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四川:涼山彝族進入全面小康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高睿

  四川省境內的涼山彝族自治州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各種貧困問題交織疊加,使涼山成為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四川脫貧通過省內幫扶,省外「輸血」、駐村幹部直播帶貨、深化就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多措並舉助力脫貧攻堅。

  11月17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公告,宣布四川省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本次宣布脫貧的有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這7個縣都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曾屬於我國深度貧困地區。至此,四川161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7個貧困縣摘帽,對四川脫貧攻堅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四川省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航拍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 圖 / 張浪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除安寧河谷6縣市外,其餘11個民族聚居縣均為深度貧困縣,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達4.16萬平方公裡。

  記者了解到,愚、病、毒、超生、失輟學等特殊貧困問題交織疊加,使涼山成為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脫貧攻堅以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幫扶力量推動下,涼山州11個貧困縣中,甘洛、雷波、鹽源、木裡等4個縣已於今年2月成功摘帽。

  教育是民生之本,強國之基。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掛任金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南策炳說:「從長遠來看,脫貧攻堅的根本在於教育。這裡教育欠帳太多,需要長期堅持耕耘。」據介紹,針對有失綴學現象,佛山在去年安排1894萬元解決臨時學業補償教育臨時教學點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安排100萬元用於解決臨聘教師和工作人員的保障。

  醫療是民生之需,病有所醫,民心所向。目前,在醫療方面,佛山整合260萬元,為東山社區衛生院購買醫療設備,為全縣最大的6595名貧困人口的集中安置點提供醫療保障。

  住房問題也是脫貧攻堅一大難點。在普格縣西北部的古木洛村,生活在這裡的彝族村民的原住房,多為土坯茅草頂房,人畜混居。自幫扶以來,中國廣核集團累計直接投入超1600萬元,用於改善居住條件、發展牲畜養殖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過去村裡沒有路燈,村民們出行極其不便,尤其是晚上村民跳舞的時候,只能用手電筒照亮。

  中國廣核集團了解這一現實情況後,向古木洛村捐贈85盞共計價值20萬元太陽能路燈。2019年古木洛村嶄新的太陽能路燈投入使用,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為村民夜間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如今,白牆藍頂與巍巍青山相映,脫貧奔康的春風給這片沉靜的山谷增添了希望與活力。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新村集中安置點和原來出村的羊腸小道。圖 / 江宏景

  省內幫扶,省外「輸血」

  省內對口幫扶是四川根據省內地區差異大、民族地區相對落後的實際情況,啟動實施的脫貧攻堅舉措。記者了解到,從2012年開始,四川就對藏區開展對口幫扶,2016年,四川將這一舉措推廣到全部藏區彝區貧困縣。綿陽市涪城區自2016年開展幫扶工作以來,聚焦安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黨建工作等開展幫扶,致力協助昭覺縣完成38個貧困村退出,1365戶7446人實現脫貧。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據介紹,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從2015年開始幫扶四川省越西縣,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動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全面提升定點扶貧質量,為越西縣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通過捐贈電腦、圖書,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持續為新錄取大學生發放助學金、支持河西呷多新村小學建設土地流轉費用等多種形式加大教育幫扶力度。據悉,學院在越西縣教育幫扶上已累計投入資金約805.6萬元,佔學院直接投入越西縣幫扶資金總數的60%。

  除此之外,多年來,佛山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海外僑社、廣大市民慷慨解囊,為佛山對口幫扶地區持續「輸血」。碧桂園、容奇港等民營企業擔當社會責任,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佛山市中醫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事業單位向貧困地區支醫送教。銀行、保險、通信等國企奮力推進金融扶貧、網絡扶貧。「幫助涼山300個貧困村如期實現脫貧退出,是佛山義不容辭的責任。」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省最後 7 個掛牌督戰縣脫貧情況統計表

