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談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爭議:我們最該拿自己當一個善良的人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之前有醫生做完8個小時手術喝葡萄糖被質疑誰付錢的事,這周又有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被質疑的問題。在11月21日播出的《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也就此事發表了看法。

白巖松:這是七個小時滴水未進的情況下,在路邊買了香蕉、麵包和水,醫生邊吃還要邊看監測儀。患者兒子說網友不該這樣誤解他們。我們不能拿醫生當超人,餓不死渴不死,一天恨不得28個小時都治病救人。我們最該拿自己當一個善良的人、了解了事實再發聲的負責任的人。

延伸閱讀

醫生在救護車上吃香蕉也被噴?見啥懟啥是種「鍵盤病」

近日,輿論場上「躺槍」的醫生不少。先是陝西某醫院一神經外科醫生,凌晨四點才下手術臺,精疲力盡喝了瓶葡萄糖水,被質疑「這水誰付錢」;這兩天又有河南幾位醫生往返400多公裡救援病患,奔波七個小時水米未進,在救護車內吃了根香蕉,被質疑「還救人不救了」?言語之間的森森惡意,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對無端風浪,兩個事件中的醫生都進行了回應:「葡萄糖水費用算進科室成本」 「不耽誤轉運和後續救治,病人當時情況已經穩定」。同在救護車裡的患者家屬滿心感激:「他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裡,不該遭受這樣的誤解。」還有網友特意買了六箱飲料,專門坐了近兩小時車給喝葡萄糖水的醫生送去。其實,只要是具備基本常識和同理心的人都能理解,如果不是體力透支,誰會想猛灌「葡萄糖水」?如果不是十萬火急,誰願意在救護車上啃香蕉充飢?某些網絡留言,與其說是監督質疑,不如說是「無腦噴」。

放眼看去,現在網絡上確實活躍著這麼一種人,熱衷用鍵盤「逞能揚威」,見什麼槓什麼。一有熱點曝出,他們必然火速圍觀,對尚未明了的事情指指點點,對明白不過的事情說三道四,尤其喜好拋出驚人之語,無事生非惡語相加,以展示自己的「另類正義」。「八旬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照顧自己的水果攤主」一事衝上熱搜,大家都為其中的真情所暖,有人卻陰陽怪氣點評「小攤主這筆買賣大賺」;「某外國人救出落水女孩」,大家都為見義勇為點讚,有人卻說「為什麼一個中國人都沒站出來」……諸如此類,擺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造型,卻恰恰暴露出「鍵盤俠」只說不做、狹隘陰暗的嘴臉。

揮舞道德大棒,編派他人、挑撥是非,卻無視基本的事實和邏輯。看上去,這是一種「思維懶惰」,正所謂「嘴巴跑得比腦子快」,自己一知半解卻高高在上「好為人師」,太過淺薄可笑。同時,這更是一種語言暴力,當「惡意揣測」的聲音分貝抬高,傷害的不僅是新聞當事人的善良,更會對不明真相者產生誤導,對衝社會正能量的傳遞。

網絡提供了廣闊的自由表達空間,同時也喧譁嘈雜、泥沙俱下,很多冗餘的噪音佔用了太多社會資源。面對那些強行「帶節奏」「生是非」者,應當有更多清醒的認識,不能給他們作妖的舞臺。

見啥懟啥,是病得治!惡意傷人,更是犯法!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央視新聞客戶端、長安觀察

