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廣西柳州市90歲老人楊騰祥是一名航空愛好者,從1990年退休至今已製成600多架木質飛機模型,含有一戰時期到現在的各類機型。其中,他製成的399架飛機模型分別於2002年、2015年被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並展出。
【解說】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柳州市城中區的五星社區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的「星空坊」裡擺放著楊騰祥製作的177架飛機模型。只見飛機模型都被放置在玻璃櫃中,並按照生產年份從左到右依次擺放,模型前還標註著飛機機型名稱。
【解說】據了解,這些飛機模型是楊騰祥利用工地上廢棄的材料、易拉罐及冰棍木棒等製成,材料雖然簡易,但飛機模型製作精緻,部分模型的機翼、螺旋槳、輪子等均可活動。
【同期】飛機模型製作者 楊騰祥
材料都是我老伴去撿的,人家施工剩下的那個不要的,扔下來的,都是杉木,剩下的都撿起來,這是一個,還有做螺旋槳一般都是用那個冰棍(木棒),我老婆也去撿。
【解說】製作飛機模型首先要找到飛機三面圖作為參考,楊騰祥為了找各種飛機的圖紙,經常會在報紙、雜誌等地方翻閱查找,不會上網的他也會讓家人幫忙在網絡上查詢下載。找到圖紙後,模型的製作往往也要花上一周左右的時間。
【解說】2015年是楊騰祥製作飛機模型的一個重要分水嶺。此前,他放大圖紙是對比圖紙與實際飛機大小,使用三角尺按1:100的比例手動畫出放大圖紙。2015年後,他採用印表機列印,可以製作不同比例的模型,但現在製作的大部分客機仍使用1:100的比例,而戰鬥機等則使用1:200的比例。最近幾年,他也從製作世界著名飛機轉向製作中國各類飛機。
【同期】飛機模型製作者 楊騰祥
現在所有的中國飛機我基本上都做出來,殲20不是有(報導)了嗎,(我)做出來,運20做出來,還有直升飛機直20沒有,這回70周年(慶)出來了,還有殲16出來了,那不是報導一條,我高興。
【解說】除了時刻關注航空報導,他時常翻閱的一本《世界軍用飛機百科大圖鑑》,是他在1994年花了80元買入,用了近一個月的退休金,現在書籍已經陳舊泛黃。據他介紹,他現在每天製作模型的時間約為八個小時。之後,他計劃把製成的模型都捐贈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到航空知識。
【同期】飛機模型製作者 楊騰祥
這個航空愛好(者)和青少年,你光看圖片就沒有像看那個模型飛機那個,一看就是真體那個,像真的一樣,所以這個認識就讓他們對航空更感到興趣。
林馨 黃戀 廣西柳州報導
責任編輯:【李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