  駐村幹部帶貨推進消費扶貧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多以農產品為主,商品化率低,交通不便,這些因素制約著當地農產品銷售,今年又受疫情影響更是雪上加霜。各個駐村幹部利用電商直播銷售農產品大展身手,化身「帶貨主播」。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美興鎮甘家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飛開直播間帶貨,向粉絲推薦當地農特產品。記者了解到,他幫村民賣出了12萬元的松茸和5萬斤小金花椒。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員工李博擔任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甲谷村的第一書記。受今年的疫情影響,當地農戶種植的花椒、洋芋滯銷,李博決定做一回「網紅主播」推銷花椒、牛肉。鏡頭前的李博拿著一包花椒和風乾牛肉做宣傳介紹。記者了解到,村裡直播條件有限,李博和駐村隊員只能用拿著一塊宣傳板替代反光板、手電筒代替打光燈。李博說:「賣農產品要真誠。我很喜歡那種樸實無華帶著鄉土氣息的帶貨方式。」據悉,他們一場直播下來,賣掉了3000多元的農產品。

  駐村幹部直播帶貨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帶來新的思維理念。李博說:「直播帶貨能倒逼貧困地區提高農產品質量。現在村子裡開始重視起了商標,光有扶貧產業還不行,要培養農戶們形成品牌意識、銷售思維。」

  在四川脫貧的道路上,小到路燈,大到產業,點點滴滴凝聚著扶貧幹部們用勇氣和智慧醞釀的心血。熱柯覺鄉丙乙底村第一書記林濤說:「對口幫扶我們的駐村幹部低調務實,做事效率驚人,他們將老百姓放在心上。」

  尊重規律,多種方式發展產業

  四川的貧困縣多地處海拔高的山區。在如此不利的自然條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幫扶貧困縣發展產業?脫貧攻堅不僅需要政府幫扶,同時也要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金陽縣將政府幫扶與群眾內生動力相結合,發展產業。據介紹,依達鄉瓦伍村有3000畝以上的天然草場,群眾希望擴大養殖業規模,但是無力擴大畜群規模、無充足的過冬飼料、無規模養殖的畜圈……種種困難如同幾座大山壓在村民的心間。如今,佛山投入300萬元建設依達鄉種草養蓄產業園,新建配套產業水系,保障人工種植兩季牧草超3000畝,解決冬貯飼料問題。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自主養殖牲畜、自主種植牧草、自主肥料還田、自主負責管理,現在已養殖高山黃牛超700頭、高山綿羊超1600隻。該村原來以種植為主,逐漸轉變為以養殖業為主,增收明顯。村民的錢包鼓了,原來疲憊愁苦的臉上又重新綻放笑顏。

  要想脫貧奔康、富民強縣,就要保證村民增收的短期效果,更要為當地傳統產業找到轉型升級之路。佛山攜手涼山州摸索出一條不僅兼顧長短期收益,同時發展產業的致富路。記者了解到,當地與引進的企業合作,續建的一個300畝的獼猴桃基地,續建2個各300畝的金銀花中藥材基地。「我們想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這種方式,保障群眾當年增收的短期效果,同時為高山傳統產業找到轉型升級的長期可能。」佛山市農業農村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授人以漁,深化就業技能培訓

  在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方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幫扶之路。「我們在幫扶中開展對貧困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結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自然環境適合種植蘋果的實際,引進陝西果業集團幫扶越西發展蘋果種植產業,不僅投入和引進建設蘋果產業示範園、蘋果苗木基地,更注重在發展產業中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和產業帶頭人培養。」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2019年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組織越西縣部分蘋果產業大戶、果樹專業技術人員共計50人赴陝西省進行培訓,學員們聽取了專家講解,傳授技能,還到洛川、銅川等地實地參觀了蘋果產業基地、種苗基地、冷鏈倉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等。另外,2015年以來共舉辦10個技術人員培訓班,通過組織技術人員赴陝西培訓、以工代訓和請專家來越西現場授課指導等形式,共培訓9581人次,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越西縣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和技能革新的排頭兵。

