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68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夠舊、夠破、夠味

2021-02-16 愛徐州

IXUZHOU.CN 分享徐州生活之美

徐州,說到底還是講究個心底滋潤。按照老徐州的習慣,一把凳子一張桌子,端著大碗夾著長筷。至於桌子是不是富麗堂皇,一塵不染,誰也不去過分在意。咱徐州人講究徐州味!

一座城市是有味道的,串起街頭巷尾的店鋪食雜,

是這座城市溫情的風雨燈

你一直身在其中或許難以感知,

而在相隔萬水千山之後,

某日忽然遠遠的想念,才發現,

想念的竟不是那兒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而是那些升騰於清晨和夜晚,

瀰漫在大街和小巷的味道。

比起那些大餐廳,我更喜歡這種街巷的小破店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這樣的一些低調「破店」,

開著豪車去的人卻比比皆是!

因為他們

店面看起來破舊土氣,但味道卻只能用「絕了」來形容。

小編掘地三尺,為你找來68家「破店」

《史上徐州最全美食攻略》

安排

小小的攤子並不起眼,在剪子股菜市中間,很多人並不知道徐州還有這個美味,因為黑米糕和發糕,徐州市只此一家。



獨此一份的黑米糕

身處繁華的生活中,往往的使人增加惰性;久居鬧市的塵世喧囂裡,常常的使人感到鬱悶!走一走菜市場,吃上一個米粑,感覺整個人都放輕鬆了。


黑米糕它以糕質細嫩,柔熟化渣,甜香爽口的獨行風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發糕

發糕是寧波的特色美食,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又有酒釀的味道,強烈推薦哦

地址:剪子股菜市場中間段


青年路有家開了33年的炸串小店,被譽為徐州最好吃沒有之一,位置偏僻,環境可以說不能再簡陋,不過並不影響吃貨對這裡的熱愛

市井味滿滿

老兩口炸串大概當屬蒼蠅館子中的典範了,環境的髒亂差讓講究的人望而卻步。然而未到飯點兒已經來過好幾撥人,鏽跡斑斑的三輪車和門口壯觀的一排籤子,無聲講述老店的驚人魅力。

31年的地道的羊油炸串

見多了街邊的用大豆油、食用油炸的串,這家店三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老味道,用的都是羊油,羊油相比其他油更加健康,過口香而不膩。

油花翻騰、稍稍靠近就能被濺上幾滴,撲面而來的不止有四溢的香味,更多的是等待之人垂涎欲滴的迫切和渴望。

油控得恰到好處,調和的醬汁甜辣分明,沒錯,這就是小編兒時吃到的炸串味道!串串本身新鮮的食材和地道的羊油香好評!

地址:青年路下坡馬市街啥湯隔壁巷口內

美食的傳承靠的是挑剔的食客,但是哪有什麼挑剔的食客呢,只是因為吃過了這家的丸子湯,就再也看不上別家的了。

徐州老味道

這家店是藏在湖濱小區裡面,丸子撲撲通通倒入湯中,在高湯和熱氣的作用下,慢慢變得飽滿起來。

碗底倒入鹽和料粉,澆上熱湯和丸子,再撒上香菜和辣油,一碗丸子湯就大功告成了。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味食材,它比元素之間的化學性相互影響要奇特而有實際意義,湯只要一經吃開去,就再也難抵禦從牙縫裡冒出的饞意。


味道是沒法複製的,所以往往和回憶捆綁在一起,從來不用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地址:湖濱一小南面的丸子湯

一家安利出來特別怕被打的館子,沒有菜單,沒有價格,沒有老司機帶路根本發現不了,環境更是堪比路邊的大排檔。

95年,丁叔用自家的房子開了這家小店。23年,丁叔總說,店裡的食材都很家常,好吃的原因80%歸功於食材的新鮮和搭配。

炒過的腰花像麥穗似佛手又如菊花,酸香味兒直逼你的味蕾,口水呼之欲出。鮮嫩的口感稍縱即逝——7秒,大火快炒7秒,腰花的口感就會鮮嫩得恰如其分。

紅燒草魚 ,盛魚的盤子和兩條超足的分量,讓人不由想到家裡餐桌上媽媽燒的魚。

地址:泰山路徐州市菸草專賣局西隔壁巷口內

這家店開了二十年了,算得到上徐州早一批的板面。

二十年歲月沉澱

這裡的老闆王姐今年38了,王姐告訴我,板面裡的油菜每天買最新鮮的,你看小油菜上還帶著泥濘。

這家店本著一份匠心做著面,每一份面都是很特別的。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板面的靈魂就是辣椒,辣椒經過長時間的烹製,辣味都已經融入湯裡了,也就是說在板面裡,辣椒就約等於一個配菜。

地址:湖濱菜市場

在四道街地下道附近有一片神奇的地帶——鐵路37宿舍,徐州人都習慣叫它三角線,之所以說它神奇,是因為10個人來到這裡,8個會迷路,另外2個根本摸不到地方。

米線配烤串

三角線裡有座略顯破舊的小屋,看起來似乎與我們日新月異的城市格格不入,然而這裡卻藏著最讓人驚喜的味道,路過老遠就能聞到它誘人的香味。

幾十年味道如一,完全會被這一碗老湯老味所折服。

地址:長徵路與新建南路交叉口旁

三角線裡有座略顯破舊的小屋,看起來似乎與我們日新月異的城市格格不入。

破舊不堪的小店

這家面積不大的小店主打羊肉串兒,烤的、炸的都有,羊肉每天現買現穿,因為串的總是不夠賣,所以根本不用考慮食材是否新鮮的問題。


肉串一下鍋便劈啪作響,在油鍋裡翻滾,香味撲鼻而來。用高溫熱油快炸出來的羊肉串,反倒因為掛油不多而不覺油膩。

加上出鍋後會往肉上灌澆秘制辣醬提味,吃起來自然是不膩不羶。

剛出鍋的羊肉串吃起來還有點燙嘴,吃起來鮮嫩多汁,味足肉嫩,肥瘦相間,帶點肥頭炸完了入口更香,滿滿的兒時回憶,再配上一碗旁邊的三角線米線,滿足!


地址:長徵路與新建南路交叉口旁

小小的店面,頂多8、9個平方,但下午到晚上這裡可是人滿為患,,因獨有的咖喱香味成為黃河新村最有名的炸串店。

裹上面糊的油炸平菇,油炸茄子脆脆的外皮嫩嫩的芯絕對屬於一絕,掌柜也從中年大叔換成了大叔那帥氣的兒子,與徐州炸串最不同的地方是秦淮炸串並不用醬,而是一盤辣椒一盤孜然。

需要用的時候直接舀一勺炸東西的熱油澆到孜然辣椒粉上,瞬間香氣撲鼻。配上平菇、茄子超讚。

地址:黃河新村十字路口北洗浴旁


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已經默默在這裡經營了20多年,說起它,徐州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們家那條20多年始終只賣10塊錢的紅燒魚。


只賣10塊錢的紅燒魚

10塊錢這麼大一條魚,還是現殺現做!不禁要對他們家豎個大拇指,說回饋就不搞虛的!

