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保險擬增資1.5億元,河南地產商正商集團旗下公司認購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去年迎來新股東的長安保險推出一項增資計劃。

12月15日,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保險)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8日召開第七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將註冊資本從325154萬元增至340154萬元的議案。本次新增股東一家,為河南正陽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陽建設),該公司認購15000萬元,增資後股權佔比為4.41%。

正陽建設為河南知名地產開放商正商集團旗下公司,成立於2003年。正陽建設官網顯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該公司現已成為一家融合建築工程施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設計、施工技術研究、裝配式建築研發生產施工為一體的河南省建築業骨幹企業,年生產(施工)能力在60億元以上,註冊資本50億元,目前有116個一級建造師和26個高級工程師。

若此次增資獲批,長安保險的股東數量將達到17家。不過,安徽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蚌埠高投)兩家股東仍佔主導地位,分別持股30.28%、17.64%。另外有3家股東持股比例8%左右,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5%。

2019年8月,銀保監會正式批覆長安保險的增資事項,同意該公司增加註冊資本163000萬元。此次增資全部由兩家新股東認購,地方AMC機構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投成為長安保險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持股31.68%、18.45%,兩者合計持股超過50%。今年2月,長安保險將註冊地從北京市遷至安徽省蚌埠市。

在此之前,長安保險曾因償付能力嚴重不足,被銀保監會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包括停止接受部分新業務、停止增設分支機構、高管限薪等。雖然國厚資產等新股東使得長安保險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得以化解,但長安保險後續的資本金消耗仍然較快。

