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楊遇上樸樹,朝聖路上沒有終點

2020-12-24 ELLEMEN睿士

6月18日,《岡仁波齊》在上海舉辦了首映禮發布會,由樸樹獻唱的電影主題曲《NoFear In My Heart》的MV在發布會上首次亮相,作為張楊導演多年未見的老友,樸樹驚喜現身和張楊導演熱情擁抱,並稱讚張楊導演「很珍貴」。此外,發布會上更播出一支特別的VCR,展現了在經過一年的朝聖之後,十一個普通藏人現在的生活。和力辰光董事長李力、樂視影業CEO張昭、天空之城影業CEO路偉也在現場講述了自己參與到電影《岡仁波齊》的緣由。

同天,電影《岡仁波齊》在上海新天地的主題藝術展也正式啟幕,本次展覽圍繞影片背後的故事,並與青年藝術家一起,延展了《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前方的道路沒有終點,我們永遠在路上

張楊導演與樸樹及到場嘉賓合影

張楊在現場表示,在創作《岡仁波齊》之前,自己也曾有過一段時間很迷茫,他一直在尋找藝術與商業之間相互平衡的一種可能。但是後來發現,「其實這事不好平衡」,張楊覺得,真想做藝術就得往極致走,就得去做藝術片。想明白後,張楊下定決心要做自己真正喜歡的電影,於是就有了這樣一部《岡仁波齊》。

電影中講述了十一個藏人朝聖的故事,而在電影之外,回到現實生活的藏人們又會如何?發布會現場也播放了一支VCR,展現了如今回到常規生活的他們。時過三年,十一個藏人依舊如未踏上朝聖之旅前一般,與此前他們的生活並無二致。張楊表示,其實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他能夠預想的,「雖然這一路非常神聖,但是他們總是要回到現實裡,回到世俗生活裡,我們每個人也都是這樣」。

從「恐懼」到「無懼」,一次不謀而合的契合

在電影《岡仁波齊》中,張楊使用的都是有源聲音,不使用任何配樂,張楊說,這是因為不希望用配樂渲染太多情緒,他更希望以一個冷靜客觀的視角,講述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朝聖故事。而直到影片結尾,出現字幕,全片唯一的音樂——由樸樹演唱的主題曲《No Fear In My Heart》,才緩緩響起。

闊別樂壇14年,樸樹帶著新唱片《獵戶星座》於今年回歸。在新專輯推出兩個月之後,樸樹遇見了張楊,看到了這部名為《岡仁波齊》的電影,他把新歌更名為《No Fear In My Heart》,重新編曲,重新演繹,使其成為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曲。

樸樹來到《岡仁波齊》首映禮現場

從「恐懼」到「無懼」,其實也是樸樹一次思想的「回歸」。樸樹在現場表示,其實改歌名也是自己最初的想法,「最初是因為這首歌的歌詞一直寫不出來,所以那時候心裡全是恐懼,寫一首歌怎麼可能沒有恐懼?」。而當「恐懼」被正視,樸樹決定用「無懼」的態度來面對,「後來我覺得,這首歌就應該是沒有恐懼,這是自我的規劃和想法,跟有沒有恐懼其實沒有關係」。

談及這首主題曲,張楊則形容樸樹與自己更多是因為「一種不謀而合的東西」開始了這次合作,「我和樸樹是很多年的好哥們,他的音樂我非常認同,還有包括做人的態度,我們也都是互相認同的,所以可能更是因為一種不謀而合的東西,有了這次合作」。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樸樹欣喜之餘,也不吝溢美之詞稱讚張楊導演「很珍貴」,「我和張楊好多年沒見了,那時候我們從沒有坐下來聊過文藝,不是踢球就是鬼混,我也不知道他這幾年在做什麼,但是我覺得他很珍貴,尤其在這年頭很珍貴」。

做商業片賺錢,但是做文藝片內心更安穩

在談到投資問題時,《岡仁波齊》投資人、和力辰光董事長李力表示,所有的電影項目都會經過嚴格漫長的審核,但是《岡仁波齊》這部電影他只用了三個小時就決定投資。李力說,這是因為他想認真做一部發自內心的,不關乎錢的電影。作為張楊多年的好友,張楊出發前李力只對他說了兩點,「第一,你必須活著回來。第二,你必須讓所有人都活著回來,因為我知道西藏的條件太艱苦了」。

