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了,想吃豆腐丸子,懶得自己炸,去飯店點過,到市場買過,但都不合口味,大都麵粉多豆腐少,吃著艮,達不到外焦裡嫩的效果。看來雄縣傳統風味的的炸豆腐丸子還真得講究講究,以留住這豆腐丸子的精髓,確保味道、口感都正宗。
雄縣傳統豆腐丸子必須用本地滷水豆腐,這主要食材可馬虎不得,必須正宗,就如同正宗龍井茶必須是產於西湖龍井村方圓多大範圍內的茶樹一樣。
炸制時,先在豆腐上加食鹽、花椒麵、蔥末、麵粉、雞蛋、香油,然後用手抓爛,抓得越爛越好,以見不到塊狀物(成糊狀)為宜。麵粉要少加。加麵粉一是為了起到「黏合劑」的作用,使豆腐抱團,二是為了炸好後外皮更有質感、更酥脆。一般平時買的幾塊豆腐加二三兩麵粉即可,以把抓成糊狀的豆腐從手掌的虎口擠出,不散、成團兒即可。
麵粉加多了,炸出的丸子外皮艮而不酥,也影響內裡豆腐的滑嫩,口感發散,有嚼渣滓的感覺。雞蛋也不必多放,幾塊豆腐,可放一枚雞蛋,加雞蛋一是起黏合作用,一是可以使丸子的皮更酥脆,還可以增加豆腐的滑嫩感。香油只需少許,提香而已。如果為了丸子炸出來光滑好看,可不放蔥末,但沒有蔥香的豆腐丸子,味道可能會差一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烹調亦然。
炸丸子的油燒至大約七成熱即可把丸子一個個下鍋,或者試著丸子下鍋後能快速飄起即可。剛下鍋的丸子不要馬上攪動,否則容易把丸子攪散,成了炸豆腐渣。等丸子炸得有了硬皮,定了型,再慢慢把粘連的分開。丸子炸至淺黃色即可撈出食用了,個個外焦裡嫩。
如果想吃特酥脆的丸子,可以把丸子晾一會,再復炸,丸子皮香脆無比,再蘸些自己喜歡的蘸料,嘿,脆、香、軟、嫩,享受!如果是想吃幹炸丸子,備料時,可在豆腐裡加入粉條。將粉條焯軟焯透,剁爛,加入食材中即可。加入粉條的豆腐丸子外形不好看,不圓且有許多粉條冒出,而正是這冒出來的粉條,一炸之後,更加酥脆,豐富了丸子香脆的口感,是幹炸丸子的「神來之筆」,丸子也不可貌相啊。
豆腐丸子除了幹吃,傳統菜餚中還有兩種經典的吃法,一個是焦溜,一個是做湯。做這兩道菜之前都得把豆腐丸子進行復炸,而且炸的火候得稍微大一點,炸得皮焦脆且稍厚,做出菜和湯來,能較長時間保持酥脆而不易面嘟,即使口味刁鑽的食客,也能認同這口感。如果做丸子湯用,那丸子最好做得小一點,一個個靈巧的小丸子漂浮在酸鹹爽滑的湯汁上,再點綴上幾片菠菜類的綠葉,焦黃溜圓,秀迷、好看,這才像湯,喝起來酸香可口。喜歡的話,再稍微彈上些胡椒粉,口味會更豐富,酸、辣、鹹、香、脆、嫩,真有隻想喝湯不羨仙的衝動了。
豆腐丸子是雄縣傳統素燴餅的標配,沒有加豆腐丸子的素燴餅是不完整不正宗的。
豆腐丸子之於雄縣人,是一種紮根在內心的美食記憶,以前一般只在過年過節、紅白喜事的宴席或者下館子時才可以吃到,吃一次真的好解饞呀。
【作者簡介】周永戰,雄安新區雄縣人,現在法院從事文字工作。喜藏書,也喜讀書,部分散文篇目收錄《雄安溫夢錄》,13931378578(微信同步),雄媒社創作團隊成員。
雄媒社原創文章,雄新社首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稿郵箱:1702786888@qq.com 雄新社歡迎下列稿件:新聞評論、事件剖析、風土人情、鄉村傳說故事等。讚賞直達作者微信帳戶,作品將在雄新社、雄媒社及各大網站全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