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投資者繼續湧入高風險資產,美元目前徘徊在2018年4月的低點附近,分析師預計這種疲軟將持續到2021年。
截至12月7日,美元指數交易於90.81附近,儘管今年3月份一度突破103大關,但本年迄今仍下跌約6%,原因是投資者在刺激政策和恢復開放後重新返迴風險市場。
過去的一個月中,一系列成功的疫苗試驗為股票市場和其他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帶來了超額收益,導致美元兌大多數G10貨幣下滑。歐元和英鎊上周四均創下兩年高點,而瑞士法郎創近六年高點。
疫苗的進展,美國內部事件的結果,美國政府可能提供的衛生事件援助計劃以及美聯儲保持其空前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的承諾,共同引發了投資者對2021年通貨膨脹的預期。這種通貨膨脹預期已導致分析師預測美元未來進一步下跌。
具體來看,ING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到2021年,美元將再下跌5-10%,這是因為美聯儲允許美國經濟走高。」
他補充說:「對歐洲央行來說,好消息是,由於美元貶值的廣泛性質(包括對亞洲的貶值),儘管歐洲央行今年同樣執行了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貿易加權歐元幾乎沒有動搖。」該經濟學家強調說,迄今為止最大的贏家是高「貝塔」(或更波動)貨幣,包括挪威克朗,紐西蘭元和巴西雷亞爾。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將於12月15日至16日舉行政策會議,鑑於美聯儲最新公布的褐皮書以及官員講話中所強調的經濟不確定性,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在本面度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上加大寬鬆政策,例如延長資產購買期限。
美元疲軟,風險資產受到支撐
Capital Economics的資深市場經濟學家Jonas Goltermann表示,儘管美元的廣泛下跌和股票市場的漲勢可能會從現在開始放緩,但它們今年以來的反向關係未來可能會繼續鞏固。
戈爾特曼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個月,美股和美元的相對走勢與今年以來觀察到的兩者相關性一致,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GFC)以來的最高水平。」
「我們認為,在寬鬆的美聯儲政策和全球經濟復甦的類似背景下,美元疲軟和股市走高之間將保持這種緊密聯繫。」
他指出,自衛生事件開始以來,轉移的風險偏好已越來越與美元表現掛鈎,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政策利率和政府債券收益率相對穩定在較低水平,這一趨勢類似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時期。
戈爾特曼說:「這只是在2013年的緊縮性恐慌之後才改變的,當時隨著美聯儲緊縮政策的臨近,風險偏好和美元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減弱。」「緊縮性恐慌」指的是2013年美聯儲宣布退出QE引發的一系列市場波動。
展望未來,戈爾特認為:「全球至少大部分地區的政策利率和政府債券收益率將再次保持穩定,至少可能還要更長的時間。因此,不管疫苗推出的速度有多快,我們預計風險偏好仍將是美元的主要推動力。」
(編輯:張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