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巴塘 三江源腹地的一塊瑰寶

2021-02-22 川藏戶外旅行

夢中的風從草原吹來
夢中的雨從天上飄來
這麼美麗的夢境
簇擁著風 簇擁著雨
將夢想帶到黑帳篷前
溫暖著孤單的高原

——草原旅人

青海湖溼地 

青海,是雪山的王國,是草原的天堂,同時也是溼地的樂土。青海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有溼地4類17型,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同時,它還是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多種寶貴資源,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生態效益。

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東南部的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是青海眾多溼地資源中的一塊瑰寶,它廣袤無垠、河網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外圍重要屏障。


公園以結古鎮為中心,以巴塘河、扎曲河及其支流為主線西起菌日亞己,東至巴塘河與通天河交匯處,北鄰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達巴塘草場,幅員遼闊,總面積近1.24萬公頃,2019年12月25日,正式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廣袤的溼地帶來的不僅有蜿蜒不絕的河流,水草豐美的沼澤草甸,平緩流暢的天然牧場,更重要的是保育了珍貴的西藏圓柏、筐柳、藏柳、繡線菊、沙棘等187種植物,65種野生動物,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8種,體現出其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

勒巴溝石刻  

除卻獨特的自然風貌,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還孕育著玉樹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唐蕃古道的重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成公主廟勒巴溝石刻,傳說中的通天河曬經臺,熱水溝和巴塘草原,再加上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向人們展示了玉樹地區濃厚的文化氣息。


近年來,玉樹州樹立「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理念,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將更好保護玉樹溼地資源。公園裡隨處可見關於溼地的科普知識不僅介紹了溼地的定義、功能、分類,還對高原溼地的植物、動物等作了詳細介紹和展示,對如何保護、恢復、利用溼地也做了相關普及。


