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日子不好過,印度階級對立加劇,疫情導致其分裂風險上升

2020-12-12 騰訊網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印度一直是一個不安穩的國家,不僅盲目自大,還屢屢向外叫囂並提出不切實際的追趕目標。有消息稱,在美俄等國陸續開展航天航空、新航母、反導等試驗或建造後,印度也緊追其後。尤其是在美俄提出建設新太空站、登月和登火星等計劃後,印度也提出本國的類似計劃,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印度至今連一張月球高清照片也發不出來。

不僅如此,印度在軍事和經濟上也野心勃勃,不但經濟上瞄準美國,還有龐大的軍事發展計劃。然而,除印度幾十年經濟都高喊要追趕上美國未成功外,至今其國產航母仍泡在水中,建造十多年都無法下水服役。而且印度一直號稱自己為「南亞霸主」,但其裝備卻基本靠進口武器來支撐,甚至自動步槍與子彈都要向國外進口。有印度基層官兵直言,印度國產武器質量太差,他們更喜歡國外武器。對此關於印度的種種行為,世界各國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消息稱,印度一直存在「力爭上遊」的欲望,而剛剛在疫情上終於被「滿足」了。印度疫情感染者「成功」突破41萬人死亡達1.3萬人,成為世界第四大疫情重災區,不知道印度這次是否也要「炫耀」一下自己「戰績」。6月21日,海外網報導稱,目前印度累計確診人數居全球第四。面對國內持續惡化的疫情,《印度斯坦時報》記者、電視評論員塔帕爾表示,疫情下不同階層民眾的生活方式,將會進一步加劇印度社會分裂,如果新冠病毒成為劃分社會階層的又一標準,那麼「兩個印度」的出現可能也不遠了。

據悉,雖然印度此前也存在扶貧階級對立的情況,並且因為種族、姓氏、宗教、性別等問題讓各種階級很不和諧,此次印度疫情無疑進一步將這種矛盾激化。塔帕爾稱,印度的富人出國回來將病毒帶回印度加劇了印度的疫情傳播,但卻讓印度窮人承擔被感染的風險,印度政府更是成了富人的代言人,在醫療上窮人根本得不到保障。如今印度窮人沒有生活來源不得不重新上崗,而印度富人卻不願意出來躲在家中。一方面印度富人佔有極好的醫療資源一面卻躲著窮人,一方面印度窮人不得不面臨高額風險,還要承擔富人的鄙視。

為此,很多印度社會出現嚴重的階級對立,窮人反抗社會不公平待遇越來越重,甚至在印度內部因此出現很多武裝集團並公然反對印度政府。有數據顯示,在印度國內有200多個反政府武裝組織,這些組織都是印度被壓迫人民組建的,很多農民、低級種族、劣等姓氏等被生活壓迫無法生存後,往往會加入他們,並且印度各種反政府武裝有越發展越嚴重的姿態。

有資料顯示,印度各類反政府武裝人員達10萬餘人,其中最大的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組織的人員共有5萬多名。甚至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被印度當局視為國內最大武裝威脅。近年來,其活動更是遍及印度28個邦中24個邦,並且經常在其40%的國土上與政府叫板,該組織主要集中在欠發達的印度中部和東部農村活動。尤以所謂的「紅色走廊」著名,在該區域其控制面積達92000平方公裡。

並且印度反政府武裝深得當地民眾的支持,正是因為他們驅逐地主,重新分配土地,通過槍桿子來確保印度的當地窮人的收入。甚至印度政府軍每年都進行多次圍剿卻收效甚微,因為當印軍奉命去圍剿時深藏在叢林、深山、農村中的群眾早就將情況報告給反政府武裝。政府的圍剿有時更多時不僅無功而返,反而受傷慘重。最近,印軍就多次遭到反政府打擊,並有十多人因此喪命。對此很多印度專家與學者認為,印度如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印度階級矛盾在不斷擴大,這種矛盾已經影響到印度發展。

有專家預測,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可能在9月超過200萬例,而疫情高峰的到來也許要等到11月中旬,最後印度確診人數恐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印度記者塔帕爾表示,印度民眾面對新冠病毒的不同生活情景,也許會成為劃分社會的又一方式。塔帕爾質疑印度最終會不會分裂成兩類人兩個階級,一類生活在恐懼中,另一類生活在希望中,並擔憂疫情長此下去,將助推階級對立,甚至印度恐將變成兩個國家。

