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2020-12-26 SZNEWS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圖片中遊弋的是成年中華白海豚

從第一張圖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建築物,白海豚則是海中央粉紅的一個小點。第二張是第一張圖的局部放大,白海豚的輪廓清晰可見,正在海中遊弋,而遠處的岸線也可以分辨出是大亞灣核電基地的防波堤。

隨後,記者詢問了幾位市民,他們都說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圖片,自己不是第一目擊者。儘管圖片中的建築物可證實為大亞灣核電基地,但圖片拍攝的日期不能確定是否為昨日。對於該圖片是由誰拍攝上傳的,是否經過PS處理,本報記者將跟蹤了解。

當記者將這幅圖片轉給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研究人員時,研究人員從第一張未放大的圖片就立即判斷出海中遊弋的生物為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的河口鹹淡水交匯水域,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廈門九龍江口和廣東珠江口。儘管被稱為白海豚,但其實成年豚體的顏色為粉紅色,長度大約為2米到2.5米。專家表示,圖片中的應該是一隻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據研究資料記錄,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一般來說,最北面在深圳機場對開水域,最南面在香港的東澳-小蒲臺島一帶;東側的大鏟島、深圳灣、龍鼓洲、香港新機場北部水域和大嶼山沿岸,西側的香洲灣外和澳門對開海面。

市民觀察中華白海豚應保持至少100米距離

對於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專家的評論是「少見」。古錫純表示,汕頭附近海域曾報告過中華白海豚出沒,但大亞灣海域近年來幾乎未有報告。「一隻單獨的中華白海豚出現不能代表什麼趨勢,也許是它的定位系統出現問題,今年初,廣東清遠的北江流域就曾報告過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

林文治也認為,與大亞灣相隔不遠的香港西貢海域也偶有中華白海豚的身影,因此在大亞灣見到中華白海豚儘管少見,但並不出奇。

「近段時間雨量很大,珠江中下遊的淡水線都在往外擴。」林文治表示,根據研究團隊的觀察,珠江口淡水線近期往東南部偏移,所以喜愛在鹹淡水交界處生活的中華白海豚會跑到不常見的深圳東部海域。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數量不斷減少,人為因素是白海豚生存的主要威脅。深圳東部市民能夠見到中華白海豚的機會非常少,如果真的有幸在海上遇到了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的白海豚應該怎麼做呢?

林文治表示,首先應該與海豚保持安全距離,船隻應該至少與中華白海豚距離100米或以上,這樣的距離已經足夠肉眼清晰觀察到白海豚,又不會對它形成滋擾。如果有行駛中的船隻發現白海豚在附近出沒,則儘量減低船速避免造成白海豚受傷。

