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瀕臨滅絕,為何總被野豬陷阱「誤殺」?防治野豬害有啥好辦法

2020-12-24 大貓來了

老虎是這個世界上孤獨又高傲的大型貓科動物,生活在森林中,被人們譽為「百獸之王」。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野生虎的數量從一個世紀以前的大約10萬隻下降到現在的大約4000隻,瀕臨滅絕。印度是目前所有老虎分布國中對老虎保護最好的國家。資料顯示,在2006年,印度有1411隻野生虎;到了現在,印度的野生虎數量已超過2200隻,佔據野生虎總數的一半以上。

如果只從數字上看,印度的確為野生虎數量的增長做了不少貢獻;但實際上,在印度仍舊存在著很多針對野生虎的偷獵行為,甚至近幾年來還頻繁上演了老虎被「誤殺」的事件。

圖:在印度,一隻還未成年的老虎被野豬陷阱困死。

老虎為何經常被「誤殺」?

作為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針對老虎的任何獵殺行為在任何一個老虎分部國都是明令禁止的。所謂的「誤殺」,是指老虎因不小心踩到人們為捕捉野豬等其他野生動物而設置的陷阱,最後受傷而亡的「意外事件」。下圖為2014—2018年印度野生虎死亡數量(這是官方統計數據,實際數量可能更多),其中老虎的死亡原因大部分是包括「誤殺」在內的獵殺。另外,在2008年到2018年10年間,印度至少有429隻老虎死於各種獵殺。

從客觀上來講,在印度老虎常死於野豬陷阱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 野生虎活動空間不足,向保護區周邊擴散在印度,大約有50個老虎保護區,其中的一些保護區面臨著老虎多、森林少的難題。比如在卡納塔克邦就生活著400多隻老虎,僅僅在納迦霍森林和與之相鄰的本迪布爾森林,就有200多隻。當老虎的種群數量在核心區域達到飽和的時候,它們就會向周邊擴散。在遠離保護區中心後,它們遇到野豬陷阱的概率就會增加,死亡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2. 保護區周邊野豬陷阱的密度太高如果沒有野豬陷阱,那麼就算老虎向保護區周邊擴散,也不會發生被陷阱「誤殺」的事件。然而,在印度的許多保護區周邊,人們設下的野豬陷阱非常之多。

比如在2017年,卡納塔克邦接連發生了老虎、豹子和懶熊等重點保護動物被野豬陷阱「誤殺」的事件後,當地森林部門在納迦霍森林周邊部署了300名工作人員,分成60個5人小組沿著約17公裡的森林邊界對各類野豬陷阱進行排查和拆除。在為期一周的行動中,這些工作人員共計拆除了400餘個野豬陷阱,其中有一天拆除了121個。

圖:印度森林部門工作人員發現的野豬陷阱。

毫無疑問,正是這些高密度分布的野豬陷阱增加了老虎、豹子和懶熊意外死亡的可能。那麼,人們為何要設置這麼多野豬陷阱呢?當地森林部門為何不加強管理呢?這也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1. 對捕殺野豬的默許野豬是一種雜食動物,常常會為了覓食而毀壞農田。當野豬數量增多的時候,它們對農田的毀壞將更為嚴重,從而給人們帶來不可逆轉的經濟損失。但是,野豬又屬於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野豬,那麼以它們為食的老虎、豹子等大中型食肉動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野豬雖然會帶來災害,但對它們的獵殺卻不能放開;如果野豬害太嚴重,可以考慮對它們進行限時、限地、限量的捕殺。

在印度,一些野生動物專家認為「用陷阱來阻止進入農田的野豬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比如在兩年前,印度卡納塔克邦政府還頒發了一條允許捕殺進入農田並破壞莊稼的野豬的行政令,對符合規定的捕殺野豬的行為表示默許。

然而,在這條行政令頒發之後,隨之而來的結果是,不僅農田周圍的野豬陷阱明顯增加,許多野生動物的活動區域也出現了許多的「野豬陷阱」。

圖:一隻被陷阱困住的野豬。

2. 居民為了一己私利鑽空子當相關部門默許民眾可以對侵犯農田的野豬進行捕殺後,一些人開始打著「用陷阱捕殺野豬」的幌子不斷地增加農場和森林周圍的野豬陷阱,意圖用一場場的「意外獵殺」來換取私人利益。

