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棕熊、黑頸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布大批珍稀動物影像

2021-01-07 瀟湘晨報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近日,長期在當地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畫面。眾多珍稀物種紛紛亮相,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見證。

在這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視頻中,包括了金錢豹、雪豹、棕熊,猞猁等眾多珍稀物種。種類繁多的動物,呈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王國,再次印證了三江源地區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程度。長期在三江源地區從事野生動物研究工作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豐富的野生動物觀測結果體現出現在的三江源地區是一個非常穩定、健康、完整的生態系統。

良好的生態環境,得益於當地持續的生態保護。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環保局的監測大廳裡正在不斷切換實施監控畫面。這些畫面來自隆寶黑頸鶴保護區、長江上源通天河峽谷等眾多生態重點監控區域。工作人員通過高新技術對環境敏感地區進行實時保護。其中僅當地環保部門的投入就超過1900萬。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局長多加介紹,藉助多部門視頻平臺,現在已建立五十多個視頻監督點位,「我們坐在房子裡頭,可以全流域監管這個事 。一個看野生動物有沒有什麼幹擾,有沒有被盜獵 ;另一個方面 , 我們從生態平衡的角度 ,監測玉樹的生態達到什麼水平。」

在三江源地區,除了遠程的高科技保護措施,還有踏遍山山水水的生態管護員。在瀾滄江源區域內的雜多縣昂賽鄉,管護員正騎著摩託車進山巡邏。而在車輛難行的地方,他們還要步行翻山。這些管護員每個月要巡山七八次。在盜獵已不常見的今天,撿拾垃圾、觀測並記錄下沿途遇到的巖羊和雪豹等動物出沒的位置和數量,成為他們工作的常態。每年,每個管護員可以獲得21600元的收入。這些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在為這些本地藏族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對身邊生態環境的保護熱情。

園區內的每個鄉政府同時也是管護站,在推動生態管護工作的同時,也加強了基層組織的建設 。瀾滄江源區國家公園管委會的牟永紅告訴記者:「咱們的黨建各方面,有了管護員工作也就有了抓手。基層組織凝聚力起到了很大的凝聚作用。」

通過多種措施的保護,如今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正不斷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已近尾聲,正在接受國家相關部門驗收。(總臺央視記者 王寧 邵光佳)

