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將進行2000億元的貨幣互換,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好處?

2020-12-24 希財網

上周,在日本首相訪華期間,兩國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包括了中國央行與日本銀行達成的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這是自2013年之後兩國再次啟動貨幣互換協議。不過相比上一次,這一次的規模要大得多。對我們來說,貨幣互換協議能帶來什麼好處呢?

中國與他國籤訂貨幣互換協議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中國就跟多個國家籤訂過貨幣互換協議,其中包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貨幣互換指的是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資金之間的調換。比如中國央行跟日本銀行的貨幣互換,就是中國央行可以用2000億元人民幣從日本銀行換來34000億日元。那麼,這樣的貨幣互換,對我們來說會有什麼好處呢?

貨幣互換能帶來哪些好處?

1、減少匯率波動風險。在當前的浮動匯率制下,兩國貨幣的匯率時時都在發生變化,對於有經貿交往的兩國來說,如果任由匯率波動,就可能會面臨貨幣貶值或升值造成不利的風險。比如人民幣如果對日元貶值,那就對我國的商品出口到日本有利,但同時對從日本進口商品不利,人民幣升值則相反。

所以無論是人民幣貶值還是升值,有利好的一方面,同時也有不利的一方面。而誰也不能確定未來的匯率變化,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所以為了能規避可能發生的不利風險,最好就是能規避匯率波動。而貨幣互換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為貨幣互換的匯率是現在已經確定了的,未來不管市場匯率如何變化,它都不會變,這樣就能規避未來匯率變化的不利風險了。

2、減少貿易和金融往來成本。在沒有貨幣互換之下,兩國的貿易或金融往來就可能會通過美元或其他國際貨幣作為媒介,但由於多了本國貨幣兌換美元的這個中間環節,所以換匯的成本也會增加,因為換匯也會產生手續費,時間成本、本幣與美元的匯率波動成本等。而貨幣互換通過兩國貨幣的直接兌換,就可以去掉中間環節,減少成本。

3、降低外匯儲備不足風險。如果外匯儲備不足,可能就不能再從他國進口商品,尤其是對那些貨幣不是國際貨幣的國家來說,因為自家的貨幣他國未必承認,也就不能直接用來支付。那如果對於既沒有外匯儲備、貨幣又不是國際貨幣的國家來說,想要買他國的商品要怎麼辦呢?通過貨幣互換就可以,貨幣互換換來他國貨幣之後,就能直接用該國貨幣購買該國的商品了,即使沒有外匯儲備也能進行貿易往來。

4、促進對外貿易增長。通過貨幣互換換來的外國貨幣,最終是要花出去的,而這些外國貨幣大多數可能都會用在購買貨幣當屬國的商品和服務上。而對於換走人民幣的他國來說,最終就可能大都會用來購買中國的商品和服務,這就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的增長。

