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有關野豬養殖的事,在農村裡是真假難辨,這野豬到底能不能養,什麼樣的野豬能養,什麼樣的野豬不能養,這野豬到底有沒有發展空間,咱農民朋友敢不敢養,眾多的問題真是讓人困惑不已,為了解開著種種謎團,我們的探訪人小高,將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他的探訪之旅。
大概是從小長在農村的緣故吧,我一直都對農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親切,我知道,近些年在農村裡,很多農民朋友都對特種養殖投射著火辣的眼光,作為特種養殖項目之一的特種野豬養殖,更是討得一大部分農民的歡喜。
出於對特種野豬養殖項目的警惕,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裡面既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坑農害農的案例。我在火車上跟旁邊的旅客聊起了野豬,他們講述的大多是,野豬跑到城市裡傷人的離奇故事,當我提到野豬養殖時,他們大都顯得驚訝和新奇,這使我明白了,野豬養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都還是新鮮事。
特種野豬到底適不適合農民養殖,怎麼做才算科學的養殖,我對這些問題心裡沒有底。到農村去,到養殖場裡,去看看特種野豬的真實面目,去尋找能解開令我困惑的答案,這就是我這次探訪的目的。
在我前往目的地之前,我還是跟中國特種養殖研究所的譚英老師約了見面,我很想知道,目前我國特種養殖行業的現狀是什麼樣的,有了必要的了解,應該會讓我的探訪更有底氣。
中國特種養殖研究所 所長譚英:目前,我國特種養殖的行業現狀主要表現為:一是無序和混亂,二是信息和種源真假難辨,三是整體技術水平落後。
中國特種養殖研究所 所長譚英:在整個塔中養殖行業中,農民是處於弱勢群體的地位,他們獲得信息的渠道狹窄,流通渠道,坐等的心理嚴重,抗打擊能力弱。
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野豬是一種集兇悍與憨厚為一體的動物,世界上的野豬分為非洲野豬、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其中以非洲的種群最為兇悍。家豬能吃能喝的習性,在動物界裡那是出了名的,可是如果跟它的祖先野豬比起來,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野豬比家豬胃口更好,吃嘛嘛香,什麼雜草、樹葉、甚至於樹皮,它都能啃下來吞進肚子裡,由於特殊的消化系統,野豬吃了這些營養價值極低的食物,竟然還能長膘,僅憑這一點,就不得不讓家豬感到羞愧。跟家豬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待遇相比,野豬要想填飽肚子,就只能靠自食其力了,在缺乏食物的時候,它們還會到淺水中捉魚吃,甚至於為了改善生活,而屢屢冒險去偷吃農民的莊稼。尤其是公野豬在吃上就更不能將就了,即使在尋找孩子的途中肚子餓了,公野豬也要先填飽子再說,這可能也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吧」。
從北京到河北省的青縣,我們用了三個多小時,之所以來青縣,是因為這裡不但有華北地區較大的特種野豬養殖基地,而且這裡還有不少的農民,都對特種野豬養殖感興趣,在這裡,我們也更容易了解到,關於特種野豬養殖的真實情況。在幾經周折打聽後,我們找到了一位叫陳春新的農民。
河北省青縣將莊村 陳春新:就在臨近的大城縣,有個小夥子買了特種野豬回來養,生了一窩小豬真是難看極了,還好得病,感冒、拉稀,在打針也不見好。
陳春新今年五十有三,平常在農閒的時候,就走鄉串戶用方便麵等小百貨換糧食,再把換來的糧食賣掉從中賺點辛苦錢,他雖然不熱心特種野豬養殖,可他的消息卻是方圓左右最靈通的,鄉親們都戲稱他為「包打聽」。
河北省青縣將莊村 陳春新:後來找專家一看,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近親繁殖的結果,人家把血緣關係近的特種野豬當種豬賣給他了。
走出陳新春的家,我突然想到,人類的祖先之所以會選擇野豬,作為馴化的對象,應該會跟野豬超強的繁殖能力有關吧,比起家豬一年一胎的繁殖狀況,雌性野豬真可謂是「英雄母親」,它的懷孕期只有4個月,一胎就能生4-12頭小仔,而且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它一年竟然能生多胎,面對這超強的繁殖能力,不知道家豬會不會感到愧對祖先。更有趣的是,家豬與野豬也常常「自由戀愛,私定終身」,在深山密林中,山民們飼養的母豬到了發情期,有時很難找到配偶,於是便「私奔」到林內,與野公豬「結合」。「蜜月」度過之後,這些家豬同樣能生出活潑可愛的小寶寶來,只不它們的樣子跟野豬爸爸更像一些。
