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君生我未生》在巴黎布隆尼亞宮震撼上演。源於長沙銅官窯的愛情故事,經中南大學30名師生傾情演繹後,博得交口稱讚。長沙晚報特派記者 朱敏 通訊員 翟健 攝影報導
長沙晚報巴黎訊(特派記者 朱敏)巴黎當地時間8月28日,法國巴黎布隆尼亞宮,成為這個大都市裡一個領略中國文化的好去處。「感知中國——湖南文化走進法國」活動好戲連臺,給喜愛中國文化的朋友帶來驚喜。展廳裡隨處可見的長沙元素,以及悽美的《君生我未生》展演、優美的《文化長沙》宣傳片展播等,更讓中外友人感受到了星城千年文化深厚底蘊散發出的迷人魅力。
絕美舞姿詮釋曠世之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這句題在銅官窯瓷器上的唐詩背後有著怎樣的肝腸寸斷?28日下午,布隆尼亞宮劇場座無虛席,舞臺劇《君生我未生》震撼上演。源於長沙銅官窯的愛情故事,經中南大學30名師生傾情演繹後,博得交口稱讚。
絲路情殤,感動世界。華人劉先生發微信說:「一把執壺穿越時空呈現了一個悽美的意境,離愁別緒,男女情愛,倫理道德,處世哲學。」舞劇導演郭貝貝告訴記者,巴黎版的《君生我未生》與國內公演的相比,精簡了人員,更有浪漫青春情懷,並進行了再次創作。
《君生我未生》共分四場。第一場名為「邂逅(水)」,詮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第二場「燒瓷 (火)」,詮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第三場「天涯」,詮釋「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第四場「永生」,詮釋「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壯麗的場面、恢宏的氣勢、跌宕的情節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泥塑藝術展現快樂生活
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的「銅官窯」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發源地,它以鮮明亮麗的色彩、別具一格的造型藝術,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布隆尼亞宮展廳,記者看到,來自長沙「銅官窯」的作品十分醒目,坐著敞篷車的老夫婦、快樂老漢、柴燒的茶具……一尊尊栩栩如生。
從早上9時許開始,國家級陶藝藝術家「泥人劉」劉坤庭夫婦的工作檯就被好奇的賓客團團圍住。泥塑這種特色陶藝表現形式,引起在場很多人的興趣,紛紛請求「泥人劉」現場表演。穿著旗袍、高跟鞋的大師妻子擔任現場解說,到最後都力不能支了。
下午5時許,工作檯上擺著捏成的獅子、狗、豬等動物,惟妙惟肖。這是現代藝術家第一次在法國巴黎展現陶藝,劉坤庭夫婦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帶了三大箱作品來展示這種源於生活的藝術。
「泥塑這門古老的中國絕技,應該被發揚光大,為越來越多的世界人民喜愛。」劉坤庭是「泥人劉」的第三代,他的作品《雄鷹》浮雕陳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南廳,《中國姑娘》壁畫鑲嵌在郴州女排訓練基地,《銅官陶瓷工藝流程》浮雕收藏在深圳博物館。
典雅文琴演繹韻味星城
造型典雅的文琴,具有二胡、古箏、三弦、箜篌等樂器的功能,既可拉,也可彈撥,音色獨特。在布隆尼亞宮展廳的入口處,長沙文琴藝術家陳薪吉演奏著《查爾達斯》、《瀏陽河》、《絲路風情》等,演繹著長沙的獨特韻味。
文琴是湖南人文正球於2002年發明、2004年獲得國家專利的一種新型多功能民族樂器,並以其姓氏命名為「文琴」。學習二胡20年的陳薪吉,自兩年前接觸文琴,就愛不釋手。「這次能將文琴帶到巴黎展演,我和恩師都很激動,恩師還特意將我送上飛機。」
然而,此次文琴巴黎之行可謂一波三折。27日晚,陳薪吉打開琴箱頓時傻眼:飛機託運而來的文琴,已經被摔成「粉碎性骨折」!聰明的姑娘馬上動手維修,直到次日凌晨,終於修好。28日第一場表演,陳薪吉擔心文琴經受不住拉力,一直小心翼翼地演奏。沒想到觀眾對這個模樣奇特、音色特殊、表現力極強的樂器極為看重,連連要求加演。
藝術影像呈現文化長沙
山水洲城、媒體與藝術之城、幸福快樂之城……《璀璨星城·快樂長沙——媒體與生活藝術影像展》讓巴黎市民流連忘返。從數千張照片裡精選的40幅照片,將長沙生動而直觀地展現在巴黎市民眼前。28日下午,《文化長沙》宣傳片在布隆尼亞宮再次展播,8分鐘,長沙文化驚豔巴黎。在絲竹彈唱的湘音配樂中,現場觀眾走進了長沙這座有著千年深厚文化底蘊與濃烈現代氣息的歷史名城。據悉,長沙的各項展覽、演出將持續到8月31日。
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湘濤,一整天都在布隆尼亞宮指導,確保長沙各項展演順利進行。張湘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沙文化此次走進法國,加強了文化藝術的交流,彰顯了湖湘文化的魅力,展示了山水洲城的形象,書寫了快樂長沙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