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老人寒風中賣防風衣 丈夫兒子都已癱瘓(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這幾天,不少武義人經過勞動橋時,都會見到一個老太太,坐在橋頭綠化帶上賣防風衣,寒風中,她縮著脖子,搓著手,旁邊擺著一張塑料紙,上面平鋪著花花綠綠的防風衣。

  老太太叫吳蘇姣,今年74歲,家裡有個癱瘓的兒子,全靠她照料。在橋頭擺攤,為的就是能賺些夥食費。

  老人說自己命不好,可她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堅強。

  寒風中賣防風衣

  一個早上賺了5元錢

  昨天下午兩點,武義勞動橋頭,車輛來來往往,滿頭白髮的吳蘇姣正坐在這裡賣防風衣。

  老人穿著一件白花棉襖,領子豎起來,擋住整隻耳朵。她兩隻手插在一隻棉手套裡,一動不動。

  老人之前收廢品、撿破爛,從11月26日開始,在這橋頭賣防風衣。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上5套。

  昨天一個上午,老人賣出了兩套,一套賣40元,另一套只賣了35元,但防風衣進價就要35元。

  原來,一個騎著電動車的年輕小夥子經過,冷得不行,他說自己窮,於是,老人一分不賺地賣給了他。

  坐在風中吹了一個早上,她只賺了5元錢。

  「這就夠了,夠買豆腐乾,可以回家滾白菜。」老人說,家在離橋頭一公裡遠的大坤頭村,徒步走過去要近20分鐘。

  每天,她就挑著10幾件防風衣,駝著背,來往於家和橋頭,起碼要走上4遍:早上6點出門,中午回家燒飯,晚上5點收攤。

  每次她都挑著10公斤重的擔子,爬上5樓,身體就在狹窄的樓梯上搖搖晃晃。

  「年輕的時候,我要挑225斤重的擔子,這點東西不算什麼。」老人說。

  丈夫兒子接連癱瘓

  沒有壓垮老人的樂觀

  老人坐在橋頭,這裡人來人往,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經歷的坎坷。

  17年前,丈夫腦溢血癱瘓在床,她一照顧就是5年,直到丈夫去世;

  7年前,唯一的兒子又出了車禍,癱瘓在床,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全靠她照顧;

  4年前,她自己又被查出胃癌,90%的胃已經被切除……

  接連不斷的磨難,壓彎了吳老太的脊背,卻沒有摧毀她的樂觀。

  在5樓的露臺上,她種了青菜、白菜和大蔥,綠油油的,摘上一棵,就是一道菜,母子倆也覺得甜美。

  每次買肉,她都只買兩三塊錢,老闆取笑她,她依舊笑呵呵地回應:「反正你都要賣掉的,幫你買去一點是一點。」

  吳老太唯一的牽掛,就是兒子羅建明,母子倆的性格很像,讓人覺得很溫暖。

  7年前,羅建明騎著摩託車在路上疾馳,轉彎時迎面開來一輛客車,為了避讓,他從4米高的路基墜下,脊椎受傷。

  靠著低保和補助過日子

  她最放心不下癱瘓的兒子

  如今,羅建明就靠每個月320元的低保和400元的殘聯補助生活,吳老太每月有100元養老金,這是母子倆每月的固定收入。

  但是,光吃藥,他們就要花去五六百元,房租還需要150元。

  吳老太還有兩個女兒,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過年時,也會給他們一兩百元。

  這些錢,能讓他們吃上一頓肉。家裡的電視、冰箱,都是各種愛心機構送的,對於這些,母子倆滿是感恩。

  羅建明也遺傳了母親的堅強,長期臥床的他,下半身潰爛嚴重,即使大冬天,也只能睡在冰冷的草蓆上,但他不愛訴說苦楚。

  他愛的是每天拉開窗簾,靠著床沿曬一曬陽光。

  生活再苦,吳老太都不常哭,可說起兒子,她紅了眼睛。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我老了,不知道哪天就走了,只能多照顧一天是一天。」老人說,每天賣防風衣,冷了累了,也會氣餒心傷,「不能倒下,只要我在一天,就不能不管兒子。」