一部分人認為:如果用野豬陷阱「意外地」獵殺了老虎、豹子或者懶熊,那麼虎皮、豹皮和熊皮就「不再是非法獲得」,而是「意外」獲得,那麼就可以悄悄地對這些毛皮進行變賣;如果「意外地」捕殺了野鹿和野兔,那麼把它們帶回家做成一頓大餐滿足口腹之慾也無可厚非,反正這些死去的野鹿和野兔已經不可能會活過來……

圖:一隻豹子被陷阱困住,後來工作人員將其解救。

諸如此類的原因都是誘使當地人不斷增加野豬陷阱的「動力源」,很多人已經脫離了原本保護農田不受野豬侵襲的初心,變成了狡猾的投機者。

3. 森林保護部門難以全面監管為了杜絕這種不合理地增加野豬陷阱的行為,減少被野豬陷阱「誤殺」的老虎等珍稀動物的數量,印度的一些地方政府開始給捕殺野豬的行為更多的限制。比如卡納塔克邦政府後來就修改了關於捕殺野豬的行政令:

(1)在自家農田中遇到野豬襲擊問題的人必須事先獲得許可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

(2)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陷阱,雄性野豬必須是獲得森林部門許可的持牌獵人才能開槍處置;

(3)持牌獵人不能殺死一頭雌性野豬和野豬崽;

(4)受傷的雄性野豬或其屍體必須交給森林部門進行驗屍分析,不能當作肉類食用。

新法令看上去比舊法令完備了不少,但是根本經不起進一步推敲——因為當地森林部門根本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來對這種狀況進行監管。當地農民依舊可以輕易地「鑽空子」,他們可以打著野豬正在襲擊他們的莊稼的名義在農田外的地方捕殺野豬,因此意外捕殺其他動物的可能並沒有被一起排除

圖:一隻被獵套困死的老虎。

歸根結底,在印度很多地方,只要政府部門允許民眾獵殺野豬(哪怕是有一些特定的條件),就會增加老虎、豹子等重點保護動物「被誤殺」的機會。只有全面禁止對野豬的獵殺,才能更好地保護老虎、豹子等動物的安全。

那麼,有哪些辦法可以不用獵殺野豬,又可以防止野豬破壞農田呢?

如何控制野豬害?

其實,野豬襲擊農田的問題並非印度獨有。在歐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人們已經盡力使用各種方法來阻止野豬襲擊的損害,但是經歷了長期的實踐之後,人們發現狩獵或捕獲野豬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 野豬並非等閒之輩相比於家豬,野豬要健壯得多、聰明得多。它們都有著厚厚的頭骨和結實的皮肉,這使它們成為非常難以獵捕的目標。野豬還有著非常快速敏捷的學習和自我調整能力,一旦它們感覺到周圍被設定了陷阱,就極有可能會改變日常的行動路線來進行躲避。

2. 獵人的存在可能會助長野豬的泛濫實踐證明,在野豬泛濫的地區,用獵槍或陷阱捕殺野豬並不是最有效的降低野豬種群數量的方式。野豬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它們能及時應對困境然後做出調整。比如在美國,經過大約20年的野豬合法化狩獵後,野豬的數量不減反增,後來人們發現狩獵會成為雄性野豬增加繁殖行為的動力。

圖:正在毀壞農田的野豬。

所以,禁止用陷阱獵殺野豬,轉而採取一種因勢利導的方式來控制野豬害可能更加符合人類的利益訴求。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採用了一些傳統的、創新的和更安全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通過利用動物的基本行為和特性來來控制野豬害的,比如以下兩種:

1.使用人的頭髮控制野豬害人的頭髮竟然可以控制野豬害?這聽起來不可思議,卻很有效。這種方法實施起來很簡單,把從理髮店收集起來的人發撒在農田周邊即可。當野豬來覓食時,頭髮就會粘在它們的鼻孔上——而野豬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感覺,然後就會離開。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農場周圍散布人發可以減少了農田高達40%-50%的損失。

