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對環境影響不可小視 電子鞭炮漸受寵

2020-12-13 中國網

臨近春節,對於是否燃放煙花爆竹,不少人感到糾結:不放吧,少點「年味兒」;放吧,又擔心多少對空氣品質有些影響。

今年過年,放不放煙花爆竹?記者在幾個微信群裡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選擇堅決不放的約佔45%,選擇有霧霾就不放、沒霧霾就放的約佔45%,選擇無論有無霧霾都要燃放的只有10%左右。過年選擇堅決燃放的已經不多,基本上都是男性,而女性大多選擇不放。

據了解,我國煙花爆竹燃放量正逐年減少,但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的影響仍不可小視。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一傳統習俗?煙花爆竹燃放能否更綠色環保?

各地紛紛出臺限放、禁放、限售措施

據專家介紹,煙花爆竹在燃放時,會釋放出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也會釋放出鉀、鋇、鍶等元素以及砷、鉛、鎂等重金屬。在環境容量較大的農村地區,其影響可能並不算大;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其影響不可忽視。在春節期間,有些城市的PM2.5濃度會提高几倍、幾十倍,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短時「爆表」情況。

去年入冬以來,全國多地多次發生大面積、長時間的重汙染天氣,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為減少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品質等方面的影響,春節將至,不少地方強化了限放、禁放、限售措施。1月14日,河南省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在「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目標責任書」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範圍,實現全省市縣域全覆蓋,包括鄉鎮和農村,全省範圍內堅決杜絕燃放煙花爆竹現象。這一「最強禁放令」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兩天後,這一緊急通知被收回並停止實施。

正在開展「鐵腕治霾行動」的北京,規定五環路以內的地區為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地區,農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7時至24時,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其他時間不得燃放。五環路以外地區,區、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維護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劃定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北京市還規定,在二環路以內不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並進一步壓縮零售網點數量,由過去的2000多個減少至500多個。春節期間如遇空氣重汙染天氣,北京將在全市範圍內禁止銷售、配送、燃放煙花爆竹。

近年來,各地不斷出臺各種限放和限售措施,煙花爆竹的燃放量在減少,國內銷售量總體上在逐年下滑。據了解,近年來我國煙花爆竹的出口量持續增長,但國內市場一直在萎縮。北京市朝陽區零售商小許告訴記者,過去,每年春節能賺個十萬八萬的;近幾年來,放炮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

燃放煙花爆竹是傳統的民間習俗,仍有社會需求

不過,作為傳統的民間習俗,燃放煙花爆竹仍有社會需求。「制定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既要考慮環保和安全因素,也要考慮公眾需求,應該有所平衡。」一位環保專家表示。各地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表明,在除夕夜和正月十五,往往會出現汙染物排放峰值。但以往的監測數據表明,過年期間,煙花爆竹汙染物出現峰值的持續時間往往很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迅速降下去了,對此不必過分擔憂。如果過年期間真有霧霾,相信燃放煙花爆竹的人會比以往少。

「在北京等地,重汙染的大型柴油車、農村面源性的散煤燃燒汙染等應是關注和治理重點;而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汙染是短期的,氣象條件好的時候風一吹就散,總體影響不大。」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劉豔菊表示,只要企業按國家標準生產、消費者到正規網點購買、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監管,就不會有太大問題。當然,儘量減少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汙染,是有必要的。

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負責人廖曉義表示,對於燃放煙花爆竹,應該做到適度理性,「行中道」而不走極端。對於許多人來說,過年燃放煙花爆竹,已經不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同時,在小範圍、短時間內燃放,是可以理解的。

電子鞭炮漸受寵,環保煙花爆竹待推廣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人們選擇燃放煙花爆竹的理由,大多是「喜慶」「好玩」「去晦氣」等。選擇不放的理由則五花八門,最「現實」的回答是——「嗆死了,要防火防盜防霧霾!」最「傳統」的回答是——「要看春晚」「要吃餃子」;最「時尚」的回答是——「搶紅包忙到『毫秒搶』了,誰還有閒工夫放炮啊?」「聯線遊戲爽歪歪,放炮凍得抖嗦嗦,不玩!」

出於「防霧霾」的考慮,不少人今年將選擇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用電子鞭炮等其他方式來慶祝新年。記者採訪的一些人表示,燃放煙花爆竹有一些汙染,但並不是產生霧霾的主要原因。即便如此,還是要減少燃放量,比如放點鞭炮,不放大的煙花,這樣要環保一些。還有一些人表示,今年過年,將選擇既有放炮的動靜,又不會汙染環境的電子鞭炮,既喜慶也有年味。

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小宇,曾是位「骨灰級」玩家。過去每年春節前,他都會開車到河北農村,偷偷購入成箱的「禮花彈」「手榴彈」,放得旁觀者人人喊怕。但現在,出於環保、安全的考慮,他只在市內正規網點買些「滋花」陪孩子玩。

