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歲老僧說:燒香拜佛,牢記這兩個字,離佛會越來越近!

2020-12-25 蓮荷居士

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四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7分鐘!

燒三炷戒定香,敬一片真誠心」,與眾多虔誠的佛弟子一樣,每次去外地出差,我總會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探訪當地的寺院,燒香禮佛,同時拜訪佛門高僧。

相信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香」作為信使,傳達的是我們對佛菩薩的感念、恭敬之情。所以,香又被稱作「戒定真香」,焚香禮佛,暗含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之意。

然而,前些年去南方公幹,有幸拜謁一位老和尚,時年101歲的佛門高僧,讓我對燒香拜佛有了更深的體悟。老僧說,燒香拜佛時,若能牢記「慚愧」兩個字,那麼離佛會越來越近!

01慚愧,是一件莊嚴僧衣。

記得那時我剛步入社會,處事毛躁,憑著自己年輕氣盛,又熟悉宗門公案,所以對老僧的話不以為然。我反問:「慧能祖師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即心即佛,為何要慚愧呢?」

老僧講,若要說到,先要做到,「即心即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譬如塵世間的工作、生活,很多人心裡像明鏡,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就是做不到。多少人發願戒菸酒,每到緊要關頭,還是順從了習氣。

無一眾生而不具如來智慧德相,人的善根不可思議,業礙同樣不可思議。學佛辦道,為何用功者多,而成就者少呢?都是被過去業因障礙。慚愧二字,「慚」就是承認自身福慧不足,以致造下惡業;「愧」就是在人前發露,令他人警醒,不致造惡。

《佛遺教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能夠心生慚愧,就如同披上一件無上莊嚴的僧衣,可以入佛門起修了。聽完老僧的話,頓時感覺醍醐灌頂。

02知慚愧,勇猛精進。

老和尚接著說,佛門中的「慚愧」,不是讓人自慚形穢,承認自己做人做事很差勁。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一生,不可能沒有過失,不犯錯誤,否則早就成佛了。

慚愧,是讓人發現福慧的不足之處,常常改進,這就是修行。正因為知慚愧,才會時刻保持勇猛精進的初心,儒家稱為「知恥而後勇」。假如只是明白道理,卻沒有改過遷善的發心,實際並不是真正的慚愧,結果可能是「粉身碎骨」。老僧講了這樣一則典故:

過去有位妙高禪師,他發心求佛,日夜精進用功,然而精力有限,難免會打瞌睡。眼見自己佛智未開,卻天天瞌睡,耽誤自己用功,於是他就到懸崖邊打坐,只要打瞌睡,就會墮入深谷。但自己畢竟是凡夫身,有一次妙高禪師打坐不久,就開始打瞌睡,眼看就要一頭栽下懸崖,忽然他覺得有人將他託起。他大喜過望地問:「是誰救我?」答曰:「護法韋陀。」妙高禪師心想,自己修行太高深了,以致韋陀都來護法。於是他問:「像我這等修行的,世間還有多少?」韋陀回答:「多過恆河沙數,因為你的一念我慢,從此二十世不再為你護法。」聽罷此言,妙高禪師慚愧難當,痛哭流涕。於是發心管他有無護法,若自己再瞌睡,乾脆跌下懸崖,摔個粉身碎骨算了。結果,這次他又開始瞌睡,將要跌下深谷之際,又有人將他託起。原來,因為妙高禪師的一念慚愧心,得以超越二十世,禪師也因此豁然開悟。如今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座妙高臺,據說就是為了紀念此典故而設立。

《大般涅槃經》中有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與愧,能令一切諸行光潔,敦促佛子精進修行,是為救度眾生的兩種善法。自己有進步時、面對他人稱讚時,謙虛地念一聲「慚愧慚愧」,就有了改過向善的發心,離佛也會越來越近。南無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配合說明文意,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

