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據媒體12月19日最新報導,中國央行於12月18日晚間宣布,繼續支持澳門人民幣業務發展,提高中國澳門居民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限額。根據報導,為了進一步便利中國澳門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將中國澳門居民個人每人每天向內地人民幣同名帳戶匯款限額由5萬元提高至8萬元。與此同時,央行將繼續支持中國澳門經濟、貿易、投資以及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隨著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這一重大日子的到來,央行在金融領域和澳門推進多項合作,這對於澳門的經濟發展無疑是重大的利好。據了解,12月初,中國澳門與央行籤署300億元人民幣互換協議。今年7月,我國還首次在中國澳門發行了20億元人民幣國債。在這一系列舉動之下,是為了讓澳門進一步發展特色金融業務,支持澳門打造成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和「葡語國家人民幣結算中心」。
眾所周知,中國澳門的經濟支柱為博彩旅遊業。然而,由於高度依賴博彩服務出口的特點,令澳門經濟增長呈現高波動性,在抵抗經濟風險能力相對不足。為此,近年來澳門也想進一步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新華社的數據顯示,目前澳門博彩業的比重由2013年時高達63.1%下調至2017年的49.1%。主要非博彩行業的收益在2013年至2017年間增長約三成。
與此同時,我國也在多個領域大力支持澳門與內地進行合作,包括支持澳門發展特色金融、鑽石交易等產業,包括推動內地融資租賃企業落戶澳門;支持澳門加入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建設鑽石和寶石交易中心等。支持澳門與國際組織深度合作,發展符合澳門特色的新興產業。此外,在我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際,我國還計劃將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
回歸20年來的經濟增長變化,澳門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在2018年增加至4447億澳門元,較1999年增長了8.6倍。人均GDP也在2018年躍升至67萬澳門元(折合約8.3萬美元),並在2006年澳門人均GDP首次超過香港。對於中國澳門來說,此時選擇與祖國內地合作,預計將進一步促進其經濟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