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一體產業園落戶北林記

2020-12-21 綏化新聞網

李爍牛賀特約記者劉峰全媒體記者廉紅

  「北林區領導、西長發鎮以及招商等部門同志的真誠、熱情和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打動了我們,因此決定總投資42億元,建設集高效智能水產養殖、光伏發電、旅遊觀光、魚飼料加工及相關漁業水產研究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

  4月1日上午,在今年全省、全市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北林區現場,四川通威集團漁光一體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四川通威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開發總監邵國軍如是說。

  「漁光一體」的效應

  四川通威集團由全國政協委員劉漢元先生創建,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發展,並在化工、寵物食品、IT、建築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2019年在全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排名第115位。

  通威將光伏發電與現代漁業有機融合,全球率先創造「漁光一體」發展模式,以水產養殖為基礎,在池塘、水庫等水面架設太陽能組件,建設成為「漁光一體」互補項目以光伏發電站為主,漁業養殖為輔的模式,結合通威「365健康養殖模式」,拓寬通威太陽能光伏技術應用領域,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殖」水上發電和水下作業同時進行的創新發展模式,真正實現「漁、電、環保」三豐收。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涉足農業和新能源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已實現了農業與光伏協調發展,並成為全球領先了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供應商。

  目前,通威正在全國各地推廣和建立「漁光一體」基地,優質而清潔的光伏電力正源源不斷地惠及千家萬戶。

  追逐太陽的腳步走

  西長發鎮沿泥河各村坑塘水面資源豐富,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久盛不衰,「泥河鮮」牌水產品遠近聞名,是全區有名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先進鎮,二十多年來,西長發鎮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始終名列北林區的前茅。曾有一位海外學子學成歸來回到這裡,站在一望無際的泥河岸邊,寫下這樣的詩句:「日麗風和朗朗空,泥河丰姿已不同。昔日湍流今不見,池塘綿延幾十公裡。」這也是對西長發鎮水產養殖業的生動描繪。

  如何向水放歌,讓資源變財源,顏值更增值?唯有招商引資上項目,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2016年,時任西長發鎮黨委書記的劉東風,鎮長王立國,經過深入調研,認為利用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作為招商引資的「梧桐樹」,去招有識「金鳳凰」。劉東風上網查到「漁光一體」這個項目,得知四川通威「漁光一體」模式是全國做得最好的:100%的水面智能養魚,80%的水域上空發展太陽能。每畝每年可產出綠色生態水產品500-800公斤,同時還能產出相當10噸—30噸石油等效能量的清潔電力,畝產效益達2.5萬元至4萬元,是傳統漁業的5至10倍。

  劉東風、王立國通過通威集團在黑龍江的一家魚飼料公司飼料推銷員聯繫到集團總部。於2016年4月,劉東風到集團總部推介西長發鎮。向發展策劃部負責人介紹了北林區的招商引資政策,以及鎮的漁業資源的歷史和現狀,引發了他們的濃厚興趣。當月,發策部、項目前期、技術等部門負責人前來西長發鎮實地考察,幾天的調研,考察組認為西長發鎮的自然資源好,漁業養殖業發達,而且光照比較好,正好適合通威「漁光一體」模式,非常適合做「漁光一體」項目。

  看準了好項目,通威馬上投資流轉土地,正開滿弓,箭在弦上時,遇到了瓶頸。受國家能源指標限制,省發改委只能一次下撥10兆瓦、20兆瓦光伏發電指標,無法滿足企業設計的發電量1000兆瓦左右的需要,而在寶山新立變上網,前期電網投入就很高,架一條線路就需投資8000萬元,無奈只能暫時擱置。

  開弓沒有回頭箭。從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劉東風和王立國多次跑省發改委溝通黑龍江富裕區,一直沒有放開審批發電指標。他們始終關注發電指標是否放寬,不信東風喚不回!

  2019年12月,北林區委書記李延春帶領專班人員前往通威成都總部,洽談開發「漁光一體」項目事宜,雙方表示,一旦政策允許,雙方將全力推進項目落地開工。

  今年,省發改委下撥的發電指標終於放寬了,企業馬上著手研究項目落地。

  讓陽光灑滿泥河兩岸

  作為項目負責人,邵國軍負責和北林區委、區政府和西長發鎮領導接觸,他說:「區、鎮兩級領導對通威的項目高度重視,非常支持認可,上到區領導下到具體辦事員,從來都是熱忱服務,成立服務專班推進,使我們更加堅定了投資信心。雖然曾經因為政策原因,項目有一些波折,但雙方一直努力,不放棄、不拋棄,在完成光伏板基礎設施建設後,通威計劃將魚池反租給農民,並向農民傳授先進的通威魚養殖技術,促進農民增收。」

