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時,心中默想兩句話,佛會離你越來越近

2020-12-11 悟空說禪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現在的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大多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之事,才想到了佛菩薩,並且想要通過燒香拜佛,來達到菩薩保佑自己的目的。

都說「禮佛一拜消罪業,稱名十念種善根。」是不是拜一拜佛,就真的能達成願望,以及消滅種種罪業?答案並不是固定的,有的人拜了佛以後,確實可以如願以償,但有些人拜佛後,不但不能如願,甚至還會招來更多的禍患。

如果我們在燒香拜佛時,可以在心中默想這兩句話,實現願望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佛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默想第一句,所求之事符合因果嗎?

佛法再高也高不過因果,佛的能力再大,也無法改變因果,佛教之所以能流傳千年至今,皆是因果的功勞。傳說佛陀在當年降生之時,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沒有任何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一切都是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種什麼因就能收穫什麼果,這就是天道規律,誰也無法改變。

所以我們在佛前拜佛時,一定要默想自己的願望,是否違背了因果,只有所求之事符合因果規律,所求才有可能變成現實,若是違背了自然規律,不僅佛幫不了你,甚至你的惡念還會招來惡果。

如果一個人,在佛前求佛保佑自己出海打魚可以收穫滿滿,佛若是幫助了這個人,就會傷害更多的眾生,所以佛不會保佑他,他的願望本身就是違背自然的。

如果一個人平時不去努力工作,卻經常去佛前求佛保佑自己可以升職加薪,這樣的願望也是違背因果的,所以在我們開口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所求之事是否符合因果規律。

默想第二句話,所行之事符合因果嗎?

拜佛之後,要想如願以償,首先我們的行為一定要符合因果才行,如果平時不修善業,佛前想要求到福報,那是不現實的。如果平時勤修善業,就算不去求佛,佛也自會保佑你,因為善因必得善果,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佛前一炷香要表達對菩薩的萬千敬意,佛前誠心一拜,要多求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自私自利的願望,最好不要對佛說。