「從資源環境的角度看,應做到能不放就不放,能少放就少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我們的環境容量有限,目前的汙染物排放量已超過臨界點,任何增加環境負荷的排放活動都應該加以控制。

推廣採用低硫無硫新型材料的環保型煙化爆竹,也是防霾的重要舉措。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只要有燃放,就會有汙染。從國情出發,如果做不到完全禁放煙花爆竹,就應該在煙花爆竹的生產和燃放過程中做到相對環保。

但據一些零售商介紹,環保型煙花爆竹雖然提高了色彩飽和度和亮度等,但在整體效果方面,與傳統煙花爆竹仍有差距,價格也略貴一些,銷售的情況並不算太理想。專家認為,推廣環保型煙花爆竹,還需要在社會上進行廣泛宣傳,提高公眾認識,不能光看燃放效果,忘了環保和安全因素。同時,政府可以考慮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一步研發生產「叫好又叫座」的環保型煙花爆竹。

相關焦點

  • 煙花爆竹對環境影響不可小視 過年你還放煙花爆竹嗎?
    既有「爆竹聲聲」之盼,也有「十面霾伏」之憂  過年,你還放煙花爆竹嗎?(綠色焦點)  本報記者 潘少軍  臨近春節,對於是否燃放煙花爆竹,不少人感到糾結:不放吧,少點「年味兒」;放吧,又擔心多少對空氣品質有些影響。  今年過年,放不放煙花爆竹?
  • 過年,你還放煙花爆竹嗎?綠色焦點
    1月17日,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李家街社區,居民們在「拒絕煙花爆竹」的條幅上簽名。人民視覺臨近春節,對於是否燃放煙花爆竹,不少人感到糾結:不放吧,少點「年味兒」;放吧,又擔心多少對空氣品質有些影響。今年過年,放不放煙花爆竹?
  • 新型「煙花爆竹」缺乏質檢報告?電子鞭炮無汙染卻「危機四伏」
    最終,多數地方都將大氣環境與公眾健康放在首位,「禁放」的城市越來越多。為了彌補「少了點年味兒」的遺憾,煙花爆竹的替代品出現在市場。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靳雪林  春節越來越近了,曾被認為增添節日氣氛必不可少物品的煙花爆竹,今年卻有些冷清。
  •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有商家無法提供質檢報告電子鞭炮無汙染卻「藏」不少安全隱患關注理由最近幾年,每每臨近春節,煙花爆竹總是讓人糾結。燃放,會導致空氣汙染;不放,感覺少了點年味兒。最終,多數地方都將大氣環境與公眾健康放在首位,「禁放」的城市越來越多。為了彌補「少了點年味兒」的遺憾,煙花爆竹的替代品出現在市場。春節越來越近了,曾被認為增添節日氣氛必不可少物品的煙花爆竹,今年卻有些冷清。在很多城市,或執行禁放煙花爆竹令已有多年,或執行更嚴格的禁放規定,如北京今年再次在五環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 臨沂:電子鞭炮走俏 煙花爆竹批發網點銷量下降1/3
    16日,記者走訪煙花爆竹市場發現,馬年煙花爆竹銷售悄然拉開帷幕,但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市場也印證了低碳環保過年的新趨勢。  16日下午2點,在羅莊區一家鞭炮批發網點,一名女店員無聊地袖著手坐在取暖器旁邊,近百平方米的店鋪裡冷冷清清,一個顧客都沒有,只有一堆堆煙花爆竹碼放在貨架上。  「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差遠了!」
  •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春節臨近 煙花爆竹到底如何選擇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  最近幾年,每每臨近春節,煙花爆竹總是讓人糾結。燃放,會導致空氣汙染;不放,感覺少了點年味兒。最終,多數地方都將大氣環境與公眾健康放在首位,「禁放」的城市越來越多。
  •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春節臨近 煙花爆竹到底如何選擇
    新型煙花爆竹走俏市場 電子鞭炮「藏」安全隱患  最近幾年,每每臨近春節,煙花爆竹總是讓人糾結。燃放,會導致空氣汙染;不放,感覺少了點年味兒。最終,多數地方都將大氣環境與公眾健康放在首位,「禁放」的城市越來越多。
  • 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 美蘭環保祭祀成農村新風尚
    按照慣例,當天村裡每家每戶都要來到村公廟祭拜,燃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子孫平安。大炳村村民張積二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裡的公期明顯不同,「過這樣乾淨的公期,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  只聞鞭炮聲 不見鞭炮屑  當天上午,記者在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公廟看到,陸續有村民提著雞鴨等祭祀用品前來祭拜,公廟裡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
  • 記憶裡的煙花爆竹漸行漸遠,盤點那些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煙花鞭炮
