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白海豚屍體。(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吳海奎)在廈門海域,生活著一群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生物,它們就是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然而,昨日下午,一條令人遺憾的消息傳來——一隻成年中華白海豚屍體在海滄嵩嶼附近海域被發現,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這隻白海豚死亡超過四五天了,由於屍體高度腐爛,死因暫時無法查明,很可能是外港漂到廈門的。目前,白海豚屍體已經作深埋處理。據了解,這也是兩個月內,廈門第二次出現白海豚死亡案例。
報料
海上白色物體疑為白海豚
生死難料牽動網友心
昨日下午2點左右,本報讀者熱線968820接到市民江先生來電,他說,海滄嵩嶼碼頭附近海域,漂著一個白色物體,看起來像是白海豚,不知道是生是死。與此同時,網友「@姜玉霖_是誰」也在微博上報料同一事件,並呼籲相關部門儘早處理。一時間,這隻白海豚牽動著不少網友的心。
相關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不是魚類,而是水生哺乳動物,與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一樣是用肺進行呼吸。由於數量稀少,有著「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一種群仍處在瀕危邊緣。
搜救
被發現時已死亡
屍體高度腐爛死因不明
下午2點多,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到市民朱先生報警後,立即聯繫海洋三所的專家,帶上專業救助工具,乘船前往事發海域。記者也第一時間趕往海滄嵩嶼碼頭。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搜尋,工作人員終於發現這隻中華白海豚,被發現時,白海豚已經死亡,漂在離岸邊150米左右的海面上。工作人員用繩索套住白海豚屍體,並用船拖至火燒嶼。
「這隻死去的白海豚屍體已經高度腐爛發臭,皮膚脫落,病理分析沒辦法做,因此,死因也查明不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白海豚身上沒有明顯外傷。」一位工作人員說。經過測量和判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隻泡過水的白海豚體重約400斤左右,體長2.52米,是一隻雌性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年齡大概在12到15歲之間,死了有四五天。「近期廈門海域沒有涉海工程,因此很可能是外港漂進來的。」
下午四點多,工作人員在海滄大橋下的火燒嶼挖了一個坑,對白海豚屍體進行深埋處理。「標本暫時是沒法做了,只能這樣處理。」工作人員說。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