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北京不適用?55年間下雨概率僅15.4%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據北京市氣象局的天氣預報,4月4日,北京陰有小雨轉多雲,夜間有霧,氣溫12℃至21℃;4月5日,北京多雲轉陰,夜間有霧,氣溫11℃至2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著名詩作,詩人的感懷透過雨霧、穿過酒香,跨越千年流傳至今,成為清明時節最貼切的筆墨。清明節,是中國唯一既是農時節氣又是傳統節日的日子。在清明期間,柳樹抽芽、細雨紛飛,人們緬懷先祖、祭掃陵墓,雨仿佛是最適合轉化我們哀思的天氣。

不過,與杜牧的詩歌不同,北京清明期間的主流天氣並非總是「雨紛紛」。北京晚報記者特意請中國天氣網「數據帝」為我們檢索了歷史氣象數據。結果顯示,從1961年到2016年,北京市在清明期間「雨日」的概率僅為15.4%。

而氣象專家陶祖鈺告訴我們,古詩裡「清明時節雨紛紛」描寫的應該是中國南方的清明天氣,而北京及華北地區清明期間的雨並不多,應該用「春雨貴如油」來形容。

古詩裡的清明總有些溼潤

清明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有傳說清明節演變為紀念先祖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春秋時的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和其他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不同,清明還是一個節氣。現在,一般意義上,清明節氣在4月5日到4月19日前後約15天,正是4月中上旬。而《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對一個傳統農業大國來說,清明意味著可以開始春耕了,而雨水則是春耕的大禮。

因為寒食節禁火,所以清明時下的雨,不只稱「清明雨」,還稱「潑火雨」。在古代,敏感細膩的詩人,總用雨把清明裝點得略顯溼潤。除了杜牧,還有宋代梅堯臣說:「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明代高啟感慨:「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代黃庭堅形容:「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北方清明基本上乾燥少雨

雖然雨水總是在關於清明的詩歌中出現,但是北京的清明卻有點乾燥。

中國天氣網「數據帝」(以下簡稱「數據帝」),將每年清明節氣的15天中當天降雨量達到0.1毫米或以上的日子作為一個雨日,來統計清明時節的雨日概率。結果顯示,從1961年到2016年,共56個清明節氣約840天,其中北京市的雨日為129天,雨日概率為15.4%。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清明期間的主流天氣是乾燥少雨的。

不只是北京,北方多數城市在清明時節的雨日概率都不高。比如,西安是24.3%、瀋陽是22.1%、鄭州是21.1%、呼和浩特是12.5%、銀川僅為8.9%。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氣象專家陶祖鈺,退休後主要培訓國家及省市級的天氣預報員。他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清明時節雨紛紛」並不適合清明期間北京的天氣情況。「北京,還有華北、內蒙古、河套等地區,春天的雨是非常寶貴的,所以說『春雨貴如油』,這個季節來一場雨,對夏收很有幫助。」陶祖鈺說,傳統黃河流域的糧食主產區,過去靠天吃飯,都盼著春雨。

而詩歌中的清明雨,還有桃花雨、桃花汛、春汛,都發生在南方——長江流域及更南的地區。「一般北京的春天在三、四、五這三個月,清明正好在中間。所以清明的特點也就是春天的天氣特點,以北京來說,比較明顯的特點是『孩兒臉』。」

「孩兒臉」是指陰晴不定,變化多且快,降雨少而短暫。「從大氣波動來說,冬天波長較長,天氣變化少。春天波長較短,天氣變化多,像孩兒的臉蛋,變化莫測。」陶祖鈺說,北京的春天時晴時陰,以晴好天氣為主。

今年春天,3月22日到24日,北京連下了三天雨,陶祖鈺表示這在北京的春天極為罕見。北京的集中降雨一般發生在夏季,從5月下旬延續到8、9月份。清明期間就算是下雨,也不強烈。「數據帝」統計,通常北京暴雨多在6至8月,平均首個暴雨出現日期為7月16日。只有一次例外,1964年4月5日清明節,降雨量51毫米,這也是北京一年中最早出現暴雨的一次。

北京春天另一特點是大風較多,但陶祖鈺說,近年來春天大風明顯減少,「今年還沒有蒙古氣旋和東北氣旋的強烈發展,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大風。」

清明北京暖洋洋但溫差大

北京的清明時節也是一個氣溫回升的過程。陶祖鈺告訴北京晚報記者,正因為氣溫回升明顯,所以北京市在3月15日就停止集中供暖。除了北京和華北地區,其他如東北、西北地區東部、黃淮、江淮和江南等地,都會在清明時節體驗到快速上升的氣溫,很有「暖洋洋」的感覺。

「數據帝」統計,以北京為例,春分期間平均日最高氣溫15.3℃,清明期間達到20.3℃,升幅達5℃。不過,雖然白天升溫快,但晝夜溫差卻不小,4月中旬通常是北京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候。北京清明期間,平均最高氣溫20.3℃,平均最低氣溫8.3℃,溫差平均12℃。

今年4月初,北方多地迎來一輪大回暖,清明假期期間北京最高氣溫將達到20℃以上,但溫差很大,清明假期北方大部晝夜溫差可達15℃至20℃,比如北京2日溫差可達18℃。

