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正式開始啦,各位島民是否接到來自祖國各地的親戚、同學、朋友、老情人的諮詢:
「阿強,你過得好嗎?國慶去海口看你,希望回到從前一樣帶著我到處吃好吃的...」「阿花,我到海口了。推薦幾家味道正宗的海南菜。」
對於毫無接待經驗的你,現在一臉懵逼。
海南人,什麼都可以馬虎隨便,唯獨吃這件事一定是至高無上精益求精的。
若吃膩了商場裡的餐廳,更不想排隊,想帶朋友來感受下真正地道的海口美食,這封能供你從早吃到晚的帖子也許能救你一命。
幾張木桌椅,幾臺吱呀的風扇,沒有醒目的門面,態度不太好的老闆/老闆娘,一群講著親切海南話的老客。往往深藏在巷子裡的小店,有著海南人最愛的老味道。
早餐吃厭了辣湯飯和早茶,可以選擇些這樣的小店,帶外地盆友感受下海南人的粉面情懷。阿陽牛腩醃面是附近的人氣早餐店,大部分上班族和居民都會過來打卡,就為了來一碗牛腩醃面喚醒元氣的一天。
拌麵的過程中醬料的香氣和芝麻香味陣陣襲來,麵條是算著時間起燙的,筋道無比,根根麵條都吸附了滷汁,變得爽滑好入口。牛腩軟硬適中,香氣十足,滿滿地擼上一筷,幸福感爆棚。
↑以上圖片均來自新浪微博:舌尖上的海南君
地址:群上路105號附近(導航可到)
人均:10元
許多外地人吃不慣海南粉的味道,卻覺得抱羅粉深得他心。這家開在藍天路的巷子裡的文記抱羅粉,也經營了很多年。
一碗正宗的文昌抱羅粉,配上海螺清湯,便是許多海南人早餐的標配。
爽滑的粗粉覆蓋上滷汁,炒過的花生米,醃好的牛肉乾,再來些竹筍和香菜。均勻細緻地攪拌開來,所有食材的香味聚集在口腔裡,最後來一勺海白湯,清爽解膩。
↑以上圖片均來自新浪微博:舌尖上的海南君
地址:美蘭區藍天路聚樂閣旁邊的小巷裡
人均:10元
中午飯太熱沒什麼胃口,吃點豬腳飯牛腩飯,再配個酸菜最合適了~這家蘇記因為在水巷口8號,以前的招牌是「水巷口8號牛腩飯」。最近幾年才改為蘇記常來食店。
幾十年老店總是承載了不少街坊食客的記憶,點上經典的豬腳、牛腩,分裝在一小碟裡,盛著諸多海口人魂牽夢縈的味道,它家滋味濃鬱的滷汁,只澆一碗米飯都讓人垂涎。
豬腳在滷汁中燉煮得柔化入味,韌勁被擊潰,卻鬆軟而不爛,吸飽的汁水造就了豐盈的口感,脂肪香隨著牙齒咀嚼在口腔中肆意。一遍扒拉著加了滷汁的米飯,再一筷子提味的酸菜,整個胃口都被打開了。
西瓜仔大多拿來配海白,但配螃蟹的倒是第一次見。雖不是什麼貴的品種,但那抹獨特的蟹甜和鮮味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海口人吃午飯,雖不講究豪華而大氣,但一定要有足夠的飽腹欲和幸福感。時光雖哄抬了物價,斑駁了門面,還好有好味道能延續至今。
地址:水巷口8號
人均:20元
到了慵懶的海島下午,逛完水巷口吃點糖水再合適不過。
吳記老字號飲食店,是水巷口一家老字號糖水鋪了。早上賣辣湯,中午2點開始賣糖水。剛擺出來,就從各方湧來打包或堂食的老客。
香鬱濃稠的豬雜,暖心暖胃的糖水面紅豆湯雞屎藤,還有適合夏天的醃菜海南粉。還未等坐下,就被這混合飄散在空氣中的香氣勾引到魂都沒了~
輕勺起的糖水還有「藕斷絲連」的粘稠狀,大概只有用時間和精力去熬煮的良心老闆,才能做出幾十年口口相傳的好味道吧。
在熱得讓人失去胃口的三伏天,這個豬雜和豬血輕而易舉地就徵服了🐧的胃。
不知熬煮了多長時間,湯已經變得極其濃鬱,加入了少許胡椒,喝起來辣而爽口。豬雜彈性十足,也很乾淨,蘿蔔則是燉的剛剛好,正好處於軟爛和脆生的交界點上。
醃海南粉是攝影師大壯每到一個糖水鋪的必刷項目,看起來滿大街都有的產品,卻能吃出不一樣的特色和味道。它家勝在滷濃量多,嘬粉都能嘬出幸福感。