相關焦點

  • 印度傳來三大噩耗,美國反而橫插一腳,莫迪這下無計可施了?
    目前,印度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970萬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突破1000萬隻是時間問題,累計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14萬,與此同時,印度日新增病例也突破了兩萬,這個數據看著確實嚇人,不過印度真實的情況應該更加糟糕。畢竟其國內的醫療水平和核酸檢測都做得不到位。疫情大背景下,抗議還在不斷繼續?
  • 印度莫迪政府作出決定,不顧疫情,泰姬陵重開
    但是現在疫情嚴重的印度竟然重新開放旅遊行業。固然重開旅遊行業可以有效拉動經濟,但是好處永遠和風險同行,莫迪掙來的不是錢,而是新冠病毒。並且因為印度疫情嚴重,是否有人願意前往印度旅遊還是一個未知數。印度泰姬陵重新開放:歡迎各地遊客根據北京日報報導,在21日,印度政府宣布重新開放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著名景點,單單是泰姬陵每年旅遊收入,對印度來說就是一個可觀的數目。之前因為疫情原因,印度政府決定對旅遊入境進行限制,這樣可以有效將新冠病毒排除在國門之外。
  • 莫迪再出手,印度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喝牛尿療法被放棄?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肆虐,不少國家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都在持續攀升,南亞國家印度也不例外,目前印度的確診人數已經多達幾百人,為此莫迪政府緊急升級了防控措施,此前印度已經試行了一次長達14個小時宵禁令。
  • 又一名印度政要殞命克什米爾,莫迪政府焦頭爛額!
    莫迪政府最近可謂是麻煩纏身。不僅疫情失控導致國內矛盾激化,還在經濟停滯的情況下,挑釁周邊鄰國,正面臨著外交孤立的困境。最近又被美媒曝光新冠疫情死亡數據造假,莫迪政府陷入了「前有狼後有虎」的窘境。就在莫迪為這些麻煩事一籌莫展時,印度邊境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印度的一名人民黨政治要員艾哈邁德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庫爾加姆地區被槍殺。據悉,這名遭到刺殺的官員曾任爾加姆地區人民黨副主席。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艾哈邁德被槍殺前一月,還有另一位印度人命黨領導人在克什米爾地區遇刺。
  • 揭開印度三十年衝突的封印 莫迪是在鋌而走險嗎?
    隨著阿約提亞被BJP黨旗的藏紅花色所淹沒,當地民眾甚至一度忘記了蔓延的新冠疫情。莫迪此舉是其當局兌現競選承諾,確保民意與政治紅利的必要行動。自2019年5月後,印度人民黨開始逐漸落實其在競選綱領中再次強調的「印度教特性」三大議程, 即廢除憲法370款, 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加快阿約提亞的印度教神廟重建以及起草統一民法這三大訴求。
  • 王鑫勝、施蘭茶:欲借疫情趁火打劫的印度,為何最終受損最大?
    然而,早在疫情來襲前,印度GDP增速實際上就已連續10季度下滑——自2017年四季度的階段高點8.67%一路下滑至2020年一季度的3.1%。疫情爆發後,莫迪政府一夜之間發起的「封國令」又導致大批農民工被遣送返鄉,經濟大範圍陷入停滯。
  • 印度國內矛盾激化,軍方正試圖擺脫莫迪控制,印度將走向何方
    印度今年國內有三大矛盾很可能會導致其內部產生巨大的混亂,這種內部失控的威脅,導致印度政府和軍方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定的默契,需要通過在邊境製造摩擦來轉移國內矛盾。過去這樣的方法曾讓莫迪政府屢試不爽,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那就是民族主義情緒一旦升溫,就很容易失控,過去在1960年代初期的尼赫魯時代,印度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很顯然莫迪並不想重蹈覆轍,然而現在他正騎虎難下,因為軍方勢力正試圖藉助於民族主義情緒的力量,來擺脫中央政府的控制,為自己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這一切危機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大禍,印度在莫迪的帶領下將走向何方?
  • 印度總理莫迪:疫情依舊在 節日期間須繼續保持警惕
    (抗擊新冠肺炎)印度總理莫迪:疫情依舊在 節日期間須繼續保持警惕  中新社加德滿都10月20日電 新德裡消息:印度總理莫迪20日晚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時說,雖然全國封鎖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失。隨著十勝節、排燈節等重要節日臨近,大家應繼續保持警惕。
  • 「進軍新德裡」在印度炸鍋!莫迪擔心的發生了:果然得到境外支持
    印度的內亂依舊沒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農民和政府已經形成了兩個對立的組織,並且在此事件的態度上農民是非常的強硬,如果莫迪政府不妥協,那麼這場內亂就會演變成一場拉鋸戰,直到有一個滿意的結果為止。近日「進軍新德裡」在印度炸鍋!莫迪擔心的發生了稱這些抗議的農民得到了境外支持。
  • 貧富鴻溝、社群衝突、南北差距:疫情放大印度的分裂
    為了避免這種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政府為移民提供了安置點。封城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大規模的遷徙停止了,但還有零星移民走在回家的路上。 長時間的封鎖、遠離家人,也引發了移民幾次小規模的抗議。對居住在貧民窟和安置營的他們來說,總理號召的居家隔離、陽臺鼓掌、點燈祈禱,沒有任何意義。
