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娘惹菜來到佛山後變成啥樣了? 李星吃哪樣

2021-02-27 味道佛山

明朝時許多中國人來到馬六甲、新加坡一帶,與當地馬來人聯姻生下被稱之為「巴巴娘惹」(男性稱為巴巴,女性稱為娘惹)的後代,並由此衍生出了中國菜系與馬來菜繫結合的娘惹菜。所以前幾年去馬來西亞旅行時,馬六甲這一站是專門去吃娘惹菜的。為此我特地買了本《孤獨星球》來研究,選定了「NANCY』S  KITCHEN」、「CATIPOL SATAY」等幾家比較有名的餐廳覓食,結果馬六甲之行簡直是災難,我沒有發現一道可以讓我滿意的菜!所以當我看到有朋友發了幾張圖,說是有間餐廳娘惹菜做得不錯時,忍不住馬上留言:「娘惹菜這麼難吃的東西你也發?」 

他答覆:「你知道得太多了!」

我回了一句:「難道你還想滅口不成?」

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居然就真的帶我去這間名為「LADY7」的餐廳「滅口」了!

LADY7

娘惹土豆燜雞


當初馬六甲的災難之旅,是從「NANCY』S  KITCHEN」開始的。這家正宗的娘惹菜餐廳有一道必點菜「娘惹土豆燜雞」,這道菜有非常濃重的醬料味兒,而且很甜,於是就有一種又滯又悶感覺,吃上兩口就膩得不行。


馬六甲娘惹土豆燜雞飯

「LADY7」也有一個「娘惹土豆燜雞飯」套餐,但肯定是改良過的,無論醬味兒還是甜度都大大降低,比較容易入口。而且套餐裡配的淋了點椰漿的白飯也很贊,和主菜的搭配很和諧。

娘惹沙嗲火鍋&娘惹咖喱牛肉飯

馬六甲另一家知名餐廳「CATIPOL SATAY」以一種獨特的娘惹沙嗲火鍋聞名,其形式有點兒像我們的麻辣燙,只不過湯底是沙嗲汁。如果說「NANCY』S  KITCHEN」只是讓我鬱悶的話,這個沙嗲火鍋就真是完全接受不了。


馬六甲娘惹沙嗲火鍋

沙嗲湯底甜膩中夾著醬味兒的古怪,和嶗山白花蛇草水的古怪有得一拼。相比之下我覺得「LADY7」的「娘惹咖喱牛肉飯」就比較中國化了,一方面甜度低,另一方面咖喱也向廣東人習慣的味型靠近,可以用來下飯了。

肉骨茶

肉骨茶我開玩笑地稱其為當歸豬肉湯,因為這兩樣是肉骨茶裡最典型和突出的材料。馬六甲我沒試過肉骨茶,倒是在沙巴吃過,有非常濃鬱的當歸味兒,相對其它娘惹菜來說,我覺得算是很好吃的了。


沙巴肉骨茶

肉骨茶應該是湯與料一起煲的,「LADY7」的肉骨茶卻是湯與料分開,而且沒什麼藥材味兒,味道也很淡,排骨等食材需要蘸調料吃,湯反而可以直接喝,這種變化更容易被廣東人接受嗎?很難說。

大山腳肉骨茶

參巴海鮮飯

參巴海鮮飯我沒有吃過,如果這也是娘惹菜的話,那麼我認為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菜了。它用娘惹菜裡的基礎醬料參巴醬來烹製海鮮,這種做法廣東人比較接受,有不少人會點這個套餐。不過聽說這個醬汁降低了辣度,我倒覺得大可不必,現在的廣東人,很多比我還能吃辣呢!

參巴海鮮飯

娘惹叻沙

離開馬六甲到達吉隆坡後,酒店一樓食街的一碗辛辣可口的叻沙挽救了我那瀕臨崩潰的胃,這是我在馬來西亞吃過最好的食物。可是「LADY7」的叻沙為什麼沒有辣味呢?原來我在吉隆坡吃的是福建叻沙,偏辛辣一些,而「LADY7」的是娘惹叻沙,甜味兒和香料味較明顯,這兩種叻沙風格是不同的。

雞飯粒


在馬六甲我專程去嘗試了「古城雞飯粒」大名鼎鼎的雞飯粒。


馬六甲雞飯粒

這種口感綿粘發散的小飯糰完全不符合我的口味,但臺灣美食家焦桐先生卻對其念念不忘,去馬六甲做節目時甚至希望早點收工去吃;我極其討厭娘惹沙嗲火鍋,「CATIPOL SATAY」卻每天都在排隊。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但多去嘗試一些不同的食物,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汪曾祺寫過:「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這話說得再對不過了!

