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一體「引領全球 「清潔能源+水產養殖」綠色產業革命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伴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能源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和人類未來發展的首要問題。一場以人類呼喚綠色、低碳轉型為核心,以環保和可再生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革命已經拉開帷幕。「漁光一體」正是創造性地將光伏新能源發電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真正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的嶄新發展模式,不但直接推動我國水產養殖的轉型升級,還大大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推進我國能源革命進程,並從根本上破解當前困擾我國的霧霾之困。

  轉型升級革命:清潔能源+水產養殖

  「漁光一體」模式是將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的模式,達到養殖和發電並行發展的綠色環保革命。該模式不僅不佔用我國寶貴的土地資源,還能在產出清潔能源的同時,大大提高養殖戶收益。

  據專家測算,我國共擁有養殖水面高達1.2億畝,若將其中4500萬畝精養魚塘建成漁光一體電站,總量將達1200GW--1500GW,相當於2015年全國發電裝機總量,年發電收入高達1.2萬億--1.5萬億。

  以通威股份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企業,若將其直接或間接擁有的全國900萬畝優質魚塘進行新建和改擴建並實施「漁光一體」項目,水產養殖年產量可高達1350萬噸,同時可建設300GW-450GW光伏電站,年發電量相當於三峽水電站的5--8倍,年發電收入可達2400億元--6000億元。經測算,在我國年日照2000小時以上地區的魚塘,每畝池塘的利潤可比單純水產養殖提高3倍以上。除此之外,20--30畝魚塘水面上的太陽能電站可發1Mwp,每年由此可節約標煤34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1200噸。可以說,大力發展和推廣「漁光一體」這種清潔、高效、低碳的創新模式,不僅實現我國清潔能源與水產養殖轉型升級的有機結合,還將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綠色發展提供一條全新路徑。

  權威部門和專家學者點讚「漁光一體」

  作為光伏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漁光一體」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憑藉其獨特的創新模式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受到了來自國家主管部門以及農業、光伏行業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2016年4月6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接受央視《焦點訪談》採訪時談到,在「十三五」期間,預計平均每年我國光伏工程的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每年也將達到1500億元,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每年3000億元。預計在10年左右,光伏發電就可以具備全面與煤電競爭的能力。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魏寶振指出,「漁光一體」是利用水產養殖集中地區豐富的池塘水面資源,來開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採用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一種創新模式,充分運用新能源產業、高效漁業與休閒旅遊產業的集成優勢,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收益,走出了一條「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新能源集約化發展和高效水產產業化發展之路,將對改善區域能源結構、發展經濟、保護環境、農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復旦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國家現代農業光伏產業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執行主席孫耀傑教授在談到「漁光一體」時指出,這種創新模式將直接降低水產養殖成本,保障水產養殖的順利進行。針對增氧機、飼料投餌機等養殖設備的機械耗電,用水上的光伏發電,可有效減少這部分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此外,該模式還改變了傳統池塘養殖模式,實現大水面的規模化養殖,藉助智能化、物聯網等等技術,有效提高養殖管理水平。因此,發展這種模式是新型工業與現代設施農業的完美結合,不但實現了產業疊加和資源共享,更充分踐行了習總書記所倡導的「創新、協調和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了土地的綜合利用效益。

  「漁光一體」模式協同效應:1+1>2

  記者注意到,「漁光一體」模式所產生的1加1大於2的協同效應,和常規養殖或一般電站相比,魚塘的綜合效益大大提升。雖然初期投入會稍高一些,但後期的運維成本並不高,而且無人化值守還可能使成本進一步下降。

  記者算了一筆帳,以江蘇如東「漁光一體」示範基地為例,該項目佔地面積2720畝,目前開發的第一期共500畝,養殖面積364畝,分為1個蓄水沉澱池、3個養殖池、1個人工溼地,共安裝光伏組件40656塊。一期建設的10兆瓦光伏電站投入1.1億元,每年的發電約為1300萬度,二期2720畝建成後共計80兆瓦,預計總投入6.5億元。光照較好時,日發電量能達到7.8萬度,一期工程已經累計發電380萬度,除去自用電,95%的電能都輸送到國家電網的線路上。

  同樣,我們從目前已併網發電的江蘇射陽「漁光一體」示範項目來看,該項目首年每畝發電收入6萬餘元,利潤4--5萬元,每畝養魚收入0.7—1.5萬元,利潤2.5--4千元。綜合計算,每畝「漁光一體」池塘年利潤可達4--6萬元。