沒有特地精美地擺盤, 紅辣椒、蔥花、蒜粒隨意鋪在魚上,實實在在,符合咱徐州人不拘小節的性格。

這種做法我還是頭一回見,饊子再次回鍋炒出來更加香脆,還帶了點椒鹽味,臭幹軟嫩得像布丁,一盤幾乎被我全部吃光。


地址:五中後面民有理街 

一間不足兩平米的小黑屋,一個開朗熱情的中年大叔,一家深藏在鬧市小巷16年的鐵板魷魚。

深藏鬧市中的鐵板魷魚

這家藏在文亭街馬路裡側的小店,並不難找,只是若無人指引,不起眼的門面,連個招牌都沒有,要不是走兩步便能聞到魷魚的香味,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白天穿的串,不出3個小時就能賣個精光,我想這與大叔選料的新鮮,食材的乾淨,魷魚的處理,能讓每一個食客都很放心吃,是分不開的。

老闆嬉笑著得意地說,有個上海人吃過一次他家的魷魚,回去念念不忘,現在隔一段時間,就會坐高鐵來徐州,買上500串帶回去。

地址:文亭小區2號樓

位於建國小區旁的這家店,不僅燒烤好吃,手擀麵做的也是一絕。在徐州開了快6年了

獨家秘制

食材新鮮,調味料獨家秘制,別家都吃不到,從前期準備到後期烤制,老闆親自把關,味道夠正宗。

臺腸、魚豆腐、麵筋、骨肉相連、玉米、韭菜、金針菇……這些燒烤店的人氣單品這家店也有,可竟變成了配角。

晚風習習,啤酒一罐,孜然飄香,滿口肉爽,看看周圍的高樓,舒坦!

地址:建國小區旁邊

在這裡能吃出回憶的味道。

30多年的堅持

近三十多年年歷史的麵館,每天中午賣掉200碗面,最難得可貴的是開了這麼多年了,品質還是一如當初。

肉絲麵

需要秘制熬湯,湯底是新鮮的雞連著夜的大火烹製,熬出雞油,即可上桌。晶瑩透亮的湯頭上冒著氣泡和油花,瞬間讓你食慾大開。

很少在別家麵館能吃到糖心雞蛋。

地址:湖濱小廣場小吃一條街

徐州夜宵屆的頭牌「網紅」,有人從外地坐火車來吃。

十五年的油條質量從來沒有變,唯一改變的是炸油條的夫婦倆從小年輕變成了中年人。


一天竟能賣出千碗辣湯


這蓬鬆度、大氣孔,還沒吃進嘴呢,伴著黃燦燦油亮亮的模樣讓人看著就只想流口水。

最好吃的食物能把你靈魂掀翻在地然後又細細安撫,有的食材天生就容易贏,比如牛舌,鵝肝。而匯源的油條辣湯,它自成一扇門。

地址:徐州醫學院後面

夜宵娟姐雞絲麵,徐州很喜歡的一家。


5元一碗的雞絲麵

比起那些名聲在外的大牌子,更喜歡這種接地氣的感覺,三五好友一隻雞,再從隔壁的燒烤店買幾個串,其實啊我小時候夢想就是做個吃貨,不亦樂哉!

雞湯濃鬱,湯鮮味美,麵條爽滑。

他們家的調鹹菜可以堪稱徐州最好吃的調鹹菜。雞爪也很好吃,燉的很入味又爛。

地址:財校旁邊巷口內


一條毫不起眼的小巷子,有著一家也許你無數次路過卻未曾駐足的家常菜館,就藏在這個77號小院子裡。

酒香不怕巷子深

都說大隱隱於朝,小隱隱於野,美食也一樣,能在街坊鄰居間兜得住口碑的店,那無疑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77號小院私廚才開了兩年,卻每天爆滿,靠的是食客間的口口相傳······


隨便點沒有雷區


大廚用滾滾的熱油澆在撒好辣椒和花椒的肉片上,只聽「嘶啦」一聲,馬上嗆出了麻辣鮮香的味道。這一碗湯紅油亮,麻辣味濃的菜最適宜下飯。

蒜爆魚,地道的徐州菜做法,配上被辣椒花椒油爆香的大蒜料汁,瞬間的熱能將蒜碎的香味燙出,滋味鮮美得讓人時時惦記! 

素雞燉面,每塊都超級大、超級厚,沒有炸過所以非常軟嫩,用筷子一不小心就會夾斷,入口軟透酥嫩又有韌勁,帶絲鮮甜,有醇香但不厚重。

地址:文亭街美味砂鍋居西隔壁


他家蓋澆飯現在名氣越來越大了,在他家吃過好多回,從地攤到門店,不容易啊,每次吃的感覺都很美麗。

種類繁多

柳記的配菜都是老闆娘趕早市在袁橋市場現去挑的菜,蓋飯用的米也都是買的好米,燜出的飯又香又飽滿!

這家的蓋澆飯種類多,都挺好吃的,看自己口味選擇,香腸系列蓋澆飯都不錯,菜花香腸和土豆片香腸……


愛吃辣的朋友一定超愛這道菜!光是看著小編我的頭皮就快要冒汗了!滿滿的雞肉,幾片香菇僅起到了提味兒的效果。

地址:豐儲街河東邊春天時尚後面

最多的時候有100多人在排隊。

肥而不膩的方形肉

他們家把子肉和其他家成片的不一樣,是方形肉,肥而不膩,肥瘦相間,豬肉的香味隨咀嚼的過程源源汩出,豬肉的油脂,韌韌中香美汩汩而來,瘦的地方也不柴,美味簡直難以言表。

素菜是不可或缺的美味,看著就很有食慾。

 地址:徐州泉山區北路

店外破舊的菜名貼字漸漸褪色,但絲毫沒有影響食客們的喜愛,畢竟在這裡,才能找到二三十年前,老徐州破舊、熱鬧的煙火味道。

沉澱7年的煙火味道

這家店開了有7年的時間,我始終忘不了第一次就驚豔的那種感覺,更有為了這個美味慕名很遠開車而來的。

這一碗驚豔味蕾

強烈推薦這家的羊雜湯,一碗羊雜湯凝結了三代人的心血能不好吃嗎!

一定要來個壯饃配著吃,饃一粒粒的吸收了羊肉湯,吃起來軟糯,有些Q彈的感覺。

羊肉麵,再普通不過的呆呆的麵團就仿佛突然有了靈性,三下兩下就成了長長的麵條。比機器拉出來的更有溫度。

地址:剪子股菜市北頭東下坡10米。


大慶路上,有家不太起眼的賣把子肉的小店,開在這裡已是第8個年頭,熟客一大把,一間屋子,簡簡單單擺了6、7張桌子,飯點兒來,排隊簡直家常便飯。

 守住徐州味道 

黃叔今年54,做得一手好菜,既是這家店的老闆,又是大廚。過去曾在在外貿局任職,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可他心裡隱隱有一個大廚夢在生根發芽。


一塊銷魂的把子肉 

一塊好的把子肉,從選材開始,便不簡單。黃叔每天凌晨開始採購食材,肉要選取靠近前腿的豬腹三層五花,切大塊放入大鍋,加水,點火,加醬油……

上乘的把子肉的精彩在於,有肥肉的存在才能產生出肥而不膩的上佳口感。

要上一塊醬香濃鬱的把子肉,肥瘦緊你挑,來只獅子頭,再搭一塊素雞、一卷海帶、一個虎皮青椒、一把小青菜、一個煎蛋,必須配上一碗白米飯。

地址:大慶路徐州人家西門向北50米

徐州羊肉湯屆的「扛把子」,一開就是30多年!

