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頻現雪豹 成野生動物「樂園」(圖)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片:經過一年多的苦苦尋找,青海玉樹攝影愛好者噶松仁青分別於2013年11月中旬、12月15日、12月16日,在玉樹州雜多縣結紮鄉沙青溝成功拍攝到了三組雪豹照片。圖為一隻幼年雪豹。 中新社發 噶松仁青 攝(>>>更多圖片)

  經過一年多苦苦尋找,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攝影愛好者噶松仁青去年在玉樹州雜多縣結紮鄉沙青溝成功拍攝到了三組雪豹照片。這些照片發布後,引起網民對雪豹的關注。

  在中國,雪豹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環境改變和人類的捕殺,已經瀕臨絕跡,許多年難見蹤影。再加上雪豹天生敏銳,拍攝照片極為難得。

  自2009年起,北京大學教授呂植帶領野外科學團隊多次奔赴三江源地區確認雪豹關鍵棲息地,使用紅外相機記錄其活動規律,並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工作。

  「2012年8月,我們在通天河沿岸保護區和索加-曲麻河保護區野外調查中,目擊7次雪豹活動蹤跡,其中兩隻母雪豹各帶兩隻幼仔,極為難得。」呂植說,「雪豹頻現,是近些年三江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的明顯例證。」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三江源地區發現有中國植物特有屬25個,佔全國特有屬的12.2%,特有物種50種左右。三江源地區湖泊、溼地面積增大,監測區域內的黑頸鶴、斑頭雁等鳥類以及藏野驢、藏原羚等種群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青海省測繪局總工程師黃偉星說,如今在三江源地區,各類野生動物隨處可見。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有「黃河源頭第一縣」之稱。記者在鄂陵湖畔看到,除了黑色的犛牛、潔白的羊群,還有成群的藏原羚、藏野驢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當車輛在公路上隆隆經過時,它們轉身跳躍飛奔而去,劃出一道優美曲線。

  青海省測繪局副局長唐千裡告訴記者,據粗略普查,目前瑪多縣境內的藏原羚數量已達4萬隻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萬隻;藏野驢3萬多頭,增加了2000多頭;巖羊7000多隻,增加了4800多隻,其他野生動物和各種野生鳥類的數量也有明顯增加。

  「經過8年努力,三江源地區生物多樣性逐漸恢復,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不僅是政府投入巨資進行生態修復產生的效果,也與當地群眾保護行為密不可分。」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李曉南說。

  為更好保護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資源,由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和當地牧民共同參與的「協議保護」模式,2006年被引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目前這一模式正向其他保護分區擴展。

  青海省行政學院教育長馬洪波介紹說:「通過協議形式,讓核心保護區的藏族牧民參與巡查、巡護、環境監理和動物監測等工作,成為當地生態保護的有效主體。」

  調查顯示,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藏羚羊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隻,已恢復到目前的7萬多隻。

  青海省勘測局高級工程師成海寧說,在黃河源、可可西裡等人類活動相對較少或條件相對艱苦的地區,各種野生動物佔據著水草豐美的高寒草甸和沼澤區,其種群大、數量多,自然恢復和增長也比較明顯,未發現野生動物被獵殺的痕跡。

  目前,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開展多層次、更深入的協作與聯合保護,努力在青藏高原為野生動物築造一個「生態樂園」。(記者 何偉)