5、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貨幣互換不僅可以使人民幣直接走出國門,同時還能增加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結算中的使用量,這有利於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作者:龍小林/審核: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00億中日貨幣互換背後的秘密!
    其一,考慮到中國當前的經濟水平,日本將停止向中國提供發展援助的計劃。希望能與中方作為平等的夥伴,在發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和其它項目。其二,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啟央行間相互融通日圓與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並從過去協議的30億美元,擴大十倍。而這筆價值2000億人民幣&3萬億日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到底是什麼?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戰略深意?
  • 中日兩國時隔5年重啟貨幣互換 規模2000億元人民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6日訊 據央行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201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籤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維護兩國金融穩定,支持雙邊經濟和金融活動發展。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 「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哪些國家和中國籤訂了貨幣互換協議?
    近一年來,由於美國的優先戰略,導致美元回流美國,美元指數持續大漲,而在此背景下,反而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條件,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多國和中國籤訂了貨幣互換協議 ,當然,人民幣如若要實現真正的國際化,還必須實現完全的可自由兌換,這還需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實現。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年來,哪些國家和中國籤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一:歐元區\歐盟。
  • 最新:繼去年籤下2000億元本幣互換後,中日央行將擴大貨幣合作
    據媒體11月29日最新報導,中國央行指出,隨著中日經貿往來密切,中日兩國央行及相關部門將為推動雙邊本幣結算創造良好的環境。日本央行理事內田真一認為,在中日兩國不斷加深金融領域合作下,將為亞洲供應鏈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 中日籤貨幣互換協議後,中英續籤貨幣互換協議,羅傑斯:美元或受挫
    根據中國央行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截至今年三季度,在中國央行與境外貨幣當局籤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下,境外貨幣當局動用人民幣餘額為324.8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動用外幣餘額折合8.92億美元,對促進雙邊貿易投資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全球多家央行都在加速與中國央行籤訂貨幣互換協議。
  • 中國與土耳其「貨幣互換」進入實質階段,其具體含義是什麼呢?
    這種觀點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在他們的心目中,我們用人民幣去「換土耳其裡拉」,一定是我們吃虧了。那問題來了,貨幣互換真的就是這些網友認為的那樣嗎?其具體含義是什麼呢?貨幣互換的本質是「互借」首先貨幣互換,其本質是「互借」。
  • 5年貨幣互換3萬億中國吃虧了嗎?人民幣不跌就不虧
    之所以讓人產生中國在這個協議中吃虧了的印象,是因為媒體只報導了中俄貨幣互換協議規模是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而沒有對什麼是本幣互換協議做出明確的解讀。很多人直接按照這個匯率折合算來,1元人民幣約等於5.43盧布,而相對於目前1元人民幣相當於10-12盧布的匯率,「業內人士」才會大呼中國蒙受了巨大損失。  那什麼是本幣互換協議?本幣互換協議是怎樣運作的?
  • 繼日歐後,辛巴威與中國籤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
    同時,辛巴威成為了繼奈及利亞、南非後,又一與我國籤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對於辛巴威而言,這個協議無異於雪中送炭,不僅緩解本國外匯短缺的問題,還將獲得更多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的機會。 具體來說,辛巴威擁有人民幣,中國企業可以從容將辛巴威的貨幣換成人民幣匯回國內,這將提升中企對津的投資信心。
  • 中國與烏克蘭、辛巴威等國籤署的貨幣互換協議的真正意義是啥?
    南生注意到,近期中國不僅和辛巴威籤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前不久還和新加坡、烏克蘭等國也籤署或續籤了相關協議。以烏克蘭為例:在2019年12月10日,中國央行與烏克蘭國家銀行續籤了有效期三年的貨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達150億元人民幣(約等於620億烏克蘭格裡夫納)。
  • 中日籤訂貨幣互換協議,買日本車會更便宜嗎?
    對於消費者而言,大層面上的利好我們也許了解不多,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不能得到切實的實惠呢?畢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很多高質量商品都是從日本進口回來的,小到各種家電、日化用品,大到汽車整車等等。如果日本進口商品能夠降價,對於消費者而言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 中國與印尼籤署人民幣1000億元貨幣互換協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和印尼籤署了人民幣1,000億元(合163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這是中國央行努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達成的最新一筆貨幣互換交易。據周二公布在中國央行網站上的一則簡短聲明,該協議10月1日籤署,有效期為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 「貨幣互換」在今日中國含義更豐富
    中國中央銀行本著中國把自己的經濟發展好,本身就是對國際經濟最大的支持,就是對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貢獻的原則,應對金融危機以講究實效為第一原則,近期所採取的「固定匯率制+貨幣互換」不啻為最優貨幣政策選擇。     在2000年5月於泰國清邁舉行的10+3財長會議上,各方一致通過了關於建立貨幣互換協議網絡的《清邁倡議》。
  • 最新消息:中國與辛巴威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國際化再加速
    來源:金十數據據觀察者網1月16日最新消息,非洲國家辛巴威表示,該國與中國籤署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貨幣交換協議,該協議將促進中津兩國的進出口交易,並減少該國對其稀缺外匯資源的使用。毫無疑問,籤署貨幣互換協議對津巴韋布來說,大有好處。據了解,該貨幣協議還將允許該國公司可以從中國的銀行獲得人民幣,然後從中國進口原材料。這樣的流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有所促進。舉個例子,該國企業從中國銀行獲得人民幣後,再從中國進口原材料。雖然人民幣只是打個轉回到中國,但其流程上卻相當於增加了一次人民幣的國際結算。
  • 中國巴西達成1900億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 或在金磚國家峰會上簽訂
    據報導,巴西工業貿易發展部部長費爾南多·皮門特爾21日表示,下周巴西和中國有望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期間籤署規模至多為300億美元的本幣互換協議。皮門特爾稱,巴西和中國去年已經就本幣互換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下周兩國或將籤署正式協議,今年下半年可以開始本幣互換。
  • GDP出現2位數下滑後,日本和馬來西亞籤貨幣互換協議?
    王爺說財經導讀:就在本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籤署貨幣互換協議,允許想對方提供30億美元,而且還能將其本幣兌換成美元。那麼為何這個時候,日本和馬來西亞要籤署這樣一條貨幣協議?背後有何深意?GDP增速呢周五(18 日),據越通社援引日本財務大臣表示,日前,日本與馬來西亞已達成一項貨幣互換協議,其中允許兩國中的一個向對方提供30億美元。兩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反映出馬來西亞與日本繼續展開雙邊金融合作,將有助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 雙邊貨幣互換 中韓鼓勵人民幣和韓元結算
    據媒體報導,12月4日,韓國企劃財政部和韓國央行稱,韓國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將用59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來鼓勵雙邊貿易中使用韓元及人民幣。
  • 金鐘:從中韓貨幣互換協議看韓國經濟的兩難走向
    在第一條新聞中的中韓貨幣互換協議,最初是在2009年4月經濟危機的頂點時刻籤訂的,目的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央行能有充足的外匯資金支持,防止金融風暴擴散,提升市場信心。目前韓國的外匯儲備達到了3800多億美元的規模,和中國人民銀行的這份貨幣互換協議在目前更多是起到一個昭示中韓兩國政治關係緩解的信號作用。
  • 中韓將續籤「貨幣互換協議」,韓國還欲「借」中國恢復經濟
    根據外媒報導,韓國央行周四(10月8日)表示,中韓兩國央行已經達成工作層級協議,將續籤兩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必要程序一完成便會公布細節。據悉,中韓兩國自2009年開始籤署貨幣互換協議,並分別在2011年、2014年、2017年續籤,此次續籤將是兩國第四次續籤此項協議。
  • 中國與印尼籤訂本幣互換協議
    據中國人民銀行19日公布,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與印度尼西亞銀行續籤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便利兩國貿易和投資,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440萬億印尼盧比,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世界看到了美元本位制以及對美元的過度依賴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 印尼與中國將在10月籤署40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
    據媒體報導,印尼貿易部長Gita Wirjawan稱該國將在10月與中國籤署一項貨幣互換協議,規模多達400億美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自10月2日起訪問印尼,預料在習近平訪問期間兩國央行將籤署上述協議。傳出此一消息之際,印尼正受到近幾個月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