味道做的始終如一

每日都是人滿為患,直至今日每到飯店人就座的滿噹噹的。現在回來再看看還是那個地方,還是那位師傅,還是那個老闆娘,還是那塊花桌布,還是那口破碗岔,30多年間,味道做的始終如一。

用老鐵鍋下面,再衝上一碗用羊肉、羊骨頭熬製的滾燙鮮美的羊肉湯,撒上香菜和油辣子,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麵就這樣做成了,吃麵時再配上佳餚。

孜然羊肉的每一塊肉丁都切得分量知足,並不會因為著了大火逼出了油脂而縮水,反而更加豐厚有彈性。配上孜然和辣椒獨特的香味,味道真是沒得說。

地址:徐州青年路附近

位於少華街小巷子裡面的這家板麵店,每每從這路過都會排起長長的隊。

一天賣600碗

老闆是安徽人,今年34歲,08年在這個地方落腳,開起一家板麵店,到目前也開了將近10年。一天的話最多可以賣到600碗。

麵條細而不軟,有點像刀切面,偏硬有嚼勁,裡面還有紅燒的肉丁哦,每一口都是驚喜呢。

秘制炒的爆香的辣椒配上滿滿的白菜碎在面上,好吃不油膩!

地址:少華街拐角處。

吃過油條,也吃過雞蛋,但你吃過油條灌雞蛋嗎?剪子股的油條灌雞蛋,現在被很多人所熟知。

 32年,不曾間段 

一口麵缸,一架油鍋,一家四口,三十多年,不曾間斷。藏在剪子股裡的小攤位,是杜師傅一家四口經營的,杜師傅今年五十多了,從十八歲開始學藝,這一根油條一炸就是三十多年。

一開始杜師傅的鋪子在王陵路上,後來因為拆遷搬到了體育場,再後來就搬到了這裡。(剪子股菜市最北頭)徐州市只此一家。

油條灌雞蛋

關於杜師傅的油條灌和不灌雞蛋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灌了雞蛋的油條,外酥裡嫩,勁道的面摻和和雞蛋的軟糯,別提多香了。

灌上雞蛋後泡在杜師傅家自己熬的辣湯裡,辣湯味道厚重,回味無窮,油條掛上辣湯的濃汁兒,酥脆中又能夾雜著糯香,還冒著熱氣,滋滋作響,真是絕配!

地址:剪子股菜市最北頭

一個人、一輛手推車、一道菜、一條街,三十多年的光陰,你吃過他家的炒蝸牛嗎?

三十多年的光陰

路過博愛街,買一斤劉老二的炒蝸牛已成為徐州人三十多年來的習慣,蝸牛徐州話又叫:烏嘍牛,因店名叫炒蝸牛,下文也就都叫炒蝸牛吧,至於丁螺,是劉老二師傅近些年才做的。

當年三十露頭的壯小夥而今已走入暮年,時代變了,徐州變了,但你走到博愛街時,看到劉老二還坐在角落的老地方,賣著蝸牛和街坊說笑,這一切都沒變啊?

炒蝸牛是小吃,最好的食用環境是坐在路邊,三五好友喝著啤酒,邊聊邊吃,啤酒和夏天是絕配,而炒蝸牛是最好的下酒菜。

地址:博愛街北門入,約走100米

只賣3元一碗的米線,徐州唯一一家!他卻已經煮了25年。

只賣3元一碗的米線


老唐為了來吃的老人孩子能圖個方便,特意賣出3塊錢份的「小小碗」米線,老唐說有段時間:大家還擔心我們賺不到錢就會關門。其實只要我們能夠維持經營,絕對不會漲價的!

農民出身的老唐藏在這一隅裡,25年來堅守初心不漲價格,真誠做事笑臉迎人,不圖回報在這無時無刻變化的城市裡。不知溫暖了多少顆冰冷的心。

我拌開米線,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細滑的米線柔韌有嚼頭,油淋製作的辣椒味道香而淡,很適合調味。

地址:北區下澱基樁公司楊莊農貿市場菜市場向東200米北側公交車站臺後面

位於35中旁的店,這麼多年,人在老,物價再漲,這家店樣貌和味道卻沒有變過。

青春的味道

小屋裡,阿姨和叔叔正忙乎著,一顰一笑,那麼溫暖,從那參雜著家鄉口音的話裡你能感受到一種叫幸福的東西。20多年也是個磨合的過程。

在這裡,是青春的味道!是留戀的味道,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味道!是學生時代一起吃麵的滿足和暢快!

刀削麵是我最愛吃的,面吃起來特別的勁道,上面配著雪菜,特質的醬料,蔥花,和當年的味道一樣,沒有變過。

地址:徐州市35中旁鐵路三宿舍小區內

幾十年前,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王老爺子下午賣完串,就給路過鄰居說一聲,這樣鄰居回家傳話,老伴就把在家穿好的新鮮肉串再送來。

燒了30多年的羊肉串

王光金老人;今年已經80多歲了,幹羊肉串這門營生已三十多年他是徐州燒烤世界裡的最長者,這攤子就是人們口中常提起的最古老的燒烤攤

老爺子烤串時,雙手各握一把烤串,不停地轉圈翻面,使其受熱均勻,待烤到七八成熟後,放到面前的鐵盤子裡,撒上孜然,辣椒粉和鹽,不時地刷上一層油轉動,接著上爐烤。

肉串的肉很緊實,沒有放太多的孜然,佐料味兒不重,絲毫沒有掩蓋肉的鮮香,吃起來也不硬,有嚼勁,相對嚼勁裡面還帶點鬆軟跟滑嫩

建議烤酥、烤透,即使雞皮烤的略焦我覺得都是可以的,多撒孜然多撒辣,這樣能和之前醃製過的雞翅發生多重味道的撞擊,兩字:夠味.

地址:徐州夾河街小學正對面

24年的時間,一個辣餅,從幾毛錢變成現在的一塊五。

一塊5毛錢一個的辣餅

很多人是吃著大叔做對的辣餅長大的,在這裡能吃出回憶的味道,24年的時間,辣餅也只不過從幾毛漲到一塊五毛錢,但做辣餅的大叔卻在歲月的痕跡中長滿了白髮!

小店裡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並非與我們朝夕相處,卻又與我們有著間接的「肌膚之親」的關係。那也就是美食手藝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塑造美食,繼而服務於我們味覺敏感的舌尖。

小店是安靜的,卻又是不知疲憊的,生活匆匆,從日光耀眼到夜晚爐火暖人。剛出鍋的辣餅十分美味,又辣又脆!

地址:三中上坡!