考據顯示杜牧趕上了溼潤期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數據帝」通過《中國曆朝氣候變化》一書,發現了記載唐朝氣候特點的內容。隋唐年間,中國東部季風區呈現「四溼」夾「三幹」的特點,四個溼潤期為公元590年至640年、710年至740年、810年至820年、880年至900年。杜牧年輕時處於中國氣候相對溼潤的時期,「數據帝」推測他從小就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清明時節雨紛紛」。

此外,杜牧曾在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為官和居住,很多時候都生活在溼潤的長江流域。「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有人認為就在杜牧曾擔任刺史的安徽池州,這裡正是長江南岸的濱江港口城市。

南方不但雨紛紛還雨譁譁

相比起北方,南方的清明雨甚至不僅僅是「雨紛紛」,有時候得用「雨譁譁」來形容。

除了正處於乾季的雲南之外,長江中下遊地區及其以南地區在清明時節的雨日普遍過半。代表江南地區的長沙、南昌出現雨日的概率更是超過60%。代表華南地區的福州、廣州,因為4月份往往是華南前汛期的開始,下雨天會逐漸多起來。

在南方這個期間的雨天裡,小雨和中雨又佔了大多數,雨勢不強,很符合古詩中描述的「雨紛紛」之景。但是有些地方偶爾也會出現大雨或暴雨,雨勢較強,像南昌、長沙、廣州等地大雨或暴雨佔比達15%左右。華南前汛期的平均開始時間為4月6日,恰逢清明。

從暴雨日數統計來看,南昌大概2至3年在清明節氣期間會遇上一場暴雨,長沙、廣州大概是5年一遇,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低的。在這偶爾來一下的暴雨天中,最厲害的時候一天可以下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