《岡仁波齊》出品人、樂視影業CEO張昭笑稱投資《岡仁波齊》是因為「二十多年前打麻將贏了張楊的錢,二十年來的利息和投資差不多,錢必須得吐出點來」。玩笑之餘,張昭坦言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西藏是他去過之後還想再去的地方,他想讓張楊再替他跑一趟,帶點東西回來給他看看。張昭認為,《岡仁波齊》是一部會帶給觀眾全新感受的電影,它和現在的商業電影完全不同,「觀眾看到電影裡朝聖者的生活,腦子裡也會看到自身的生活」。

天空之城影業CEO路偉認為,投資這部電影更多的是一種緣分,一種看了就想參與的緣分,並表示「做商業片賺錢,但是做文藝片內心更安穩」。影片此前在全國的八城路演,收穫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和幫助,而這一路上看到許多喜愛文藝片的觀眾,路偉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途徑,給文藝電影一個成長的機會。

感受電影之外更多維度,主題藝術展為《岡仁波齊》延展朝聖路

6月18日,《岡仁波齊》在上海新天地開啟為時八天的主題藝術展。當天,導演張楊攜手天空之城影業CEO路偉、青年藝術家張弛來到活動現場,與在場的朋友們共同參觀。

張楊在活動中表示,一路走來聽到很多觀眾的聲音和反饋,這讓他很高興。現在,他也在創作記載《岡仁波齊》心路歷程的書,想讓更多人了解到電影背後有意思的故事。此次藝術展,則希望傳達給觀眾電影之外的,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深層的感受。

本次主題藝術展在觀展的方式上,採用了選擇式的觀展路線,讓參觀者體驗不一樣的觀展風景;通過圖、文、視頻、朝聖地圖,將電影背後的起承轉合細細梳理,將出發、途中與回望的精彩片段一一呈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朝聖之路,藝術家們有著不一樣的踐行方式,圍繞影片背後的故事,片方還特別邀請了三位青年藝術家耿雪、馬蘭珂和張馳參展,展現電影之外,來自藝術與文學的回聲;而神秘的核心觀影區,則以呈45度角懸掛的幕布圍繞,半仰臥式觀影坐席供觀展者觀影,每天下午時段,核心觀影區會完整放映《岡仁波齊》全長四個小時的幕後紀錄片,觀眾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透過呈45度角懸掛的幕布,看到更多關於電影《岡仁波齊》的幕後故事。

第六代中堅導演張楊醞釀26年的新作《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藏曆馬年,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本片講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四個家庭、十一個藏人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裡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波瀾壯闊,實則平靜至極。本片之前在歐美十餘國電影節展映,反響巨大。

電影《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影片由和力辰光國際文化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雲南尚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馬燈電影有限公司出品,馬燈電影有限公司發行。