【來源:國際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2020-11-2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國家公園牧民及生態體驗者巧遇金錢豹、雪豹
    近日,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昂賽保護分區內,當地一位牧民和生態體驗者,分別拍攝到珍貴的金錢豹畫面。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包括長江源(可可西裡)、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在內的「一園三區」,是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分布雪豹、金錢豹、藏羚羊、黑頸鶴等珍稀物種,被稱「高原野生動物王國」「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圖為女性牧民仁青央忠拍攝的金錢豹。 仁青央忠 攝圖為女性牧民仁青央忠此前拍攝的雪豹。
  • 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摸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日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基本摸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以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為試點範圍,進行為期5年的持續系統調查研究,產出了權威系統的科學數據、調查報告、科技資料、圖集圖件等基礎性成果,並實現開放共享,推進了青海生態立省和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戰略和動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學科發展,進一步支撐了科技創新活動和國家宏觀決策。
  • 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就在青海
    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於今年年底前正式設立 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這片土地 水草豐美、生物多樣 湖泊眾多、生態良好
  • 三江源國家公園:青藏高原的自然樣本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青南高原北部,地塊狹長,與其餘4個地塊皆相鄰過渡,屬五大地塊之中心、青藏高原之腹地。因此,這裡擁有無比多樣的地形地貌、生物資源、民族與歷史文化。2015年,我國籌劃在三江源地區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面積12.31萬平方公裡。如果將整個三江源地區比作一方美玉,那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則是這方美玉的精華,是玉之心,玲瓏剔透,純美無瑕。
  • 三江源國家公園:青藏高原的自然樣本
    這裡更是一座巨大的天然野生動物園,如洗的碧空下,有雄鷹在自由翱翔,雪豹在峽谷間穿行,一大群藏羚羊、藏野驢在可可西裡卓乃湖畔漫步……        地理學家將青藏高原分成5個地塊:柴達木-青海湖盆地、藏北高原、青南高原、藏南縱谷、橫斷山山原峽谷。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青南高原北部,地塊狹長,與其餘4個地塊皆相鄰過渡,屬五大地塊之中心、青藏高原之腹地。
  • 三江源:高原野生動物的樂園
    三江源是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藏羚羊、雪豹、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等特有珍稀保護物種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黑頸鶴(上)、普通秋沙鴨(下)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實施黑土灘治理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樂都10月14日電(李江寧)1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 冰川、雪豹、藏羚羊 這個國家公園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雪山、冰川、雪豹、藏羚羊......這個國家公園隨手一拍就是大片!你聽說過三江源嗎?你能想像它有多美嗎?賴以生存的大美天堂;棕熊,狼,雪豹,都是三江源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食肉動物。同時,這裡地廣人稀,人類活動幹擾程度低,也成為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白唇鹿、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等珍稀旗艦物種集中棲息活動的區域,素有高原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之稱
  •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三江源國家公園珍稀野生動物得到恢復性增長 2020-06-06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野性和愛的江源
    從鼠兔、高原兔、角百靈等小型動物,到藏羚羊、巖羊、藏野驢、野犛牛等有蹄類動物,再到獵隼、猞猁、雪豹等獵食者,野生動物才是高原上名副其實的主人。這便是三江源,中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野生動物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內共有野生動物125種,多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且種群數量大。
  • 探秘三江源國家公園(2)
    得益於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有著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除了藏羚羊、雪豹、黑頸鶴等旗艦種和明星種外,公園內的兩棲爬行動物也是高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三江源國家公園由長江源、黃河源和瀾滄江源3個園區組成,除包括原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賽5個保護分區,以及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外,還適當擴展了範圍。
  • 今年我國將成立第一個國家公園,為何會是三江源?太重要且需保護
    我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構成了不同的自然形態,因此我國也有著眾多的不同地貌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遺產等,不過我國還沒有官方設立的國家公園,但是近日央視新聞等不少媒體有消息透露,我國首個國家公園將在今年正式設立,最晚在今年年底前
  • 「黑頸鶴之鄉」青海隆寶鳥類數量再創新高
    青海隆寶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巴桑才仁說,建立36年來,隆寶自然保護區已從最原始的看護發展到了現代化的全面監測,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監測工作穩步開展,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據巴桑才仁介紹,最近的一次鳥類調查工作是2020年10月27日至10月29日展開的。僅這次調查,就記錄到了鳥類9目17科43種。
  • 三江源頻現雪豹 成野生動物「樂園」(圖)
    中新社發 噶松仁青 攝(>>>更多圖片)  經過一年多苦苦尋找,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攝影愛好者噶松仁青去年在玉樹州雜多縣結紮鄉沙青溝成功拍攝到了三組雪豹照片。這些照片發布後,引起網民對雪豹的關注。  在中國,雪豹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環境改變和人類的捕殺,已經瀕臨絕跡,許多年難見蹤影。再加上雪豹天生敏銳,拍攝照片極為難得。
  •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 三江源國家公園
    而且一下子就佔據兩個世界紀錄:海拔最高的國家公園(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展示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12.31萬平方公裡)- 去三江源看什麼?崑崙山為了恢復生態建設國家公園,2018年青海已經拆除了三江源阿尼瑪卿、年保玉則等地相關景區內原有停車場、旅遊步道等旅遊基礎設施,年保玉則更是全面關閉。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後,面向遊客會封閉或重新開放哪裡,還是未知數。
  • 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及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正式掛牌成立。這兩個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稀野生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為了進一步摸清這些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設了700多臺紅外相機,調查近百個村落。
  • 在青山綠水間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長卷——「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系列報導之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鏡頭裡,兩隻雪豹悠閒地眯著眼睛,伸著脖子好奇地四下張望,怡然自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平均海拔4712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在超過12萬平方公裡的園區內,分布著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溼地、森林草原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有藏羚羊、雪豹、藏野驢、黑頸鶴等野生動物,還有瑪多、雜多、治多、曲麻萊4縣的7.2萬牧民。高山大川需要呵護,萬千牧民的生活也亟待改善。
  • 在世界屋脊守護三江源國家公園
    離約古宗列約20公裡的地方,立著「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約古宗列保護分區」的石碑。  2016年3月5日,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啟動,目標為「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 公巴白瑪與野生動物的情緣
    李友崇 攝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20年6月12日,我們穿過布曲河谷,趕到公巴白瑪家裡的時候,他家的門是鎖著的。門前河灘草地上有一片臨時搭起的帳篷,那都是到這裡挖蟲草的人臨時的住所。白瑪說,布曲河谷兩面山上有很多野生動物,雪豹、狼、棕熊、鹿、狐狸、黃羊、巖羊、猞猁、野豬……雪豹經常見,今年雪豹咬死了8頭牛,吃掉了,連頭和蹄子都找不到——這樣保險公司就不給賠償。狼就更多了,最多的一次,他見過一個18匹的狼群。因為經常有狼、熊和雪豹出沒,他從20年前就不養羊了,只剩下犛牛。犛牛也不多,現在只剩30多頭了。犛牛也經常被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