廈的新形象,底層用大塊粗面毛石砌築,上層用柱式。後來有人在上層用巨柱式,一棵柱子通高兩層,造成很雄偉的風格。帕拉弟奧創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組合,最著名的是一種構圖更加複雜豐富的券柱式,後來就叫帕拉弟奧母題。古羅馬晚期已經出現的把券腳直接落到柱頭上的做法,經文藝復興初期的大師勃魯乃列斯基(F.Brunelleschi,1377-1446)的提煉,輕快明朗,柱式和拱券結構的結合有了新的途徑。其他還有不少傑出的建築師也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充滿了創造進取精神的時期,是一個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偉大天才的時期,柱式的組合在這時期也是新意迭出,異彩紛呈。柱式在它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確實在追求建立量化了的規範。不過,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實例中,柱式的規範還有不小的變通餘地。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明白地告誡,柱式的做法應該根據地形、環境和建築的主題而有所不同,不能死守教條。但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一方面天才大師們並沒有停止創造,一方面,柱式卻規定得越來越瑣細、越死板、越繁複,尤其是維尼奧拉等人所作的規範。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

本來,規範化有助於提高或保證大量性建築的藝術質量,但發展到後來,規範化的消極作用漸漸嚴重,束縛了一些人的藝術思維。它成了可以現成搬用的熟套。可是,這個熟套,畢竟是兩千多年建築精英們的創造性的凝結,文藝復興初期布拉曼特設計的聖瑪利亞德拉派西修道院內景(義大利羅馬)文藝復興晚期的巴西利卡意大米維普寨)使用帕村關息母顥包含著極高的智慧。

就規範來說,它確實已經精緻得幾乎不能有所改動。曾經把中國傳統的建築和造園藝術介紹到歐洲去的英國皇家建築師錢伯斯(W.Chambers,1723-1796)寫道:「正確地認識和運用柱式是建築藝術的基礎。」要超越它、繞開它都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傳統園林建築

到了19世紹,此建築師曾經企圖越過文藝復興以來的柱式規範,直接向古希臘和古羅馬具體的建築學習,掀起過希臘復興和羅馬復興建築潮流。這部分是為突破文藝復興以後抽象的柱式規範的教條性而做的努力。但用復古方法去對抗教條,是不會有什麼重要結果的,而且漸漸在創作中又回到柱式規範中去了。然而,這種力求突破的意識的萌生畢竟是重要的歷史現象。

