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9月20日電 (孫睿 金泉才)青海省氣象科研所20日下午向中新社記者透露,青海首次完成三江源地區高寒溼地類型野外調查。

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重要淡水供給地,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保護價值。

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工程師張帥旗介紹,溼地是全球四大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地球之腎」。高寒溼地是高海拔地區因其獨特的高寒環境而形成的特殊溼地類型,基於地貌、水文、生物及土壤等基本因素,及其與高寒溼地相互作用的高寒生物群落的影響,使得高寒溼地具有獨特的生態蓄水及氣候調解等功能。

為獲取青海省主要高寒溼地的分布情況,8月至9月中旬,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溼地調查組前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的玉樹、果洛以及海南、黃南、海西和海北的6個州13個縣,獲取了主要高寒溼地類型和鹽湖溼地等典型高寒溼地的分布區域,在草業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辨別和記錄各高寒溼地的植被覆蓋類型,並且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獲取了部分高寒溼地的光譜數據。

「在三江源地區,我們主要獲取了嵩草、苔草、沼澤草甸以及永久性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區域和光譜數據。受今年降水增多的影響,科研調查人員發現,在玉樹隆寶灘溼地,今年溼地水位較往年相比升高了很多,植被被淹沒的高度也比較高。從玉樹到黃河源頭瑪多地區沿途,也發現嵩草、苔草、沼澤草甸的分布比較廣,面積也比較大。」張帥旗說,同時,今年在三江源地區,還加大了人工增雨的措施,這對三江源地區的溼地恢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帥旗說,進行青海省溼地類型及分布情況的野外調查工作,不僅獲得了高寒溼地各類型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影像信息等第一手資料,還填補了氣象部門對高寒溼地調查的空缺,將為保護高寒溼地提供權威科學依據。

青海省溼地面積為814.36萬公頃,居中國首位,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之一。(完)

