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童話不僅是為孩子寫的,也是為成人寫的

2021-01-08 騰訊網

童話是我從童年到現在最喜歡的題材,安徒生的童話是最感人的題材之一。

隨著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安徒生的童話不僅是為孩子寫的,也為成人寫的。

安徒生曾經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用我所有的感情和思想來寫童話,但同時我也沒有忘記成年人。當我為孩子們寫故事的時候,我總是記得他們的父母會聽的,所以我必須為他們寫些東西來思考。

在《海的女兒》中,我們知道人的尊嚴在於擁有一個善良而可愛的靈魂。

在皇帝的新衣中,我們可以看到炎症的醜陋和人性的支配,以及童年的真實。

在《火柴女》中,現實的絕望和對未來的期待都被揭示出來。

大多數兒童和成人都知道這些童話故事,它們大多是在安徒生的前半生創作的。

在《安徒生童話序》(插圖版)(北京燕山出版社)中,提到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40歲以前創作的童話充滿了浪漫主義和「兒童故事」。40歲到47歲的童話開始更直接地描述現實,展示了賣火柴的女孩們貧窮和痛苦的生活場景。47歲以後,他的童話變成了低沉憂鬱的「故事」。雖然他們仍然保留著童話的美麗幻想,但他們通常更現實。這也更加悲觀。

安徒生的童年經歷貧瘠,成年後的自卑和孤獨,使他後期的寫作風格趨於消沉是很自然的。

在他創作的後期,有一個童話故事,我小時候讀過,但當時我聽不懂,但強烈的畫面感始終清晰地留在記憶中。所以每隔幾年我就會把它翻出來再看一遍。每次我讀到它,我都有不同的感覺。直到最近,我才重讀這個故事,我終於理解了主人公的感受,最後我可以確認,這種強烈的情緒是安徒生對自己生活的評論。

安徒生童話的名字是《柳樹下的夢》。

1。永遠美麗的家鄉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讀到了柳樹下的夢,但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但我記得兒時的天堂「奎格鎮」用詞描述的很深,而且它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童話故事發生在一個小花園裡,一對年輕的梅子和竹馬陪伴著。

小諾德和小約翰尼從小就喜歡在柳樹下玩耍。它們是不可分割的。父母都是窮人。

安徒生用柔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個小鎮的景色。很明顯,一切都很平常,但到處都很可愛。公園裡的老柳樹比他作品中的其他柳樹漂亮得多。兩個孩子總是坐在樹下,青梅竹馬,他們沒有猜到。

不幸的是,曾經是一個真誠的伴侶,因為他們的家庭和環境已經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在成長過程中,無論他多麼努力地嘗試、尋找和追求,克努德始終只是一個普通的鞋匠,離約翰尼越來越遠,約翰尼成為了一個美麗而高貴的歌劇明星。

當他克服了自己的自卑,絕望地向約翰尼表達了自己的感情時,他深愛了一輩子的女孩終於選擇了忘記她的清白,拒絕了他的迷戀。

在被拒絕後,克努德選擇了流浪,貧窮迫使他生存,自卑摧毀了他的信仰。

最後,克努特的痛苦和絕望在異國他鄉的一棵柳樹上結束了。柳樹讓他覺得自己回到了故鄉。」他在黑暗中感到柳樹垂在他身上。這棵樹就像一位威嚴的老人,一位「柳樹之父」,把他疲憊的兒子抱在懷裡,送他回到丹麥的祖國,那裡有廣闊的白色海岸,還有成格和他的童年花園。

諾德死了。他得到的天堂不是宗教教義上的天堂。迎接他的上帝不是宗教之神。他的天堂是他的故鄉。他的上帝是真愛和希望的化身。

安徒生筆下的家鄉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雖然並不特別可愛,但「當你真的生活在一個地方,你總會發現一些可愛的東西,你生活在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你會想念它。」

所謂懷舊,就像初戀情結一樣,有著無法解釋的神秘魅力。

夢中河邊的老柳樹,在柳樹下,已變成一個美麗的家園,一個美麗的懷舊,飄逸,不可靠,不可替代,落葉連根拔起。

這種懷舊是建立在思念的基礎上的,它弱化了愛情在故事中的痛苦,但卻用一層淡淡的悲傷和憂鬱來描繪整個文本。這就是為什麼每次我讀到《柳樹下的夢》,我都無法說出心中的未知情感。也許每一個外國人在閱讀時都會有深刻的經歷。