我們求佛菩薩,願觀音菩薩護佑我中華兒女健康平安,願菩薩捍衛我國土邊疆,願華夏的子民,以及一切眾生,常享太平盛世,萬年同歡,遠離痛苦。

願眾生早日聽聞佛法,勤修善業,都能離苦得樂。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想兩句話,佛會離你越來越近
    現在的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大多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之事,才想到了佛菩薩,並且想要通過燒香拜佛,來達到菩薩保佑自己的目的。都說「禮佛一拜消罪業,稱名十念種善根。」是不是拜一拜佛,就真的能達成願望,以及消滅種種罪業?答案並不是固定的,有的人拜了佛以後,確實可以如願以償,但有些人拜佛後,不但不能如願,甚至還會招來更多的禍患。
  • 燒香拜佛時,心中牢記2句話,會離佛越來越近!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佛到底在哪?《六祖壇經》上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一個人如果不了解佛,就會離佛越來越遠。真正的佛到底在哪裡?拜了一輩子佛,你見過佛嗎?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佛,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佛。去寺廟拜佛時,心中一定要牢記2句話,你會離佛越來越近。第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 燒香拜佛時,要牢記2句話,你會離佛越來越近!
    當我們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兩句話需要牢記,《六祖壇經》上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不清楚這兩句話,盲目去拜佛,拜佛的益處也會十分有限。佛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 佛教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福德和功德無量,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福德和功德無量,大安法師開示。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未必都是信佛的。有的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什麼的都有,有些人燒香拜佛,把佛當成了神來拜。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佛菩薩都發過各種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大願。利益眾生是佛菩薩存在的理由,否則就入涅槃了。佛教說—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同人不同事求佛菩薩,結果各不相同。有的效果明顯,有的不明顯。《六祖壇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 燒香拜佛,牢記這兩個字,離佛會越來越近!
    如果我們到寺院裡去,會發現信眾不約而同地都會去燒香拜佛,許多人不解,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這樣做,佛菩薩就會看到而保佑加持自己嗎?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一些迷信的人,甚至認為進寺院只要多燒香、多磕頭,就越顯得自己虔誠,願望就會實現。這種和佛菩薩做交易、賄賂的思想是嚴重錯誤的。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六祖壇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燒香拜佛,一切形式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窮人算命,富人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身處俗世,但凡心中有些善根的人,都懂得到寺院焚香禮佛。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然而儘管信佛的人越來越多,實際上許多拜佛之人,卻並不懂禮佛的功德從何而來。
  • 燒香拜佛時,牢記這兩句話,你的福報越來越深厚!
    隨著社會的發展,燒香拜佛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不僅僅是老太太們的「特權」,甚至很多年輕人,有事無事也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除了想要有求必應,還希望與佛結緣。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講:「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因此,很多人懷著虔誠的心,到寺院中燒香拜佛。
  • 佛教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福德和功德無量,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福德和功德無量,大安法師開示。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未必都是信佛的。有的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什麼的都有,有些人燒香拜佛,把佛當成了神來拜。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佛菩薩都發過各種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大願。利益眾生是佛菩薩存在的理由,否則就入涅槃了。佛教說—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同人不同事求佛菩薩,結果各不相同。有的效果明顯,有的不明顯。《六祖壇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六祖壇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燒香拜佛,一切形式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佛教其實並不迷信,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101歲老僧說:燒香拜佛,牢記這兩個字,離佛會越來越近!
    「燒三炷戒定香,敬一片真誠心」,與眾多虔誠的佛弟子一樣,每次去外地出差,我總會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探訪當地的寺院,燒香禮佛,同時拜訪佛門高僧。相信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香」作為信使,傳達的是我們對佛菩薩的感念、恭敬之情。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窮人算命,富人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身處俗世,但凡心中有些善根的人,都懂得到寺院焚香禮佛。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然而儘管信佛的人越來越多,實際上許多拜佛之人,卻並不懂禮佛的功德從何而來。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看似是做給佛菩薩看的,其實受益的還是自己。燒香是點燃人內心的清淨自性與智慧之光 拜佛是懺悔往昔罪業,更是敬畏因果,發願向佛菩薩學習,利益無量眾生。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我們信佛信的不是神通,佛教也從來不以顯示神通來渡人,我們信的是因果、學的是智慧,「神通也難敵因果業力」,你自己造的惡業,佛菩薩也幫不了你。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其實,「萬般皆苦,只可自渡」,我們拜佛不是拜自己的欲望,不是功利主義的求佛,發心不真誠,做再多供養也是徒勞。「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清淨恭敬才是對三寶的最好供養。佛菩薩不會因為你供養得又多又好,而對你有偏愛,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做供養而降罪於你。一切供養皆是自己的發心,若自心清淨,再做供養,自然是增上功德。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佛教其實並不迷信,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為什麼「燒香拜佛」的寺廟越來越不受歡迎,說出原因可能會讓你驚訝
    隨著時間不斷地推移,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燒香拜佛"的習俗,在以前,每逢初一十五,寺廟裡燒香拜佛的人都絡繹不絕,而在我國也有很多享有盛譽的寺廟,例如白馬寺,靈隱寺,大悲寺等等都是備受中外遊客歡迎的景點,節假日來這些景點拜佛遊玩的人也數不勝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果有人說"哪裡的某個寺廟很靈驗",那麼很多人即使不遠萬裡也會去那裡"燒香拜佛"。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年在農曆特定的時候,經常要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以此來祈禱祈求佛和觀音的祝福,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下,佛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先燒香還是先拜佛。有許多來寺廟參觀的旅客為了體驗一下燒香拜佛沒有做正確的順序,這很有可能讓自己祈禱的內容得不到回應,但佛祖也不會因為如此之小事,就責罰你,因此如果以前燒香拜佛順序搞錯的人,以後去到寺廟要記得先燒香再拜佛這樣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