  說起北林區營商環境,邵國軍說,區鄉村密切配合,向農民宣傳「漁光一體」的意義和農民的受益,得到農民的廣泛認可,目前,通威集團已經流轉租賃可用於實施「漁光一體」項目的土地(魚池)3450畝。2019年末進行工商註冊項目公司,服務專門班領著我們辦一路綠燈,非常短的時間就辦結。

  通威集團對光伏行業堅定信心,集團在新能源領域也加大了投資力度,從2016年到現在集團已增加投資300多億元在多晶矽、電池片組建等產業,堅信光伏行業是未來的投資方向,也相信北林區這個地方適合建這個項目。

  邵國軍充滿信心地說,今年是國家最後一批給予光伏發電項目補貼,但我們投資北林區這個「漁光一體」項目不要補貼,即按照平價進行項目上馬,我們靠規模,靠自身的造血功能生存發展壯大。

  通威集團「漁光一體」項目總投資42億元,規劃設計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900兆瓦,分三期實施,今年計劃投資10億元。

  遲日江山麗,春暖花草香。伴隨著全市首批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建設的春天已來臨。邵國軍說,我們看好這片寒地黑土,想在這裡大力投資,改善提升當地的養殖層次,增加就業和稅收,同時提升產業能級,為企業創造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實現地方和企業雙贏。