位於湖濱一小對面的善友羊肉燴麵,大概是想家時最掛懷的店了。大學時每次回家,還在飛機上就感覺自己身上的每個毛孔都在叫囂著要吃這家拉麵。

17年老店來的都是口口相傳的熟客

它藏在居民樓裡,只裡外兩間狹小的房子,卻日日爆滿,每天早上6:30出攤,下午兩點就賣完收攤,有時候生意好,一點多去就沒了。

十七年的拉麵手藝,師傅一上手,一團再普通不過的呆呆的麵團就仿佛突然有了靈性,三下兩下就成了長長的麵條。手工拉出來的面不如機器的均勻,但卻有機器所沒有的溫度。

汪曾祺的《人間滋味》裡講,在他一生吃過的各種做法的羊肉中,手把羊肉為第一。稱它『無與倫比』。恐怕汪老是沒吃過徐州的羊肉湯、羊肉麵吧。

善友家的羊油不膩不羶,噴香開胃,鹹辣適中,平時飯量一般的小仙女在這大碗加肉吃的湯都不剩是很常見的事。

 

地址:湖濱一小對面郵政局北側小區內

營業時間:早6.30-下午2.00前(賣完即止)注意:晚上不營業!

奶奶說:這樣的景象,她坐在門口看了十幾年。

兒時的味道

儘管這麼多年生活不斷在發展,煤氣、天然氣已經普及,但他們還是在堅持用煤球,八九年代的傳統做飯方式,最傳統的才能做出最真實的美味。

奶奶說,調料,還是十幾年前的調料,簡簡單單,肉片是每天在集市上挑好、切好,拿來直接用的,香菜也是幾位阿姨精精撿撿的結果。

澆上熱騰騰的雞湯,一碗米線就出爐了

在他家吃總能吃出小時候的味道,最淳樸的味道。為何說它像兒時?湯多,肉少,米線香。不靠肉醬,不靠作料。

地址:豐儲街西入口建國小區南

這就是隱匿在花園深處的飯店入口大門了,簡單到連一個門頭,店名字都沒有! 卻不論周末還是平時都門庭若市,生意火爆。

食客就絡繹不絕

12年了,無論春夏秋冬,每天中午11點營業到2點半,下午5點到9點半,食客就一直絡繹不絕。

「我們做的菜沒有什麼花拳秀腳,漂亮擺盤,地地道道的徐州味道,就是想把最好最實惠的都給顧客。」

很多菜都是一絕,乾鍋魚尾超級受歡迎,濃稠的湯汁,端上來還茲茲冒煙,一直吃到最後都是熱的,下面鋪的一層洋蔥,和著紅亮的湯汁,滋滋在鍋裡煎著,噴香誘人!

地址:王陵路西面花壇中

這家店在默默無聞中開的28年,因為藏的深很,所以鮮為人知,卻在吃貨界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合群炸串。

吃貨界的傳奇串

有名姑娘說這家炸串就是伴隨她童年的炸串20多年,現在還帶著孩子來吃。

羊肉串那是必不可少的推薦,高溫炸制的羊肉串比靠的多出一些奇妙的感覺,高溫油炸的羊肉掛油不多,少了些考過偏澀的口感多了些肉質本身的彈嫩。


推薦他們家的炸紅薯。

地址:徐州市合群新村

這門頭已經陪伴店面二十多個年頭,裝修還是九幾年的老風格。

沒有菜單任意點

田記是一家專做幹煸菜系的小館子,以辣中帶甜,甜中略酸的口感聞名,他家的菜就是一個字:紅!紅辣椒是每一盤菜的主角,也是徐州菜的主角,就是要口味重才夠味。

想必我大徐州子民們已經吃過很多年的田記了,特色多說,只要是你能說得上來名字的幹煸菜,都能給你麻溜的端上來,這就是田記沒有菜單的隨意性,就是有任性的自信。

幹煸雞和幹煸土豆一絕!

地址:富國街笑笑涼皮十字路口往西走兩百米

紅透徐州的付姐手擀麵,卻偏偏賣得一手好燒烤!

徐州夜宵屆的扛把子

門頭上除了店名還標註了:沒有任何分店,這是唯一一家哦,小夥伴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付姐20多年前開始在慶雲橋擺攤賣面,後來有了自己的店面,搬過三回地方,燒烤是後來加的,住那附近的人估計沒有人不知道付姐。

肥瘦相間的羊肉在烤爐上噼啪作響,油水滋滋外冒,濃鬱的肉香混合著油香直衝鼻孔,看著就讓人食慾大增。

最愛手擀麵,料和湯是重中之重。手工擀出來得的面煮過不黏不糊,吃起來勁道爽滑,很有嚼頭。

地址:銅沛路99號路南

11年了,沒有門頭,沒有菜單,就這麼一家店,不管寒冬酷暑,颳風下雨,食客依舊絡繹不絕。

陳師傅蓋澆飯

老闆說,賣蓋澆飯有11年了,這十年來,一刻也沒有停歇過。其實這家店的名字是叫陳師傅蓋澆飯。

食物最初的模樣到烹飪的過程中,最後到食客的面前,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菜品的種類十分豐富,有18餘種,每天更新著不同的菜品。

雞、茄子、紅燒肉一絕,你可以在這吃,也可以帶走!

地址:老師大對面對面小巷子

2012年的3月23日CCTV9-紀錄 《行走的餐桌》用這麼一句話,拉開了這個存在古老的徐州城裡110年老屋的序幕。

店裡有6張桌子,老闆自己佔著一張長桌用來算帳,地方雖小,但生意依舊火爆。老闆說她家的做菜配方全是自家一代代傳下來的,所以不管換不換廚子,味道都是一直不會變的。

這道菜叫做風味雞,它的味道既有徐州本地人的辣,而且還有帶一點甜味,就像粵菜的甜味。

糖醋魚,也是他家的招牌,被網友們封為徐州最好吃的糖醋魚。

地址:泉山區少華街110號

一家讓人留戀,感動很多人的老店。

全徐州最便宜的炸串

奶奶家串串的價格一直沒什麼變化,素菜在兩毛、三毛左右,肉菜的價格跟市面上一樣,兩塊五三塊。

平均下來,就算你吃到飽吃到爽也不過六七塊錢。當你來到這裡,看到店裡的每一盆、每一桶的材料和串串,都是奶奶和她的兒子一串一串的手工串出來的。

每一隻串串都均勻的沾滿了辣醬與甜醬,入口的時候醬汁混合著熱乎乎的串,軟中還保留著脆,卷著烙饃,囫圇吞棗的咽下肚,甜辣的滋味從口腔一直瀰漫到胃裡,是小學時最美妙的回憶。

地址:徐州市湖濱新村

牛記米線多少年來傳奇的存在徐州米線屆,來尋覓的食客總是絡繹不絕。


不到5平米的操作間

操作間極其的小,連個下腳空都沒有,陳舊的抽屜,水池裡放著碗,不到5平米的空間擺的滿滿當當。

白白滑滑的米線在滾水裡燙上一燙,放在碗裡,鋪上一層濃鬱醇厚的肉醬、爽口的榨菜、鮮紅的辣油,用蒜蓉來提味,再澆上熱湯。

滿滿的一碗米線,散發著的不加修飾的甜香,充滿著原始味道的肉香和老湯裡各種映襯的煨料的香氣,一下子充滿了感情,發出耀眼的光芒。


地址:花巷內,解放路南邊巷口進去直走約120米

每每從這兒路過,空氣中都充斥著炸魚的香味。一種味道可以叫醒你的記憶!