    ,一般用於年飯前後在家門口燃放,震耳欲聾,聲動新年,小時候在燃放這種鞭炮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捂上耳朵,或者把別人的手從捂著的耳朵上扯下來,然後在刺鼻的鞭炮味道中開啟年飯模式5.不知道這種叫什麼,煙花?
  • 記憶裡的煙花爆竹漸行漸遠,盤點那些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煙花鞭炮
    ,一般用於年飯前後在家門口燃放,震耳欲聾,聲動新年,小時候在燃放這種鞭炮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捂上耳朵,或者把別人的手從捂著的耳朵上扯下來,然後在刺鼻的鞭炮味道中開啟年飯模式5.不知道這種叫什麼,煙花?
  • 電子鞭炮了解嗎,傳統鞭炮PK電子鞭炮
    隨著《青島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的正式實施,購買「電子鞭炮」成為青島人慶祝春節的最新方式。圖為兩名小朋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試玩電子鞭炮。據悉,《青島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市內三區將全域禁放煙花爆竹,以減少環境汙染,消除安全隱患,用文明環保的方式歡度節日。
  • 煙花爆竹汙染環境 環保型煙花何以環保?
    可是,您了解鞭炮的成分嗎?鞭炮是怎麼爆炸的,爆炸後產生的威力有多大?小小的鞭炮對我們的環境都有哪些危害?相關專家給我們釋惑。  煙花爆竹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喜慶的、隆重的。但你知道嗎,小小的煙花爆竹卻危害巨大。
  • 煙花爆竹消費漸冷 兒童成消費大戶
    1月31日,記者行經市區新華路與寶通街東側時,看到道路南側擺放了四五個煙花爆竹的招牌,沿著招牌指示的方向,記者來到綠化帶內的空地,空地上隔上幾米遠就是一個煙花爆竹的招牌,記者數了數,100多米的距離內煙花爆竹的招牌有20多個,這附近是有幾家煙花爆竹銷售點呢?煙花爆竹經營者:就兩家。
  • 【過節】少了鞭炮春節也熱鬧,滬電子爆竹紅燈籠走俏
    往年這段時間,上海到處可見煙花爆竹銷售點;而今年,許多小店不進貨了,取而代之的是逐漸走俏的電子燈籠、藝術中國結等年俗用品。
  • 德州市出臺《德州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
    燃放煙花爆竹不但影響城市環境,而且增加安全隱患,為此,我市出臺《德州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劃定區域、地點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已有不少市民自覺加入節慶期間不燃放煙花爆竹的行列中,自願守護「德州藍」。《條例》即將施行,市民對此有何看法?
  • 煙花爆竹消費漸冷 兒童成消費大戶
    1月31日,記者行經市區新華路與寶通街東側時,看到道路南側擺放了四五個煙花爆竹的招牌,沿著招牌指示的方向,記者來到綠化帶內的空地,空地上隔上幾米遠就是一個煙花爆竹的招牌,記者數了數,100多米的距離內煙花爆竹的招牌有20多個,這附近是有幾家煙花爆竹銷售點呢?煙花爆竹經營者:就兩家。
  • 今年春節,河南能燃放煙花爆竹嗎?
    在農曆新年到來時,人們通常會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走親戚等,這是千百年來的習俗,也是我們所說的年味兒。近幾年,出於環境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等考慮,不少地方推出「限放」「禁放」政策。隨著春節的臨近,不少網友關注:「今年春節,河南能燃放煙花爆竹嗎?」
  • 買鞭炮的人少了 煙花爆竹銷售點今年減少近一半
    這兩年,鞭炮比高升、煙花要好賣,三者銷售量的佔比大概在4:3:3,而高升、煙花與每年春節陽臺火災的高發有直接關聯。  74.5%市民不買煙花爆竹  昨天是農曆小年,往年,一些習慣在春節放煙花爆竹的居民,已經開始買鞭炮等著過年了。但今年,記者走訪發現,本市煙花爆竹的銷售點還沒有完全鋪貨,來打聽購買的市民也很少。
  • 讓電子鞭炮告別「野蠻生長」
    ■ 來論  現實需求刺激下的電子鞭炮行業,不能總處於標準缺失的狀態。  在很多城市對煙花爆竹「禁放」或「限放」的情況下,電子鞭炮已悄然進入市場銷售。據報導,這種「搞聲音,造氛圍」的生意日趨火爆,但看似安全的電子鞭炮,似乎也是「危機四伏」——由於生產門檻低、標準缺失,很多產品設計之初未考慮安全因素,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鞭炮被認為是年味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傳統鞭炮對空氣會造成汙染,碎紙屑影響環境,加上製造了不少安全事故,禁放城市已越來越多。
  • 春節煙花爆竹要不要放,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其中,燃放煙花爆竹受到熱議,有不少市民提到:不燃放的話影響傳統節日的氣氛,燃放的話又無法迴避環境汙染問題和安全隱患。針對這一問題,參加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有什麼看法呢?1月18日,記者帶著這一問題,採訪了參加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建言獻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