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世界第一,格力世界第二」、「一年銷量1億臺」。
近日,格力商城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大松品牌的5G手機,根據格力內部此前對于格力手機的規劃,大松品牌將為未來格力手機品牌主體。因此,此次發布的5G手機正是格力的首款5G手機,這距離格力上次發布新機已經足足兩年的時間。
去格力,上大松
2015年,格力手機在董小姐的大肆宣傳下,高調上線,董小姐更是給格力手機立下了許多宏偉的flag。自此之後,格力一代、二代、三代等其它系列的手機不斷發布。通過不斷的產品迭代,格力在手機行業已經廝殺了整整5年的時間。但卻沒有一個爆款的格力手機出現,通過對有統計渠道的銷售數據分析,五年來格力至今所有的累計手機銷量也僅在幾十萬的量級,這還包括格力內部員工年終獎的福利手機,以及部分捆綁銷售出去的手機產品。
這樣的體量放在競爭激烈的手機江湖中,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如此,在董明珠看來,格力做手機還談不上失敗,只是銷量不好而已,筆者想說,有格力主業的利潤支撐,這種計算邏輯下,即使新品只銷售一部,也不能說它失敗。
此次發布的大松品牌的5G手機,雖然上線對外銷售已有一定時日,但也僅有幾百部的銷量,它的結局恐怕和前幾代格力手機結局沒有太大的差異。
大松5G手機從各項配置參數來說並不算太弱, 但相對較高的定價讓它在5G手機市場中可以說絲毫沒有競爭力,筆者認為,無論是曾經的格力品牌還是如今的子品牌大松,格力根本沒有做成功智慧型手機的基因。
董明珠曾說:「格力造的手機可以讓使用者三年不換。」這種做智慧型手機產品的思維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錯誤的,蘋果能登頂全球智慧型手機利潤中心,很大的原因就是消費者不惜一切帶來、不做任何的思考的用新品迭代手中舊產品;小米6用戶因遲遲不換手機,在媒體上還被稱為小米釘子戶,智慧型手機雖然是電子產品,但從當下的消費頻率來看,它就是電子快消品,產品不僅要質量過關,受消費者歡迎,還應有足夠的賣點讓消費者快速替換。
因此,它本質上和格力主業空調是完全不一樣的,空調這種家用大型電器產品,絕對的質量和優質的售後服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這兩點格力的空調產品都具備了,所以它成功了。但不具備任何做成智慧型手機的要素,因此格力手機不可能攪動智慧型手機行業這個紅海。
格力為何執著於手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已經被看成是整個智能加居行業的一個中心控制入口,從手機行業到家電行業,幾乎已經默認了這個潛規則,因此做手機的在躍躍欲試著家電產品,做家電的同時也在寵寵欲動的嘗試著智慧型手機產品,因此,格力造手機也是產業發展順利成章的一件事。
更何況,在整個家電產業中,格力已經從曾經的中心地位衰落了,消費者提起格力時,依然只能想到唯一的核心產品空調,而像美的、海爾這樣的品牌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是全品類的家電品牌。格力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標新立異的產品品類來證明自己的產品實力,很顯然董小姐在五年前將這個戰略性的任務壓在了手機這個品類上。
筆者認為,失敗的不僅僅是格力手機,看似參天大樹的格力也已經的是危機四伏,如不能在幾年內成功實現多元化轉型和線上銷售體系化,曾經的老牌競爭對手和一些小家電品牌競爭對手以及像小米一樣的網際網路競爭對手都將不斷的侵蝕它的領地。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