  此外,「漁光一體」還有效突破了以往只能收取池塘租金的模式,每畝將為政府貢獻稅收4000--6000元,提高收益4--6倍,與常規養殖相比,「養殖+發電」的綜合效益將提高數倍以上,對於拉動農村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信隨著「漁光一體」模式的在我國的快速複製、推廣,在加速我國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必將大大加快我國能源消費方式的轉變,並為實現我國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做出的莊嚴承諾作出積極貢獻,也一定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住青山綠水、白雲藍天。

相關焦點

  • 漁光一體產業園落戶北林記
    李爍牛賀特約記者劉峰全媒體記者廉紅  「北林區領導、西長發鎮以及招商等部門同志的真誠、熱情和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打動了我們,因此決定總投資42億元,建設集高效智能水產養殖、光伏發電、旅遊觀光、魚飼料加工及相關漁業水產研究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
  • 江蘇射陽「漁光一體」養殖基地
    1月7日,陳紅又接待了一批慕名而來的外地客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陳紅的水產養殖基地就變得非常熱鬧,不斷有客人來「做客」。上面發電,下面養魚,這就是陳紅的「漁光一體」養殖基地。眾所周知,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清潔、綠色能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選擇之一,但光照面積與土地面積屬於定值且成正比,不能多層利用。而魚塘只依靠水產品的產出,效益也並不是很理想。「漁光一體」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做到了空間多層利用,實現了多產業互補發展。
  • 「漁光一體」先行者陳紅:這樣養殖更高效!
    (至於2.0版本,我們先保密,後來會陸續曝光),那麼問題來了,她的「漁光一體」池塘長啥樣,怎麼養殖,收益如何?帶著這一系列通心粉們關心的問題,記者「快馬加鞭」奔向江蘇射陽,在現場為大家詳細解答。從事淡水魚養殖十餘年,陳紅集淡水魚養殖,魚藥經營,飼料銷售於一體。目前,她擁有「漁光一體」池塘800畝,常養殖池塘1000畝。
  • 中國「聚寶盆」百億元打造「漁光一體」工程
    (資料圖) 代純 攝中新網西寧3月18日電 (孫睿)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官方獲悉,該市計劃投資百億元,通過水上水下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打造「漁光一體」工程。隨著一批光熱示範電站的成功建設,以及空氣儲能、熔鹽儲能等先進技術推廣,德令哈市已基本構建起「技術試驗-裝備製造-發電站」為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格局。據介紹,該項目採取綠色智能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結合的方式,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實現「水下產出綠色水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
  • 通威股份布局「漁光一體」產業
    通威股份在2015年報中稱,公司去年重點開展了行業首創的「漁光一體」漁業、光伏綜合應用項目,變革了傳統養殖模式,也促進了養殖效率效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益的提升。  年發電收入估值萬億  據了解,「漁光一體」模式是將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的模式,達到養殖和發電並行發展的綠色環保產業。
  • 聚焦「漁光一體」、展示「光伏+」產業魅力
    該系列報導以「漁光一體」創新模式為樣本,系統介紹了「漁光一體」模式「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水邊休閒」、「一種資源、三個產業」的集約發展經歷及市場意義,為行業項目在應用端提供參考模式。 此次,通威「漁光一體」作為綠色能源與綠色農業兩大產業跨界融合,以及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創新案例再次登陸央視,充分展現了通威「漁光一體」創新模式比肩「國家名片」的強勁發展實力。
  • 「漁光一體」江蘇射陽示範基地通過農業部專家驗收
    「漁光一體」項目射陽陳紅示範基地考察指導,並對項目進行現場驗收。  在通威「漁光一體」項目現場,「最美通心粉」、「『漁光一體』養殖能手」陳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通威股份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名譽所長吳宗文及大豐通威總經理吳勝利先後向現場領導和專家介紹了「漁光一體」項目基地的先進技術與配套設施。
  • 面朝大海,上能電氣助力湛江東海島漁光一體項目併網發電
    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板如一雙雙採擷陽光的妙手,源源不斷將光能轉化為清潔電能,成為獨具一格的海邊勝景。這裡是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100MW海上光伏項目,二期50MW全部採用了上能電氣1500V 3.125MW集中式併網逆變解決方案。
  • 通威擬在廣西桂平市投建400MW漁光一體項目
    籤約會上,通威新能源韓華林部長表示,通威「漁光一體」實現了綠色農業與綠色能源兩大產業的跨界融合,不僅能創造出優質的光伏清潔能源,還能推動傳統粗放型養殖模式向智能化、規模化、環保化轉型,提高養殖效率和水產品質量,極大地豐富旅遊屬性,單位面積國土價值輸出成倍增加,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
  • 通威股份「漁光一體」協同效應顯現
    通威股份「漁光一體」新型養殖模式的協同效應逐漸顯現。5月31日,江蘇射陽縣漁業養殖戶陳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經過一年多時間運營,漁業與光伏結合的新型養殖模式綜合效益明顯。」