相關焦點

  • 詳解通威漁光一體
    另外從光伏終端領域,也就是發電這一塊,我們現在主要立足於地面分布式,漁光一體電站,還有分布式這樣三塊,是這樣的一個產業鏈。  記者:您談到漁光一體,我想問一下這個漁光一體到底是什麼?  嘉賓:漁光一體實際上是通威在業內最先提出來的,業內通俗的叫法叫做漁光互補,通威提漁光一體是想在這個基礎上,把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結合的更緊密、更有機,真正能夠實現一體化之後的互補。
  • 通威股份布局「漁光一體」產業
    通威股份在2015年報中稱,公司去年重點開展了行業首創的「漁光一體」漁業、光伏綜合應用項目,變革了傳統養殖模式,也促進了養殖效率效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益的提升。  年發電收入估值萬億  據了解,「漁光一體」模式是將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的模式,達到養殖和發電並行發展的綠色環保產業。
  • 「漁光一體」先行者陳紅:這樣養殖更高效!
    」結緣的故事以及「驚豔」的養殖時效,被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譽為通威「漁光一體的1.0版本」。而她也在通威365科學養殖模式、「漁光一體」技術的引領下,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致富,所有池塘都使用了通威智能養殖系統及風送投餌設備。2015年,陳紅提供了300畝漁光一體池塘與通威合作進行養殖模式研究。
  • 江蘇射陽「漁光一體」養殖基地
    1月7日,陳紅又接待了一批慕名而來的外地客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陳紅的水產養殖基地就變得非常熱鬧,不斷有客人來「做客」。上面發電,下面養魚,這就是陳紅的「漁光一體」養殖基地。眾所周知,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清潔、綠色能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選擇之一,但光照面積與土地面積屬於定值且成正比,不能多層利用。而魚塘只依靠水產品的產出,效益也並不是很理想。「漁光一體」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做到了空間多層利用,實現了多產業互補發展。
  • 通威股份「漁光一體」協同效應顯現
    通威股份「漁光一體」新型養殖模式的協同效應逐漸顯現。5月31日,江蘇射陽縣漁業養殖戶陳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經過一年多時間運營,漁業與光伏結合的新型養殖模式綜合效益明顯。」
  • 「漁光一體」江蘇射陽示範基地通過農業部專家驗收
    [/cneter]&nbsp&nbsp&nbsp&nbsp2015年11月5日上午,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李書民、農業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李可心及農業部相關領導和專家,到通威「漁光一體
  • 鼎城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產業再添生力軍
    尚一網訊(記者 何花 通訊員 趙志國)11月18日,鼎城區舉行了興陽8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啟動暨工作推進會,標誌著鼎城區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產業再添生力軍。該項目位於鼎城區牛鼻灘鎮七裡湖,計劃總裝機容量80MW。
  • 「漁光一體「引領全球 「清潔能源+水產養殖」綠色產業革命
    據專家測算,我國共擁有養殖水面高達1.2億畝,若將其中4500萬畝精養魚塘建成漁光一體電站,總量將達1200GW--1500GW,相當於2015年全國發電裝機總量,年發電收入高達1.2萬億--1.5萬億。
  • 通威擬在廣西桂平市投建400MW漁光一體項目
    11月初,趙理常委參觀考察了通威集團,對通威的發展規模、經營理念及「漁光一體」商業模式表示高度讚賞。籤約會上,通威新能源韓華林部長表示,通威「漁光一體」實現了綠色農業與綠色能源兩大產業的跨界融合,不僅能創造出優質的光伏清潔能源,還能推動傳統粗放型養殖模式向智能化、規模化、環保化轉型,提高養殖效率和水產品質量,極大地豐富旅遊屬性,單位面積國土價值輸出成倍增加,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
  • 聚焦「漁光一體」、展示「光伏+」產業魅力
    昨日,CCTV-10《創新進行時》聚焦通威「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全景解析「漁光一體」賦能新漁業、新能源、新農村協同發展的魅力。紀錄片《光伏板下養大魚》,深度聚焦三產融合的「通威樣本」。
  • 中國「聚寶盆」百億元打造「漁光一體」工程
    (資料圖) 代純 攝中新網西寧3月18日電 (孫睿)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官方獲悉,該市計劃投資百億元,通過水上水下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打造「漁光一體」工程。隨著一批光熱示範電站的成功建設,以及空氣儲能、熔鹽儲能等先進技術推廣,德令哈市已基本構建起「技術試驗-裝備製造-發電站」為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格局。據介紹,該項目採取綠色智能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結合的方式,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實現「水下產出綠色水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
  • 億晶光電:「漁光一體」發電項目已併網
    摘要 【億晶光電:「漁光一體」發電項目已併網】億晶光電(600537)周一盤後披露,公司1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已實現併網發電,該項目系公司2013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按初步估算,上述項目年均發電約1.2億度,預計將對公司2015
  • 廣東湛江東海島漁光一體生態產業園100MW光伏發電項目EPC招標公告
    廣東湛江東海島漁光一體生態產業園100MW光伏發電項目EPC招標公告1. 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湛江東海島漁光一體生態產業園100MW項目),項目業主為湛江市鼎瑞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 ,建設資金來自 自籌 (資金來源),項目出資比例為自籌資金100% 。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2.
  • 吳宗文:「漁光一體」跨界整合,實現「漁、電、旅遊、環保、稅收...
    通威集團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負責人吳宗文老先生受邀參加此次會議並就東北地區「漁光互補」發展潛力進行了分析講解。吳宗文介紹說,在2016年的兩會上,通威就建立「漁光一體」模式的相關問題向中央領導做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副總理聽後對此予以高度認可。對於東北地域實施「漁光一體」的優勢和效益問題,吳宗文以吉林白城為例做了簡要分析,首先太陽能資源優勢,每年太陽光照有效發電超過1520小時;其次是水面資源優勢,在白城市可建設1萬-6萬畝、200兆瓦-1吉瓦漁光一體項目。
  • 常州億晶光電投資建設「漁光一體」光伏電站
    7月10日獲悉,隨著110千伏配套輸送電網本月初開始施工,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8.6億元的100兆瓦「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正式開工。1980畝湖區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的景象,今年底將在金壇市天荒湖成為現實。
  • 億晶光電定增12億建「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
    億晶光電定增12億建「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億晶光電今日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資12億元用於1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根據預案,億晶光電擬以不低於10.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9億股,募資將主要用於1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項目計劃投入資金8.62億元。據了解,該項目建設於江蘇省金壇市直溪鎮天荒湖水產養殖魚塘水面上,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模式,達到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的一體化有機結合。項目建設期為6個月,裝機容量為100MW。
  • 江西高安首個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動工 總裝機100MW
    江西高安首個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動工 總裝機100M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13日,八景鎮100MWP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在八景鎮灶崗村舉行動工儀式。該項目是高安市首個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40380萬元,佔地面積約2000畝,嚴格按照「漁光一體」高標準建設,以「現代漁業—光伏一體化綜合立體利用開發」為指導,集合專用的池塘現代漁業365模式,並配套建設1座110kV升壓站,預計2019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後將實現「漁、電、旅遊、環保、稅收」五豐收。
  • 面朝大海,上能電氣助力湛江東海島漁光一體項目併網發電
    該項目是廣東省海上漁光互補示範工程,通過生態養殖與光伏發電有機結合的「漁光一體」模式,形成對海上經濟空間的立體利用,真正實現「漁、電、遊、環保」四豐收,並為「光伏+漁業」更好建設美麗海港城市提供了實踐路徑。
  • 億晶光電投資8.6億元建設「漁光一體」光伏電站
    記者本月10日獲悉,隨著110千伏配套輸送電網本月初開始施工,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8.6億元的100兆瓦「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正式開工。1980畝湖區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的景象,今年底將在金壇市天荒湖成為現實。
  • 億晶光電8.6億元「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江蘇開工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消息稱,隨著110千伏配套輸送電網本月初開始施工,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8.6億元的100兆瓦「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正式開工。1980畝湖區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的景象,今年底將在金壇市天荒湖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