炸魚手速之快

小時候爺爺抓的小魚總會在家炸制,今天居然又讓我想起了那段兒時的記憶。

看著老闆將新鮮小魚裹上麵粉,待油鍋沸至七八分將魚放入,緩緩翻滾,直至其兩面酥黃。可能這一流程每天不知要進行多少次,手速之快,嘆為觀止。

一位大叔說的他們家炸魚總能恰到好處的魚骨酥脆,外焦裡嫩,品嘗時我居然好幾次閉上眼睛,試圖找到兒時的記憶,除了味道以外,那滋滋誘人的油炸聲也在不時提醒著我。

老闆姓周,故名周記炸魚,炸好的魚色澤鮮亮,咬在口中十分酥脆,小編幹吃一口氣都可以吃好幾個。沒過多久,周叔的一鍋炸魚就買光了,又開始賣炸制第二鍋。

地址:黃河新村菜市場

蓮花蛙魚藏在蓮花小區一個居民樓裡,深深的胡同,不起眼的門頭,卻已經在徐州開了整整二十多年了。

徐州最出名的蛙魚

蛙魚,一顆顆蛙魚晶瑩剔透,吃到嘴裡Q彈軟糯,彈性十足。蛙魚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好不好吃學問全是在調料裡了。

炸串是蓮花家的絕配,根根竹籤串起不同種類的食物,油炸、上鍋、刷辣醬、撒胡椒,這種簡單的又平價的美味,讓人滿足的。

地址:師大蓮花小區內

每晚5點出攤,凌晨結束,有人奉它為徐州東區燒烤界的無冕之王。


地道的徐州燒烤

來這裡當然要先吃最經典的羊肉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是宵夜必備。晚風習習,啤酒一罐,孜然飄香,滿口肉爽,看看周圍的高樓,舒坦!

肥瘦相間的羊肉在烤爐上噼啪作響,油水滋滋外冒,濃鬱的肉香混合著油香直衝鼻孔,看著就讓人食慾大增。

地址:響山南路(紫水晶KTV向南)

黃河新村的牛肉湯絕對屬於徐州最出名的牛肉湯了!

20多年只為一碗湯

湯上是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的紅油,滿滿的鋪在上面,湯裡因為放的是麻椒,香香麻麻,比花椒更勝一籌的口感,配牛肉原湯的醇濃。

牛肉一片一片切的很薄,卻不會散爛,又很入味,吃到嘴裡有嚼勁,非常香!

喝上一口,在這寒冷的冬天裡暖心又暖胃!

地址:黃河新村小學西30米 

幾十年來,小攤子只賣菜盒子!無論春夏秋冬,每天都始終如一

菜盒

揉面、做餡兒、包餅、煎制,沒有一會兒閒著,卻也一個油盒都沒有拉下,油盒還沒出鍋,便被食客們買走了。

薄如蟬翼的外皮咯吱咯吱作響,炸焦的外皮一切開,熱氣香味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引得食客緊緊盯住這美味的菜盒。

地址:剪子股菜市最北頭(早上去)

這家沒人不知道吧,每次路過豐儲街必買的雞柳卷餅,要是哪次前面排隊的人少於10個,感覺跟中了獎似的。

念念不忘的雞柳卷餅

排隊的人多,大姐幹活也麻利。雖然名字叫雞柳卷餅,其實店裡還有裡脊、雞皮、雞排和餅的各種組合。

剛出油鍋的雞皮和裡脊肉刷上重重的辣醬,辣醬看起來紅彤彤的,其實一點也不辣,裡面大部分是芝麻和花生碎。

卷餅的雞柳是稱好再下鍋的,絕不少稱,拿著餅皮攤開塗抹甜醬、辣醬、番茄醬,加上炸得外酥裡嫩的雞柳,酥酥脆脆再配上幾葉生菜,撒點孜然,想想就流口水。

地址:豐儲街河邊

35歲的周姨下崗後就一直堅守在這裡,夏天賣蛙魚,冬天賣丸子,一幹就是17年。屋裡能看到新鮮的蘿蔔和香菜,這兩種不太招人喜愛的蔬菜在周姨的巧手下變得特別好吃!


炸丸子

與別家丸子不同的是,不管放涼多久,吃起來都是酥脆脆的,這是我在徐州吃過的最好吃的炸丸子。

地址:湖濱三十一中31中對面的小區

 大學期間喜歡沒事發個朋友圈懷念一下徐州的美食,這家板面是我提的次數最多的,以至於後來畢業時大家彼此贈言,都不忘給我說一句:「等我去徐州吃你說的那家板面哈。」

一碗板面,從下水到出鍋不過兩三分鐘,成品卻很美,沸水煮的面很勁道,熱氣騰騰的仙氣裡,是人間最樸素的食物。蓋著嫩嫩的綠色蔬菜,淋著辣椒油和黃豆,白、綠、紅、黃,色澤誘人。

 地址:蓮花小區北門斜對面(牛記米線對面)

這家藏在戶部山深巷的把子肉叫杜家把子肉,經營這家把子肉店的是一家三口,杜叔叔和馬阿姨都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兩人都是普通下崗職工。

把子肉

跟別家的把子肉和菜都是一鍋燉的不同,杜家把子肉的葷素是分開燉的,鮮嫩的腐衣加上秘制的配方,經過焐過肉的老湯一燉,味道真是絕了!

平時不太愛吃肉的我,在這裡不僅能吃下一塊把子肉,還能再吃一個獅子頭。

還有各種菜品,杜記的鯽魚可以說是一絕。

地址:戶部山黑貓南瓜蓋澆飯南巷內20米

作為土生土長的徐州姑娘,也算吃遍了大半個徐州市的板面,張叔做的板面,絕對是我2018吃過的最香的板面

板面的精華就在辣椒油中了。辣油的香氣瀰漫在整個屋子裡,站在旁邊注視的我,已經忍不住咽口水了。

一整碗的牛肉板面,麵條充分提取老湯的味道;牛肉塊燉煮的特別嫩,絲絲條條的紋理清晰可見,鮮嫩無比;還沒開動,辣椒的香氣就已經撲面而來。

辣椒的味道已經完全融入在湯裡,經過烹煮滲透到面裡,剛開始絲毫察覺不出,辣味會慢慢侵蝕你的神經,當你發覺的時候,已經是滿頭大汗!