相關焦點

  • 我省發布三江源森林、草地、水源等國有自然資源本底調查成果
    據了解,此次調查歷經半年時間,分別完成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等區域自然資源本底調查。此次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本底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成果的基礎上,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範圍為主,建立地理基礎統一、資源邊界清晰、資源狀況明了的草地、地表水、林地、溼地四大主要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數量、登記、狀況的本底資料庫,建立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基礎信息平臺和自然資源綜合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為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嚴格保護、管理管控
  • 中國地理小區域——三江源地區
    三江源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眾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溼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對中國的生態狀況及國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右圖為青海省及周邊地區略圖。(1)分析三江源溼地的形成原因。
  • 三江源,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央視《走遍中國》實力推薦《大美青海·三江源》三江源位於青海省南部,總面積約31.8萬平方公裡,佔青海全省國土總面積的44.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溼地類型最豐富的保護區,素有「中華水塔」和「亞洲水塔」之稱。
  • 青海,高寒世界的美景(下)
    青海省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與四大景觀大省四川、西藏、新疆和甘肅毗鄰,雖然它也在青藏高原上,但和西藏的景觀類型不太一樣。我們繼續看青海的各大景區。06 格爾木胡楊林不同於新疆和內蒙古的胡楊林,格爾木的胡楊林有一種特別的蒼涼之美。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樂都10月14日電(李江寧)1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 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報(2019)
    這一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強大動力,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圍繞「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戰略布局,籌備召開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啟動大會,成功舉辦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及時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報(2018)》以及草地、森林、溼地、水資源本底調查白皮書
  • 三江源,鳥類棲息的樂園
    本報記者 姚斌 張多鈞 攝三江源頭——極地風貌,氣候高寒,地廣人稀,卻是鳥類的絕佳生存環境。羽毛則賦予鳥類一個更寶貴的功能——飛行,使它們得以在天空自由徜徉,行得更遠、更快。高山兀鷲有著長而寬的雙翼,最適合高效地長距離滑翔。斑頭雁排列的V形編隊,是最省力的飛行模式,能夠大量減少後方鳥兒的飛行阻力。
  • 歷史上的今天:我國「最大」「最高」的溼地三江源成立自然保護區
    2000年8月19日,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長江、黃河以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直接影響高原湖泊和溼地的水源補給,眾多的湖泊、溼地面積縮小甚至乾涸
  • 三江源頻現雪豹 成野生動物「樂園」(圖)
    自2009年起,北京大學教授呂植帶領野外科學團隊多次奔赴三江源地區確認雪豹關鍵棲息地,使用紅外相機記錄其活動規律,並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工作。  「2012年8月,我們在通天河沿岸保護區和索加-曲麻河保護區野外調查中,目擊7次雪豹活動蹤跡,其中兩隻母雪豹各帶兩隻幼仔,極為難得。」呂植說,「雪豹頻現,是近些年三江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的明顯例證。」
  •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氣象站建成運行
    圖為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棲息的野生鳥類。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西寧12月28日電 (孫睿 李甫 李曉東)記者2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寒溼地生態氣象野外試驗站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發布長江源頭高清全景影像
    人民網西寧12月9日電(蔣瑩、任龍祥)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可可西裡)園區管委會首次發布了長江源頭高清全景影像,這也是青海首次全程採用4K解析度影像記錄長江源頭壯美自然景象。長江上遊 視頻截圖此次發布的影像,完整呈現了長江源頭流域的冰川雪山、河流溼地以及荒漠湖泊等高寒自然景觀。去年六月份開始,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歷時二十多天,從源頭順流而下,記錄拍攝長江源頭自然風光,收集了大量珍貴視頻資料,為下一步開展長江源頭自然教育和生態保護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 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摸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日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基本摸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以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為試點範圍,進行為期5年的持續系統調查研究,產出了權威系統的科學數據、調查報告、科技資料、圖集圖件等基礎性成果,並實現開放共享,推進了青海生態立省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戰略和動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學科發展,進一步支撐了科技創新活動和國家宏觀決策。
  • 探秘三江源國家公園(2)
    得益於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有著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除了藏羚羊、雪豹、黑頸鶴等旗艦種和明星種外,公園內的兩棲爬行動物也是高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三江源國家公園由長江源、黃河源和瀾滄江源3個園區組成,除包括原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賽5個保護分區,以及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外,還適當擴展了範圍。
  • 溼地巴塘三江源腹地的一塊瑰寶
    青海湖溼地攝影:韋金勇青海,是雪山的王國,是草原的天堂,同時也是溼地的樂土。青海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有溼地4類17型,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同時,它還是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多種寶貴資源,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生態效益。
  • 青海民間環保組織首次在藏區神山周邊進行大規模雪豹調查
    青海民間環保組織首次在藏區神山周邊進行大規模雪豹調查 2017-為此,我們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在瑪沁縣下大武鄉、雪山鄉和東傾溝鄉共布設約100臺紅外相機,調查阿尼瑪卿神山周邊的雪豹種群。」青海環保組織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長阿旺12日在西寧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雪豹資料圖。圖/達傑  阿尼瑪卿雪山位於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西北部,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冰川,也是藏區九大神山之一。
  • 三江源國家公園藏著多少精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20年底,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正式設立!江河之水從「世界屋脊」而來,對於身處平原地區的人來說,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從「天上來」了。「中華水塔」在這裡在三江源,水是最重要的,也是姿態最豐富的。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利用直升機完成冬季綜合科學考察
    31日,中科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學術院長趙新全向記者介紹。據了解,21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和南通大學等單位,聯合開展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現場。
  • 首次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頭高清全景影像
    首次發布!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雪山是長江正源的發源地,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可可西裡)園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發布了最新視頻影像,這也是他們首次全程採用4K解析度影像記錄到長江源頭的壯美自然景象。
  • 今年我國將成立第一個國家公園,為何會是三江源?太重要且需保護
    據央視新聞報導,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於今年年底前正式設立,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為什麼會是三江源呢?我們來看看它好在哪裡!三江源地理位置在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出境後稱湄公河)三條大河的發源地,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
  • 溼地巴塘 三江源腹地的一塊瑰寶
    青海湖溼地 青海,是雪山的王國,是草原的天堂,同時也是溼地的樂土。青海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有溼地4類17型,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同時,它還是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多種寶貴資源,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