2.利用家豬糞便控制野豬害實踐證明,用家豬糞便溶劑噴灑田地也是可以抵禦野豬的。野豬是一種有著領地意識的動物,當它們嗅到家豬的糞便時會誤認為自己正在入侵其他同類的領地,然後躲開。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之外,燃燒經過乾燥的家豬糞便,在農場邊界用多彩的紗網做成隔斷,或者種植有荊棘的灌木叢也是比較有效的傳統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抵禦這些農作物襲擊者,從而減少老虎等珍稀動物被「誤殺」的機會。

在我國也存在著老虎被「誤傷」、「誤殺」的現象

前文我們提到的主要都是生活在印度的孟加拉虎,其實在我國東北地區,對東北虎的「誤傷」「誤殺」現象也時有發生。

圖:在黑龍江一水庫邊發現的野生東北虎屍體,專家檢查發現它是因獵套傷害導致無法進食而死去。

在東北虎的棲息地及附近,動物保護部門對保護東北虎的宣傳力度很大,因此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保護東北虎的重要性,以及偷獵東北虎所面臨的懲罰。但是,獵殺狍子、野豬、野鹿等動物所面臨的懲罰就要小多了,一些人願意鋌而走險,在山林裡布置獵套和獸夾。

上圖為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的野豬和東北虎前後出現在同一地點的畫面。可想而知,老虎會追隨野豬等獵物的腳步,那些針對野豬等動物的陷阱,也會給東北虎帶來巨大的威脅。

為了保護東北虎、東北豹,動物保護部門和自願者每年都要在東北虎的棲息地進行「巡山清套」活動,每年都能清理出成千上百個獵套、獸夾。

我們要反思什麼?

1.控制野豬害,一定要選對方法經驗證明,如果採用允許野豬被捕殺的野蠻而又血腥的方式來控制野豬害,往往會創造出另外一番混亂局面,而這種混亂局面本可以通過採取一些更好的方法來避免。

2.野豬害為何會發生?人類難辭其咎野豬害的發生,和老虎、豹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的減少有很大關係。老虎處於食物鏈頂端,起著控制各種食草動物數量的作用,歷來被人們稱為「豬倌」。當人類捕殺了老虎後,繁殖能力較強的野豬就容易泛濫。

另外,人類的各種活動佔據了大量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極大地壓縮了野生動物們的生存空間。被野豬毀壞的農田,可能曾經是它們的家園。因此可以說,野豬害之所以會發生,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人類的貪婪造成的。

3.我們應對野生動物多一些寬容在全球氣候變化劇烈、環境況極其不穩定的情況下,野生動物在有限空間內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了。連續乾旱會造成森林水危機,乾燥的空氣會增加森林大火的可能,這些都是誘使野豬、老虎等野生動物從動物保護區遷移並接近人類居住地覓食的原因。

當一頭渴了的小鹿來到人類的領地喝一口水時,當一頭飢餓的野豬吃了一些農作物時,當老虎跟隨食草動物的腳步來到人類居住地時,不要對它們趕盡殺絕,我們要多給它們一些理解。

結語

每一個生命都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環,人類也只是自然系統中的一部分。無論人類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這個邏輯都不會因之而改變。人類用陷阱捕殺野豬,引起的連鎖反應是很多老虎成為了間接受害者;人類捕殺老虎,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了環境加速惡化;惡化的環境把可憐的動物們送到人類的面前,但是人類往往忘記反省自己,反而對這些動物痛下殺手……地球的生態環境只會進一步惡化,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不要小視蝴蝶效應,不要為了一時的貪婪而自取滅亡。有因便有果,如果不想自食其果,人類必須下定決心種下善果。