  • 工廠化、漁光一體、物聯網給水產養殖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工廠化、漁光一體、物聯網給水產養殖業插上騰飛的翅膀2016-08-11 08:47:00  水產養殖網  近日,記者跟隨鹽城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到鹽城市部分水產養殖區跑了一趟,切身體會到鹽城市漁業的「現代化」,可謂大開眼界、超乎想像。鹽城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處長祝葉告訴記者,近年來,全市漁業著眼轉型升級,引進新品種、研發新技術、推廣新模式、裝備新設施,大力推進工業化養殖、漁光一體化、物聯網+漁業、遺傳育種等現代漁業新技術的應用,傳統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正加速向現代漁業轉變。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通威股份的「漁光一體」是個啥?
    通威股份實行的「漁光一體」,光伏的背後還帶著農業,這引起了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的好奇心,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家公司。一、以飼料為基礎,切入光伏領域通威股份成立於1995年,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最初是一家專注於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的企業。
  • 廣東江門3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年均發電量預計為3億度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是指將水產養殖產業與太陽能發電產業相互結合起來的新型生產方式。即是在水產養殖的魚塘、淺海養殖地區等水域,上面鋪設太陽能發電板,下面進行水產養殖。從而實現上面發電,下面養殖的「一地兩用」模式,達到效益最大化。
  • 詳解通威漁光一體
    6月15日,參加第五屆國際分布式能源及儲能技術設備展覽會的通威太陽能光伏電力事業部總經理姜天齊在會展現場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孫廣見 攝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姜先生您好,先跟我們新華網的網友打一個招呼吧。  嘉賓:好的,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通威集團電力事業部的姜天齊,很高興跟大家交流互動。
  • 寧波首座海島漁光互補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蔣勇 仇九鼎攝)  浙江在線11月3日訊 昨日,我市首座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海島光伏電站———象山縣高塘島直落岙35千伏光伏電站投運併網發電。  「建成後魚塘可以養殖白蝦、蟶子、梭子蟹等經濟效益較好的水產,同時在太陽能電池板支架上還可以吊上鐵皮石斛種植,上層光伏發電,中間藥材種植,下層海產養殖,充分利用了電站空間。」
  • ...崛起江淮 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劉老莊村:光伏板下養螃蟹,「漁光...
    【圓夢小康 崛起江淮 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劉老莊村:光伏板下養螃蟹,「漁光互補」補出雙豐收!「上層空間建設光伏電站實現清潔能源發電,下層空間將光伏科技與現代物理農業有機結合,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讓光照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與使用,既具有無汙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額外佔用土地,可使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實現農業與光伏發電在互饋互補中各取所需,互利共贏。」
  • 安徽電建中標蚌埠2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送出線路總承包工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以總承包模式中標蚌埠懷遠縣200MW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線路外送及對側間隔改造工程。本工程為漁光一體光伏電站,位於蚌埠市懷遠縣白蓮坡鎮、荊山鎮,項目裝機容量為200MW,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升壓站,以1回220千伏線路接至220千伏塗山變電站220千伏間隔。
  • 吳宗文:「漁光一體」跨界整合,實現「漁、電、旅遊、環保、稅收...
    眾所周知,通威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從上遊多晶矽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並已形成我國最完整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同時通威又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的大型企業,因此,其一直在探索農業與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的跨界整合。
  • 水產養殖概念股有哪些 水產養殖概念股一覽
    水產養殖業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了,大多數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是主要養殖、銷售優質魚苗等等的。那麼有關注股市的人肯定想要知道水產養殖概念股有哪些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水產養殖相關股票 水產養殖分為很多種,而水產養殖的概念股也是有很多的,不同水產養殖公司的發展和經營,當然都是會影響到水產養殖的股票漲跌的,股市中,大多數股民和投資者都是希望行情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