流程編輯:u006

相關焦點

  •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引發爭議,不做「管中窺豹」式的惡評者
    「河南商報」微信公號11月17日消息,近日,一條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評論區更是「炸了鍋」。「胃口可真好,就不能等下車再吃?」「轉運車上吃東西,會不會影響救治?」帶著這些聲音,11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話當事醫生,揭開爭議背後的事件始末。
  •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該不該?
    近日,一段「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視頻引發關注。 視頻拍攝於河南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醫護人員急救轉運的途中。 視頻中,幾名醫護人員圍坐在患者身旁吃著香蕉,其中一位醫生打開手中的礦泉水瓶小嘬一口便擰緊瓶蓋。
  • 救護車裡吃香蕉被罵上熱搜:醫生也是人,他們也會餓
    最近,一條「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爭議。視頻中,幾名醫護人員圍坐在患者身旁,喝著水、吃著香蕉。評論區裡,有人心疼醫護人員工作辛苦,有些人卻指責醫護人員不敬業:「不應該在工作的時間吃,應該時刻安撫患者心情。」
  • 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槓精們的臉被打的啪啪作響
    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槓精們的臉被打的啪啪作響時間:2020-11-20 12:59   來源:廣東公共tv現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槓精們的臉被打的啪啪作響 前兩天 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水被噴的 事情引發關注 幸運的是 事情最後也有一個暖心後續 戳連結回顧事件
  • 河南醫生救護車裡吃香蕉?評論區「炸了鍋」
    本文轉自【大河網】;近日,一條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評論區更是「炸了鍋」。 「胃口可真好,就不能等下車再吃?」「轉運車上吃東西,會不會影響救治?」帶著這些聲音,11月16日,記者對話當事醫生,揭開爭議背後的事件始末。 【事件】急救轉運車上吃香蕉,是不敬業,還是不得已?引發爭議的抖音視頻,拍攝於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醫護人員一次急救轉運途中,而爭議的焦點卻是醫護人員手中的香蕉。
  •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網友評價「胃口太好」?當事人回應
    (公益廣告) 近日,一條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 有網友說, 醫生這個時候應該安撫患者心情, 還有人直接表示: 胃口太好, 直接去服務區吃個火鍋多好……
  • 觀點一對一|怎麼看待「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
    近期,兩條有關醫生的話題引起網友關注並引發爭議。一是河南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行為,被質疑「可能影響救治」「應該等下車再吃」;二是陝西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為病人做完手術後豪飲的葡萄糖水,被質疑「這筆錢誰出」。有網友認為,這種冷冰冰的質疑毫無人情、毫無溫度,對醫生不夠尊重,苛責醫護人員將加深醫患對立。
  •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惹眾議:曾轉運7個小時,病人穩定後才進食
    前不久醫生大口喝葡萄糖一事登上熱搜,在11月19日,網上一段「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視頻,又引發網友爭議。根據視頻資料顯示,車上還有患者,幾名醫生摘下口罩在救護車內吃著香蕉。其中一名醫生還打開手中的礦泉水瓶喝了一口水,之後又對著機器說著什麼。這個景象讓網友炸開了鍋,不禁懷疑醫生的專業性,在救護車上胃口那麼好的嗎。之後,醫生回應爭議,表示事發當日在趕往現場的路上就用了2個小時,現場搶救也差不多用了2個小時,在返程時大家已經有7個小時的體力消耗。為了不影響後續的手術,只能在超市買一些香蕉、麵包等頂飽的東西,儘量恢復體力。即使自己在吃東西,眼睛也沒有離開監測儀。
  • 醫護人員救護車內吃香蕉遭網暴,當事醫生回應令人淚目
    ,被別有用心的人放大之後,就引發一場輿論,甚至是一場網絡暴力,日前,河南一救護車在執行任務途中,醫護人員在車裡吃香蕉喝水,發上網後卻被一些鍵盤俠添油加醋的給「網暴」了,得知真相後,網友們無一不感動    一段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不少人指責醫生不敬業。
  • 「那已經不是水,那是救命的東西」白巖松談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爭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陝西西安一位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水的視頻引發爭議。 陝西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醫生鄭濤,分享了一段自己手術後喝葡萄糖水的視頻,引發了少數網友的質疑,這瓶葡萄糖水該由誰來買單?
  • 醫生救護車裡吃香蕉被噴,當事人回應來了,家屬表示理解醫生
    一直以來,我們對醫生的印象都是白衣天使,特別偉大的,他們總是在忙碌地搶救病人,而且無私奉獻著自己。於是,在一些人心中,醫生就變成了神仙,不會感到疲倦的神仙。這些人覺得,醫生救活人是義務,救不活的話就應該被人們抨擊辱罵。但是,他們真的是神嗎?他們真的不會痛不會餓嗎?
  • 醫生喝葡萄糖水後續來了:白巖松發聲,網友暖心……
    據悉 該醫生名叫鄭濤 是陝西西安某醫院 神經外科醫生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這個後續有點暖
    >對鄭醫生說了一句暖心的話「以後不要再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也不好喝」鄭醫生回應說「自己只是醫護人員的縮影>感謝廣大網友對醫護工作的認可」◎白巖松談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爭議11月14日,在《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也對此事進行了評論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網友買來六箱飲料並說了這樣...
    我知道也不好喝」鄭醫生回應說「自己只是醫護人員的縮影感謝廣大網友對醫護工作的認可」白巖松談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爭議11月14日,在《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也對此事進行了評論這位醫生連做兩臺手術時間達到8個小時凌晨四點下手術臺前滴水未沾這個時候旁邊能直接喝到的葡萄糖水已經不是水,那就是救命的東西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白巖松:這種質疑冷酷無情
    近日一段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沒想到這段視頻引來了一些網友的質疑「這瓶葡萄糖水該由誰來買單? 」「葡萄糖錢交了嗎?隨便喝嗎?」
  • 林更新和黑粉撕到凌晨:你罵我我就罵你,一直懟人一直爽
    懟人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當聽到一些有傷自尊的話,我們都會想義無反顧的懟回去,適度的懟人也能提高自己的自信。懟人也是一種能力,該出手時就出手。適度的懟,可以釋放心中的壓抑,千萬不要憋出內傷。村上春樹在《挪威森林》裡說過:「不管全世界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不在意他人言論,不討人喜歡,不討好他人,按照真實、不完美的自己生活。
  • 睡前聊一會兒丨醫生飲用葡萄糖惹非議:張口就來的「嘴炮」不可取
    近日,一則醫生術後飲用葡萄糖解渴的視頻引發熱議。關於這瓶葡萄糖誰付錢的疑問一經提出,就在輿論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無獨有偶,一條河南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視頻,引發部分網友質疑:"救護車上吃東西,還要不要救人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件事。
  • 白巖松談豐巢收費風波:好事 很多人開始考慮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白巖松最新資訊 > 正文 白巖松談豐巢收費風波:好事 很多人開始考慮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 白巖松話履職:用提問靠近最真實的結論
    5月19日,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告訴記者,節目中的提問都是自己想問的問題,媒體應該用提問來靠近最真實的結論。疫情中的反思不是給外國人遞刀子,而是要給未來遞手術刀,刮骨療毒讓肌體更加健康。△白巖松:用提問靠近最真實的結論才是媒體該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