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高原野生動物的樂園
三江源是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藏羚羊、雪豹、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等特有珍稀保護物種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野生動物們總是與我們一路相伴。、沙漠化防治、礦山修復等生態工程,保護和修復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
三江源頻現雪豹 成野生動物「樂園」(圖)
呂植說,「雪豹頻現,是近些年三江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的明顯例證。」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三江源地區發現有中國植物特有屬25個,佔全國特有屬的12.2%,特有物種50種左右。三江源地區湖泊、溼地面積增大,監測區域內的黑頸鶴、斑頭雁等鳥類以及藏野驢、藏原羚等種群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青海省測繪局總工程師黃偉星說,如今在三江源地區,各類野生動物隨處可見。
-
三江源村民與野生動物的故事:當保護動物成為一種傳統文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決定草案的議案。在青海玉樹三江源地區,保護動物是一種自覺意識,是一種傳統文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主要棲息在海拔3000到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屬於大型鹿類。因為長有純白色的下唇,所以被稱為白唇鹿。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兩個月前,仁青巴毛從山上救回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仁青巴毛的家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巴麥村。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好轉,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仁青巴毛說:「"小拉毛"是被它媽媽遺棄的。我把它抱回家,起初它非常怕人,我白天餵它酸奶,晚上抱著它睡覺。它現在離不開我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
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摸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日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基本摸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以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為試點範圍,進行為期5年的持續系統調查研究,產出了權威系統的科學數據、調查報告、科技資料、圖集圖件等基礎性成果,並實現開放共享,推進了青海生態立省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戰略和動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學科發展,進一步支撐了科技創新活動和國家宏觀決策。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樂都10月14日電(李江寧)1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2020-06-06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野生赤狐「定居」人類活動區
5月27日,三隻棕紅色野生赤狐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一家磚廠「現身」,一大兩小三隻赤狐為母子關係。這是繼今年2月,在雜多縣行政中心院內發現的兩隻成年野生赤狐之後,再次「遷居」到人類活動區域的三隻赤狐。目前,狐狸一家已經在磚廠雜物堆中「定居」,休憩、覓食,引來當地不少群眾的好奇圍觀。如今,雜多縣城內已累計發現11隻野生赤狐在人民生活區域生活。
-
神秘的青海,從三江源到無人區,風景依舊是那麼優美!
可可西裡氣候寒冷,自然條件差,空氣非常稀薄,氣壓非常低,超過了人類正常的承受範圍,而且氣溫也非常低,晚上更多,人類不能長期居住,被稱為「生命聖域」,但創造了高原野生動物優越的生存條件,成為了「野生動物樂園」。
-
盛夏中的高原野生動物世界
(6月20日攝)夏日時節,位於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境內綠意盎然,水草豐美,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囊謙縣地處青海省南部,是瀾滄江的發源地,近年來這裡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
「偷拍」青海神奇野生動物:雪豹、赤狐神出鬼沒
羅雲鵬 很多人都知道 青海有許多神奇野生動物!羅雲鵬 攝 這些紅外相機 分布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 它們的數量有多少? 又和野生動物間有哪些「親密互動」? 小新就為你揭開謎底 ↓↓ 三江源在哪裡?
-
生態三江源
這是三江源保護區的溼地(攝於8月10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總面積31.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於2000年5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1月晉升國家級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境內河流、沼澤密布,被譽為「中華水塔」。同時,這裡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動物中僅國家一級物種就有黑頸鶴、藏野驢、野犛牛等16種。
-
通訊:三江源「熊出沒注意」
中新社玉樹10月18日電 題:三江源「熊出沒注意」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日前,中新社記者跟隨「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中外媒體採訪團隊來到青海三江源地區。在雜多縣,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昂賽保護分區派出所所長冶生華向記者講述了三江源地區「人獸衝突」的現狀。
-
用影像記錄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變遷,佳能積極推動野生動物研究與保護
《奇野第三極》導演顧瑩、世界自然基金會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項目主任黃文彬出席並發表演講,同時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保基金會、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代表以及在場眾多行業用戶、專業人士圍繞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和拍攝故事等進行分享,共同探討、呼籲野生動物的關注及長期保護。
-
三江源!三江源!
三江源,旅行者心目中殿堂級目的地一般的存在,「藏的神秘」、「山的巍峨」、「中華水塔的盛名」、「野生動物的天堂」、無論哪一個單拎出來都是世界級的獨一無二,它幾乎滿足了關於「探索」旅行的一切渴望。海拔4300米的天空之鏡,對於人類而言是禁地,對於野生動物而言,是天堂,來到三江源,像是走進一個巨大的天然動物園:「無處不在的藏羚羊
-
三江源野生赤狐「定居」人類活動區
5月27日,三隻棕紅色野生赤狐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一家磚廠「現身」,一大兩小三隻赤狐為母子關係。這是繼今年2月,在雜多縣行政中心院內發現的兩隻成年野生赤狐之後,再次「遷居」到人類活動區域的三隻赤狐。目前,狐狸一家已經在磚廠雜物堆中「定居」,休憩、覓食,引來當地不少群眾的好奇圍觀。如今,雜多縣城內已累計發現11隻野生赤狐在人民生活區域生活。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 公巴白瑪與野生動物的情緣
可是,白瑪不僅一點也不恨它們,還經常救助受傷的野生動物,甚至救過棕熊和雪豹。前年秋天,一隻黃羊掛在網圍欄上,傷著了兩條腿。他把它抱回家裡,悉心照料。黃羊對他產生了感情,一見他就跑到跟前撒嬌,在他腿上蹭來蹭去。去年發生雪災時,來了很多人,都喜歡它,餵東西,摸來摸去,結果死了。他哭了。他懷疑是人用手亂摸了的緣故,就後悔不該讓它見生人。
-
野保專家首次在三江源地區發現罕見藏棕熊
9月30日、10月1日傍晚,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邊界地帶,正在這裡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發現了四隻罕見的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而且可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
長江源頭珍稀野生動物頻現 區域內獸類群落豐富
李雨晗說,除雪豹外,2年來她還多次在當地看到棕熊、草原狼等其他野生動物。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位於全國前列,珍稀野生物種眾多。科研人員近年來的調研觀測數據顯示,如今僅長江源頭地區就分布有雪豹、金錢豹、猞猁等10餘種珍稀食肉獸類,區域物種分布密度高於全球相關各保護地的平均水平。
-
三江源保護:一度瀕危的動物 又為"數量過多"發愁
那裡是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地區——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都發源於此。 雖然只有一山之隔,這裡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七成,年平均氣溫普遍在零攝氏度以下。生活在這裡的大多都是牧民,人口密度極低。有時開車行駛上百公裡,只能在草原上看到幾頂氈房。 對大部分青海人甚至中國人來說,三江源仍然是一處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