地址:徐州新城區綠地商務城藍海 OFFICE-D 117號商鋪,徐州新城區市政府路北五十米

聯繫方式:13813295094

徐州老字號地鍋雞, 他們家的地鍋以前是在外面擺的,特別出名,好多爐子一起燒,大夏天的食客三五成群。

老字號地鍋雞

老家地鍋辣裡面帶點甜,很好吃,一般晚上過去都要等位子才行。還有幹煸菜花也超級好吃,每次都還要點上那道經典涼菜:饊子調香菜。

地址 湖北路與煤建路交叉口北120米路西

徐州美食網紅鼻祖,源自彭城社區那批早已經孩子都會打醬油的,第一批徐州網絡吃貨的推崇。

小鬍子燒烤

這一紅就是快20個年頭,他不在江湖可江湖依舊有他的傳說。

再次偶遇小鬍子其實是個偶然,還是那些肉筋,還是那些羊肝,還是那些羊板筋……還是那股屌屌的勁兒,能讓徐州資深老字號吃貨駐足,終究還是那撮小鬍子。

地址:新淮海西路幸福家園北門

一個攤餅爐,最多只能同時做4張餅,一對夫妻,一起做了近10年的時間。把雞蛋灌進餅裡不難,讓人吃了總還惦記著,那就是好手藝好味道的自帶引力了  。

雞蛋小餅

雖然攤一份兩餅一蛋餅只需2、3分鐘,但準備工作還是很有講究的,師傅一邊做一邊說:俺家做餅的面都是我跟孩子每天下午就開始準備,現和面,一直用燙麵做,為了新鮮和好口感;面不好,這餅就沒法吃了……

好吃的秘訣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鹹菜真的是夠味,又不是乾巴巴的純鹹,買的時候聽見顧客要求多加鹹菜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出鍋後,刷上少許的辣椒和自製醬料、鹹菜、生菜才算是完整的小餅雞蛋,剛出鍋的咬上一口又焦又香,往裡繼續吃是又軟又嫩的感覺。


地址:工人醫院對面匯源賓館巷口內向北200米路東側!

最近發現的這家涼皮店實力擔當,店面不大也沒有什麼顏值,連堂食都要借用隔壁漢堡店的地方,卻引得眾吃貨去排隊打卡,有的食客來到一買就是5份。


味道一絕

每天就準備個100多張皮,限量供應,手工製作的涼皮薄透晶瑩,麵筋和黃瓜在碗底打了底,夾起來香味馬上就飄出來了!

卷皮也是一絕!薄薄的麵皮卷上爽口的黃瓜、足量的花生碎、金黃的麵筋、紅色的辣椒,碰撞出豐富的味道,一個下肚,整個世界都涼爽下來。

很早就聽說過,豐儲街菜市有一位西部牛仔打扮的賣烤肉筋的大叔,今天終於得以一見。

食材足夠新鮮

豐儲街西頭路南,沿奎河邊,看到老闆正在大口嚼著自家的烤肉筋。一問才知道,剛才有位小朋友要了兩串肉筋,兩串鐵籤子在烤爐上固定不住,容易烤糊,乾脆多烤一串自己吃。老闆可以坦蕩蕩地吃自家東西,其食材多半不會有問題。

上烤爐前的牛肉僅經過清洗和切塊這兩道工序,敢於以未經醃製的本來面目示人,想必老闆對於食材新鮮程度足夠自信。

鹽、孜然、辣椒都是後撒上去的,烤的火候很好,大呼的辣椒,吱吱冒油還帶著焦香。

地址:豐儲街菜市場

位於西苑的五姐涼皮,門面不大,但味道讓人難忘,店裡桌子不多,但基本上沒有空著的時候,很多都是回頭客,吃過一次就成了忠實粉絲。

歷久彌香

這麼些年過去了,五姐變成了五姨,唯有味道在歲月的流逝中歷久彌香。

涼麵的面是很勁道的那種,吃在嘴裡滑溜溜,感覺有點像炒麵那種面,黃瓜絲墊底,帶著花生碎,淋上一勺辣椒油,解膩又爽口!酸甜口味的調汁,吃完讓人感覺意猶未盡!

一張桌子,一把凳子,一輛三輪車,一開就是30多年!

徐州最早的一批炸串

30個年頭,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管寒風秋日,老嬤嬤每日拉個老式的三輪車,在這兒擺上,小巷子裡面的小桌子、小凳子也早已破舊不堪。老嬤嬤臉上的皺紋也印證著30多年的艱苦生涯!

肉串一下鍋便劈啪作響,在油鍋裡翻滾,香味撲鼻而來。用高溫熱油快炸出來的羊肉串,反倒因為掛油不多而不覺油膩。也可以卷上餅吃!


徐州的美食飽含個性,一位網友說:「老太太特別口,但是串好吃沒得說!」那鍋上的油煙是一家店的命脈,醬料是這家店的靈魂。如果你抱著優雅的心態來,那我勸你你大可不必來!

地址:宣武格林豪泰東隔壁巷口

一個安徽莊稼漢,在徐州一住就是16年,一門做餅的手藝,在異鄉養活了一家五口人。

沉澱16年的酥餅

這家黃橋燒餅在我心中已完全是甜點般的可愛存在。餅的本身是厚的,但這種厚是由千層的薄層積累起來的,千層的薄面就是千層的心意,每咬下一層薄脆都是甜上心頭的享受。

黃橋酥餅有甜、鹹兩種口味,而我從小就喜歡吃甜食,況且我還一直把這家酥餅店當成甜品鋪子,在有了前面的薄、脆、香,若最後入口的滋味甜上心頭,那對於口腹自然是一種美意。

地址:豐儲街菜市場沿河向北走100米

還沒開門,就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

絕不僅有的味道

老闆說,熟食店是從爺爺傳下來,祖輩三代足足賣了二十四個年頭。毛家熟食的成功秘訣:選材上用上好豬肉,是決定菜品的關鍵。足斤足兩是必須的。

正是因為20多年年來只做熟食,虔心經營一家店,才有今天絕無僅有的味道。

他家的豬肉都是親自去豬場選豬,活豬現殺,甚至豬毛都要一點一點燙掉。每一塊兒都要會保證乾乾淨淨,讓新客熟客都吃著放心。

地址:徐州市夾河街一中旁

經營這家店的是一對徐州的青年夫婦,店主王師傅雖是咱們徐州本地人,但是手藝確是地道的湖北正宗鍋盔的手藝。

湖北正宗鍋盔

為此,王師傅特意去了外地拜師學藝,才把這個美味帶到了徐州。

如果讓我描述鍋盔,他就是一個長得很像燒餅的大餅,像歸像,但這餅裡可是大有內容,不同的餡子,不同的味道。

剛做好的大餅,那是又薄又脆,肉陷已經完全融合與面裡。買了可要趁熱吃,涼了就不脆了。

地址:老礦大(文昌校區)西門處

一個小推車,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屋,每天6點出攤,晚上8點結束,十年間,在這座城市上演著春實秋華。

煎餅果子

小編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徐州人,很敏銳的聽到咱大徐州熟悉的鄉音,看到最質樸的徐州美食——煎餅果子