「白海豚在海中遊弋,我們可以基本判斷它是健康的。」林文治說,如果一旦發現白海豚擱淺,應立即通知漁政部門,並由漁政部門通知海洋動物專業獸醫實施營救。

相關焦點

  • 香港將軍澳發現中華白海豚
    中新網10月18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將軍澳海灣發現海豚「稀客」。一向聚居香港大嶼山西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17日被發現在將軍澳對面海面暢遊,表現活潑,有市民用手機拍下罕見一刻,將片段上傳網絡,引起網民熱議。
  • 廣東今年首次發現淡水野生中華白海豚(圖)
    記者龍成通攝  ●一頭白海豚「導航失靈」遊入佛山一河湧 為今年省內首次在淡水中發現  ●獲救後的白海豚被送往珠海救治 這頭白海豚身有傷迷方向  專家初步判斷,這條白海豚已步入老年,背鰭傷痕為舊傷,因回聲定位系統失靈而迷失方向誤入佛山河湧,這也是廣東省今年首次在淡水中發現野生中華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你真的了解嗎?中華白海豚知識科普
    中華白海豚很少進入深度超過25 m的海域,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中國沿岸的中華白海豚有時進入江河中。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曾進入珠江到達廣州的海珠橋,並曾進入西江約300 km之遠;廈門附近的曾進入福建省九龍江約60 km;閩江口的曾進入閩江45 km;東海北部的曾進入江蘇省長江段約220 km。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
  • 廈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 屍體高度腐爛
    (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吳海奎)在廈門海域,生活著一群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生物,它們就是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然而,昨日下午,一條令人遺憾的消息傳來——一隻成年中華白海豚屍體在海滄嵩嶼附近海域被發現,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這隻白海豚死亡超過四五天了,由於屍體高度腐爛,死因暫時無法查明,很可能是外港漂到廈門的。目前,白海豚屍體已經作深埋處理。據了解,這也是兩個月內,廈門第二次出現白海豚死亡案例。
  • 東江博羅段驚現疑似中華白海豚
    博羅漁政部門立即趕到現場巡查,暫未發現其蹤跡。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工作人員根據視頻初步判斷,視頻所攝疑似已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視頻:目擊者鄧先生提供 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據了解:保護區與科研機構近年來連續開展保護區海域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通過照相識別技術,2017年識別16頭,2018年識別21頭,2019年識別42頭,2020年識別7頭次,共識別個體80頭。利用模型估算,儒艮保護區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06頭,95%置信區間為90-145頭。調查隊拍攝到的中華白海豚↓↓↓
  • 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解剖發現……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它們身長約2米,呈紡錘形,看起來十分可愛。張春傑提供視頻        去年11月,在北部灣合浦海域,也有幾隻中華白海豚覓食、嬉戲的畫面被人偶然拍下,它們不時地躍出水面,翻著跟鬥朝北海方向慢慢遊去。
  • 別了,誤入西江的中華白海豚
    在中華白海豚失去蹤跡後,經過連續兩天多時間的持續搜尋,今天(3月21日)上午6:49分,西江梧州水域中華白海豚救助工作組在梧州市長洲島內江西江三橋下遊300米左右水域發現這頭誤闖西江梧州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屍體。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導 語 11月12日下午,有人在東江博羅段發現了一條海豚,報給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後,專業人員根據視頻判斷,可能是一條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白海豚海上監測工作中華白海豚是世上現存的唯一一種白色的海豚。中華白海豚並不是生來就擁有雪白的膚色,它的一生中經歷了非常獨特的變化。剛出生的白海豚寶寶體型瘦小,全身黝黑,像是笨拙的「醜小鴨」。如果能辨認白海豚的個體,就能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因此,在多次野外考察中,我們為海豚拍「證件照」,給它們建立「檔案」。這些照片會被用來跟資料庫中的照片比對,確認個體信息。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照片中海豚背鰭後緣不同形狀的缺刻和身上的斑點大小、分布來辨別出它們的不同個體。如果有新發現的個體,我們會給它編號,起名字,加入到資料庫裡。目前,珠江口已經有兩千多頭白海豚擁有了它們的「身份證「。
  • 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因聲吶系統出現問題而誤入
    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今早7時許,一隻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遊弋。目前白海豚已自行遊進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和引水閘之間。那些年誤入佛山的「大白」此前,《佛山日報》曾多次報導佛山水域出現中華白海豚:2020年6月:不少佛山街坊發現,在東平河畔有一條疑是中華白海豚的白色「大魚」。經記者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確認,這「大魚」的確是中華白海豚!
  • 媽祖誕辰日被立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5月8日,「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舉行。該活動宣布將每年媽祖誕辰日(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確立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認識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大熊貓」為主題,並舉行實地科普活動,遊客不僅能近距離認識中華白海豚,還可以通過各種科普展覽、科普課堂、親子活動等形式了解中華白海豚等鯨豚類動物的保育和救助知識。
  • 雲霄再現中華白海豚蹤跡~
    日前,在雲霄縣漳江口石礬塔附近,有漁民發現:一對中華白海豚常常在這片海域嬉戲覓食。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立即聯合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趕到現場,進行查證。通過蹲點監測和小型無人航拍,工作人員地驚喜發現:在雲霄縣漳江口石礬塔海域附近,確實有一對體型較大的中華白海豚戲水覓食。
  • 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近日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這可是近三年來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漁船在「追」中華白海豚?真相是……
    這段視頻拍攝於珠江口西部的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周邊海域。視頻中,一艘未作業的拖網漁船正在海面上乘風破浪,船頭的前方一群中華白海豚歡快地遊動著。在漁船前方遊動的中華白海豚是漁船在驅趕海豚嗎?「其實是這群中華白海豚主動靠近漁船的!」
  • 港珠澳大橋發現中華白海豚10餘頭
    南都訊 7月22日,在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日常巡護和資源監測工作中,巡查巡護船艇在港珠澳大橋中國結塔北側、西人工島北側以及東西人工島之間航道處發現中華白海豚10多頭。本次巡護與監測活動的技術服務及科技支撐由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廣科院」)與北理工珠海學院白海豚研究中心提供,首次採用了無人機高清視頻航拍模式,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遠程監測。據了解,廣科院派出機器人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無人機專家餘正泓博士為巡護活動保駕護航。
  • 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不幸死亡,網友:太可惜了!
    (誤入東江的白海豚)隨後才看清楚,原來是一隻白色的海豚,這隻白海豚體長2米多,體重約100多公斤。不過,等到釣友們再次發現這隻水中精靈時,它卻漂浮在東江岸邊,據釣友們反饋已經死亡。(白海豚被找到時已經死亡了)中華白海豚是是一級保護動物,而且數量非常少,所以它被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級,且數量不超過幾千隻。二、中華白海豚是魚嗎?為何出現在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