這野豬肉跟家豬肉有三點區別,一是看顏色,這野豬的顏色深,二是看油脂,看這背膘,三是看纖維粗度。
這家專營特種野豬肉的飯店,開業已經有兩年多了,雖說這裡的特種野豬肉賣到了三十多元一斤,是普通豬肉的兩倍多,但是在青縣這個小縣城裡,生意依然興隆,尤其是用特種野豬肉做成的餃子,很受當地顧客的歡迎。
也有人來我們這裡推銷野豬肉,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對那些人說,你養的野豬是假的,你可能被人給騙了。
您聽聽,這都是什麼事兒,有買到近親繁殖的所謂的種豬的,還有把豬都宰了,都送到飯店還不知道被騙了的,我看呀,這哪裡是花錢引種的,簡直是
來到青縣走了一路,關於野豬的事了解的也不算少了,可遺憾的是還沒親眼見到野豬呢,早就聽說,青縣有一個叫陳民章的人在養野豬,並且他的養殖數量在華北地區都不算少,在一片開闊的莊稼地旁,我們終於見到了陳民章和他的特種野豬繁育中心。
這就是純種的野豬,它的嘴特別短,耳朵小,背上的毛是直立的。
陳民章是從1998年開始跟豬打交道的,在開頭的幾年裡,他餵養的全是家豬,到了2000年,他認定養殖野豬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於是就把家豬全部賣掉,從外地花高價買回了12頭純種野豬,開始了他的特種野豬繁育嘗試,經過七年的發展,他的特種野豬繁育中心,每年都能提供各類特種野豬2000多頭,陳民章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野豬養殖帶頭人。當我詢問老陳,農民在引種時最應該注意什麼問題的時候,他給我講了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往事。
那還是2003年的時候,當時是冬天,就在離我家不遠的?村,那個小夥子姓周,我記得很清楚,個子不高,人挺實在的,和媳婦兩個,把家裡的五萬多積蓄全部拿出來,去引的野豬。
剛從外地把野豬拉回來的小周,興衝衝地衝進了家門。看著風塵僕僕的丈夫把聚寶盆拉了回來,媳婦兒在高興之餘,心疼地給丈夫端碗水讓他緩緩神兒。一口喝完水,小周一把就拉著他媳婦兒跑往豬圈,聽說小周拉回了稀罕物,鄰居們此時都圍在他的豬圈旁看熱鬧,一見到小周兩口子,大夥都一個勁的誇小周,這個說小周有眼力架,那個說小周真能幹,還有的說小周媳婦兒真有福氣,以後在家光點錢就行了,鄰居們的誇獎,讓小周兩口子覺得這養野豬的事是選對了。
就在眨眼的功夫,夕陽西下,躺在炕上正盤算一年能賺多少錢的小周,冷不丁地站起來,抱著被褥就要出去,這下可把坐在一邊的媳婦兒給嚇了一大跳,小周解釋說,自己睡在屋裡實在是放心不下,怕野豬們生來乍到的水土不服,他非要親眼看著才能安心。媳婦兒心疼小周的身體,堅決不讓,好傢夥,這小周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掙脫了媳婦兒的阻擋,搬到了豬圈裡,就著野豬的鼾聲,才安心睡著了。
小周夫婦是起早貪黑的餵這三頭買回來的野豬,小周待這三頭豬真是比自己的媳婦還上心,忙忙碌碌餵了四個月,總算等到了該下小豬仔的時候,卻發現不對頭了。
種豬生了小野豬後,小周是越發的起早貪黑來伺候野豬母子,這天正餵食呢,不料他媳婦兒是急急火火的跑了進來,一見到小周,張口就罵,這好好的夫妻怎麼說翻臉就翻臉呢,原來小周的媳婦兒從書上得知,小野豬身上應該有條狀花紋的,可自家的小豬卻大都是白裡帶黑斑,並且長得跟家豬幾乎一樣。經媳婦兒這麼一鬧,小周知道自己被人給騙了,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買回來的明明是特種野豬,可生出來的小豬怎麼就會變了樣呢?
再後來,小夫妻沒錢過日子了,就都出去打工了,這些年都在外邊呢。
小周夫婦上當受騙,主要是沒有作充分的了解,方法也不對。
什麼樣的能養,該怎麼樣?
在走訪中,我被兩個稱呼給弄糊塗了,陳民章和當地的農民在談到野豬的時候,一會說的是純種野豬,一會說的是特種野豬,這是怎麼回事,對野豬怎麼會有兩種不同的稱呼呢?經過陳民章的一番解釋後,我才恍然醒悟,原來適合農民飼養的野豬,並不是純種野豬,因為純種野豬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是不允許個人飼養的,它實際上就是純種野豬跟家豬的雜交後代,這個雜交後代就被稱做特種野豬 。那麼是不是,純種野豬跟家豬的雜交後代,都適合農民養殖呢?
