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古蓮花池,夏日依然很驚豔。往事不堪,是歷代王朝興衰的見證
古蓮花池原名雪香園,始建於元代。元朝張柔引一畝泉入城,並修建了這座雪香園做為了私家園林然而僅存在已了五十多年,園林便毀於一場大地震,僅餘一池荷花。明朝時對雪香園進行了重修並多次改擴建,使園林基本恢復了最初規模這時的蓮花池以「蓮漪夏豔」的稱號列為保定古城八景之一清直隸總督李衛在這裡創立了書院,被稱為蓮池書院。城市建設過程中被毀,現已不存。清朝時蓮池內建有行宮,乾隆等皇帝曾多次光臨。這時候的蓮池,達到了歷史的鼎盛時期。
-
保定古蓮花池,夏日依然很驚豔。往事不堪,是歷代王朝興衰的見證
古蓮花池原名雪香園,始建於元代。元朝張柔引一畝泉入城,並修建了這座雪香園做為了私家園林然而僅存在已了五十多年,園林便毀於一場大地震,僅餘一池荷花。明朝時對雪香園進行了重修並多次改擴建,使園林基本恢復了最初規模這時的蓮花池以「蓮漪夏豔」的稱號列為保定古城八景之一清直隸總督李衛在這裡創立了書院,被稱為蓮池書院。城市建設過程中被毀,現已不存。清朝時蓮池內建有行宮,乾隆等皇帝曾多次光臨。這時候的蓮池,達到了歷史的鼎盛時期。
-
保定古蓮花池漫步
我穿過保定市繁華的囂鬧,踏上裕華路,開始了尋訪古蓮花池的蹤跡。歷經七八百年的風雨,古蓮花池又煥發出生機,肅穆中更多了一份典雅。隨著切入,景致越來越水色空濛起來,這是荷花盛開的季節,不禁想起晉樂府《青陽渡 》裡的描寫:「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
古蓮花池講座第1期:保定古蓮花池為什麼能入選中國十大名園
近日,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蓮池書院博物館自2020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如果您發現它在史實、事實和圖片、語言文字諸方面有什麼不妥或訛誤之處,請不吝指正。古蓮花池講座第1期:保定古蓮花池為什麼能入選中國十大名園?
-
旅行攻略丨河北保定古蓮花池遊記
旅行攻略丨河北保定古蓮花池遊記來保定之前,就聽說過蓮花池。不過聽說的蓮花池不是河北保定的,而是北京的蓮花池客車站。距離直隸總督署不足百米路東,就是古蓮花池的所在之地保定古蓮花池景區等級:AAA級;開放時間:8:00-17:30;景區電話:0312-2022579。我很榮幸,因為有河北省退役軍人優待證,所以免費遊園,真的是太感謝黨和國家了。此致敬禮!進門就是假山石,隨後滿園的亭臺樓閣以及滿池子的蓮花。
-
遊保定:古蓮花池「水鑑公署」的由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原雪香園殘垣敗瓦,狐兔出沒,唯有南塘依然存在,夏季蓮萼亭亭,荷葉田田,為官紳士民所留連。當時民間已將它呼為「古蓮花池」。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保定知府張烈文(字晴湖,安徽巢縣人)對古蓮花池進行重建;當時池上有亭,名「臨漪」。萬曆四年(1576年),保定知府張振先(字望湖,浙江錢塘人)對園林擴充改建,將建築物油飾一新。
-
河北保定古蓮花池 歷史古典園林觀景地
原標題:河北保定古蓮花池 歷史古典園林觀景地 導語:園林內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築。秀麗的宛虹橋、曲橋和元代建的白玉橋,參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間,構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卷。園景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幽雅別致,素有"城市蓬萊"之譽和"小西湖"之稱。
-
遊保定:古蓮花池「水鑑公署」的由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原雪香園殘垣敗瓦,狐兔出沒,唯有南塘依然存在,夏季蓮萼亭亭,荷葉田田,為官紳士民所留連。當時民間已將它呼為「古蓮花池」。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保定知府張烈文(字晴湖,安徽巢縣人)對古蓮花池進行重建;當時池上有亭,名「臨漪」。萬曆四年(1576年),保定知府張振先(字望湖,浙江錢塘人)對園林擴充改建,將建築物油飾一新。
-
「保定十大網紅打卡地」熱門景點之古蓮花池綠野梯橋
清康熙年間,清苑縣令時來敏曾賦詩《漣漪夏豔》,贊古蓮花池夏日瀲灩美景。自此,古蓮花池以「城市蓬萊」而聞名古城內外。夏末秋初,古蓮花池亭榭繞池,綠樹掩映,恰似仙境引人入勝。此間有一處白石橋卻常常被遊人所忽略。
-
保定古蓮花池半日遊遊記
攝影 楊松古蓮花池坐落在保定最繁華的裕華路上,在鬧市中格外醒目(其實很隱蔽)你要找十個保定人估計有9個沒有進去過,你要問為什麼,回復的是門票貴裡面啥都沒有,其實不然我來給你們說道說道。攝影 楊松你剛踏進古蓮花池的那一秒,你就感覺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因為前兩天下了雪進去肯定是雪白一片,零星的腳印勾起兒時的回憶,順著腳印走進一個童話般的仙境。
-
中國歷史名園保定「古蓮花池」復原盛世12景觀