相關焦點

  • 朝聖的路上沒有終點 文藝大叔黃俊生遊記 車輪上的行囊 之二十六
    《朝聖的路上沒有終點》「車輪上的行囊」之二十六題記:我們寫作,何曾不是一次次朝聖之旅。一個個方塊字,就是磕一個個長頭,支撐堆砌方塊字的力量,源自於對文字的狂熱、膜拜、執著和信仰,在紙上的每一個長頭,都是修行。
  • 沒有勇氣的聖地牙哥朝聖路,看看終點也好
    最初決定來到這裡的時候,只是在訂hotel時發現了這個便宜評價又特別好的溫泉hotel,再看看這裡守著Santiago朝聖路的終點,想著沒魚蝦也好吧,估計自己可能一生也沒有辦法鼓起勇氣開始這條朝聖之路,很羨慕那些能走二十幾天的人,後來在終點看到了好多背包客們拿著自己的小本子在終點蓋章,特別的佩服他們。
  • 張揚新作《岡仁波齊》首映禮 樸樹獻唱電影主題曲
    ,由樸樹獻唱的電影主題曲《No Fear In My Heart》的MV在發布會上首次亮相,作為張揚導演多年未見的老友,樸樹驚喜現身和張揚導演熱情擁抱,並稱讚張揚導演「很珍貴」。 同天,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藝術展也正式啟幕,本次展覽圍繞影片背後的故事,並與青年藝術家一起,延展了《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 美文閱讀:《朝聖的路上》
    尼瑪扎堆時常悔恨,所以這次下定決心一定要帶上叔叔楊培踏上朝聖之路。這也是尼瑪扎堆為了完成父親生前的願望,也為了讓叔叔自己也代替父親感受一下去岡仁波齊朝聖的神聖意願。所以在尼瑪扎堆的提議下,在叔叔楊培的支持下,他們決定從芒康縣嘎託鎮普拉村出發,一路磕長頭,經由拉薩布達拉宮,最後到神山岡仁波齊,完成神聖的朝聖之路。
  • 歌德:歐洲,誕生於通往聖地牙哥的朝聖路上
    歐洲,誕生於通往聖地牙哥的朝聖路上。這句話並不是標題黨,也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歌德之口。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多萬朝聖者,膚色各異,年齡不一。他們沿著歐洲的幾條主要路線,向著黃箭頭和貝殼標誌所指的方向——聖地牙哥走去。這是宗教救贖儀式?是公路傳奇?還是歐洲歷險記?
  • 它是藏民轉梅裡雪山朝聖的終點,一路上經幡搖曳,它就是雨崩神瀑
    通往神瀑的路上有眾多石子堆成的瑪尼堆,是轉山的藏民堆砌而成,遊人經過,也可為其增加一些,也算是一種積福。雨崩瀑布是高山雪水融化而成的,但是很神奇的是,瀑布打在人身上一點不疼也不覺得這雪水冰冷。按照藏族的傳統應該是順時針繞行三圈算是祈福,但是也有傳說說站在瀑布周圍讓水珠拍打也是一種福氣。雨崩神瀑是藏民們轉梅裡雪山朝聖的終點,一路上經幡搖曳,瑪尼堆成群。
  • 浣紗路上的「樸樹弟弟」喬遷了,新家在四宜亭
    此話誠不欺我——有心人一定還記得,錢報在8月份曾經報導了關於兩顆老樸樹的新聞:浣紗路上的121歲的樸樹「哥哥」和相對而立的樸樹「弟弟」因為工程建設需要,面臨搬遷。兩棵樸樹是走是留,牽動了很多老杭州人的心。
  • 《岡仁波齊》聚焦藏族匍匐叩拜的朝聖之路,身在路上,心在朝聖!
    事實上,我們在物質上越富有,我們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實性就越強烈和凸顯。身在路上,心在朝聖。一部西藏的電影,就是這樣完全不需要背景的音樂。從芒康到岡仁波齊,慢慢的用身體丈量過去。都是瑣碎的鏡頭,樸素的日常。他們的生活沒有追趕,只是幸福的信念。磕頭過水的鏡頭,看到了他們的喜悅。跪行千裡路,磕上萬個頭,磨數十雙鞋,同樣的一段路,信仰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
  • 朝聖之路上的「公雞教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西班牙北部拉裡奧哈有個小鎮,叫做Santo Domingo de LaCalzada,是去往聖地牙哥朝聖路上的經典一站但是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很有意義,非常有意義,即使在全世界這麼多「亞哥」互相衝突的時候,它仍舊獨樹一幟。
  • 朝聖路上的齷齪:偽朝聖,到底毀了多少人!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朝聖」變成了一種「流行趨勢」,如果沒有去朝聖路上走一走,你就對不起「文藝青年」這個稱號...所以近年來國內外朝聖的人數越來越多,朝聖的路線也是越來越多,但是這裡面有很多人的「朝聖」都是別有用心。
  • 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那麼,你其實並不孤獨
    每一條朝聖路,也許起點並不一樣,但終點卻是殊途同歸,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與諸多朝聖者一起尋找一直苦苦求而不得的「聖」。在這條朝聖之路上,你我可能有些許迷茫與不安,但是堅定地走下去吧,我們還是曾經的那個你我,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一直在變,只有你我的聖地,從未改變。