2。薑餅愛好者的故事

諾德和約翰尼在市場季節的童年時,每年都聽麵包師講薑餅故事。這個故事很神奇,它會在我的心裡生根發芽。故事是這樣的。--

櫃檯上放著兩塊薑餅,一塊是男人的形狀,戴著帽子,另一塊是女人的形狀,戴著一片金葉。男人的左心有一顆苦杏仁,而女人全身都是薑餅。他們在櫃檯上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漸漸地發展了愛情,但沒人想先說。薑餅認為男人是對的,而男人認為她一定知道她的想法。最後,薑餅裂成兩半。

麵包師把薑餅分成兩半給了諾德和約翰尼,他們不願意吃。他們把這個「愛情故事」告訴了他們在柳樹下的小朋友,最終薑餅被其他孩子吃了,但這個故事仍留在了小諾德和小約翰尼的心裡。

愛一個人就是說出來。這是小諾德從小就從薑餅愛好者的故事中學到的最深刻的事實。

他從小就愛著約翰尼。直到約翰尼的家人搬到哥本哈根,他們才分開。19歲時,他去哥本哈根找約翰尼。團聚的喜悅使他更加確信他們的感情。為了將來約翰尼又離開了。他們最終在異國偶然相遇。諾德一直全心全意地愛約翰尼。無論他是窮還是終日過著衣食住行的生活,他的心都沒有改變。他認為約翰尼和他想法一樣,但他知道他不能喜歡薑餅人,即使他知道對方也愛他自己,他也不能把他的話藏在心裡,他必須說愛。

當他真的鼓起勇氣向他心愛的約翰尼懺悔時,他得到了一個冷漠而堅定的拒絕。他看著約翰尼和一個富有而高貴的人訂婚,他的命運只給他留下貧窮和卑微。

可憐的諾德最終死於貧困和渴望,在他死之前,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薑餅人的心有苦杏仁。

長大後,我在柳樹下重讀夢,終於嘗到了薑餅人心中杏仁的苦澀。這是進退兩難的結局:不說愛,等待他的是無盡的遺憾,而說愛,迎接他的是懸崖般的絕望。

安徒生一生都沒有結婚。他的感情和對愛的理解比普通人更純潔。歸根結底,他生活中孤獨的原因是童年貧窮造成的骨髓深處的自卑。他是薑餅人,他也是諾德,雖然他沒有在異國他鄉死去,但他內心深處那份愛人的誠意和坦誠接受愛情的勇氣,也早就埋在了家鄉的柳樹下。