長安保險2020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8.87%、157.74%,均較今年二季度末的91.82%、183.64%有不小的下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長安保險擬引入新股東增資1.5億
    12月15日,長安保險發布變更註冊資本公告,擬增資擴股募集資本金1.5億元,每股定價為1.0元。本次增資方為一家新股東,即河南正陽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正陽)認購1.5億元,增資後股權佔比4.41%。完成後,公司註冊資本將從目前的325154萬元增至340154萬元。
  • 長安責任保險1.5億擬引新股東河南正陽建設 持股比例4.41%
    12月17日,長安責任保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變更註冊資本公告,長安責任保險擬引進新股東河南正陽建設工程集團,向其增資1.5億元,佔比4.41%。增資完成後,長安責任保險註冊資本由32.51億元增至34億元。
  • 江淮旗下汽車金融公司瑞福德增資至20億元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公開資料顯示,瑞福德成立於2013年1月25日,由桑坦德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各自持股50%共同成立。同時,瑞福德初期資本5億元,股東雙方各派任命3名董事,由桑坦德銀行負責管理及技術,江淮汽車提供本地化服務。
  • 正商集團拆分旗下物業公司謀上市,欲左右手聯動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在今年8月份,正商集團剛剛完成旗下上市平臺正商實業(HK:00185)配售新股計劃之後,近期,其又拆分旗下物業公司河南興業物聯網管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興業物聯」)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遞交了IPO招股書。這家被業界稱之為「蟻型」的物業公司,2018年總營收僅為1.31億元,推動其上市,正商集團究竟打著什麼算盤?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6.9)中國中鐵擬未來在長春投資逾1000億元
    1000億元國泰航空(00293)建議實施資本重組計劃集資390億港元太古股份公司A(00019):支持國泰航空資本重組及擬53億港元認購股份中國國航(00753):預計相關附屬擬斥資35.14億港元認購國泰航空(00293)供股股份上海醫藥
  • 中國太保(02601)擬對太保安聯健康保險以貨幣方式增資7.71億元
    公告 中國太保(02601)擬對太保安聯健康保險以貨幣方式增資7.71億元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太保(02601)公告,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
  • 東港股份:東港瑞宏擬引入螞蟻集團旗下上海雲鑫實施增資擴股
    12 月 2日,東港股份(002117)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東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東港瑞宏」)擬引入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雲鑫」)實施增資擴股。
  • 解碼海航集團保險圖譜 旗下新光海航二季度償付能力墊底
    其中,海航資本認購股份17500萬股,持股比例12.5%,認購金額為87500萬元;海航酒店認購股份10000萬股,持股比例7.14%,認購金額50000 萬元。海航系合計持股19.64%,合計為第二大股東;特華投資持股20%,為第一大股東。  這一方案最終於2011年5月經保監會批准,華安財險註冊資本完成了由9億元到14億元的變更。
  • 鴻商集團、寧德時代保險之路正式開啟 中法人壽28億元增資引戰獲批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潘婷)訊,12月18日,銀保監會官網消息,批准中法人壽增資2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30億元;批准中法人壽進行股權轉讓,新引入股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貴州貴星,法國人壽和人濟九鼎則退出股東席位。
  • 太平財險11億元增資獲批 今年通過關聯交易認購6項信託計劃
    來源:華夏時報太平財險11億元增資獲批 今年通過關聯交易認購6項信託計劃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近日,銀保監會核准太平財險增加註冊資本金11億元,註冊資本金由50.7億元變更為61.7億元元。值得注意的是,太平財險的淨現金流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為負數,且流出數額較大,第三季度淨流出5.53億元,第二季度淨流出達到13.15億元。另外,該公司今年 3 季度 3 個月以內的綜合流動比例為 80.19%,1 年以內的綜合流動比例為 49.28%,一年以上的綜合流動比例為 280.92%。
  • 長安責任保險獨家回應:監管問詢事宜已轉所涉股東當三日內回復
    股權問題由來已久  在問詢函中,銀保監會表示,有公眾近期反映長安責任保險在增資擴股中,長安擔保認購新增1.4億股股份的資金來源並非自有資金,並且與長安責任保險的另一股東泰山金建存在關聯關係。對此,銀保監會要求長安擔保說明於2012年4月份認購長安責任保險1.4億股的資金是否為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並提供詳細資金來源說明及出資前(包括出資當月)銀行帳戶對帳單等證明材料。
  • 股權代持亂象叢生 長安保險大股東遭問詢
    5月9日,銀保監會向長安保險第一大股東長安擔保下發問詢函,就此前長安保險增資一事,說明認購資金是否為自有資金,又是否與泰山金建存在關聯關係出具說明,於5月15日前書面報送銀保監會。  2012年3月,泰山金建與天津中方榮信籤署協議,為後者代持長安保險1.5億股股份。至今年1月,泰山金建此前認購的1.05億股,因為資金來源違反規定,被銀保監會撤銷行政許可。
  • 12月1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愛爾眼科擬收購大理華山眼科醫院70%股權
    滙豐祥光伏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黨彥寶,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博匯紙業:終止購買宿舍樓博匯紙業(600966)公告,公司原本擬以評估值1.62億元向博匯集團購買部分專家公寓、員工宿舍。考慮到公司未來戰略發展規劃和業務擴展的資金需求,經雙方協商,決定終止上述尚未實施的關聯交易。
  • 安聯控股擬增資12億元,註冊資本金將變更為39.18億元
    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於12月21日披露稱將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無新增股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或稱「安聯控股」)是安聯保險集團獨資子公司。對於增資後的計劃,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暫無其他信息披露。
  • 2020保險股權轉讓降速賽
    償付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到了中法人壽的業務,公司只能向大股東借錢度日。然而近日中法人壽的一則公告表示,公司的苦日子似乎就要熬出頭了。 中法人壽多年來的謀求的增資計劃終於有了眉目。此次公司擬引進寧德時代、青山控股、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若增資方案獲批,增資後註冊資本躍升至30億元。而法國國家人壽、北京人濟九鼎兩家老股東則將退出。
  • 安聯中國擬增資12億元 安聯集團仍為唯一股東
    安聯中國擬增資12億元 安聯集團仍為唯一股東 出處:
  • [公告]伊利股份:關於認購YogurtHolding(Cayman)Limited部分增資的...
    投資金額:14億元人民幣等值的美元 一、對外投資概述 (一)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分別於2015年4月25日,發布了《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與投資者籤署有關內蒙古伊利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增資協議等交易文件的公告》,於2016年1月6日發布了《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轉讓子公司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公告
  • 擬增資7.5億元引入新股東 新光海航人壽要滿血復活了
    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得到核准,屆時新光海航人壽的註冊資本將由5億元上升到12.5億元,股東數量也將從當前的兩家上升到6家。
  • 「抱團」入主新光海航人壽 地產商轉型標配保險牌照?
    來源:上海證券報昨日,多家地產商聯手接盤一家保險公司股權的消息引發金融圈關注。雖然地產商早就「戀上」保險,但以往恆大、萬達、復星、泛海等地產大佬們多數選擇單打獨鬥,「抱團」拿下保險牌照的並不多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抱團」現象更能說明地產商轉型需求迫切,並對保險公司的反哺效應充滿期待。海航退出地產商「抱團」接盤新光海航人壽於2009年由新光人壽與海航集團分別出資2.5億元設立。背靠「大樹」讓成立之初的新光海航人壽發展比較順利。
  • 長安保險迷局:內部人稱很多公司高層不懂保險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2014年1月13日,長安保險原法定代表人、總裁,現任副董事長劉智涉嫌合同詐騙被公安部門網上通緝,涉案金額為1.78億元。2013年11月28日之後,劉智便失去聯繫。立案單位是天津經偵總隊。     經濟觀察報經過調查發現,該案為長安保險增資擴股引發的代持糾紛,但,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上述涉案一事發生後,長安保險近年來積蓄的股東矛盾進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