  同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也助力就業扶貧。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成立順德廚師學院,落實「粵菜師傅」工程,助力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順德廚師學院創新「四名工程」(即名校聯名店,名店出名廚,名廚帶名徒,名徒成名廚,名廚走向世界),近一年來面向對口幫扶的廣東湛江、四川涼山等地貧困青年開展免費廚師培訓500多人,面向社會培養近千人,實現「一人學廚,全家脫貧」。學院不斷創新培訓培養方式,實現「招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扶貧的精準度,形成教育與扶貧良性互動機制。

  記者了解到,王榮虎從順德廚師學院學成回鄉,將「廣式風味」帶進了大涼山裡。他將廣式菜餚烹飪技藝與四川的食材相結合,廚房煙火中誕生出一道道美味佳餚。如今王榮虎的餐廳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店,月利潤達3萬元,並僱了兩名員工。除他之外,學員海來普鐵在涼山美姑縣格木村裡經營著一家餐館。「在佛山學廚藝期間,我喜歡上了餐飲行業。現在餐館生意不錯,每月淨利潤約5000元。」

  王榮虎與海來普鐵這樣「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走出一條舌尖上的脫貧攻堅路的學員比比皆是。據介紹,自2018年6月開設全省首個「粵菜師傅」精準扶貧培訓班以來,佛山先後為350多名四川涼山等對口幫扶地區的貧困學員提供廚藝技能培訓與就業創業幫助,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幫助就業創業,實現穩定脫貧。