  • 外媒:莫迪對付印度疫情,恐怕只有一個辦法了!這回栽了個大跟頭
    28日,西方媒體《財經觀察》報導,印度莫迪總理「栽了跟頭」!報導指出,在印度病毒危機造成的巨大災難之下,莫迪再也無法自稱是印度社會前進的領袖人物。目前,莫迪領導的印度在疫情方面災難深重。雖然莫迪總理自己在三月份嚴厲警告說,病毒大流行可能會使印度倒退幾十年,然而他卻沒有給出強有力的措施。他僅僅進行了自吹「全球最大規模的封鎖」,然而卻沒有增強印度公共醫療體系,甚至沒有打造病毒測試力量,導致最終未能阻止疫情蔓延。現在,大量印度患者無法入院,而康復和沒有患病的印度人面對近代歷史上最糟糕的經濟困難。
  • 美英加等國火上添油,印度罷工的鍋落在莫迪頭上,戲要穿幫了?
    危機重重,印度政府無可奈何步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印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疫情的肆虐奪去了成千上萬印度人的生命,而印度相對落後的醫療衛生水平和社會治理體系顯然無法招架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在疫情持續肆虐的背景下,印度儼然有著成為「王炸」的風險。
  • 蘇區時期的「赤白對立」——階級革命中的非階級現象
    1920—1930年代的蘇維埃運動中,蘇區周邊地區曾出現嚴重的赤白對立現象,它在各蘇區廣泛存在,到後期尤為劇烈。所謂赤白對立,作為特定時代的一個現象,是指蘇維埃區域與非蘇維埃區域之間的對立,它不是由土地革命加劇的階級間的對立,而是非階級的由多種因素引發的以地域為中心的衝突,這種衝突主要發生在蘇區與非蘇區的邊境地區。
  • 印度感染病例過億,軍隊損失慘重,莫迪還有什麼資本挑釁他國?
    印度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的這種地步,其過程與美國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在6、7月份疫情稍微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印度的經濟指數進一步下滑,莫迪政府隨即宣布重新開放,從而為新冠病毒在印度第二次爆發創造機會。 對此,美國廣播公司評論稱,印度新冠疫情之所以突然惡化,很大原因是急於重新開放重振經濟造成的後果。
  • 數十萬印度農民闖入新德裡,要求莫迪下臺,加拿大表態:支持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50字,閱讀約需2分鐘印度莫迪政府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農民"起義"成了不少印度媒體關注的焦點,現在,已經有數十萬印度農民闖入新德裡,要求莫迪下臺,這原本就已經夠讓莫迪頭疼的了,誰知道加拿大又突然冒了出來,總理特魯多悍然表態,支持印度農民的行動,這下可讓莫迪氣得不輕,美國都沒發話,加拿大插個什麼嘴,印度政府馬上做出反擊,要求加拿大閉嘴。
  • 印度教神廟廣告登陸時代廣場,莫迪這波操作為何在印度和美國都掀起...
    這還得回到廣告牌事件的「發源地」印度尋找答案。 8月5日,印度總理莫迪不顧新冠疫情肆虐,也不顧輿論爭議,執意飛赴北方邦聖城阿約提亞出席羅摩神廟奠基儀式並發表講話。 莫迪在講話中表示,8月5日和8月15日(印度獨立日)同樣重要,獨立日象徵爭取自由的終點,8月5日則象徵數世紀以來爭取興建羅摩神廟鬥爭的終點。
  • 印度政客建言莫迪:若在邊境長期和鄰國對峙,先倒下的將是印度
    邊境對峙半年多後,印度一些政客開始打「退堂鼓」了。12月18日,印度人民黨高級代表拉姆·馬達夫表示,印軍在邊境長期對峙令國內經濟雪上加霜,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落後於鄰國的情況下,卻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參與到對峙中,這顯然會拖垮印度經濟,對此,莫迪政府需要轉變對抗策略。
  • 一夜間印度出現變天,比疫情更嚴重危險降臨,莫迪政府迎來新挑戰
    【編輯/祁連軍武欄目 老羅】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除中國進入了疫情的第二階段外,其他國家大部分還處於第一階段,不僅美國的疫情在全球受到關注,印度疫情的狀況也是全球關注的重點!一夜過去印度變天印度在對抗疫情面前比較吃力,印度的貧民窟地區受到了疫情的感染,而研製新冠狀病毒疫苗卻未得到有效供應,病毒已經在貧民窟內開始蔓延,而現如今雖然中國在疫情面前控制得比較好,而且設備供應充足,相對印度而言,疫情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災難了。
  • 眼看著國內疫情擴散,印度這下頭疼了,最大貧民窟或超半數已感染
    眾所周知,印度是僅次於我國的人口大國,密集的人群是疫情群難以防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現在破紀錄在以每天5萬例左右的速度大規模增加,最大貧民窟或超半數已感染,印度已經成為亞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有專家表示,就目前印度國內政府的態度來看,印度未來即將面臨來自各方面的重重危機。
  • 印度噩耗不斷,美英加澳多國支持「進軍新德裡」,莫迪的麻煩大了
    印度最近可謂是麻煩事不斷,國內因疫情死亡的人數 ,邊境地區氣溫驟降,士兵們躲在帳篷裡叫苦不迭。不僅如此,今年莫迪政府出臺了新的農業法案,引起了大批農民的不滿,紛紛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在起初,他們只是攔截火車,擾亂公共秩序。但是近段時間,抗議活動愈演愈烈,已經湧向了新德裡,就連民警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