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華白海豚
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
對於海豚們來說
北海這片海域
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
近日
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
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
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
這可是近三年來
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其中,
最小種群的數量有3頭次,最大的種群則達到30頭次,5個種群的中華白海豚總數有40多頭。這也是近三年來鯨豚調查發現中華白海豚最多的一天。
據儒艮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張宏科介紹,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於2003年聯手在保護區海域開展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從過去這些年的調查情況看,該種群的核心家域就在保護區核心區,就算海豚遊出保護區活動,最終還是會「回家」。該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種群中的幼崽數量較多,種群數量逐年提升,今年還新發現2頭幼崽。模型估算數據顯示,目前保護區內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50頭。
「我們經過這麼多年的調查發現,保護區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與其他種群相比有兩大特點,一是黑灰色個體居多,當它們進入青壯年時期後,掉色的速度遠慢於其他種群;二是我們從死亡個體提取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該種群與珠江口、三娘灣、廈門的中華白海豚有基因差異。」張宏科說。
張宏科表示,北部灣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該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約300~500頭,主要分為兩大群體。一是「大風江-南流江口」群體,約300頭,主要分布在大風江、南流江和冠頭嶺等海域;二是「儒艮保護區」群體,約150頭。其中,後者的青年個體佔總數的66.34%,研究發現,該種群不但數量顯著增加,且有顯著的遺傳差異和分化,這說明該種群具有獨特的遺傳多樣性和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下一步,儒艮保護區將繼續往擴大調查範圍,收集更多鯨豚科研數據,為北海的海洋環境保護和發展向海經濟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辦結率97.52%!鐵山港區群眾「三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重大項目巡禮|北海市結核病防治院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收官「十三五」 精彩看北海⑬ |北海城市精細化管理邁上新臺階
當暖冬北海遇上冷空氣,請收下《候鳥防寒攻略》!
新一輪冷空氣明早補貨,北海未來幾天最低氣溫將跌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