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這也意味著,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1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鐵路扶貧故事。
在會上,我們又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11月18日,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走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講述鐵路扶貧故事,並答記者問。
包括她在內的5名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參加了此次見面會。
阿西阿呷
女,45歲,中共黨員
成都客運段
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
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
用心用情服務彝族百姓出行
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
獲「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2019年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見面會上,阿西阿呷結合個人成長經歷,講述了自己與「慢火車」、彝族老鄉的溫情故事,並分享了「慢火車」給大涼山彝族群眾帶來的變化。5633/5634次列車全程運行353公裡,自1970年開通以來,最低票價2元,並保持30多年不變,是當地老鄉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在阿西阿呷眼中,這趟火車是彝族老鄉的「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
「『鐵路瓦吉瓦,列車員卡莎莎』,這簡單的一句話,表明了鄉親們對我們這趟列車發自內心的喜愛。」阿西阿呷說。
當被現場記者問及是否會一直堅守在「慢火車」上時,阿西阿呷表示將和鄉親們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無論時代的進程多麼快,高鐵的發展有多快,我們這趟小慢車始終是彝族鄉親們的幸福線,只要老鄉需要,我會一直堅守。」她動情地說。
會後,我們找到了阿西阿呷
她這樣告訴我們
「能夠為家鄉脫貧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很自豪。」阿西阿呷告訴本報記者。
近年來
國家在涼山地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
鐵路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特點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創新幫扶方式
千千萬萬鐵路人
為打贏這場硬仗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阿西阿呷便是這其中的一份子
文字:
黃鈺皓 徐青青 陶靜
原標題:《昨天,涼山的貧困縣全摘帽;今天,涼山的成鐵人走進國新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