新華網石家莊4月28日電 (記者朱峰 王炳美)歷盡劫難的中國歷史名園保定「古蓮花池」曾享譽海內外的「蓮池十二景」,日前全部復原,「五一」期間開門迎客。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心的「古蓮花池」,建於金末元初,毀於元、明交替時,復興於清乾隆年間,憑蓮池書院成為清朝直隸省的政治文化活動中心,以藻詠樓、篇留洞、含滄亭、春午坡、高芬閣、萬卷樓、北草堂、宛虹亭、鶴柴、蕊幢精舍、繹堂、寒綠軒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保定,將「古蓮花池」內歷代積藏的珍貴文物洗劫一空,十二景觀付之一炬。
-
古蓮花池講座第16講:乾隆皇帝與保定古蓮花池
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蓮池書院博物館從今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歡迎大家關注。如果您發現它在史實、事實和圖片、語言文字諸方面有什麼不妥或訛誤之處,請不吝指正。
-
古蓮花池講座第16講:乾隆皇帝與保定古蓮花池
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蓮池書院博物館從今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歡迎大家關注。如果您發現它在史實、事實和圖片、語言文字諸方面有什麼不妥或訛誤之處,請不吝指正。
-
保定直隸總督署見證清王朝興衰
核心提示:天子腳下畿輔重地一座府衙見證清王朝182年興衰過往保定直隸總督署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保定直隸總督署見證了清政府興衰史公元1368年,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稱帝以後,朱元璋把南京周邊地區統稱為直隸。而當朱棣稱帝以後,又把北京地區稱為北直隸。這樣出現了南北直隸共存的現象。一直到清朝初年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則改稱直隸省。
-
保定古蓮花池翰墨飄香千古書法瑰寶引人爭睹
保定古蓮花池一景精疊巧築,名居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之一;景中含詩,榮居"城市蓬萊"美名;湖中布景,譽居"小西湖"美稱——古蓮花池,地處河北省保定市老城中心,是保定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豔古蓮花池現存書法瑰寶蓮池園藏石刻可謂一大景觀。僅北塘北側的碑刻長廊,就長達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這裡有一段藝林翰墨佳話。
-
八百年園林蓮漪夏豔——保定古蓮花池記
清代光緒初年的《古蓮花池全景圖》 資料圖片 保定歷史悠久,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在此設清苑縣,北宋升格為保州,金朝末年遭遇蒙古入侵,全城被焚 明代嘉靖年間,保定知府張烈文對蓮花池進行整修,重建臨漪亭,廣種蓮花,以此作為保定府署的附屬花園。之後歷任知府多次予以擴建,形成「荷風十裡撲人來」的綺麗景致。 清代保定成為直隸省會,在此設總督署,繁盛更勝往昔。康熙年間,蓮花池以「蓮漪夏豔」之名列入保定八景,成為本地的公共遊覽勝地,清苑縣令時來敏作詩讚美:「一泓瀲灩絕塵埃,夾岸亭臺倒影來。」
-
古蓮花池講座第12講:保定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九寒綠軒
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蓮池書院博物館自2020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2002至2005年按行宮時期的形制落架重修的,今闢為「古蓮花池今昔圖片展」,共三個展室。
-
遊玩保定的古蓮花池,中國十大園林之一,夏季遊玩的好地方
保定古蓮花池,地處河北保定市蓮池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區中心,是保定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豔」。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每年6到9月荷花會盛開,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是最佳遊玩的時間。那時候荷花盛開後,特別地美。
-
保定古蓮花池講座第23講:蔡京送行詩碑
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保定蓮池書院博物館從今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歡迎大家關注。如果您發現它在史實、事實和圖片、語言文字諸方面有什麼不妥或訛誤之處,請不吝指正。
-
古蓮花池講座第22講:田琬德政碑
應熱愛、關心、關注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的人士的邀請,為了滿足廣大遊客和市民深入了解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歷史的願望和訴求,古蓮花池公眾號從今年5月起,定期刊發古蓮花池和蓮池書院講座,歡迎大家關注。如果您發現它在史實、事實和圖片、語言文字諸方面有什麼不妥或訛誤之處,請不吝指正。田琬德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