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夢雨 東營報導
12月22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河口區體育場附近,看到體育場內熱鬧非凡。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那撲面而來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近年來,夜間經濟作為一股新的經濟力量點亮了城市的夜晚,成為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地攤經濟」作為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優勢加快了疫情期間城市經濟恢復的腳步。今年以來,河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部門協同配合聯動,共同促進「夜經濟」健康發展。
近年來,夜間經濟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夜間經濟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重視。尤其是地攤經濟,創業門檻低,沒有店鋪租金的壓力,沒有太高的學歷、技能要求,支個小攤、打開私家車後備廂就能賣貨。華歐商城、鳴翠湖公園、海河公園等周邊成為人群相對密集的地方,也成為商販經商的首選。
在此之前,河口並沒有規範的、有一定規模的夜市商圈,流動性小,商販雖多,卻非常分散。目前,在河口區體育場限制的土地上,有序的開展了河口區第二屆馬戲夜市活動,入住的商家有80餘戶。
「有了這麼好的一個平臺,然後來到這裡比別的地方擺攤好多了,有了固定的收入,客源也比較多。非常的滿意。」商戶趙廣州說。
搞好搞活夜經濟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河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聯動,明確各主體職責,協同配合,及時優化調整服務措施,全面規範夜市及周邊經營單位經營行為,清查不合格問題食品,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54人次,檢查食品攤販52戶次,現場責令改正輕微違法問題5個,發放宣傳單頁443份。
「河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高度重視夜間經濟發展,通過實地調研,為搞好搞活夜經濟設定便民市場、疏導點17處,採取日常管理與執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設置的便民攤點進行規範管理。下一步,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加強與市場監管、公安、交通、衛生健康、商務等部門的聯動,進一步明確各主體及部門職責,多部門協調配合,共同促進夜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六合街道中隊中隊長李寶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