相關焦點

  • 野豬有多強悍?它甚至什麼都不做,就能讓別的動物瀕臨滅絕
    早年間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著大量的野豬,它也成為了獵人們最主要的捕獵對象之一,後來在人類世界發展,捕獵力度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被破壞等影響下,我國野豬數量銳減,多地野豬甚至已經滅絕了,到如今,野豬已經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了。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山中無老虎,野豬、狼、猞猁、熊等誰能稱霸王?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許多地方的森林裡,野生老虎的數量越來越少,甚至有許多原本是老虎的棲息地,現如今已經沒有了老虎的蹤跡。 我們知道,老虎屬於頂級掠食者,當老虎數量減少,甚至完全消失時,當地的生態鏈也會重塑,那麼問題來了,當山中的老虎消失後,究竟哪一種動物會崛起,又有什麼動物開始稱霸王了呢?
  • 敲鑼打鼓趕野豬?有些地方野豬猖獗泛濫,農民束手無策
    野豬是保護動物,任何形式的獵捕都是違法犯罪。但是,野豬糟蹋禍害莊稼,在不傷害它的前提下,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我來支倆招,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一:陷阱 陷阱的位置的選取很重要。挖的數量太多,太費勁,也容易使人誤落坑中,造成傷害。挖的尺寸太淺太窄,野豬容易逃脫。陷阱的做工也很重要。
  • 陷阱探秘(1)野豬之惑
    大概是從小長在農村的緣故吧,我一直都對農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親切,我知道,近些年在農村裡,很多農民朋友都對特種養殖投射著火辣的眼光,作為特種養殖項目之一的特種野豬養殖,更是討得一大部分農民的歡喜。出於對特種野豬養殖項目的警惕,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裡面既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坑農害農的案例。
  • 野豬明明沒有滅絕危險,甚至還局部泛濫,為什麼仍舊要保護它們?
    野豬數量 我國是野豬的原產地,老虎、豹子等都是它們的天敵,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由於大型食肉動物的短缺以及氣候適宜,導致野豬泛濫成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國,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多個地方均遭受野豬入侵。
  • 如何有效捕殺野豬
    本報訊(記者 康正)目前,野豬在全國許多山地區域泛濫成災,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國家每年制定相應狩獵計劃捕殺,但由於歷史原因及各種現實因素,許多省市狩獵計劃並未如期完成。據了解,西安市每年有1000到2000頭野豬狩獵計劃,但連續多年均未完成。
  •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陷阱」,結果怎麼樣了?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陷阱」,結果怎麼樣了?在我國其實野豬並不多見,因為我國有著專門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因此它們幾乎不會去附近城鎮居民家裡。有人為了抵禦野豬的侵擾,一個大神就自己製作了一個超牛的陷阱,但是結果卻非常意外了。野豬這種動物能夠毀壞莊稼,如果跑到居民的家裡,還會毀壞一些家用設備,因此當地人對野豬非常厭惡。但是想要捉住野豬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野豬逃跑的速度極快,因此人們很難抓住。
  • 野豬被陷阱困住竟幹了這事,要不是鏡頭拍下,誰會相信有這智商?
    野豬被陷阱困住竟幹了這事,要不是鏡頭拍下,誰會相信有這智商?野豬是個極其兇猛的動物,在國外地廣人稀農作物肥沃,這也引得野豬泛濫成災,人們也想了很多辦法前來對付它,於是人們想到了用最原始的牢籠來捕捉。一隻野豬正在覓食,它不小心走進了獵人的陷阱,它被困了一整夜,野豬可不是坐以待斃的動物,它拼命的挖洞想要逃出去,獵人前去查看發現真的捕獲住了,要是再晚來幾個小時,說不定就見不到野豬了。
  • 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難道老虎還沒有野豬厲害嗎
    有些人從字面上看,認為「一豬二熊三老虎」說的不對啊,豬怎麼可能比熊比老虎要厲害,難道一個豬能打得過兩隻熊三隻老虎?顯然這樣的理解是誤解,野豬縱然厲害,也是決計打不過熊和老虎的,更何況兩隻熊三隻老虎。這句話其實更多的是在說野豬、熊、老虎對人類生活及人類生命健康的威脅程度而言的。