相關焦點

  • 三江源:高原野生動物的樂園
    三江源是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藏羚羊、雪豹、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等特有珍稀保護物種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行走在三江源,野生動物們總是與我們一路相伴。、沙漠化防治、礦山修復等生態工程,保護和修復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 三江源:野生動物樂園
    麝高原鼠兔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然而卻是藏羚羊、野犛牛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樂都10月14日電(李江寧)1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 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摸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日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基本摸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以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為試點範圍,進行為期5年的持續系統調查研究,產出了權威系統的科學數據、調查報告、科技資料、圖集圖件等基礎性成果,並實現開放共享,推進了青海生態立省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戰略和動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學科發展,進一步支撐了科技創新活動和國家宏觀決策。
  • 雪豹、棕熊、黑頸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布大批珍稀動物影像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近日,長期在當地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畫面。眾多珍稀物種紛紛亮相,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見證。
  • 三江源國家公園牧民及生態體驗者巧遇金錢豹、雪豹
    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昂賽保護分區內,當地一位牧民和生態體驗者,分別拍攝到珍貴的金錢豹畫面。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包括長江源(可可西裡)、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在內的「一園三區」,是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分布雪豹、金錢豹、藏羚羊、黑頸鶴等珍稀物種,被稱「高原野生動物王國」「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圖為女性牧民仁青央忠拍攝的金錢豹。 仁青央忠 攝圖為女性牧民仁青央忠此前拍攝的雪豹。
  •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2020-06-06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及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正式掛牌成立。這兩個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稀野生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為了進一步摸清這些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設了700多臺紅外相機,調查近百個村落。
  • 【生態玉樹】長江源現罕見獨特動物!周身棕黃的這隻大貓究竟是...
    【生態玉樹】長江源現罕見獨特動物!周身棕黃的這隻大貓究竟是...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金錢豹常被人類鏡頭「捕獲」。但一隻罕見的皮毛顏色接近金錢豹的雪豹,出現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15日介紹,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雪豹監測員羅松扎西,日前在長江第一峽谷——煙瘴掛巡山時,發現一隻獨特的動物,既像雪豹,又像金錢豹,便用相機拍攝其畫面。
  • 長江源發現罕見棕黃色雪豹 專家:非雪豹、金錢豹「結合體」
    中新社西寧12月15日電 (記者 張添福)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金錢豹常被人類鏡頭「捕獲」。但一隻罕見的皮毛顏色接近金錢豹的雪豹,出現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15日介紹,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雪豹監測員羅松扎西,日前在長江第一峽谷——煙瘴掛巡山時,發現一隻獨特的動物,既像雪豹,又像金錢豹,便用相機拍攝其畫面。圖為雪豹。
  • 三江源!三江源!
    三江源,旅行者心目中殿堂級目的地一般的存在,「藏的神秘」、「山的巍峨」、「中華水塔的盛名」、「野生動物的天堂」、無論哪一個單拎出來都是世界級的獨一無二,它幾乎滿足了關於「探索」旅行的一切渴望。所以,除了我們的領隊之外,VIVA旅行家特意聘請了NGO或WWF等組織裡常年在三江源地區科研考察的研究員。作為科學領隊為大家做雪豹及其他野生動物的科學講堂,同時對三江源的詳細知識講解,以及野生動物近距離的觀測和講解。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 公巴白瑪與野生動物的情緣
    白瑪說,布曲河谷兩面山上有很多野生動物,雪豹、狼、棕熊、鹿、狐狸、黃羊、巖羊、猞猁、野豬……雪豹經常見,今年雪豹咬死了8頭牛,吃掉了,連頭和蹄子都找不到——這樣保險公司就不給賠償。狼就更多了,最多的一次,他見過一個18匹的狼群。因為經常有狼、熊和雪豹出沒,他從20年前就不養羊了,只剩下犛牛。犛牛也不多,現在只剩30多頭了。犛牛也經常被咬死。
  •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獸類群落豐富(圖)
    3月28日,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政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所聯合開展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分析結果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獸類群落豐富。圖為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馬麝。雜多縣地處瀾滄江源頭,隸屬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此間分布有中國最大的連片雪豹棲息地,被譽為「中國雪豹之鄉」,縣域境內地貌涵蓋高山、湖泊、灌叢、草原等,也是青藏高原三江源區域中野生動物重要繁殖棲息地之一。3月28日,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政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所聯合開展的生物多樣性監測分析結果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獸類群落豐富。
  • 三江源野生赤狐「定居」人類活動區
    5月27日,三隻棕紅色野生赤狐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一家磚廠「現身」,一大兩小三隻赤狐為母子關係。這是繼今年2月,在雜多縣行政中心院內發現的兩隻成年野生赤狐之後,再次「遷居」到人類活動區域的三隻赤狐。目前,狐狸一家已經在磚廠雜物堆中「定居」,休憩、覓食,引來當地不少群眾的好奇圍觀。如今,雜多縣城內已累計發現11隻野生赤狐在人民生活區域生活。
  • 生態體驗,三江源向世界打開的靚麗窗口
    在這夏花爛漫的美好季節,進入位於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你不僅會被那裡天藍、水清、芳草碧連天的美景陶醉,更為隨時出沒身邊的藏羚羊、野犛牛、狼、狐狸、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所驚喜。如今生態不斷好轉的三江源,已經向世人展示出其世界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無窮魅力。
  • 打豹英雄孫子成野生動物攝影師:每一張照片都是對生命的敬畏
    如今,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和平相處成為了時代的主題,保護野生動物,也成了牧民們共同遵循的理念,達傑和鄉裡的村民們不僅成為了生態管護員,而且轉型成了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下很多關於野生動物的珍貴照片。野外拍攝的過程中,他們還曾經多次救助受傷的雪豹,包括前些年轟動全國的10歲雪豹「凌雪太后」。
  • 三江源地區雪豹、狼成災,襲擊家畜攻擊人類,人類卻不能傷害它們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退耕還林還草,打擊偷獵盜獵活動,野生動物有了喘息之機,最近幾十年不少生物數量有所增加,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保護區域內,藏羚羊數量達到了3.7萬頭,藏原羚羊數量達到了3.4萬,藏野驢數量達到了1.7萬頭,均高於人工檢測的種群密度。
  • 守護三江源的年輕人
    圖①:解安程在給小藏羚羊餵奶。本報記者姜峰攝圖②: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崗當村的生態管護隊員騎著摩託車巡線。本報記者姜峰攝圖③:肖凌雲(左)在玉樹州雜多縣扎青鄉布設紅外相機。資料圖片圖④:可可西裡雪山景色。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兩個月前,仁青巴毛從山上救回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仁青巴毛的家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巴麥村。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好轉,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仁青巴毛說:「"小拉毛"是被它媽媽遺棄的。我把它抱回家,起初它非常怕人,我白天餵它酸奶,晚上抱著它睡覺。它現在離不開我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 互助北山林場發現雪豹活動跡象
    這是在互助北山林場區域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為互助北山林場生物多樣性提升提供了證據。雪豹被稱為「雪山之王」。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會同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野外觀測中,發現了大型貓科動物的腳印,判斷是雪豹留下的痕跡,於是在相關區域布設下紅外相機。9月30日晚,兩隻雪豹觸發了布設在一旁的紅外相機,相機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