柳樹下的夢,透露出一種遙遠而悽涼的美。故事的嵌套方式為這個憂鬱的童話構建了一個夢幻般的框架。它讓人讀起來像個夢,但它真的很痛苦。

當然,無論安徒生的作品最終變得多麼憂鬱,無論他在作品中暴露出多少醜陋的現實,在他一生中總共出版的168部童話中,愛與仁慈的主題都沒有改變。

相關焦點

  • 安徒生只寫童話故事?你確定,你真的讀懂了這本書嗎?
    1853年,48歲的安徒生發表了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小城裡生活著一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無憂無慮。這個故事看上去不太像童話,但實實在在是作為童話發表的,名字叫做《柳樹下的夢》。後人們普遍認為,這個故事與安徒生的真實經歷息息相關。真實生活中,女主人公名叫珍妮·林德,是一位才華橫溢、享有國際聲譽的女高音歌唱家,被稱為「瑞典夜鶯」。而男主人公,毫無疑問就是安徒生。
  • 安徒生為何突然想寫童話故事?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縱觀安徒生的一生,不難發現,「醜小鴨」到「白天鵝」就是他的真實寫照,那麼,安徒生為何想寫童話故事的?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第二,為下一代創作童話故事《即興詩人》大獲成功後,安徒生的創作源泉得以不斷地奔湧出來,但是多年來的磨難與挫折,讓他與這個現實的世界格格不入,這更加強化了他對夢幻世界的迷戀。腦海裡那個羅馬廣場孩子們的嬉笑畫面,一直讓安徒生揮之不去。
  • 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當年寫這本書是為了這些人
    安徒生是一位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早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裡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臺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
  • 永恆的安徒生童話
    當別的孩子習慣於被老師責罰,安徒生的媽媽卻主動找到老師說「請不要打我的孩子」。  這些充滿愛與美、自尊與自重的啟蒙教育,令安徒生從小便熱愛藝術,並相信自己具有藝術天賦。14歲時,他來到舉目無親的哥本哈根,竟敢於循著報紙上的地址,敲開一位位著名音樂家、舞蹈家、戲劇家的門,毛遂自薦。這是非凡的勇氣。  他嘗試過唱歌、跳舞和演戲,卻一一失敗。
  • 安徒生童話:浪漫詩情與現實嚴峻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提起安徒生,必然說到他所寫的那些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從終年積雪的冰島到烈日炎炎的赤道,他的童話早已被翻譯到世界各地出版發行,讀者不可勝數。著名兒童文學家葉君健曾將安徒生的創作劃分為階段,伴隨著不同階段,他的童話風格也從輕快、舒展走向了沉重、感傷。究其原因,是安徒生一生坎坷的經歷與複雜的心緒所造成的,當然這也使他的作品從中獲得了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既有浪漫主義的詩情,又有現實主義的嚴峻。
  • 安徒生童話毀三觀?我們還要不要給孩子讀安徒生?
    1835年的12月1日,安徒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話,距今已有85年。85年以後的今天,《安徒生童話》依然是許多家庭必備的故事書。但是,最近網絡上卻有一些家長表示——別給孩子看安徒生了!安徒生童話真的「毀三觀」!!!
  • 《安徒生童話》:孩子眼中的童話,大人眼中的世界
    被譽為「童話之城」的丹麥,不僅僅是因為其像童話一般夢幻瑰麗的風景,更是因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安徒生的故鄉。想必絕大多數孩子在幼時都有一本《安徒生童話》作伴成長。其中許許多多的童話是孩子們十分熟悉的故事。
  • 大作家為孩子寫海洋童話 這些故事為啥全是「真實」的?
    繼頗受好評的《少年與海》、《尋找魚王》、《半島哈裡哈氣》、《兔子作家》等作品之後,近日出版了新作《海邊童話》系列,以簡潔有力、有趣溫暖的文字,構築了一個異想天開、浪漫奇特又仿佛確有其事的自然童話王國,帶領孩子在童話中認識世界。海邊童話系列 張煒 青島出版社張煒的兒童文學創作開始得很早,一直是與他成人文學創作並行的一條線索。
  • 安徒生童話是毒草?別用成人焦慮替代兒童視角
    那種認為「安徒生童話是毒草」的觀念,看似有理有據、言之鑿鑿,實際上卻誤入歧途,用成人思維來解讀了童話這一特殊的文學作品。  人性充滿善惡美醜,現實往往比童話更難以讓人琢磨。對於那些社會化不足、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有限的孩子們來說,童話只能刪繁就簡,以文學的方式來呈現人類命運和人類精神的碎片,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孩子形成簡單而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 安徒生童話故事的由來
    安徒生的父親是一個鞋匠,在安,徒生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親二人過著貧困的生活,雖然日子很清苦,但母親溫暖的教導讓安徒生有了愉快的童年,在童年他就為自己樹立榜樣和目標,一直都在為此努力而奮鬥著。安徒生自信的說:我想寫劇本並在皇家劇院演出。王子把眼前這個,有著小丑般大鼻子和憂鬱眼神的,笨笨的男孩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對他說,背誦劇本是一回事,寫劇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勸你還是去學一下有用的手藝吧。但是懷著夢想的安徒生,不但沒有去養家餬口的手藝卻打破了他的存錢罐像媽媽道別,他去追求他的夢想了,他在哥本哈根流浪超過所有哥本哈根貴族家的門,沒有一個人幫助她,但是他從來沒有退縮過。