推薦餐廳:LADY7

推薦理由:多些不同的嘗試,或許會找到真愛。另外,這家餐廳環境不錯,裝修風格清新,甜點飲料類的出品也很棒,挺適合小聚聊天。

餐廳地址:禪城區嶺南天地商業中心文會裡3號(Hello Kitty Café斜對面)

餐廳電話:66690568

(點擊放大圖片)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希望轉載,請聯繫微信號:fstv03。未經授權轉載的,我們將按照《微信公眾平臺關於抄襲行為處罰規則》進行侵權投訴。歡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作者:特約吃客——李星



自由職業者,雲南人,福建求學,佛山定居。骨灰級吃貨,大學起便開始每年不少於一萬公裡的火車美食之旅,走遍了大江南北,遍嘗全國各地美食,生生把自己吃到近200斤。星爺中文系畢業,研究歷史和民俗也是其興趣之一,各地美食在他眼中,都有歷史背景和生活習俗的影響。

此公的名言是:「什麼都是假的,吃到肚裡才是真的。」

往期美食回顧

相關焦點

  • 只傳女不傳男的娘惹菜到底長啥樣?
    只傳女不傳男的娘惹菜到底長啥樣? 隨著電視劇《小娘惹》的熱播,作為娘惹文化中重要一部分的娘惹菜可謂是吸足萬千觀眾的眼球,看到劇中多次出現的風格多樣且賞心悅目的娘惹菜,屏幕前的您是不是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呢?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娘惹菜
    馬來西亞,馬六甲市,2019年8月。峇峇(讀:baba)娘惹即土生華人(見《影像記憶·馬六甲峇峇娘惹博物館》,這一在新馬、印尼的特殊種群的先祖主要來自中國閩南,移民期自鄭和下西洋起,到清朝閉關鎖國止。菜陸續上來後才知道,點多了,馬來的配餐標準,一個菜就是一人份。先上來的是娘惹泡菜。這道涼拌菜看菜單上的照片還是挺清爽的,端上來卻是不明就裡的一大盤子,內中有黃瓜、胡蘿蔔、青椒、洋蔥之類,口味酸中帶甜,由於撒上了厚厚的芝麻碎,也分辨不出太多內容,一眼看上去就是黏黏糊糊的一團,吃半天也沒搞明白。
  • 不去馬來西亞,也可以吃到小娘惹做的娘惹糕
    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的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bābā),女孩被稱作娘惹。娘惹糕是東南亞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甜度適中,嚼頭兒十足,非常美味。娘惹更是一種飲食文化,主要是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風味的混合體。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
  • 馬來西亞帥小夥在廈門核心商圈開了家娘惹菜,4元就能吃飽
    如果說閩南人出國到哪個國家語言最沒有障礙,馬來西亞要算上一個。還記得2年前帶家人去沙巴旅遊,老媽一路用閩南話跟當地人交流基本無障礙,當年的「下南洋」,很多閩南人背井離鄉來到大馬,可以說是同源同宗。而像廈門最著名的小吃沙茶麵其實也是從馬來西亞的沙爹傳入改造而成。
  • 來馬來西亞文化美食節,嘗最正宗的娘惹菜
    新京報訊(記者 曲亭亦)9月6日至16日,由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北京中國大飯店和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聯合舉辦的馬來西亞文化美食節,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咖啡苑開幕。北京中國大飯店區域行政總廚張景洲將與兩位來自馬六甲州的娘惹菜特級廚師,推出正宗馬來西亞美食。
  • 邂逅馬來西亞 暢享娘惹風味 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在蘭州開幕
    11月27日,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開幕式在蘭州凱悅酒店舉行。此次美食節為期十天,將持續至12月6日。馬來西亞美食素有「最亞洲美食」的美譽,而娘惹菜更是馬來西亞美食的特色菜系之一,融合了中國菜與馬來菜風味的娘惹菜具有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的同時又不失清爽。「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是疫情發生以來,馬來西亞方面聯合中國地方政府部門舉辦的首次大型美食節活動。從某種程度上說,娘惹菜是中巴友誼最好的見證之一。
  • 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娘惹菜:中國走向海外的見證
    相信喜歡美食的朋友對娘惹菜並不陌生,這種充滿南洋風情的美味,讓不少吃貨大飽口福。那么娘惹菜到底是怎麼來的?其背後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01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馬來西亞地區對於土生華人的稱謂。這種文化的形成,承載了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華文化與南洋土著文化交融的見證。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非洲等地重要的經貿路線。
