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今年將培訓高素質農民3萬人,著力構建覆蓋廣泛、層次多樣、類型豐富的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重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了加快實現高素質農民培育提質增效,大同市政府出臺《大同市今冬明春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培訓實施方案》,明確全市培訓高素質農民3萬人,其中高素質帶頭人500人、經營管理型農民0.95萬人、生產技能型農民2萬人;考核頒證2.85萬人以上,認定頒證1萬人,推薦測評頒證200人,年內頒證總數達到3.87萬人。
據悉,此次培訓以65周歲以下,從事或有意願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農業從業人員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為重點,主要開展高素質帶頭人、經營管理型農民、生產技能型農民三類培訓。培訓堅持精準培訓、因需施教、注重實效,結合當地主導產業、特優產業開展區域特色培訓,加強農業產業就業針對性培訓,科學設置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重點圍繞玉米、雜糧、黃花、黃芪、草牧業、設施蔬菜、中藥材、杏果等特色產業,適度規模種養技術、智慧農機、綠色生產等技術體系,品牌打造、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及外出務工實用技術等開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