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博雅 日月盈昃 我們不曾離開
一草一木,皆有故事;
一磚一瓦,可成文章。
南牡蒿---「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細雨洗過,柔軟的牡蒿顯得碧綠清新;暖風拂過,蒿草的薰香襲來沁人心肺;煦日照耀,活潑的綠意更是欣欣向榮。新時又至,南牡蒿光輝水潤,撲鼻而來的是淡淡香氣,迎面而觸的是久久溫柔。
水蔥---「素弦起秋風。寫柔情,都在春蔥。徽外斷腸聲,霜宵暗落驚鴻。」青黃相接,根根鋒芒直衝雲霄,那是扶搖直上九萬裡的勇氣;遠近相宜,點點低頭輕撫萬物,那是恰似水蓮花般的嬌羞。剛柔並濟,有張有弛,內外兼修,這是水蔥的智慧,更是萬物的境界與追求。
矮牽牛---矮牽牛又稱碧冬茄,花向陽,呈漏鬥狀,花白、紫或紅,鑲有其他色邊。這種在北方郊野隨處可見的野花,花語卻和愛情有關。花雖柔美,生命力卻十分頑強,落地生根。她的愛情深植於泥土之中,安然緘默,守望幸福。
鳴鶴園---鳴鶴園位於西門內北側,當年曾被譽為京西五大邸園之一,原屬圓明園附屬園林。乾隆年間,賜予和珅,成為淑春園的一部分。嘉慶七年又被賜予惠親王綿愉。民國初年,徐世昌以低價租得此園。後歸陳樹藩所有,1928年賣與燕京大學。幾經易手,風貌依舊。
花神廟碑---花神廟碑又稱蒔花碑,碑的形制與杭愛碑相類,其下都有三個巨大的贔(音同幣)碑座。古人迷信,認為「天地間一草一木,胥出神功」,花當然也有花神的庇護,這碑就是圓明園的總管太監為祈求園內「吐豔揚芬,四時不絕」而進獻給花神的。
第二體育館---第二體育館原為燕京大學女子體育館,落成於1933年,坐落在燕園南北軸線的南端。與原男生體育館(今第一體育館)不同的是,二體沒有兩側副樓,素牆青瓦、紅色柱子,一層入口採用了別致的拱形入口。現在的二體東側有籃球場,西側有網球場。
攝影 / 吳屹然 陳礦 王睿智 「燕園文物」網站
文字 製圖 / 郭宇宸 戴瑤函 徐玉穎 吳可染
排版 / 黃琪
感謝您對北京大學微信平臺的關注!每周我們的推送內容如下:
周一:【講座動態】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周二:【未名擷趣】你的生活,我的校園;
周三:【文苑菁華】以文為鑑,覽見天下;
周四:【定格】鏡採燕園,定格美好;
周五:【燕園達人】不一樣的身邊人;
周六:【燕園風物】磚瓦故事,草木精神;
周日:【人物·談】以子之言,明事見理。
另有新鮮內容不定期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同時,關於北大微信平臺的建設,也歡迎您的投稿和建議。
投稿郵箱:beidaweixin@163.com,我們將擇優發布。
您的問題和建議可直接回復微信,小編們將及時處理。
北京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