地址:水巷口13號
人均:除了豬雜5元,其餘4元
這家店在濱海新村有20年了,一到飯點,整條街都是它家的煲仔香。於是隔一段時間來吃,成了我們的習慣。
它完完全全符合蒼蠅館子的所有標準,甚至連名字都懶得想,擺了個143號炒菜店便是個簡易的招牌了。
他們家的各種煲仔是招牌,上爐,投入備好的食材,廚師在邊上把著火候,10多分鐘後起煲,蓋上煲蓋沸騰地送到客人桌上。
菜都很家常,都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排骨被煸得巨香,汁水被完全吸入到排骨內,堪稱下飯神器。夾起一塊反覆吸吮,連骨頭上的醬汁都不願捨棄。醬汁是甜酸魚精髓所在,甜和酸把控得恰到好處。煲煮過的五花肉和豆腐融入了彼此的味道,鬆軟不爛,順滑而糯嫩,吸飽了湯汁造就了豐盈的口感。
這兒的味道說不上多驚豔,價格也越來越高,但更多街坊和食客找到這兒來,只是為了尋找一份舊時的味道,關於家和兒時的記憶。
地址:濱海新村143號
人均:50元
說到蒼蠅館子,就不得不提起這家開了30多年,沒有名字的小炒店了。
從露天的大排檔到現在,它就如深藏不露的後花園。隱匿在巷子裡,不諳世事,起早貪黑地忙碌著。
這家店沒有菜單,菜都擺在檔口上,每次客人讓他推薦,總是笑笑著說:「菜都擺在上面啦,想吃什麼自己點咯。像海白煲,酸甜魚都不錯的,什麼都好吃~」
西瓜海白煲、酸甜魚、炸鴨下巴和炒粉,都是不少老饕來此覓食的理由。
海白煲的湯頭用了很多種料來調製,芋梗酸筍吊出了鮮蝦和海白的甜,微辣又讓食慾瞬間提升。焦脆的魚皮緊緊鎖住魚肉的鮮味,用番茄炒出來的酸酸甜甜的芡汁搭配熱乎軟嫩的魚肉,形容是家的味道都太假。
雖然菜都很下飯,但每次都會忍不住點上一份幹炒牛河收尾。
夾上一筷子,與豬肝、豆芽暴風吸入。沒有太多誇張的語句形容,鑊氣十足,香味爆棚,一口包含了滿滿的幸福感。
地址:龍華區大同路銀河假日酒店和龍泉大酒店中間的巷子內進50米
人均:50元
帶外地朋友來吃飯,選齋菜煲不會錯。滋潤溫和的清湯底,涮上十餘種想吃的食材,每一鍋都是按照老海口的傳統做法,只需親自吃一次,便會念念不忘日思夜想。
吃齋菜煲,最爽的還是在下五香羊的那一刻。放在高湯裡熬煮才能更好發揮其鮮甜,肉味結合了各種齋菜的味道,咬下去那迸發的油脂和肉感,每一次咀嚼都帶著節奏感,很讓人上癮~
在這清新順口的齋菜煲裡,總有種裝一碗還想再吃一碗的衝動,老客都紛紛感嘆:小時候吃了那麼多年的傳統味道,多希望能一直保留下來。
除了齋菜煲,炸大腸也很出彩。入口即可真正體會到香脆Q彈和有嚼頭的真諦,泰式甜辣醬搭配起來並不會覺得很膩。
地址:海甸島和平橋濱江海岸一東路尾過港村籃球場旁邊
人均:50元
海南人無雞不成宴,若是請客,總得有一頓正宗又美味的文昌雞。
肥婆蘭雞飯店,已經是40年的老店了。一直開在新華南這條老街上,幾十年如一日賣著白斬雞。一條斑駁的老街,老舊的雞飯店鋪,5張小木桌和幾把椅子,藏著老海口記憶的老味道。
他們家選用的文昌雞都必須在4-6個月以上,加上柴火高溫浸煮,雞油和肉汁混著氤氳散開的熱氣一滴滴留下來,原始的雞肉香,瞬間把所有人徵服。
家常的小炒很有家的味道,說不出特別,就是平常簡單的蝦醬地瓜葉,苦瓜炒蛋,冬瓜海白湯,也能吃出踏實感
地址:新華南路32號
人均:38元
當然,最後一頓不能少的就是夜宵咯~
清補涼、燒烤、炒粉、炸炸、酸粉數不勝數
想看地址的就點這裡吧
好了,寫完這一篇,頭上白髮有多了一根,不知不覺又為大家寫了大半年的稿,雖然很充實,但小編也想趁著長假浪一浪啦~
國慶期間飛特團隊將不定時推送,至於時間就看各位小編的心情了~~終於放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