相關焦點

  • 一位老僧說:燒香拜佛時,牢記3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在我們老家有個習俗,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就會有很多人去寺廟裡燒香拜佛,有人會為家人祈求平安,也有人為自己求福報和好運,卻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到底怎樣燒香,才能得到菩薩的保佑呢?一位老僧曾經提醒過我,燒香拜佛其實是講究方法的,不能盲目的求佛保佑,而是要在燒香時,牢記三句話,福報就來了。第一句話:相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燒香拜佛的目的,不是為了求佛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是為了要在佛前提醒自己,要相信因果,做一個善良的人。
  • 101歲老僧說:拜佛時,默念一句話,好運自然出現!
    前幾天我去寺廟拜佛時,有幸結識了一位老僧,因為最近自己經常遇到不順,所以我跑去寺廟裡想要通過燒香拜佛的手段,來化解不順,我在拜佛的過程中,老僧的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我。寺廟裡那位老僧今年101歲,經常喜歡穿著一件灰色僧衣,口中念著阿彌陀佛,老僧見我拜佛時,口中念著求佛讓自己化解不順,於是走過來對我說:「你這樣拜佛,沒有多大益處,不如換一種方法。」老僧對我說:拜佛時,默念一句話,好運自然出現。我嘗試著改變了過去拜佛的方法,心中默念老僧說的這句話,最近的運氣果然越來越好了。
  • 燒香拜佛時,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燒香禮佛,是佛門中僧俗兩眾弟子,早晚課必不可少的內容。燒香,嚴格來講屬於香供養,除燒香之外,還有塗香和末香兩種供養方式。很多善信因為暫時不明佛理,將燒香拜佛,變成了向佛菩薩祈求、許願的過程,其實這樣做並不如法。
  • 佛前燒香許願,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善信到寺院禮佛都有燒香許願的習慣,燒香似乎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有些對佛教文化不太了解的人,認為如果到寺院不燒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對自己也不會好,其實完全不用有這種顧慮。不論是燒香還是許願,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這兩個字便是「因果」,不論我們做什麼供養和功德,如果不識因果,不敬畏因果,那做得再多也是徒勞無益。生活中大有那些臨時抱佛腳之人,平時不知道積德行善,不畏因果,一味造惡業,待到惡果要現前了,才知道到佛前懺悔,這種僥倖功利心理是萬萬不可有的。
  • 燒香拜佛時,牢記這兩句話,你的福報越來越深厚!
    隨著社會的發展,燒香拜佛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不僅僅是老太太們的「特權」,甚至很多年輕人,有事無事也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除了想要有求必應,還希望與佛結緣。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講:「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因此,很多人懷著虔誠的心,到寺院中燒香拜佛。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想兩句話,佛會離你越來越近
    現在的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大多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之事,才想到了佛菩薩,並且想要通過燒香拜佛,來達到菩薩保佑自己的目的。都說「禮佛一拜消罪業,稱名十念種善根。」是不是拜一拜佛,就真的能達成願望,以及消滅種種罪業?答案並不是固定的,有的人拜了佛以後,確實可以如願以償,但有些人拜佛後,不但不能如願,甚至還會招來更多的禍患。
  • 燒香拜佛時,謹記一句話,方能功德無量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傳統,像除夕守歲、清明祭拜等等,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其中的一個——燒香拜佛文化。心中有佛的人,總是懷揣一顆虔誠之心到寺院中燒香祈禱,不管為了祈求福報,還是為了尋求平安,心中敬佛才是真正拜佛。
  • 101歲老僧說:拜佛時,默念三句話,好運自然來!
    於是他抽時間去了一趟五臺山,燒香拜佛後,運氣越來越好。我感到好奇,於是問他:「燒香拜佛真的管用嗎?」他告訴我:「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的,沒想到真的挺管用。」我繼續問道:「你拜佛的時候,都向佛菩薩說了些什麼?
  • 燒香拜佛時,您一定要跟佛菩薩說這兩個字!卻有很多人不知道
    他根本就沒有好好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靈驗?我們燒香拜佛,向佛菩薩求姻緣,求財富,求事業,求子等等,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這樣帶著欲望,功利和索取的心,菩薩是很難感應到的啊!那為什麼有些人沒有帶著功利心去燒香拜佛,只是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還會不如願呢? 你的心雖然沒有欲望和功利,但是你向佛菩薩求了那麼多,有跟佛菩薩說過這兩個字嗎?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4條「禁忌」,說這兩個字,心想事成!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非常相信鬼神說,每當遇到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困難,他們都會選擇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祈求保佑。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富足,科技也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燒香拜佛,也得到神靈的保佑,幫助自己能夠逢兇化吉,消除磨難。拜佛成了人們的心理寄託。
  • 99歲老僧說,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
    運氣不好時,我都會去山上的寺院燒香拜佛,每次去都要請高僧化解迷津,聽了老僧的話,我都會豁然開朗,這些年我一直覺得,老僧的話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每次到了寺院我都會去拜訪那位99歲高齡的老僧,因為老僧的話已經勝過了求神拜佛,所以去到寺院一定要多求一句老僧的開示。
  • 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換言之,燒香拜佛時,並不是你在佛前念念有詞,燒高香、大香就有功德,牢記下面三句話,常默念記誦,功德更為圓滿。其一,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燒香拜佛,是佛家的方便法門,既能幫助我們克服貪婪的天性,學會布施,也能幫助我們降伏「我慢」之心,學會謙卑。
  • 88歲老僧說:拜菩薩時,心裡默念3句話,菩薩自會保佑!
    我最近經常遇到倒黴的事,煩心的事,工作不順心,生活也不順心,所以我想到了佛菩薩,我跑到了普陀山,來到觀音菩薩面前,求菩薩保佑自己。普陀山一位老僧走到我的面前,老僧對我說,他今年已經88歲了,現在身體還很好,很少求菩薩保佑。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供養、做功德,為自己和家人謀福,祈願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佛菩薩慈悲加持。我們做任何供養,要明白的是,佛教裡的一切供養行為都只是一種供大眾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是方便度化眾生,而非世人所誤解的「交易」或「賄賂」。我們到寺院裡去,應帶著一份清淨善良心,而非功利心。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佛家常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將來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佛說:這五種人,不用燒香拜佛,卻離佛最近,看看是你嗎?
    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離佛最近?是那些天天住在寺院裡的?還是天天燒高香、拜大佛的人?都不是。佛門裡有句禪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真正的佛菩薩不住在寺院,而是住在我們的心裡。
  • 燒香拜佛,是左手上香還是右手上香?寺廟老僧這樣說:別再錯了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燒香拜佛,到底應該要用哪只手來上香呢?一、 佛的隨緣性1、上香用哪只手,隨緣即可其實寺廟的一位老僧人是這樣子跟小編說的,他說對於燒香拜佛,用哪只手上香這個問題,真正的佛法是沒有這些說法存在的,這些說法的存在是民間的一些迷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