  如果你經過武義勞動橋附近,不妨停下車來,買一件防風衣。

  記者 朱麗珍/文 特約記者 葛躍進/攝

相關焦點

  • 溫州8旬老母不離不棄照料癱瘓兒子37年
    溫州網鹿城支站訊 81歲,本是兒孫承歡、樂享天年的年紀,而黎明西路社區裡一位白髮蒼蒼的八旬老人卻有著不同的晚年生活:她不離不棄地悉心照料著已是知命之年的癱瘓兒子,用大半生的時間來詮釋母愛兩個字的分量——這位偉大的母親叫蔡素英,她精心照顧三十七載的兒子叫王海兵,今年56歲。
  • 老人帶癱瘓病兒就醫遇難題 仨「迷彩服」伸援手(圖)
    老人帶癱瘓病兒就醫遇難題 仨「迷彩服」伸援手(圖) 2017-10   67歲老人獨自帶著癱瘓病兒就醫遇難題  仨「迷彩服」二話不說伸援手 走時未留名和姓
  • 七旬老人寒風中露宿街頭,兒子還在網吧吹空調
    過去鄭州的街頭就有這樣一位「望子」歸來的七旬老人,這位名叫羅風的老婆婆已經在鄭州的街頭上露宿了一年有餘了,每當路過的好心人問她:「老人家,你家在哪,為什麼這麼大的年紀還要在街上流浪的時候。」老人總會倔強地回到:「我在等我的兒子,我有家!」
  • 六旬老人照顧癱瘓妻子 數載光陰書寫別樣愛情故事
    圖為:林汝桃照顧妻子的場景 羅永祥 攝浙江六旬老人照顧癱瘓妻子 數載光陰書寫別樣愛情故事中新網台州12月20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羅永祥)夫婦倆共喝一碗湯,丈夫先餵妻子一口圖為:林汝桃照顧妻子的場景 羅永祥 攝2011年,林汝桃和妻子鍾秀英結婚的第28年,妻子患上了腦溢血,幾乎成了一個植物人,很多人勸林汝桃放棄。但林汝桃8年時間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妻子,至今從未嫌棄。這對夫妻相伴36年,書寫了別樣愛情故事。
  • 好媳婦黃文華: 一手侍奉癱瘓老人 一手帶大侄兒侄女
    好媳婦黃文華: 一手侍奉癱瘓老人 一手帶大侄兒侄女 2019-11-26 13:26:10   來源:蚌埠新聞網
  • 妻子含淚隱瞞丈夫病情 讓兒子安心參加高考
    徐延群,河南省內鄉縣夏館鎮慄園村人,42歲,患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和高血壓三級,目前大腦意識不清、左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徐延群的長子今年參加高考,為了讓孩子沒有心理負擔,妻子和家人隱瞞病情一個月,直至高考結束。徐延群現在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治療。
  • 從青絲到白髮,武漢6旬婆婆照顧癱瘓丈夫43年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陸緣 通訊員 史雅琴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在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今年61歲的王北平43年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的故事,在社區裡廣為傳知。無奈之下,她將丈夫帶回家,由自己來進行康復治療。為了方便護理治療,王北平自己看書學習,掌握了按摩理療、換藥、測體溫等醫療技能。翻身、擦洗、按摩......王北平不知重複了多少遍。寒風凜冽的冬季,王北平要給丈夫換幾十次尿布,冷水的浸泡讓她雙手皸裂;炎熱的夏天,為防止生丈夫褥瘡和肌肉萎縮,王北平費盡力氣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幫他翻一下身,還要給丈夫雙腿進行按摩。
  • 「她把婆婆當親娘「——癱瘓婆婆房中的夜燈從未熄過
    婆婆癱瘓的這些年裡,房間裡的夜燈從來都沒熄過。「就怕她晚上醒來上廁所什麼的,本來行動就不便,再摸黑的話就會很危險。」徐時芬說,一般她早上四五點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婆婆,幫她洗臉、梳頭,整理房間。  婆婆愛發脾氣媳婦非常體諒  記者來到徐時芬家時,她81歲的婆婆曹雲寶就坐在客廳裡。雖然能拄著拐杖走幾步路,但行動還是很不方便。
  • 妻子跪地為癱瘓丈夫餵飯感動網友(圖)
    資料圖片:24歲的女子高亞琴在候車大廳跪著給丈夫餵飯,感動了很多候車人。(圖片來源:湖北日報)新華網武漢3月6日電   喧鬧的候車大廳裡,一位皮膚白皙、面容姣好的年輕女子跪在地上,為面前長椅上的癱瘓男子餵飯。這張抓拍在春運期間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長途汽車站候車大廳的照片,讓不少網友為之感動。據了解,跪地女子名叫高亞琴,今年24歲。她的丈夫易大濤是湖北應城人。兩人原本在杭州市打工。去年7月,易大濤突發腦溢血,落得半身癱瘓,喪失語言能力。
  • 男子辭去鐵飯碗創業8年無音訊,癱瘓老人堅守:兒子不回死不瞑目
    室內狹窄且陰暗,牆壁沒有粉刷露著水泥石灰,窗戶釘著塑料薄膜,靠牆邊用磚磊起來的床上躺著78歲的舒克志老人。老人努力地坐起來,臉色蒼白眼睛深深凹陷進去。「兒子出去8年了,現在既沒有一個電話,也沒有一點消息,村裡人都說他肯定不在了,叫我死了這條心……可我相信他一定在!
  • 改存摺密碼難住癱瘓老人 兒子替癱瘓母親改密碼被拒