結語

到了20世紀,社會的、文化的、技術的條件全面變化了之後,現代主義建築才得以徹底擺脫柱式。但即使到了20世紀末,柱式建築仍然時時會在世界各地再現,甚至在中國再現。它太精美了,人們難以永遠忘記它。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時期特色鮮明的羅馬風格建築
    15世紀,文藝復興建築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形成了帶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建築要素。儘管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義大利的古典主義建築傳統卻始終沒有中斷過,在羅馬和佛羅倫斯這些地區一直延續著早期基督教建築的樣式。
  •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思想文藝復興是發生在14-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邦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
  •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特點,以及其原因
    所以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穹頂作法,很少再採用混凝土,都是用磚來砌築,這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材料上的一大變革,從而也影響著整個建築面貌,這也是文藝復興建築的一大特點。從15世紀起,英國的磚,已走向標準化與規格化的生產,到中世紀由於工業逐漸發達,工業人口增加,城市也隨之膨脹,於是發生火災的機會也隨之增長,以致造成不願採用易燃的木結構建築。
  • 歐洲古典建築賞析6:文藝復興建築
    ——本文圖片大部分來自網絡整理哥德式建築的時候沉醉在那些高聳的塔尖裡,而到了文藝復興,一下子又想起對聖母百花大教堂和聖彼得大教堂的迷戀。相比較而言,聖彼得大教堂比聖母百花大教堂更宏偉、更知名,然而從結構上,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更讓人著迷。
  • 巴洛克式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建築風格,希臘文明的延伸
    文藝復興以來,英國社會各個方面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開放,在藝術方面更是大加發展。由單純的美術藝術延伸到富有內涵的藝術建築風格上,這一創舉也是開天闢地的。世人也由此開啟探索建築學的旅程,給世界也帶來更多的文明遺蹟的貢獻。那麼對於巴洛克這一建築風格,你了解多少?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景園林
    無論是人文主義文學先驅對自然的讚美、歌頌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還是繪畫藝術所表現出的鮮明特徵,均深刻地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及造園藝術。其中,著名的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在《建築十書》中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式,引發了義大利的城市規劃、建築及風景園林等設計實踐對幾何形態的偏愛。
  •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眼中的「封建迷信」是什麼?
    當年「推平」西羅馬帝國的是哥特人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認為自己是羅馬正統,「哥特人」是滅亡羅馬的「蠻族」因此,許多中世紀的哥德式教堂,哥德式修道院,都在文藝復興乃至之後的新教改革中遭到了激進分子的破壞。這些人認為「哥特建築」是來自中世紀的「遺毒」,是天主教留下的「封建迷信」。
  • 哥本哈根圓塔,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建築
    這座建於1642年的圓塔就坐落在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附近,它是丹麥克裡斯欽四世統治時期的著名建築。克裡斯欽四世(1577年-1648年)為丹麥和挪威之王,他喜歡建築,有著「國王建築師」之稱。在他執政初期就規劃了哥本哈根城市新區克裡斯欽港及其周圍的許多建築物和城堡,而這些城堡和建築物在今天依然在為哥本哈根吸引著眾多的遊客。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他們將這一時期的大量資料進行翻譯,推動文藝復興在不同國家的發展;研究及復興希伯來文化,參與這一時期的文化創作,增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繁榮。 猶太人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貢獻是西方學者的關注點,19世紀末史學家亨利希·格萊茨最先提出這一問題,並在著作《猶太史》中著重探討了文藝復興對猶太民族的影響和猶太人的貢獻。
  • 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社會重構
    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的變化,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都發生在這一時期。以往對近代早期的研究,大多強調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及引起變化的原動力,如個人主義、商業化和資本主義等,而對社會轉型的一種重要面向即社會重構重視不夠。推動社會重構的因素有哪些?又是如何發生的?
  • 拜佔庭式、哥德式、文藝復興時期等多種特色建築融為一體
    11世紀是貢多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隻,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隻。讓人高興的是,像聖特洛瓦索這樣的小船廠仍舊在製造並修理這種小船,使這種古老的威尼斯傳統得以流傳。15世紀和16世紀的繪畫所描繪的那時的貢多拉比較扁平,船尾和船頭也不像現在那麼高,船的外表異常豔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貢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
  •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建築」外國古代史初試和複試都常考點
    ,可以從建築史的時間順序來整理整個建築史的脈絡圖,也可以從建築的類型來整理建築的框架圖,做這些東西都是為了大家更好的去把握整個建築史的大框架,更好的學習和理解建築史。打卡小測試:簡答題1、有機建築2、法國古典主義3、哥特風格流行的歷史時期,發源地,主要結構特徵4、文藝復興各時期的代表建築師及其著作、作品?
  • 海德堡城堡,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建築!
    海德堡城堡是建於十三世紀的古城,座落於國王寶座山頂上,名勝古蹟非常多,歷史上經過幾次擴建,形成歌德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古堡的正門雕有披著盔甲的武士隊,中央庭園有噴泉以及四根花崗巖柱,四周則為音樂廳、玻璃廳等建築物。
  • 文藝復興三傑(三)
    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而文藝復興三傑我們已經介紹了拉斐爾,達.芬奇,今兒就給大家來說說剩下的這一位偉人,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這位就是——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的光芒是如此的閃耀,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家,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在文藝復興盛期的「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是一位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於一身的偉大藝術家,特別是繪畫與雕塑方面成就巨大,雕塑上被稱為是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高峰。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文化消費-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西方經濟史學界的研究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是現代消費社會的萌芽之地。這一時期,義大利發達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不僅為滿足生存需求的物質消費提供了基礎,更為滿足高層次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費做好了準備。
  • 丹麥的世界文化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之「伊埃斯科城堡」
    每天關注一些事,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建築的那些事兒   1、「丹麥的世界文化」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之「伊埃斯科城堡」   伊埃斯科城堡——位於菲英島、保存相當完好的城堡伊埃斯科城堡並不是普通的城堡,它是歐洲最好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之一,其特色是有護城河、尖頂、
  • 歷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人物
    【歷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人物】導語:在文藝復興時期, 有許多人有影響力並成名。這裡有一些最著名的: 萊昂納多達文西(1452年至1519年),萊昂納多一般被認為是文藝復興人的完美典範。他是許多不同事物的專家,包括繪畫,雕塑,科學,建築和解剖學。他不僅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擁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畫作,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多產的發明家之一。亨利八世國王本可以被認為是他鼎盛時期的典型「文藝復興人」。他身材高大,長相,自信。他受過良好教育,能說四種語言。他也是運動員,好騎士,音樂家,作曲家和強大的戰士。
  • 法國旅遊:香波堡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建築領域內的一次巔峰之作
    法國旅遊:香波堡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建築領域內的一次巔峰之作雨果紀念館Maison de Victor Hugo19世紀法國文壇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維克託·雨果自從1832-1848年的16年時間裡,一直與自己的妻子和4個兒女同居住在孚日廣場6號,在這期間,雨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以及《悲慘世界》的大部分。
  • 文藝復興建築——漫漫黑夜後的第一縷晨光
    這一股向古典文化學習的新思潮很快席捲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和各個領域,被稱為「文藝復興」。被這一股強大的力量裹挾著,建築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建築領域,文藝復興的開端從佛羅倫斯開始。1296年,佛羅倫斯市民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為紀念這一重大事件,城市準備修建一座教堂,於是佛羅倫斯大教堂的籌建計劃納入日程。到了1366年,教堂的大部分已經完工,就只剩一個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