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近年來,隨著中日經濟聯繫日益密切,日本也在不斷擴大與我國的合作。據媒體11月29日最新報導,中國央行指出,隨著中日經貿往來密切,中日兩國央行及相關部門將為推動雙邊本幣結算創造良好的環境。日本央行理事內田真一認為,在中日兩國不斷加深金融領域合作下,將為亞洲供應鏈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據了解,去年10月,我國就與日本央行時隔5年籤署了規模20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據媒體11月19日最新報導,美國最新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月度報告(TIC)顯示,今年9月,美國國債海外資金淨流出規模高達343.24億美元,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淨拋售規模。其中,日本作為美國的第一大海外債主,在9月意外地減持了規模達289億美元地美債。業界指出,日本此舉為4月以來首度減持,減持規模創至少19年以來新高。
正如美國所擔憂的,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而各國又在不斷推進去美元化的進度,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受到削弱,人民幣正在成為各國的新選擇。據媒體10月17日報導稱,俄羅斯表示或將於2020年底在其國內市場發行價值10億美元的人民幣國債。此前,在美國宣布對伊朗的原油貿易發起限制下,伊朗就宣布將人民幣作為主要儲備貨幣,替代美元進行石油交易,並由中國的支付系統CIPS支持。
此外,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據報導,10月底,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代表人士指出,中國央行的區塊鏈經過5-6年的研究,技術上已經趨於成熟,有可能成為全球率先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自中國宣布這一計劃後,以法國為首的全球多個國家都在加緊跟隨。
美國有關部門11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即美國國債的未償餘額)突破了23萬億美元的大關,再創新高。在美國債務危機似乎一觸即發之際,各國當然也就選擇對美元資敬而遠之。與此同時,中國卻在金融領域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並在大力發展我國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據此,各國與中國擴大金融貨幣合作,也算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