(數據分析:中國天氣網「數據帝扒天氣」分析師李磊田、信欣)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到底有多準?
    清明,不僅僅是一個踏青掃墓的節日,它還是個節氣。從節氣上來說,一般清明節氣在4月5日-4月19日前後,正是4月中上旬。為了驗證清明時節雨紛紛到底有多準,數據帝扒出了1961-2016年期間南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降雨數據。
  • 清明節都會下雨嗎?河南清明下雨概率還不到一半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用詩歌寫下了一段千年「預言」。可是,這「預言」真的準嗎?清明節都會下雨嗎又到清明了。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出現在冬至後的第108天,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在我省,清明前後往往有冷空氣入侵,常伴隨降水天氣。那麼對我省而言,古詩中描述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到底有多準呢?省氣候中心統計,1961~2017年清明節期間(4月4日~6日)全省平均降水頻率為45%。
  • 1961年到2016年天氣大數據顯示 北京清明時節雨日概率15.4%
    不過,與杜牧的詩歌不同,北京清明期間的主流天氣並非總是「雨紛紛」。北京晚報記者特意請中國天氣網「數據帝」為我們檢索了歷史氣象數據。結果顯示,從1961年到2016年,北京市在清明期間「雨日」的概率僅為15.4%。   而氣象專家陶祖鈺告訴我們,古詩裡「清明時節雨紛紛」描寫的應該是中國南方的清明天氣,而北京及華北地區清明期間的雨並不多,應該用「春雨貴如油」來形容。
  • 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
    導語: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年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寒冷已經過去了,進入三月份,萬物復甦,鶯飛草長,農村田野裡到處呈現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春分過後,就是清明了。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人們都在這一天回老家祭祖。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說起清明節,自然想到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有多少清明是「雨紛紛」的?
    進入清明節氣,那句連小學生都會背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出來洗腦了。不過正在遭受暴雨襲擊的南方小夥伴表示不服,今年豈止「雨紛紛」,明明是「雨譁譁」;而北方小夥伴卻在糾結,不下雨的清明還能叫清明嗎?從節氣上來說,清明一般在4月5日-4月19日前後,正是4月中上旬。數據帝扒出了1961-2010年這50年裡南方具有代表性的省會級城市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降雨數據。在每一年的這15天裡,我們把當天降雨量達到0.1毫米或以上的日子,作為一個雨日,來看看南方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雨日概率。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什麼清明節前後總是會下雨?
    自古以來,仿佛每個清明節的前後都會下雨,而古人仿佛早就已經知道清明節前後總會下雨了,因為在唐朝,就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不得不說,古人總是有大智慧,仿佛一切都看得很透徹,那為什麼清明節的時候,老天總是要下雨呢?
  • 北方:清明時節沒有雨紛紛呀?南方:呸!我們這是雨譁譁!
    ,那句連小學生都會背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出來洗腦了。不過正在遭受暴雨襲擊的南方小夥伴表示不服,今年豈止「雨紛紛」,明明是「雨譁譁」;而北方小夥伴卻在糾結,不下雨的清明還能叫清明嗎?我國各地清明時節是否都能「雨紛紛」?這不是杏花村的廣告……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清明,不僅僅是一個踏青掃墓的節日,它還是個節氣。從節氣上來說,清明一般在4月5日-4月19日前後,正是4月中上旬。
  • 清明時節雨紛紛,你的城市下雨了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去不了「千米」開外的遠方,去趟「百米」足間的地方也好---甘肅興隆山保護區總面積29583.6公頃,最高海拔3671米,自古是甘肅的風景名勝區,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得名,「棲雲山」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為「興隆山」,素有「隴右第一名山」之美譽。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古老的原始森林。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又是西北地區研究動植物的自然博物館,不愧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
  •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何清明總下雨?原來背後有個悽美愛情傳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這句千百年來流傳的詩中,描寫了清明節時總是細雨紛紛,讓人心情沉重,古人傳言是因為故去的靈魂回到世間所以讓太陽的光芒不再那麼強烈。到如今,許多曾經未知的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俗話說「十年清明八年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清明節的時候,10年有8年會下雨,那麼為什麼清明節總是下雨呢?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總將許多現象與神話故事相結合,古有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故事,對於清明時節的雨紛紛,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 清明時節總是雨紛紛嗎?
    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杜牧寫下「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千多年後,這句詩成了清明期間最深入人心的天氣標籤。經歷了千年的氣候演變,現代的清明雨發生了什麼變化?如果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就叫「潑火雨」,也就是「清明雨」。小杜(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所寫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雖說唐朝的氣候數據不像現代這麼好找,數據帝還是翻箱倒櫃從一堆古籍和研究資料中挖了下寶。《中國曆朝氣候變化》一書顯示:隋唐年間,中國東部季風區呈現「四溼」夾「三幹」的特點,四個溼潤期為公元590年~640年、710年~740年、810年~820年、880年~900年。
  • "清明時節雨紛紛"經典清明詩詞賞析
    東方網記者劉歆4月3日報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膾炙人口。其實,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頗為豐富,自然也成為了文人騷客用詩詞詠嘆對象。以下就為網友們搜羅了一些經典的清明詩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古人關於清明的詩詞有不少,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這些美妙的詩句吧。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翠綠應季而生,似乎在為逝去的生命謳歌。濛濛的細雨領略哀傷,似乎在為天堂的親人抽泣。清明,是一個思念的節日。但今年的清明,和往年不太一樣。今年的我們心中,更多了一份對生命的敬畏,一份對心靈的慰藉。相信四月一過,我們盼望已久的「春天」就不遠了。
  • 未來10天杭州可能都不下雨 清明天氣一覽
    今天杭州9-19℃,這10天氣溫都有點像,當白天陽光比較好時,氣溫會升高到接近20℃,當陽光勢弱,最高氣溫就會降到15℃左右,但最低氣溫一直都會穩定在8-10℃左右。杭州四月份很少出現這樣超過10天不下雨又氣溫不高不低的天氣。清明假期杭州多雲,今天陽光最好在杭州人印象中,清明總是陰雨不斷。
  • 清明時節雨紛紛,沒下雨該怎麼感嘆?啊,天氣真好!
    又是一年清明日 ,而且是不一樣的清明,舉國致敬在疫情中犧牲的英雄,悼念逝去的同胞。疫情終將戰勝,生活回歸平淡。暖暖春光,迎來了清明假期 ,今年大部分工作人員上班以來第一個長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濛濛細雨,哀思親人的行者在雨中緩緩而來,這是提到清明,大部分人心裡都能浮起來的畫面。清明前後,萬物復甦,春雨最澆愁,所以描寫清明雨的作品很多。諸如「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中考語文天天練之古詩詞學習之《清明》各位學子們,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借著清明佳節時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帶著大家來學一下《清明》這首古詩以及相關的考點。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 清明時節雨紛紛 收藏紙傘遛回家
    原標題:清明時節雨紛紛 收藏紙傘遛回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想必當時行路的古人也撐起了一把把輕巧的油紙傘。   相傳,唐時油紙傘已十分盛行,每當下雨時,長安各地隨處可見撐傘上街的居民。在唐代,還出現了用宣紙做傘面、書畫家在傘面寫字繪畫的書畫油紙傘。也是在這一時期,油紙傘傳播至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地區。日本過去曾將油紙傘稱為「唐傘」,如今日本仍有許多作坊在生產手工油紙傘,據說其工藝與唐代十分接近。   宋代廣泛使用「綠油傘」,其顏色以綠色為主。
  • 又到一年清明時 全國清明節天氣圖出爐!今年哪裡會雨紛紛?
    縱觀整個清明時節(4月4日-19日),冷空氣依舊頻繁,7-10日南方將迎來雨水間歇期,進入中旬後11-15日長江中下遊到華南北部一帶又將迎來降雨過程。頻繁的陰雨當中,南方各地氣溫也大多維持在較常年同期略偏低的水平,回升乏力,江淮、江南等地未來一周最高氣溫大多難以超過20℃,華南不少地方最高氣溫也多在20℃上下。
  • 清明又見"雨紛紛" 西安4月3日和4日都為下雨天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老少皆知的一句唐詩,也是這個清明前後,西安天氣的寫照。根據預報,我省清明期間也有望出現「雨紛紛」的場景。今日我省局地有陣雨,明日大部分地方會有大風降溫天氣。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