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大學祝茜教授團隊公布了一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珍貴視頻。
這段視頻拍攝於珠江口西部的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周邊海域。視頻中,一艘未作業的拖網漁船正在海面上乘風破浪,船頭的前方一群中華白海豚歡快地遊動著。
在漁船前方遊動的中華白海豚
是漁船在驅趕海豚嗎?
「其實是這群中華白海豚主動靠近漁船的!」據科研團隊成員曾千慧介紹,有一個專業名詞可以描述這種現象——「船首乘浪」。
船隻航行時,船頭的部分海水會形成推進和抬升的壓力波浪,海豚就可以被波浪推著向前、向上遊動。藉助這股「力」,海豚不需要大幅度拍動自己的尾鰭,只需要胸鰭做一些小幅度的調整就能遊得非常自在。
船首乘浪常見於遠洋型海豚中,比如遠洋型的真海豚、瓶鼻海豚、飛旋海豚等等,近岸型海豚中相對較少見,比如中華白海豚。此前,該團隊有觀察到若干次中華白海豚的船首乘浪行為,這次是首次用無人機從空中視角將船首乘浪的行為清晰地展現出來。
主動靠近漁船的中華白海豚
其實,早在大航海時代就有水手注意到了海豚船首乘浪的行為。當時人們就猜測,這是海豚在搭「順風車」,為了進行遠距離的遷移而採取的一種省力策略。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發現有些居留在海灣裡的海豚群會跟著一艘船乘浪到一個地方,再跟著另一艘船乘浪回來,所以這種行為也有可能是海豚的一種娛樂嬉戲方式。
在海中嬉戲的中華白海豚
據介紹,該科研團隊從2018年開始就使用無人機作為中華白海豚野外調查的輔助工具。在無人機的幫助下,科研人員能夠清楚地從空中視角來觀察中華白海豚的行為和數量。
據科研團隊觀察,除了船首乘浪,珠江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也會跟在正在作業的漁船船尾,但大部分情況下,它們跟在船尾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乘浪,而是為了更方便地獲取食物。
「儘管視頻體現了中華白海豚與漁船輕鬆互動的一面,但珠江口海域的一些中華白海豚身上有明顯被網具纏繞而留下的傷痕,因此我們還需要繼續關注漁船與中華白海豚的關係。」曾千慧說。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責編:王遠方
編輯:孫岱 張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