跟純種野豬越接近的,它就長得越緩慢,並且肉質越粗糙,營養價值就越低,相反,如果純種野豬跟家豬的雜交後代,血緣越接近家豬,就會在外貌體形和肉質上越接近家豬,這樣也就失去了開發的價值。
由此可見,保持雜交後代合適的血緣比例,是特種野豬育種中至關重要的技術,現在,專家們通常都把含有75%純種野豬血緣的特種野豬,作為最理想的雜交後代,因為這樣的特種野豬既保留了野豬肉質香醇、容易飼養、繁殖率高的優點,又保留了家豬生長快、易肥壯的飼養優勢。這所謂的純度75%的特種野豬,是要經過三元雜交才能培育出來的,也就是先把純種的公野豬跟家豬雜交,生出來的是純度50%的特種野豬,然後經過提純復壯,讓純度50%的特種野豬再跟純種公野豬雜交,生出來的就是純度75%的特種野豬了,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兩年的時間。那麼那些想養特種野豬的農民來說,該怎樣區分純度75%的特種野豬跟純度低的特種野豬呢?
75%特種野豬的外貌特點,不足50%的特種野豬的外貌特點 。
相對於家豬在飲食上較為嚴格的營養搭配,特種野豬的食譜要簡單的多,家豬的配餐中,主要的成分是60%玉米,而特種野豬的配餐中60%是草粉,玉米只有20%,精飼料的減少使得特種野豬的飼料成本只有家豬的三分之一,飼料成本的大大降低,也使得特種野豬在飼養上的優勢更加明顯起來 。在走訪中我們還了解到,由於母豬的發情期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而配種也必須在排卵後的12個小時內完成才算有效,所以掌握配種技術對於養殖戶來說,同樣非常重要,那麼經驗不足的養殖戶該怎麼鑑別特種野豬是否發情呢?
應該注意兩個問題,看生殖器,公豬配種後應隔24小時再用 。
成年的特種野豬一般長到8個月左右就會發情,斷奶之後的種豬,在斷奶之後的七天之內也會發情,這個時期要提前把公豬和母豬放在相鄰的豬圈裡,因為公豬和母豬是靠氣味來引誘發情的,這是一個方法,此外還有一個方法。
藥物催情法,注射雌性激素後,七天就能發情。
對特種野豬了解到這個程度,我就想試圖去揭秘那個令小周傾家蕩產,而又怎麼都想不明白的問題,為什麼買回來的是特種野豬而生下來卻變了樣呢,沒想到,我的猜測竟得到了陳民章的認可 。
原來,賣給小周特種野豬的場家,早就把陷阱設到種豬的肚子裡了,由於純種野豬市價很高,培育純度75%特種野豬所耗費的時間又長,所以這個場家就把純度低於50%的特種母野豬跟普通家豬雜交,之後就把這懷孕的母豬當作種豬賣給了小周,三個月後生下的小豬。,由於純度不足20%,所以長相跟家豬幾乎相同也就不足為怪了。
特種野豬的發展空間。
我驚嘆於我們先進的育種技術,能在自然生態保護與人類的索取之間建立平衡,這種蘊含著育種專家智慧的特種野豬,作為一種新的物種,也給嚮往好日子的農民以希望,可為什麼原本最該了解這個品種的農民,卻對他一無所知,難道這僅僅是農民缺乏對知識了解的熱情嗎,我有些困惑。
因為炒種來錢要比走市場快得多,賺得多,所以總會有人鑽空子坑害農民,我們不想去對缺少道德的人進行多餘的評價,但我們總的對我們留給炒種者有空可鑽的行為進行反思,如果知識就在頭腦中,面對騙局我們善良的農民還有什麼可以驚恐的 。
從北京走到河北,從河北回到北京,這一路走來,接觸的、見到的,全是和特種野豬有關的人和事,我在想,人類曾經把野豬訓化成了家豬,而今天,我們的科技再次在家豬跟野豬之間找到了新的平衡,再次使兇猛的野獸走出叢林,市場的需求引發了農業科技的進步,而農業科技的進步又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道路,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和科技的進步,成了農民過好日子的寄託和希望。
通過小高的一路走訪,我們看到了農民對特種野豬養殖,所抱有的既渴望又恐懼的矛盾心理,當我們把特種野豬,這個養殖項目裡面所隱含的種種問題,細細梳理一遍的時候,我們會再次發現,知識正是揭開所有謎團的金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