  • 吃一口娘惹的味道,回到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顯然屬於後者。那裡最令我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叫做娘惹。檳城峇峇娘惹(僑生)博物館 馬來西亞旅遊局 供圖那是北京奧運前夕,獨立戲劇剛剛起勢,一位圈內朋友拉我去看一部新戲。「導演、編劇是位馬來西亞華人才子,中戲的第一位該國博士。」而這位顏永祺博士的戲,就叫做《娘惹艾美麗》。乍一聽,我以為這戲講親子矛盾和代溝。
  • |娘惹菜|在獅城體驗本土的美味,探尋不一樣的娘惹風情!
    「娘惹文化」又稱「土生華人文化」,15世紀至17世紀期間,中國移民遷徙到新馬地區,與當地的馬來人通婚後,生下的男孩稱為峇峇(音:baba),女孩稱為娘惹,他們統稱為土生華人。娘惹是南洋的一大特色,其文化神秘豐富,能夠充分代表娘惹文化的就要數娘惹服裝、飾珠鞋和娘惹菜了。
  • 看了電視劇《小娘惹》,真被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娘惹糕
    作為馬來西亞的代表甜品,娘惹糕的品種也是很多的,龜粿,九層糕,椰絲糕,等等,但無論它的名字和外表怎麼樣,娘惹糕的用料都是馬來西亞特別的材料,只有馬來西亞獨有的特色香料,濃濃的椰肉
  • 馬來西亞華裔:傳承娘惹菜 復原記憶中的美味
    中國僑網10月24日電 馬來西亞光華網近期刊登文章,介紹了一位馬來西亞華裔彭俊偉和他學習、傳承娘惹菜的故事。文章摘編如下:馬來西亞在山上長大的峇峇彭俊偉,從小看外婆搗鼓各種香料、熟練起灶,烹製出一道道美味的娘惹佳餚。色香味濃的娘惹菜,於他來說,是最熟悉的家鄉味。
  • 5種經典馬來西亞娘惹菜,你吃過哪一種?
    可以確定的是:每一道娘惹菜的背後,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以至於每一次的嘗試,都像一場味覺的冒險,為了加深大家對娘惹菜的認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道經典的娘惹菜系,看你知道幾種?1、仁當:它有點類似於咖喱,但比咖喱要偏幹,這道菜重在調味,輕口感;美中不足之處在於牛肉口感偏老,但它的醬汁是真的美味。2、烏達魚糕:這種糕點通常包在香蕉葉裡,很有原始風情,魚茸混合著椰漿和細碎的辣椒,入口是柔滑的甜香,遲來的辛辣使人胃口大開。
  • 小娘惹,除了好菜還有漂洋過海的鄉愁
    資料圖 舌尖上的小娘惹 據說,劇組為了更好地向觀眾展示傳統的娘惹文化,除了輾轉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考察當地的建築與服裝特色之外,還專門聘請了懂得娘惹廚藝的老師傅來教演員製作正宗的娘惹菜。
  • 盡享地道娘惹菜!足不出戶感受異域風情!
    嘻嘻當然是來小娘惹嘍~地道娘惹菜套餐,盡享東南亞的美味小娘惹豆腐餐廳的一道私房菜娘惹甜醬+日本豆腐+特色海鮮美味流淌在唇齒之間豆腐的入口即化海鮮味道的鹹香適宜娘惹大蝦馬來西亞特產的老虎蝦與檳城娘惹參巴阿叄的完美結合口感鮮鹹溫辣吃到嘴裡,滿足感max!
  • 《小娘惹》被評為美食節目?馬來西亞取景只為了拍正宗娘惹美食
    儘管劇情多有詬病,但是新版劇中的娘惹美食,卻讓觀眾稱頌,舊版電視劇由於畫質不清晰,讓很多當面的觀眾留下遺憾,沒有辦法仔細觀看這些美食,但是新版《小娘惹》畫質早已經甩出舊版幾條街,高清4k藍光畫質,拍攝出了娘惹菜的誘人之處,讓人口水直流,也有網友說"劇情什麼的不重要,只看美食就已經足夠了"。
  • 馬來西亞娘惹咖喱、越南檬粉…禪城這間茶檔有正宗的南洋味!
    在禪城想吃到正宗的馬來西亞娘惹咖喱、越南檬粉……?
  • 菜系中的混血兒,神秘的東南亞「娘惹菜」到底是什麼?
    近期一檔關於馬來西亞文化的熱播劇《小娘惹》再一次被翻拍上線了。 小殼果斷追劇,沒曾想還沒等到家族大戲就被劇中的馬來西亞美食(娘惹菜)的鏡頭給深深吸引住了,瞬間小殼覺得是在看一檔美食科普片
  • 馬來西亞的"娘惹文化"及對東南亞地區的歷史影響
    "娘惹菜"的匯聚——長桌宴娘惹菜可以說是中國烹飪手法和馬來西亞香料的完美結合,它的味道以"甜酸、辛香、微辣"為主,結合了中國福建地區口味偏淡和馬來地區飲食以香料為主的特點,把中國的精緻和馬來地區的辛香結合,成為南洋地區最特別最精緻的菜餚之一
  • 馬來西亞的「娘惹文化」及對東南亞地區的歷史影響
    "娘惹菜"的匯聚——長桌宴 娘惹菜可以說是中國烹飪手法和馬來西亞香料的完美結合,它的味道以"甜酸、辛香、微辣"為主,結合了中國福建地區口味偏淡和馬來地區飲食以香料為主的特點,把中國的精緻和馬來地區的辛香結合,成為南洋地區最特別最精緻的菜餚之一。
  • 不去馬來西亞,也可以吃到小娘惹做的娘惹糕
    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的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bābā),女孩被稱作娘惹。娘惹糕是東南亞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香蕉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口味甜度適中,嚼頭兒十足,非常美味。娘惹更是一種飲食文化,主要是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風味的混合體。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