  • 沒有天敵,成保護動物後泛濫,野豬的破壞力讓多國頭疼
    確實,野豬是三有保護動物,農民只能將其趕走,然而野豬性情急躁且兇狠,且有著讓人忌憚的獠牙,誰敢趕走它們呢?野豬原產於北非、歐亞大陸,但因繁殖能力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廣,因此它也遍足全球多地,在美國、加拿大一直是民眾頭疼的物種,破壞植被、農田、菜地、它還是雜食性生物,生存能力強,可食用昆蟲、果實、腐肉、家鼠、野兔等,長期以來導致不少本土生物滅絕,且野豬傷人事件時有發生。
  • 老虎正捕獵野豬,不料鱷魚從背後偷襲,結局讓人大開眼界!
    老虎正捕獵野豬,不料鱷魚從背後偷襲,結局讓人大開眼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知道自然界內的動物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呢?一頭野豬被鬣狗逼到水邊,狡猾的鬣狗形成包圍圈,讓野豬進退不得,而面對鬣狗不斷逼近,野豬只好往水裡逃。
  • 在山上遇到野豬如何自救?裝死真的管用嗎?為什麼?
    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根據戰鬥力強弱,而是根據這些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以及見到人後對人的主動攻擊性而排列的,但是,野豬能與熊、老虎自然界中頂級的食肉動物相提並論,已然證明了它們的實力。那麼,面對如此兇猛的野豬,如果人在山上遇到它們如何自救呢?
  • 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為什麼會排在第一位?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一豬二熊三老虎,很多人對這句話存在著誤解,以為說的是戰鬥力排行。身為百獸之王的老虎為什麼會排在野豬和灰熊的後面呢?其實,這個排名並不代表這幾種動物實力的高低,而是僅僅代表對人類威脅程度的大小!
  • 從「三寶」大鬧新界聊起:香港為何野豬多?
    從「三寶」大鬧新界聊起:香港為何野豬多?近期,這句香港警方對野豬的喊話火了,成為不少網友的飯後笑談。  據說,短短5天時間裡,有三隻野豬出現在港島新界居民區,橫闖馬路、漫步公園、閒逛商場,完全不把警察「蜀黍」放在眼裡,好不逍遙自在。當然,它們最終還是倒在漁護署的麻醉針之下,被放歸郊野。至於「三隻小豬」能否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滋擾港島居民,那就不好說了。  其實香港市區出現野豬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自古代以來,人們就有捕獵的行為,但狩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野外生存的動物一般具有很強的警惕性,野豬就是其中一類,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
  • 排在老虎和黑熊前面的野豬,實力當真超過後兩者嗎?
    排在老虎和黑熊前面的野豬,實力當真超過後兩者嗎?生活在東北或者到過東北農村去的朋友們可能都會知道有那麼一句俗語,叫作「一豬二熊三老虎」,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森林裡面,最危險的是野豬,其次是黑熊,最後是老虎。
  • 有人私設陷阱 昨大野豬身陷九溪「絆馬索」[圖]
    昨天,大野豬身陷九溪「絆馬索」  -有人私設陷阱,75公斤重野豬整隻被吊起  -晨練市民發現,為防萬一,特警一槍擊斃  昨天8時07分,一位女士向杭州九溪派出所報警:九溪八丈木山頂,看到一隻野豬。  8時24分,另一位晨練的先生又打進110:九溪8號電線桿處,一隻野豬被捕獵器抓獲了。  8時30分,沈先生打進本報熱線再次確定了野豬地點:在九溪深處,五雲山頂不到的地方,一隻野豬被類似「絆馬索」的器件套住前蹄。聽它的嗷叫聲,好像已經沒什麼力氣了。    自去年12月21日杭州靈隱景區出現野豬,時隔2個多月,又有野豬在杭州風景點被晨練的市民發現。
  • 在自然界中,雌性野豬被狼群咬死,小野豬能否存活?為什麼?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在人工飼養下,小豬會有專人照顧,但是作為家豬馴化的前身,野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它們不但要獨自照顧自己的幼崽,還要時刻警惕食肉動物的獵殺。那麼,假如母野豬被食肉動物殺死,小野豬如何存活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單挑荒野》野豬怎麼捕捉 快速捕捉野豬方法途徑推薦
    導 讀 單挑荒野野豬怎麼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