焦黃的薄脆和翠綠的香脆,咬上一口,別提多香了。

地址:風華園南門直走,華悅超市旁

這家店有一個唯一缺點,就是油有些大,但換句話說,只要把油控一控,這家大餅堪稱完美!每份餅都是當場製作,絕無做好的涼餅再回鍋加熱一說。


現做現吃

大餅放入油鍋裡煎制,油香四溢,這是大餅香氣靈魂所在,但如果覺得油太多,就讓店家把油控制一下。

卷上店家特製的小菜,海帶絲、豆腐皮、土豆等等,每次老闆都會給卷的特別多,葷菜有培根、燻肉、香腸等,大餅的價格根據葷菜的不同而不同,五到十元不等。

地址:豐儲街菜市最西頭沿河處。

西安路米線店面整體環境不大,遠遠的望過去和普通的小吃店無異,並不很起眼,但它,卻陪伴了一代徐州人的成長。


一碗米線闖蕩30年

他們家選用的是優質東北大米為原料手作的米線,穎姐說,自己小孩從小吃到大,絕對不會放任何添加劑。

白白滑滑的米線在滾水裡燙上一燙,放在碗裡,鋪上一層紮實的肉粒、爽口的榨菜、鮮紅的辣油,香菜提味,再澆上滾燙的骨湯。


紅綠相間的一碗的米線,做法簡單,沒有太多花枝招展的東西,多的是一份淳樸的老湯老味。

地址:西安南路電視塔斜對面


王陵路上開了20多年的砂鍋店,老闆說來的大多都是回頭客,前後兩大間房都坐滿了

開了20多年的砂鍋店


點了藕夾、排骨和青菜丸子,都是店裡特色菜,熱氣騰騰的,配著一碗米飯吃很溫暖。

兩個人點了三個鍋,吃得乾乾淨淨。

地址:王陵路東頭


聯合米線對面的店,很多網友推薦這家烤餅特別好吃,如果買烤餅的話在窗口等待就可以了。

米線配烤餅

買一個烤餅,再喝一碗米線,簡直完美~

地址:復興南路鐵路醫院鐵路遊泳館南隔壁

一直被安利的一家店。菜品很多,很徐州。

燒餅雞

這家燒餅一直被同事安利,第一次吃,味道真的很驚豔!

@是肉凡啊 

最愛雞裡面的燒餅,脆脆的。


地址:戶部山步行街淮海農商銀行南邊989菸酒店的巷口裡。

話說魏記火燒可是統領了徐州火燒的半壁江山,老徐州人愛吃火燒,早晨火燒配豆腦,中午火燒配米線,晚上吃燒烤還要帶個火燒,是徐州人的國民小吃。


外酥裡嫩

做火燒的爐具很簡單,爐子上面是煎油餅用的鐵板,下面是作為烤箱用的爐火。這種小吃兼具油煎的香味和碳烤的酥香。

裡面再夾上一個油煎荷包蛋,外酥裡嫩,那味道真是槓槓滴!

地址:戶部山剪子股(離牛記米線不遠)


不知何時,新區師範的旁邊開了一家特別好吃的肉夾饃店,從此就成了吃貨的目標每天排著一條條長隊,甚是壯觀。地方雖說是遠了點但是很多吃貨仍是會循著地址來此解饞。


網紅肉夾饃

這家可算是徐州網紅肉夾饃了,來的時候就排著長長的隊伍,甚是壯觀,地方雖說是遠了點但是很多吃貨仍是會循著地址來此解饞,看看滿滿的一大鍋肉就讓人流口水。

表皮微微焦色的燒餅香脆,夾上剁碎的臘汁肉,吃起來肥而不膩,滿口留香。

地址:銅山新區師範大學泉山校區師大泊客街裡清泉浴池旁邊

李記藕粉是湖濱的老字號了,就在老徐州麵館、老奶奶串串香一條路上!之前在小廣場的李記。

藕粉

蛙魚、涼皮,沓烙饃...小店裡做的全都是徐州味的小吃。小編最喜歡喝他家的藕粉。

藕粉熱氣騰騰,上面放著香甜糯口的紅豆,香香的花生碎,酸甜的葡萄乾和山楂糕粒,喝到嘴裡,真是欲罷不能啊!

地址:湖濱31中對面小區一直走,到大門右邊。

作為徐州火燒的代表,郭叔叔兩口子應該算是黃河新村的網紅了,從凌晨到黑夜,每天500多個火燒,十七八年的堅持。

十七八年的堅持

沒有精心設計的招牌和裝潢,簡單到只擺了一平米左右的早餐檯來「打發」前來排隊的食客,但那份舊時香氣仍然喚醒了一代代的老徐州和新徐州。

郭記的火燒一般是盛在小筐裡,旁邊配著一沓薄薄的淡黃色草紙。一定要趁熱把酥脆的火燒咬到嘴裡,肉香、面香,加上草紙的清香,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地址:黃河新村菜市場

這家炒麵是十分的不起眼藏在小巷子裡,也是家十年老店,遙想當年每在女人街逛街,逛完就想吃一碗他們家熱氣騰騰的炒麵!

