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2021-02-08 北海日報

說起中華白海豚

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

對於海豚們來說

北海這片海域

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

近日

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

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

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

這可是近三年來

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其中,最小種群的數量有3頭次,最大的種群則達到30頭次,5個種群的中華白海豚總數有40多頭。這也是近三年來鯨豚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最多的一天。
據儒艮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張宏科介紹,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於2003年聯手在保護區海域開展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從過去這些年的調查情況看,該種群的核心家域就在保護區核心區,就算海豚遊出保護區活動,最終還是會「回家」。該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種群中的幼崽數量較多,種群數量逐年提升,今年還新發現2頭幼崽。模型估算數據顯示,目前保護區內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50頭。
「我們經過這麼多年的調查發現,保護區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與其他種群相比有兩大特點,一是黑灰色個體居多,當它們進入青壯年時期後,掉色的速度遠慢於其他種群;二是我們從死亡個體提取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該種群與珠江口、三娘灣、廈門的中華白海豚有基因差異。」張宏科說。
張宏科表示,北部灣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該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300~500頭,主要分為兩大群體。一是「大風江-南流江口」群體,約300頭,主要分布在大風江、南流江和冠頭嶺等海域;二是「儒艮保護區」群體,約150頭。其中,後者的青年個體佔總數的66.34%,研究發現,該種群不但數量顯著增加,且有顯著的遺傳差異和分化,這說明該種群具有獨特的遺傳多樣性和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下一步,儒艮保護區將繼續往擴大調查範圍,收集更多鯨豚科研數據,為北海的海洋環境保護和發展向海經濟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辦結率97.52%!鐵山港區群眾「三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重大項目巡禮|北海市結核病防治院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收官「十三五」 精彩看北海⑬ |北海城市精細化管理邁上新臺階

當暖冬北海遇上冷空氣,請收下《候鳥防寒攻略》!

新一輪冷空氣明早補貨,北海未來幾天最低氣溫將跌至9°!


審核 | 李維維

相關焦點

  • 「綠色低碳」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近日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這可是近三年來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據了解:保護區與科研機構近年來連續開展保護區海域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通過照相識別技術,2017年識別16頭,2018年識別21頭,2019年識別42頭,2020年識別7頭次,共識別個體80頭。利用模型估算,儒艮保護區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06頭,95%置信區間為90-145頭。調查隊拍攝到的中華白海豚↓↓↓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
  • 廣西北海觀測到中華白海豚群 數量為近3年最多
    近日(12月12日),位於廣西北海市的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保護區海域觀測到5次中華白海豚群,最多時有30多頭,是近三年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群。聲音來源: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 張宏科:當天我們是按照我們的航線做的調查,我們不是說執意去找海豚的,我們第一次是發現只有3頭,然後接著往前走的話就發現了更大的種群,然後最大的種群是在(當天)10點鐘(發現的),大概我們記錄的話有30多頭。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_中國海洋...
    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據了解:保護區與科研機構近年來連續開展保護區海域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
  • 問吧精選|專家:水域汙染加劇中華白海豚的意外死亡頻率
    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哺乳動物,也是我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簡單介紹一下江門保護區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現狀吧!江門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成立於2003年,2005-2007年做了本地調查,根據科考結果顯示,有200-280頭中華白海豚在保護區海域生活。到了2012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種群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00頭的中華白海豚在保護區海域生活。簡單從數字上看是明顯增多了,但也跟不同的調查方法、調查頻率有關,也有周邊群體交流的原因。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它們身長約2米,呈紡錘形,看起來十分可愛。張春傑提供視頻        去年11月,在北部灣合浦海域,也有幾隻中華白海豚覓食、嬉戲的畫面被人偶然拍下,它們不時地躍出水面,翻著跟鬥朝北海方向慢慢遊去。
  •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2014-06-17 13: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海日報        瀏覽量: 1270 次 我要評論   細浪淘沙,海豚戲水,海天一色。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躍起、浮窺、下潛,二十多頭中華白海豚自顧自在船前嬉戲。快門聲此起彼伏,一直響到最後一頭白海豚離開這片水域。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海豚,在此之前,我很難想像,在繁忙的珠江口,兩岸的高樓大廈間,還生活著這麼多的野生海豚。
  • 廣西欽州的小漁村,驚現中華白海豚,遊客:太震撼了
    廣西沿海城市有北海欽州防城港,當地人合稱為北欽防,但知名度而言,北海有潿洲島號稱是中國最美海島,早已盛名在外,防城港近幾年因北方人炒房熱,也讓防城港知名度一度上升,唯有欽州少有人知曉, 而位於欽州灣南部的三娘灣驚現中華白海豚,雖有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報導過,但知道的人也不多,基本都是本地遊客居多
  •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2020-07-24 23:30:00來源:央廣網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至2018年底累計識別中華白海豚數量2381頭,相對2017年新增14頭。至2018年底珠江口水域棲息的白海豚現已累積識別2367頭,新增234頭。據記錄,中華白海豚全世界的總數大約在6000頭左右。中國是全球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棲息地,種群數量大約在4000~5000頭。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我們採用基於背鰭照片的個體識別技術,對目前湛江海域的白海豚熱點區域進行調查發現,『五一』期間,白海豚主要聚集在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個體數都在100頭以上,包括較大規模的聚群以及獨立的社會單位
  • 湛江鯨豚救助:中國第一長灘發現受傷鯨魚擱淺
    今天上午十點鐘,東海島中華白海豚保護髮起人王一鳴收到報告消息,又在湛江東海島龍好灣沙灘發現一頭重八百多斤的短肢領航鯨擱淺,還有生命力。     對於湛江東海島、硇洲島海域鯨豚擱淺、被傷害事件,王一鳴特此呼籲:1.湛江市迫切需要成立像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機構,有效地保護國家一級保護中華白海豚和鯨魚等海洋生物資源!
  •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2020-07-24 23:30:00來源:央廣網
  • 追」中華白海豚「的人——林德潤
    他是汕頭大學海洋生物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從去年8月開始來到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實習,每個月有10多天是在海上度過。「你看我們的裝扮,像不像是海盜?」駛入波浪湧動的海面,劇烈的顛簸令人頓生暈眩之感,擅長「苦中作樂」的林德潤,不失時機地開起了玩笑。這是一艘較為簡陋的漁政船隻,風浪大時,水花會直接打在人身上。
  • 媽祖誕辰日被立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5月8日,「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主題活動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舉行。該活動宣布將每年媽祖誕辰日(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確立為「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認識中華白海豚,保護海洋大熊貓」為主題,並舉行實地科普活動,遊客不僅能近距離認識中華白海豚,還可以通過各種科普展覽、科普課堂、親子活動等形式了解中華白海豚等鯨豚類動物的保育和救助知識。
  • 中華白海豚你真的了解嗎?中華白海豚知識科普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據文獻記載,最北可達長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和廣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時也會進入江河。近幾十年有關調查資料,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廈門的九龍江口,一個是在廣東的珠江口。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
  • 中華白海豚|資源保護不容樂觀
    圖 / 回聲定位系統示意圖3生長發育中華白海豚的繁殖能力比較弱,它們的壽命一般為30~40年,3~5歲達到性成熟,妊娠期為10~11個月,每胎只能產一崽,這是中華白海豚數量如此稀少的原因之一。在我國,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包括福建的三都澳、廈門灣、東山灣,臺灣島的西部海域,廣東的韓江口、珠江口、漠陽江口、雷州半島東部海域、海南三亞附近海域以及廣西北部灣等,其中珠江口水域(包括香港澳門)數量最多,超過20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