  • 安徒生童話的內部衝突
    如果將其還原為一系列的文本書寫,我們會發現,作品既寓教於樂,不乏道德規訓,又在故事編織間掩藏不住欲望的放肆與衝動,真善美與黑暗欲望幾乎勢均力敵。164篇色彩斑斕的童話,掙扎的是一顆尋求秩序卻失卻了秩序的靈魂,呈現的是一個充滿悖論性的複雜言說體。  安徒生童話的諸多篇章,都貫穿著強烈的道德教化意識。
  • 江蘇唯一國內第二家安徒生童話樂園在射陽開園
    一位印度的哲學家說,所有人都可以在安徒生童話裡找到生活中問題的答案,而安徒生童話的精髓就是1843年他所寫的童話《醜小鴨》。安徒生還是孩子的時候有個關於城堡的夢,而射陽安徒生童話樂園將安徒生的夢想變為現實。「今天能來到這裡見證射陽安徒生童話樂園的開園,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希望射陽人民一切安好,都能夠到樂園裡品讀安徒生童話故事,並來到丹麥歐登塞去更多地了解安徒生。」
  • 時隔四十年,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歸來
    不僅是給孩子的禮物,也讓我們重拾童年的美好!」剛剛過去的兒童節,一大波80後媽媽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譯林出版社剛剛推出的《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精巧套裝。葉君健經典譯本完美呈現原作神韻在中國,與《安徒生童話》緊緊相伴的一個名字就是葉君健。
  • 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被寫進安徒生童話,卻被南京人忽視
    提起南京,你腦海裡冒出來的一定是,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雞鳴寺等耳熟能詳的熱門景點,但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卻是一座寺廟,這座寺廟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廟,還被寫進安徒生童話,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價值,就連南京當地人也對它比較忽視。這座寺廟就是南京的大報恩寺,但為啥會說,大報恩寺被南京人忽視呢?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 今天我們應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李紅葉介紹,今天我們看到的國內安徒生童話全譯本,就是當年安徒生寫定的版本,並沒有直接書寫血腥暴力的「暗黑」內容。但安徒生不迴避社會的陰暗面,他的許多童話都在揭露當時的醜惡現實。李紅葉介紹,安徒生後期創作的童話裡有一篇叫《影子》,與讀者期待的好人有好報等光明結局完全不一樣。
  • 安徒生,一位你既熟悉又陌生的,童話作家
    結果收集到一塊兒的這些個民俗故事,結果發現孩子們特別愛聽,他倆就商量了一下,要不咱們改行吧,把這些改編成孩子愛聽的童話吧,就這樣加上一些自己的想像改編成了童話,這才就有了格林童話,所以格林童話它並不是童話的原創,它只是童話的搬運工。安徒生童話就不一樣了,大多數都是原創作品,我們都知道原創就必須需要很好的想像力,他是怎麼樣才會有那麼多的想像力呢?
  • 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歸來,完美呈現原作神韻
    不僅是給孩子的禮物,也讓我們重拾童年的美好!」剛剛過去的兒童節,一大波80後媽媽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譯林出版社剛剛推出的《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精巧套裝。葉君健經典譯本完美呈現原作神韻在中國,與《安徒生童話》緊緊相伴的一個名字就是葉君健。1931年,葉君健讀到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選》時,對這本童話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
    丹麥勞動人民受著本國統治者和英國資本家的雙重壓迫剝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安徒生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度過的。他親身飽嘗過下層人民的貧困生活,深知勞苦大眾的疾苦。因此,安徒生在創作中能始終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決不是偶然的。安徒生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寫詩歌、戲劇、小說、遊記等,但是他的真正才能卻顯示在童話創作方面。
  • 《小紅帽》《灰姑娘》作者寫了一篇貓故事,成為四百年來最好童話
    1628年,被後世譽為「法國兒童文學之父」的夏爾·佩羅降生於巴黎,我們今天家喻戶曉的《灰姑娘》《小紅帽》《睡美人》等童話故事,都是他的作品。夏爾·佩羅筆下童話誕生的年代,遠比安徒生、格林等童話大咖更早,因而,很多人稱呼他為「童話奠基人」。
  • 丹麥發現首部安徒生童話作品
    這份墨水寫就的手稿只有七百字,故事簡約的風格與安徒生日後文筆優美成熟的作品十分不同,因此專家猜測這個故事可能寫於19世紀20年代中期,當時安徒生還在語法學校學習。《牛油蠟燭》描寫了原本受人尊敬的一隻蠟燭變得骯髒因而被忽略,後來其內在美被發現和點燃的故事。專家稱這個故事涉及了安徒生作品中經常關注的主題,如財富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