未來的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將成為高原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的東大門、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屏障、青藏高原河流溼地保育的樣板,最終成為高原地區河流溼地生態系統健康完整、科普宣教設施完善、休閒娛樂條件優越,具有濃鬱康巴藏族文化特色的知名國家溼地公園。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溼地巴塘三江源腹地的一塊瑰寶
    攝影:加貝先生位於玉樹州玉樹市東南部的巴塘河國家溼地公園,是青海眾多溼地資源中的一塊瑰寶,它廣袤無垠、河網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外圍重要屏障。攝影:新虞舜客公園以結古鎮為中心,以巴塘河、扎曲河及其支流為主線,西起菌日亞己,東至巴塘河與通天河交匯處,北鄰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達巴塘草場,幅員遼闊,總面積近1.24萬公頃,2019年12月25日,正式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
  • 生態三江源
    這是三江源保護區的溼地(攝於8月10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總面積31.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於2000年5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1月晉升國家級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境內河流、沼澤密布,被譽為「中華水塔」。同時,這裡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動物中僅國家一級物種就有黑頸鶴、藏野驢、野犛牛等16種。
  • 歷史上的今天:我國「最大」「最高」的溼地三江源成立自然保護區
    2000年8月19日,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長江、黃河以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直接影響高原湖泊和溼地的水源補給,眾多的湖泊、溼地面積縮小甚至乾涸
  • 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
    中新社西寧9月20日電 (孫睿 金泉才)青海省氣象科研所20日下午向中新社記者透露,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重要淡水供給地,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保護價值。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工程師張帥旗介紹,溼地是全球四大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地球之腎」。
  • 三江源腹地野狼群出沒 一戶牧民逾150隻羊傷亡
    中新社西寧5月7日電 (孫睿)地處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州甘德縣下藏科鄉政府7日對外通報,該鄉牧民嶺才柔家羊群遭野狼圍攻,造成約150餘只羊傷亡。目前政府部門正在替其申請財產補償。果洛州地處長江、黃河源頭地區、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 探索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首批先行者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魅力毋庸置疑,是很多科考愛好者、攝影發燒友、極地探險及環保愛好者嚮往的聖地。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世界上高原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體系最完整的國家公園,也是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那麼如何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首批民間科考先行者呢?   2003年,三江源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新華全媒頭條·精讀)確保「中華水塔」碧水東流——中國三江源...
    新華社西寧9月13日電題:確保「中華水塔」碧水東流——中國三江源生態保護報告新華社記者江時強、陳凱、李亞光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高山群嶺聳竦,冰川溼地綿延。三江源,活水千百年流淌不息,孕育滋養著中華乃至亞洲文明。曾幾何時,因人為活動、過度放牧、自然變遷,這片原始沃土呈現退化、沙化危機。2005年,我國正式公布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總投資75億元,實施面積15.23萬平方公裡,項目兼顧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生產布局多方面。
  • 魂牽夢縈三江源
    透過波光粼粼的江源千湖,穿越廣袤無垠的巴塘草原,瞭望拔地而起的新鎮民居。我們堅信,一個更加旖旎的三江源,將會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青藏高原,將自己無限的美麗展現在世人面前。  【綜合試驗區戰略意義】綠色從這裡出發,一瀉千裡;希冀在這裡升騰,惠及萬民。
  • 「迷彩防線」守護三江源,荒涼的土地上種出一片「國防林」
    「迷彩防線」守護三江源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玉樹獨立騎兵連官兵與駐地群眾共護生態記事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通訊員 樊文斌 孫 林  開欄的話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青藏高原的明珠(31)—玉樹三江源草原
    車子駛出玉樹,沿著S309省道去看三江源。行駛在S309省道上,一路欣賞著巴塘草原的美麗風光。在藏地,你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宗教的氣氛,就連這茫茫草原上的一塊石頭上7月的草原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今天在巴塘草原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黃色鮮花
  • 我國母親河的源頭,位於世界屋脊腹地!全球高海拔生物在此聚集!
    黃河、長江、瀾滄江的源頭,都在小小的一個區域內,這裡被稱之為三江源,也是中華文明之源。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青海省南部,區域面積有30.25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在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這是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國外稱湄公河)的源頭匯水區,還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 青海玉樹,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包括青海省的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黃南、海南、海西、三個藏族自治州所轄的澤庫、河南、興海、同德四縣以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 行走橫斷山腹地|巴塘關帝廟:三百年的漂泊與融合(下)
    巴塘關帝廟,是巴塘乃至整個康巴藏區首座漢式廟宇,文獻記載,大名鼎鼎的拉薩關帝廟、日喀則關帝廟都算是「步其後塵」。身著長袖綢衫、無領坎肩美麗的藏族女子,拉上小夥兒跳起巴塘弦子。載歌載舞的巴塘弦子,風靡整個藏區,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 三江源,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央視《走遍中國》實力推薦《大美青海·三江源》三江源位於青海省南部,總面積約31.8萬平方公裡,佔青海全省國土總面積的44.1%。地理上,這個區域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為主,峰嶺綿連,到處是峽谷冰川,海拔在3335-6564米之間。區域內的主要大山脈有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崑崙山及其支脈阿尼瑪卿山等。
  • 三江源牧民捧起「生態飯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地處三江源核心區的曲麻萊縣,是我國南北兩大水系的重要水源涵養區之一,既是長江北源發源地,又是黃河源頭約古宗列所在地。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日前介紹,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深入推進,2019年10月,曲麻萊縣麻多鄉扎加村生態扶貧垃圾分類項目正式啟動。
  • 歷史上的今天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素有&34;、&34;之稱。
  • 三江源國家公園
    而三江源正處於青藏高原腹地,在青海省西南地區,包括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地理位置介於89o24'E~102o23'E, 31o39'N~36o16'N,區域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
  • 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立20周年了
    2000年8月19日,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直接影響高原湖泊和溼地的水源補給,眾多的湖泊、溼地面積縮小甚至乾涸,沼澤地消失,泥炭地乾燥並裸露,生態環境變得脆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通天河畔,紀念碑高大挺拔,氣勢雄偉,聳立於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 三江源保護:一度瀕危的動物 又為"數量過多"發愁
    那裡是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地區——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都發源於此。  雖然只有一山之隔,這裡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七成,年平均氣溫普遍在零攝氏度以下。生活在這裡的大多都是牧民,人口密度極低。有時開車行駛上百公裡,只能在草原上看到幾頂氈房。  對大部分青海人甚至中國人來說,三江源仍然是一處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