    信報訊(實習生李娜)71歲的母親癱瘓在床,聶先生到郵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結果郵局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密碼必須由儲戶本人親自辦理。聶先生稱「母親癱瘓在床,不可能來櫃檯。」  改癱瘓母親存摺密碼被拒  昨天,家住宣武區的聶先生拿著自己和母親的身份證來到北京市南區郵電局裡仁街郵政支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的密碼只能由存摺主人親自辦理。讓聶先生為難的是,他母親今年已經71歲,處於半癱瘓狀態,身體條件不允許老人親自到郵局辦理這項業務。
  • 鄭州視障老人街頭賣鞋墊 為腎衰竭兒子續命(圖)
    鄭州視障老人街頭賣鞋墊 為腎衰竭兒子續命(圖)     每天馬義恆 攝   中新網鄭州3月11日電(馬義恆)在鄭州市國棉三廠門口,路人總會看到一個普通的老人在門口擺攤賣鞋墊,風雨無阻。但外人不知道的是,老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雙眼近乎失明,她擺攤10年,只為能讓自己身患腎衰竭的兒子多活幾年。
  • 2婚夫妻結婚8年後,妻子患重病癱瘓,丈夫的舉動,令她心疼又驚訝
    2婚夫妻結婚8年後,漂亮妻子患重病,癱瘓又變醜,想給50歲丈夫重新找個伴侶。丈夫的舉動,令她心疼又驚訝。蘇女士和周先生一直很恩愛,這一個月來,妻子一天到晚拿著手機,不搭理丈夫,問他怎麼個死法才能不痛苦。周先生在妻子的手機裡,發現了煤炭製毒的瀏覽記錄。
  • 79歲癱瘓老母被58歲兒子掩埋,「久病床前無孝子」?別以偏概全
    前兩天,陝西靖邊58歲馬姓男子把自己79歲的癱瘓母親活生生給埋進了墓坑。老母親在墓坑中奇蹟般地活了三天,最後還是老人的兒媳婦——馬某的妻子報警,才把老人給救了出來。老人被救出之後,就送到了醫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穩定,而這位馬姓男子也因此上了熱搜。
  • 長期有「飽腹感」 當心是胃癌早期
    胃癌這個「癌老大」是中老年腫瘤疾病中的一大殺手。胃癌的早期症狀若伴有上腹部疼痛,且能排除肝炎的,更應引起警惕。近日,市第一醫院普外科接連為6名老人做完了晚期胃癌的切除手術,年齡最大的有83歲,最小的75歲,這幾名老人都是在胃癌晚期才被發現,手術難度大,他們無一例外在胃癌早期被家人和自己戴上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的帽子,錯過了治療胃癌的最佳時機。
  • 深秋蘆花美如畫,奔七老人來觀賞,霧霾藍風衣很顯色
    我穿上了霧霾藍色的風衣,搭配了黑色的棉麻圍巾,為的是和大片的蘆葦有明顯的區別,不至於被美麗的蘆葦花色所淹沒。大片大片的蘆葦都已抽穗開花,挨挨擠擠,相扶相連。從遠處望,就如皚皚白雪覆蓋著株株綠植,美侖美奐。颯風陣陣吹來,猶如海裡的浪花翻飛起伏,波波漫湧,美不勝收。
  • 嫁給癱瘓丈夫不離不棄 四川瀘州好媳婦帶領家人摘掉「窮帽子」
    鄒小榮給丈夫理髮。 曾剛 攝  中新網瀘州12月14日電 (鄒立楊 鍾旭娟 曾剛)10年前,正值青春年華的鄒小榮輾轉1000多公裡,從廣東省來到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嫁給了皇華鎮利河村下肢癱瘓的小夥楊世均。從此,她用善良和愛心撐起了一貧如洗的家。「這姑娘真傻,明知楊世均是一個殘疾人,卻偏要往『火坑』裡跳。」
  • 為了照顧癱瘓三年的丈夫,35歲孕媽懷二胎,寶寶一出生就後悔了
    有的孕媽懷孕是為了傳宗接代,有的孕媽懷孕是為了兒女成雙,而小蘭懷孕是為了照顧家裡癱瘓多年的丈夫。可是寶寶一出生,她就後悔了! 35歲的小蘭(化名)嫁給了一個農村的丈夫,可是在一次農活中,丈夫的腿被摔倒了,導致癱瘓。如今一晃就過去了三年,小蘭依舊不理不已的照顧著。
  • 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 老齡與科技的矛盾再現
    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這原本是一個很暖心的新聞,但在整個新聞事件背後卻引發了人們更多的爭論和思考。而爭議的中心,其實還是老年人偏愛現金,懶得去學習一些現金的科技手段,比如行動支付等。老人遺失養老金路人寒風中守候,更是一個廣泛問題。
  • 改存摺密碼難住癱瘓老人 兒子替改密碼被拒
    71歲的母親癱瘓在床,聶先生到郵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結果郵局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密碼必須由儲戶本人親自辦理。聶先生稱「母親癱瘓在床,不可能來櫃檯。」  改癱瘓母親存摺密碼被拒  昨天,家住宣武區的聶先生拿著自己和母親的身份證來到北京市南區郵電局裡仁街郵政支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的密碼只能由存摺主人親自辦理。  讓聶先生為難的是,他母親今年已經71歲,處於半癱瘓狀態,身體條件不允許老人親自到郵局辦理這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