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致我們終將絕交的閨蜜:一起出去旅行,錢和腦子你至少得帶一個
親愛的國慶節,你還好嗎。這是離開你的第一天,現在的我好想你。
長假結束,身邊同事的精神狀態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波高唱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另一波吐槽自己的假期旅行有多麼的鬧心。
而本人,則榮幸地進入了第二梯隊。國慶期間的我回家待了七天,好不容易放個長假,七天的行程當然也被我安排得井井有條。
回憶一下,我的整個假期行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和我媽坐車去旅遊、和我媽吵架、看我媽和石碑拍照、和我媽吵架。
關於「和父母出門旅遊吵架」這個話題,許多網友發表了同樣的觀點:
看到網友們對於這個問題都有著同樣的看法,我感到十分欣慰,不禁想起了一句名言:
旅行不吵架的家庭大體相似,旅行吵架的家庭各有各的吵法——by列夫·託爾斯泰。
出門旅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是換個地方吵架。就算是跟朋友出門旅行,也是一樣。
去年國慶,一個關係不錯的學姐來香港找我玩。我花了好幾天時間做旅行攻略,和她溝通計劃的時候,她一直對我說:「沒事,相信你,你帶腦子,我帶你。」
準備攻略的過程中,我一邊查找著好吃的餐廳,一邊準備好了接受她的感謝。
可就在旅行的過程中,她卻一直數落我,最後,還甩給我一句:「你找的這個餐廳,飯還不如我們學校旁邊的茶餐廳好吃。」
雖然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口味千差萬別。但是,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我心裡還是有一點點小委屈。慫貨如我,當下並沒有說什麼。不過,旅行結束之後,我們就相忘於江湖了。
由此可見,一起旅遊,不僅是情侶感情的老鼠藥,更是血緣關係的試金石、朋友關係的火葬場。平時因為距離而難以發現的那些不合拍,都會在旅途的舟車勞頓中,原形畢露。
國慶結束前,東七門發起了一個徵集,叫做——「說說你的旅行事故之絕交」。兩天之內,我們收到了上千條留言,條條戳心。
下面,是幾位和我一樣心裡有苦的朋友們:
01
@ella
我倆去了天津,說好了我帶水乳,她帶卸妝水。結果,到了酒店傻眼了,竟然沒帶卸妝水(這對於塗了睫毛膏的女人簡直是災難)。
02
@小美
最要好的老友來找我玩,來的目標就是要來吃重慶火鍋。我其實不愛吃火鍋,為了陪她,就在她來的那一天去吃了一頓。她來玩三天,頓頓都想吃火鍋。
有一天晚上她非要吃燒烤,我已經說過這裡的燒烤不好吃,她硬是要吃。吃了之後又說燒烤不好吃,還怪我不告訴她。我本身很容易長痘,平時吃東西也會克制,但是想著陪她,還是吃了很多頓平時不怎麼吃的東西。
03
@涼涼
朋友是學理科的,我是學文科的。途中一直被嫌棄方向感不好,還在我面前說她的城市多麼美好。吃個東西,說她在大學裡吃過了;去玩景點,就說她在大學見過了,搞得我很尷尬。雖然現在還是朋友,但沒以前親近了。
04
@阿黃
沒跟朋友出去玩過。有兩次跟朋友約好去旅遊,我做攻略安排一切,最後到決定買幾號的機票的時候就被鴿了,鴿了......
05
@小劍
去了成都,人生地不熟。我在看導航找路,他一直說「還沒找到啊」、「真笨」。
06
@月月
和朋友去畢業旅行,那時候我們初中畢業,都沒什麼錢。她一直說想住高級酒店,價位五百左右。她軟磨硬泡,我就答應了。結果到了目的地之後,她居然告訴我她沒帶錢!
07
@金魚
去了好多地方,我們唯一的一次吵架居然是因為「戰狼好不好看」。想想,我們也是很愛國……
08
@花花
去了四川,她非要吃粵菜。我當時的表情就跟假笑男孩一樣。
09
@幼琳
和一個男性朋友去爬山,他什麼東西都沒帶,就拿了個手機。後來買水,買吃的,一直往我書包裡塞。他啥也不拿,還走得賊快,老娘背了一書包東西。
10
@包子
去臺灣。一起的朋友非常自私,酒店一定要按照她的要求訂,建造時間要短,性價比還要最好。吃飯一定要按照排行榜吃,她不做攻略,只把自己想去的地方告訴我,並且說必須要去。每一次消費精確到上廁所的錢也要算清。後來有天沒有達成她的要求,她就把身無分文的我獨自丟在臺北的大街上。
11
@安娜
去了大理,朋友說:"你來做攻略吧,你帶著腦子,我帶著你"。然後自己又去看攻略,看景點。我大致路線已經確定了,又跟我說這個不想去,那個網上說不好。我說那去哪裡呢?他說:"哎呀,本來想不帶腦子的跟你出來,結果什麼事還都得我來做,路線我來做吧,你去訂酒店吧。」我真是……
12
@不告訴你
和閨蜜出遊,大概十天,當時都是學生,就帶了五千塊錢。結果閨蜜全程買買買,把自己的錢兩天花光了,無奈我又管家裡要了好幾千。分道揚鑣時,在火車站我就快要爆炸了,之後就再也不想聯繫了。
13
@李子
到朋友的城市去找她,她全程舉著手機跟男朋友聊天,玩的過程中我好幾次等她放下手機才繼續走或者繼續聊天。雖然難過,但我沒有跟她說,也理解熱戀中的如膠似漆。
還是很喜歡和她一起旅行啦,不過如果她單身的話我會更開心的哈哈哈。
看完這些故事,我想起了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的一句話,可以完美解釋友情、愛情、甚至是親情中出現矛盾的原因:
「對一個人來說是生命之源的東西,對別人來說可能就像馬桶套一樣。我們都是局外人,是在不同地方出生,走著不同道路長大的局外人。」
旅行要合拍太難,出現小摩擦才是常事。雖然很多人都在吐槽自己的朋友,但是,在來信中,我們能看到更多的,是這樣的言語:
「我還是想和你一起去旅行,不論是吵架還是開心。」
父母是無法選擇的,男女朋友來來去去,但朋友是一輩子的。
畢竟,世界那麼大,我還是想去看看。如果身邊有你,那就更好了。
伍小滿:全國喝奶茶錦標賽冠軍,最像東北人的廣東人,除了火鍋什麼都不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