  編輯/胡妍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2月中旬刊

相關焦點

  • 涼山今年將完成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
    核心閱讀今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將發起脫貧攻堅戰的總攻,完成最後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17.8萬貧困人口脫貧。為實現這個目標,當地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施策,確保幫扶工作紮實;進一步強化扶貧隊伍,既做好激勵,也嚴管實督;扶志又扶智,把提升農民文化和技能擺在突出位置。
  • 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11月17日訊(記者 鍾華林) 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昭覺縣、美姑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被稱為「中國最貧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涼山整體擺脫貧困,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我國最後消除奴隸制的地區之一,當地少數民族被稱為「直過民族」。加之交通不便、氣候惡劣等各種因素交織,涼山州17個縣市中一度有11個縣為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達97萬人。
  • 四川:涼山彝族繡娘「走出去」求學求技,飛針走線奔小康!
    4月15-17日,32名四川省涼山州深度貧困縣的彝繡合作社負責人代表抵達成都、樂山、眉山,走進新都區斑竹園街道夏河溪編織藝術中心、眉山青神中國竹藝城、樂山五通橋水墨禪心居家靈活就業基地,考察學習現代編織產品創新創意和產業管理。
  • 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貴州:中國最後一批貧困縣摘帽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方怡暉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均實現脫貧摘帽。至此,貴州省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根本性勝利。
  • 涼山州7個貧困縣「摘帽」後還將接受哪些考驗? -四川新聞-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5日訊(記者 文驥)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准涼山州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涼山州最後7個貧困縣的成功退出,意味著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 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廣西:「四不摘」鞏固脫貧成果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王際娣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退出。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七省(區),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於11月20日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近日,《小康》記者就廣西今年的脫貧攻堅情況及下一步如何做好防止返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了採訪。據介紹,廣西 8 個縣的「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
  • 昨天,涼山的貧困縣全摘帽;今天,涼山的成鐵人走進國新辦
    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也意味著,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1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鐵路扶貧故事。在會上,我們又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 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雲南:「直過民族」整族脫貧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麥婉華  11月14日,雲南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這9個縣(市)山高路遠、資源匱乏、遠離市場等,因此貧困程度深。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脫貧攻堅勁頭足
    昭覺縣是涼山半細毛羊生產基地縣,目前全縣有涼山半細毛羊改良存欄數50餘萬隻,是全縣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貧困戶人均從中獲得直接增收800元。(攝於2019年10月)阿克鳩射攝▼涼山州西昌市長途客運中心,外出務工人員排隊乘坐「農民工返崗專車」外出務工。近幾年,涼山州外出務工收入已成為當地脫貧的重要收入來源。
  • 四川藏區貧困縣全域摘帽,易日村的日子,變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侯衝)2月18日晚7時,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洛秋鄉易日村,夜幕和雪花一起落下,炊煙與茶香共同飄起。雪域高原上的小村莊格外安靜,仿佛進入夢鄉。另一個夢,已照進現實。當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批准敘永縣等31個縣(市)退出貧困縣的通知》,同意瀘州市敘永縣、甘孜州爐霍縣等31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藏區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小小的易日村成為最生動的註腳。雖然海拔位於3600米以上,這裡卻始終是一個不起眼的貧困「低洼」。村裡2016年底才徹底通電。
  • 涼山州7縣摘帽脫貧!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涼山州7縣摘帽脫貧!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普格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指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精神,按照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四川省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實施方案》要求,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個國家級貧困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有關指標
  • 交通運輸部:幫扶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等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交通運輸部負責定點扶貧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小金縣、壤塘縣和甘孜州色達縣等4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江西安遠縣1個縣,聯繫陝甘青寧六盤山片區61個縣,一共涉及66個縣,截至今年11月21日,全部完成脫貧摘帽。」
  • 黑龍江貧困縣清零:最後5個貧困縣(市)獲批摘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黑龍江省貧困縣全部清零:最後5個貧困縣(市)獲批摘帽據《黑龍江日報》2月27日報導,26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視頻會議,批准延壽、拜泉、林甸、海倫、青岡5
  • 四川貧困人口已減少至20.3萬 今年督戰涼山州7個貧困縣摘帽
    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底,四川省貧困縣從2013年底的88個減少到7個,貧困村從11501個減少到300個,貧困人口從625萬減少到20.3萬;藏區貧困縣實現整體摘帽,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 四川U9涼山彝族女子足球隊出徵
    四川U9涼山彝族女子足球隊出徵 2020-10-20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後八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甘肅七十五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我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甘肅省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最後八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甘肅七十五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1月21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甘肅最後8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三區三州」和52個未摘帽貧困縣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17日發布,經過幾年的發展,「三區三州」和52個未摘帽貧困縣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據農業農村部調度,「三區三州」 每個縣區都形成了帶貧主導產業,培育了涼山花椒、怒江草果、臨夏牛羊等一批特色品牌。「三區三州」貧困縣已引進和培育1200多家龍頭企業、5.6萬家農民合作社。52個未摘帽縣已發展主導產業122個,帶動300多萬貧困群眾、人均增收1700多元,三分之二的貧困人口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
  • 阜平淶源退出貧困縣序列!保定市貧困縣全部「摘帽」
    阜平淶源退出貧困縣序列!保定市貧困縣全部「摘帽」,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一步!河北省政府2月29日發出通知,正式批准保定市阜平縣、淶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以此為標誌,保定市貧困縣全部「摘帽」,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一步。「兩縣脫貧『摘帽』, 使50萬老區人民早日過上好日子的美好願望成為現實,令人振奮!」
  • 四川省布拖縣:強化防返貧機制 確保摘帽無水分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布拖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為鞏固脫貧成果,四川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把脫貧群眾「扶上馬送一程」,力爭將返貧風險降到最低。  浪濤洶湧的金沙江,進入涼山後緩緩前行。江畔風光旖旎,城鎮星羅棋布。其中,彝族聚集的布拖縣地處高寒山區,半農半牧,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貧困人口近8萬,貧困發生率高達45%。近日,布拖縣退出貧困縣序列,140餘個貧困村、超過6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 翻高山、越大河、走彝鄉、入秦巴,全國37家媒體開啟「全面小康四川...
    9月21日上午9時,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廣聯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四川廣播電視臺、四川省扶貧開發局主辦,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四川廣播電視臺民族頻率、四川省太鴻沅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全面小康四川行——全國新聞廣播踐行『四力』融媒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