  • 騎行在朝聖路上D6 新都橋-雅江-相格村
    作為一個60大叔級別騎者,來到川藏線上,只是圖個好奇,看個風景,吃個路餐,住個混間,記個遊記,有機會再吹個牛皮。
  • 從傳播學角度解讀電影《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當他不知道拍電影該往哪走了,突然覺得有點找不到自我了時,他沒有被資本裹挾,而是「選擇回到電影本身,去做一個導演真正內在的、內心最想做的事」 。他「用苦行僧的方式,花一年的時間跟一組真實朝聖隊伍拍攝」 ,同時也開啟了一段他關於自我和電影的修行。電影中呈現的磕頭朝聖、轉山,以及對自我尋找、生死輪迴、電影本體等問題的探討,正是源自於他的「西藏情結」。
  • 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意外而走上朝聖之路的 電影《朝聖之路》
    這是一條老人與兒子的朝聖之路,這是一條人與靈魂的朝聖之路,這是一群人的朝聖之路,這更是一條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朝聖之路。當你踏上這條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在路的另一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名叫聖地牙哥,每當你感到傷心、痛苦、絕望的時候它都會默默的傾聽你內心最深處的低吟。不防試著交出那個曾令你失望與厭惡的自己,那個嶄新的自己已經在終點等待。
  • 拉薩不是終點!朝聖者在去往《岡仁波齊》的路上
    1905電影網專稿     在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既有8844米的高山珠穆朗瑪,也有6656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對小電君而言,電影對自己最大的感觸,是導演張揚在電影花絮中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若干年後,人們仍可以從這部影片裡,看到有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過。神山聖湖不是終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 終點,一直在路上!
    騷得冒泡的一代風騷神僧天涯菸鬼,請順著圖片看 告別了客棧老闆娘,當然還有男老闆,(上圖就是客棧門口拍的對我而言,拉薩不是終點,終點就是一直在路上,一直走,沒有盡頭。 拉薩,只是我暫時停下腳步的一個點,所有的感受是在路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山那些水,就像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平靜真實,獨自西行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但值得回憶,每個人都有值得回憶值得驕傲的往事,在旅行中,或在鍋碗瓢盆中,都會有所感悟,都會豐盈著你的內心。
  • 《一個人的朝聖》:走在路上,生活會有更多可能
    在暢銷書《一個人的朝聖》裡,主人公哈羅德從金斯布裡奇步行到了貝裡克,歷時87天,途行627英裡。時間和距離表明了哈羅德的決心,他也在路途中釋懷了曾經了生活,當過往的悲痛襲上心頭,沉默抑或逃避只是自欺欺人的手段,行走在路上,會給人不一樣的感官和認知,慢慢地改變,直至褪變。
  • 紀路•朝聖|風雨兼程的走在路上,只為心中那一方聖地
    匍匐在真理的道路上,一叩一拜,放下身段,貼近土地,靈魂也就更殷實了,昂起頭顱,面朝太陽,日子也就更光明了朝聖,它是無關天氣的,晴天、陰天、陰雨天、雨雪天等等,都無法阻擋朝聖的步伐。嚴格來說,朝聖者心裡只有佛。
  • 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歌手樸樹,樸樹最大的伯樂就是這個大學霸
    轉眼都飄散如煙」也許年輕的朋友不一定認識樸樹了,但是你一定聽過樸樹的歌,就比如樸樹的代表作《平凡之路》,這首歌的編曲和歌詞都是樸樹自己創作的,說到才華橫溢,樸樹這個人的才華我想你去聽他的歌就知道了。樸樹1973年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一位歌手和製作人,他很少譁眾取寵,但是他的音樂卻是很多人心中永遠的治癒良藥。
  • 「朝聖路上,我和100個人睡了」:偽朝聖,到底毀了多少人!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朝聖」變成了一種「流行趨勢」,如果沒有去朝聖路上走一走,你就對不起「文藝青年」這個稱號...曾經聽過一句很荒唐的話:朝聖路上,信仰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能遇到什麼樣的人然後開啟不斷的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