全徐州最好吃的炒麵

店面不大卻整潔乾淨,店內卻坐滿了食客,還有不少人在門口等著打包外帶,小生意每天都是這麼爆滿。

那醬油染成金黃的麵條伴著大把的青菜和豆芽,爽口而不膩。

地址:市中心少華街小學對面

---後記---

我們在追尋的是什麼,錯過的美食,離你而去的人,或許是不願承認的遺憾。生活就是這樣,我們終其一生追尋的,其實不過是一筷一碗裡冷暖感動

他們或許沒有名字,躲在隱蔽角落,但他們卻享受著萬人追捧無上光榮。

他們或許曾經顯赫,只不過在時光荏苒中破敗然而味道永存。

他們環境簡陋,甚至破敗。然而他們卻用個性和味道呈現著徐州這個城市最隱秘的生活。

嗨,我是本篇作者蓓蓓

95後單身狗,安排一下

來愛徐州鮮肉粉絲群

我們一起來探討徐州的吃喝玩樂吧

相關焦點

  • 南寧這20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卻比比皆是!因為它夠舊、夠破、夠味!
    南寧遍地都是餐廳從裝修到菜品上花樣百出吸引著各路吃貨的眼球但有一些小店在裝修上毫不講究每天依舊客似雲來甚至還有人專門開著豪車來吃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不以裝修為噱頭但以美味得人心的「破」店吧這家店已經開了很久了,一直沒有店名店開在地委大院老闆自家的陽臺很早就有人去排隊了,想吃要早點起床哦
  • 盤點石家莊最「破」的20家店,開豪車的人卻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夠小、夠破、夠味!
    而對於吃貨而言店不在破,好味就行!今天小編借著情人節向味道表白送上石家莊超火的20家破店大金鍊子開豪車都不在話下關鍵是味道一流……店裡的菜按照老家口味烹調,不出幾日就要來此處殺饞。小店,開在即將拆遷的老街邊,破爛掉色的門頭埋進一片蕭條,但從來不缺少川牌豪車來此就餐。
  • 長沙這21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它夠舊、夠破、夠味!
    鐵板鵝肉是店裡最火爆的菜,一定要點,話說鵝肉做不好會特別柴,但是他們家的鐵板鵝真是嫩到沒朋友,鮮鮮辣辣的特別下飯,吃一口就停不下來。美味鱸魚更是整個鱸魚全部剃骨 一根刺都沒有!吃的毫無壓力,沾上醬汁特別好吃!
  • 北京這15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卻比比皆是!因為它夠舊、夠破...
    這些 「破」店 裡面的味道卻讓人吃一口就難以忘懷……這些店或許沒有 氣派的招牌豪華的裝修、高大上的環境也許平常路過你看都不會看一眼……但就是這些「破」店裡面的味道卻讓人吃一口就難以忘懷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的價格也是相當親民,在物價橫飛的今天,這樣一份小碗羊雜湯十幾塊錢,大碗的才二十塊錢,保證能夠吃到爽!!
  • 美食‖虹口的這些店夠舊、夠破、夠味,你卻會喜歡
    原標題:美食‖虹口的這些店夠舊、夠破、夠味,你卻會喜歡  據樂遊上海,好吃不怕巷子深!這些店或許沒有氣派的招牌,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高大上環境,也許平常路過你看都不會看一眼……但就是這些「破」店,裡面的味道,卻讓人吃一口就難以忘懷!!  1.
  • 石家莊這30家「破店」,無數開豪車的人都排隊去吃!因為它夠舊、夠破、夠味!
    圖片來源網絡這是一家開了至少20年的夫妻老店,在石家莊基本上家喻戶曉。小店最早在工農路,現在搬到了新石北路,縱然店裡有一本菜譜,但炒餅才是這裡的主角,吃客們開著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只為能吃上他家一份炒餅!
  • 民富園夜市,徐州夜市界最後的倔強
    有家掛著各式手機殼,打著手機貼膜招牌的。小哥的貼膜技術那叫一個強,什麼型號的手機都能貼!徐州好吃到爆的炸串神店,一吃就是20年!每一家都是記憶的味道傳承八十年的老味飠它 湯就在復興南路的一家小店裡,這是老徐州人鄉愁的滋味
  • 夠味!石家莊這幾家飯館,雖然夠「破」,門口豪車卻常見!
    四川老家的家常味,油大、捨得放辣、超下飯,基本是很多熟客的另一種褒獎。 菜市場大棚裡開了20年的燒烤,只有到了夏天才會出攤。店裡最好吃的要數烤豬脆骨、小腰花,其他店不能比,吃一次包你常惦記。
  • 百萬豪車才能進的洗車店,洗一次車價錢都夠買一輛車了,真的貴
    今日話題:百萬豪車才能進的洗車店,洗一次車價錢都夠買一輛車了,真的貴說起杜拜,大家會用什麼詞形容它?油田大國?土豪一大群?反正就是有錢不用小編說,大家也都知道,比起杜拜的高調奢華,阿布達比的低調奢侈更吸引土豪,這不,有一位小哥洗個車都能跑到阿布達比去,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阿布達比的豪華洗車店是什麼樣子的?
  • 探店招募│暖冬尋歡不單調!來感受舌尖與越南美味的激情碰撞吧!
    五顏六色的會安古城彩燈形似舢板船的卡座陽光透過全景落地窗灑進店裡仿佛讓人置身於異域風情的越南活動時間:2016年12月8日(周四)中午11:30-14:00招募人數:6人集合時間:12月8日(周四)中午11:30
  • 金壇這15家「破店」,開著豪車去的人比比皆是!
    店在三峽烤魚旁邊。每次去都坐得擠擠挨挨。隨便吃了一塊雞,竟然覺得還不錯。有在深圳第一次嘗椰子雞的口感。雞肉不柴,皮滑肉緊。大瓷缸裡的調料應該有醋也有點甜甜的糖味,不會讓人覺得太厚重。老闆說店開了有5年了,在常州還有兩家。每天的食材都是自己去菜市場買的,他家有各種蔬菜,肉串、腰子、掌中寶、金針菇.
  • 重慶這幾家"破店",很多開豪車的人也要剎一腳,排隊排起丈多遠
    重慶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有些餐飲館子又破又舊,排隊的人還多得不得了!就是這些「破破爛爛」的店,卻藏著驚人的美味,讓人吃一口就淪陷。耙牛遊這個深藏在建設廠家屬區的美食,是地地道道的重慶口味,典型的江湖館子,能找到這個地方的好吃狗都是真愛!
  • 廣州這7家傳統餅店,開著豪車去的人卻比比皆是,目測要被擠爆了!
    廣州很多家經典餅店走過路過聞到新鮮出爐的甜品雙腳不自覺地就繞過去了下面的餅店吃過一家就是地道的吃貨曝光後目測要擠爆了...開了很多年的老字號,不起眼的店面略顯小,但是店裡的點心種類卻一點都少,甚至都裝不下擺到外面去...
  • 店破又難找!杭州這10家神級蒼蠅小館,開著豪車去的人卻比比皆是!
    來這裡的食客,很多都是衝著他們家的雞來,幾乎每一桌都有點白切雞這道菜。店鋪地址:上城區衢江路20號營業時間:10:00—20:00①老校區裡的小破店,良心經營,飯點人巨多②牛肉的各個部位都被做的超好吃推薦菜品:腸包腸
  • 徐州吃貨老炮最關心的事兒:老店拆遷指南
    推薦指數:★★★★原地址:少華街路口新地址::少華街西街原本開在少華街拐角的勸君上當,上當一回砂鍋店,就算沒去吃過,路過肯定也會注意到他們家搞怪的店名。食物是可以吃下的鄉愁,慶幸的是,還有人在堅守,還好他們還在。你小時候喜歡的那家店,現在還在嗎?之前的記憶,停留在哪一年?在評論裡和我們一起懷念~
  • 伏羊節想吃最正宗羊肉,這些店就夠了!徐州人排斷腿也要死命往裡擠
    在老徐州人的心中,如果要品嘗地道的徐州味羊肉,毛家絕對是個首選,經常有人專程開車大老遠跑去就為吃那一口,二十年的傳承,不變的是品質,許多新客吃成了回頭客,他們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情懷和回憶。在我的印象裡,這家店跟那些開在老房子破牆破瓦的羊肉館比,算是寬敞明亮,有門頭有臉面,更重要的是味道也一如既往地保留了徐州羊肉做法的特色。
  • 濟南,夠味
    因為夠味兒?夠油?老師兒你可能弄錯了濟南菜好吃在——濃鬱多樣的 醬 !對濟南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醬對於濟南人來說是一種家的味道大蔥蘸醬、蘿蔔蘸醬、黃瓜蘸醬……萬物皆可蘸醬那壇奶奶醃的醬菜不知道還能再吃幾個冬天
  • 古法羊腩煲 炭爐最夠味
    原標題:古法羊腩煲 炭爐最夠味還記得,那些年「踎」街邊打羊腩煲的時光嗎?瞧著炭火在爐子裡亂跳亂躥,打煲就要這麼「原始」才過癮。
  • 一群破不了案的刑警,居然把炸雞店開的火爆,出乎意料
    電影在上映前早已聽聞本片超越《與神同行》,成為在韓第二快破千萬觀影的本土電影,實際看完晚場的特映後,個人也終於能理解為何韓國能賣的如此誇張,因為真的太好笑了。整部片讓我從頭笑到尾,縱然說第三幕的動作戲有些稍嫌冗長,動作戲的剪接也有些凌亂,但整部片的表現可說是瑕不掩瑜,韓國近年來最爆笑的警匪喜劇無誤,進去看保證會笑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